与课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影响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00139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课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与课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与课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与课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与课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课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课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影响(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认识太阳系:识记八大行星的位置;小行星带的认识太阳系:识记八大行星的位置;小行星带的 位置;哈雷彗星的周期;位置;哈雷彗星的周期; 行星的分类,运动特征。行星的分类,运动特征。 地内行星 地外行星 76年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第1课时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异同: 1、相同点: 不透明、近似球形; 不发可见光; 公转具有: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 2、活跃性有水、有大气、有生命。 二、普通而特殊的行星二、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地球 外因外因 内因内因 太阳光照稳定太阳光照稳定 运行轨道安全运行轨道安全 地球上存地球上存 在生命的在生命的 条件条件

2、 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水分 适当的大气厚度和成分适当的大气厚度和成分 适宜的温度范围适宜的温度范围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环境条件: 宇 宙 环环 境 恒星 际际空间间 太阳周围围恒星际际空间间广大,有利于 太阳稳稳定地向其行星提供稳稳定的光 照 行星 际际空间间 九大行星绕绕日公转转步调调一致,各行 其道,地球运行有一个安全的轨轨道 地 球 自 身 特 征 位置日地距离适中,使气温稳稳定在15 质质量 体积积 质质量、体积积适当,有足够够的引力吸 引住周围围的大气 内部 物质质 运动动 内部物质质的运动动促使原始海洋形成 ,水是生命之源,海洋是生命的摇摇 篮篮。 例1: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

3、析地球的宇宙 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 用直线相连。 地球磁场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a地球表面存在的大气层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c水经常能处于液态状态 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例2:下图表示地球公转轨道和太阳的位置。2001 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 八)是浙江海宁观赏钱塘潮 的最佳时期。在图上画出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 上的位置(用圆圈表示地球,同时画出地轴)。 二至二分点二至二分点 三、月相 成因: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 变化规律: 新月: 彻夜不见,同升同落。 满月: 通宵可见,此起彼落。 上弦月:上上西西,迟升后落

4、。 下弦月:下下东东,早升先落。 新月(月居中)- 日月地呈直线 满月(地居中)- 日食 月食 有大潮 上弦月 日月地呈直角 下弦月 有小潮 可能有 可能有 日食:日月地呈直线、月居中;日食只能白天看到,晚上不可视 月食:日月地呈直线、地居中;月食只能晚上看到,白天不可视; 同样,卫星肉眼也只能晚上看到,白天不可视; 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 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 ,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 完成911题。 9.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农历 A.初二 B.初五 C.

5、初八 D.十一 10.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11.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 那么这时期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 9.B 10.C 11.A 月相 名称 出没时间时间 (农历农历 ) 夜晚所见见 月相情形 日、月、地 三者的位置 新月 或朔 初一:月出清晨 ,月落黄昏;同 升同落 彻彻夜不见见在一条直线线上, 月球居中 上 弦 月 初七、初八:月 出正午,月落半 夜;迟迟升后落 半圆圆形 月面朝西 上

6、半夜见见于西 天空 呈直角,月球在 太阳以东东 满满月 或望 十五、十六:月 出黄昏,月落清 晨;此起彼落 通宵可见见 月满圆满圆 在一条直线线上, 地球居中 下 弦 月 二十二、二十三 :月出半夜,月 落正午;早升先 落 半圆圆形 月面朝东东 下半夜见见于东东 天空 呈直角,月球在 太阳以西 AB C D 6、下面是一幅从地球北极上空看 到的月球绕地球运动图,读图完 成下列要求: 1)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和 月球的一半。在图中画出地球晨 昏线及在A、B位置上月球的昼夜 半球分界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 半球。 2)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方 向。 3)在图中标出A、B、C、D四位置月相名

7、称 4)ABCD四位置月相通晚可见的是 。 此时,农 历日期为 。 5)ABCD四位置会出现大潮的是 。此时日月地 的关系是 。 新月 满月 上弦月 6时 下弦月 2003年11月20日,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103E赤道上空 。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 该卫星。回答1011题。 10一天中,观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北京 时间)是( ) A.1时前后 B7时前后 C.11时前后 D13时前后 11.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一天 在( ) A.3月份 B6月份 C.9月份 D12月份 A B 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 20分,结

8、束于10时57分。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 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 时55分,结束与13日18时46分。读图3,完成9-11题。 白令海峡 9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 乙地: 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 的全过程 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 后看到日偏食 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 看不到日偏食 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 ,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 解析:10月14日前后北半球18 时前已经日落,故甲地看不到 日偏食,日食只能白天看 10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 A地方时 B西10区的区时 C西9区的区时 D西8区 的区时 11阿拉斯加州能看到

9、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 时与地方时相差约 A0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解析: 与北京时间相差18小时,故为西10区的区时 解析: 乙地能看到日偏食,乙地在180经线附近,与西10区的 区时相差2小时。 日月地呈直线,月居中为新月,可能出现日食 日 期种 类 见食情况 2005.10.03日环食我国可见偏食 2006.03.29日全食我国可见偏食 2007.03.19日偏食我国可见偏食 2008.08.01日全食全食带从新疆北到河南 2009.01.26日环食我国可见偏食 2009.07.22日全食全食带从西藏南到长江 日月地呈直线,地居中为满月,可能出现月食 例1:读地月

10、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问: (1)图示时,A、B、C、D中能看到一 轮明月悬于空中的有 ;A地正经 历日、月的升降情况是 。 (2)图示时,地表可能观察到 食现 象;与图示时刻相比,当月球运行到P处 时海洋潮汐作用变 。 (3)从太阳活动的影响考虑,B、C、D三地中易观察到极光现象 的是 ;无线电短波通讯易受影响的是 , 原因是 。 (4)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此刻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 的范围是从 经线向东至 度经线。 B、C 日落月升 月 弱 C D D地处于白天,受太阳活动影响强烈 5:00 45E 180 初一 初七、八 十五 二十二、三 大潮 小潮 大潮 小潮 当朔望月时,日月地在一条直

11、线上,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大潮 当上下弦月时,日地月成直角,引潮力减少到最低,形成小潮 想一想、为什么钱塘潮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 1、农历八月十八满月过后,现天文大潮 2、喇叭形海湾 3、夏季风推波助澜 太阳辐射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电磁波的形式向四 周放射能量,称为 太阳辐射。 表示太阳辐射的物理量是 ,其值是 。 太阳常数 8.24焦/平方公里分 第2课时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为人类日常 生产、生活提供各种能源。 1、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和水循 环的主要能源。 3、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煤,石油,天然 气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 以

12、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 提供水运动能量 提供大气运动能量 提供生活主要能源 提供转化矿物能源 直接提供光热资源 促进岩石产生风化 影响地理环境 影响人类生产生活 1、太阳大气层结构 活动周期约为11年 光球 色球 日冕 黑子 耀斑与日珥 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1)对气候的影响。 (2)对电离层的影响。 (3)产生极光现象 2003年10月23日到11月5日,太阳风风暴连续连续 多次袭击袭击 地球,发出的强烈射电严重 骚扰了电离层。亚亚、欧、美洲的许许多国家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扰,通信设设施受损损。日 本一颗颗通

13、信卫卫星信号中断,一颗环颗环 境监测卫监测卫 星已经经无法恢复使用。 耀斑经常引起“磁暴”(magnetic storm),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指示方向,从 而影响野外作业。同时对军事战斗、飞机和船舶定位、高纬度地区的高压供电系统 带来影响。1989年3月,一个强磁暴使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个巨大电力系统损坏,6百 万居民停电达9小时。 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奔向两极地区, 与两极地区高层大气相碰撞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带或光弧,这叫做极光。 亚亚寒带许带许 多高龄树龄树 木的年轮轮(tree ring)有规规律的疏密变变化,恰恰与黑子活动动 的11年周期相对应对应 。对

14、对两极地区永久冰层层的钻钻探研究,证证明了地质时质时 期的气候变变 化有约约11年的周期性。 扰乱电离层 干扰地球磁场 在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影响地球气候,植物生长 1.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 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 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能 B太阳能 C风能 D生物能 3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是通过 A.表面温度高 B.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C.内部温度的变化 D.太阳辐射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 A. 使地球上三个纬度带的降水出现与之相关性 B. 使地球

15、上大批动物死亡 C. 使地球上传输的无线电信号加强 D.使地球上的罗盘定向更加准确 中国太阳年辐辐射总总量分布: 分布规规律:西部多、东东部少 影响因素: 1纬纬度位置-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 2天气条件-大气对对太阳辐辐射削弱作用 3地形地势势-太阳辐辐射通过过的大气柱长长短, 影响太阳辐辐射削弱多少 1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青藏高原 分析原因: 地势高,大气稀薄,睛天多,太阳辐射被削弱少 2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四川盆地 分析原因: 地势低,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被削弱多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少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能量集中在红外线部分 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地面成为 大气的主要热源 大气辐射:长波辐射,能量集中在红外线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