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板模具基本结构简介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9407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板模具基本结构简介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两板模具基本结构简介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两板模具基本结构简介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两板模具基本结构简介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两板模具基本结构简介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板模具基本结构简介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板模具基本结构简介讲解(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節 模具基本結構簡介(兩板模) CMMG工程部 教育訓練教材 前言 模具基本結構一般分為兩板模三板 模和熱流道三種。模具結構一般由客 戶或者依據產品來決定的。在這里主 要講述兩板模的基本結構。 按模具的外形分 工字模 直身模 工字模平面圖 工字模軸側圖 直身模 W=2535MM H=3540MM (上固定板與下固定板 要求高度一致,工字模 要求同理) 直身模夾模槽規格 工字模與直身模選擇的原則 一般情況下優先采用工字模(因模胚均為訂購 工字模與直身模價格上無差異) 成型機台與模具大小的關系 依據成型機台噸位判斷工字模座大小如小于 該成型機的導柱間距優先采用工字模 如大于成型機的導柱間距較小

2、(小于20mm),則將工 字模改為直身模 如超過20mm,更改模具大小或采用大一型號的成 型機 典型兩板模之運動原理 從塑膠模具的運動形式來 化分,其中主要有三種典型的運 動形式.下面我們就對這三種典 型的運動過程逐一做詳細介紹: 典型的兩板模(大水口 sc type)運動過程: 當模具駕到注塑機上時,母模 側固定在注塑機前面板上,是 不可動的,公模側可隨注塑機 一起運動 開模過程:(1)公模側在注塑機的 拉動下與母模側分開,分開到設 定距離時停止不動. (2)在注塑機脊桿地推動下,頂 出板帶動頂出機構(頂針,頂桿, 斜稍etc)開始頂出運動,將成品 頂出(自動落下或由機械手取走 ) 合模過程

3、: (1)在注塑機地推動下,公 模側向母模側運動,若頂出板沒有被 預先拉回,RP最先接觸母模板,在反作 用力下,頂出板在RP的帶動下回位. (2)公母模完全合緊後,注塑機上的噴 嘴與模具上的注口襯套密合,開始注 塑. (當頂出板上有拉回機構時,在合模前,頂出板被 注塑機強制拉回.) 這樣就完成塑膠模具的整個運動周期. 兩板模開合模圖示 兩板模基本零件簡介 1.上固定板(TOP CLAMPING PLATE)材質S45C 2.母模板(CAVITY PLATE)材質S45C 3.公模板 (CORE PLATE)材質S45C 4.上頂出板 (EJECTOR RET PLATE)材質S45C 5.下頂

4、出板 (EJECTOR PLATE)材質S45C 7.下固定板(BOTTOM CLAMPING PLATE) 材質S45C 6.模腳 (SUPPORT PLATE)材質S45C 兩模板基本零件簡介 螺絲編號及用處介紹 1.S1鎖下固定板模腳和公模板 3.S3鎖上下頂出板 2.S2鎖下固定板和模腳 5.S5鎖母模板和母模仁 4.S4鎖公模板和公模仁 6.S6鎖上固定板和母模板 7.吊模螺絲 螺絲編號及用處簡介 位置選擇 采用系統設計時模座調入時會自帶天地側兩支吊模 孔。 當模具寬度小於300時,只需在公,母模板,模腳及下 頂出板上加吊模孔。 當模具寬度大天300時,在公母模板左右兩側也需加 上吊

5、模螺絲孔,同時其他模板也要加上吊模孔。 吊模孔一般放在模板的正中央。如與其他幹涉(如水 孔,定位塊等位置幹涉)可適當偏心放置. 吊模螺絲孔的選用原則 吊模螺絲大小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公母模側螺絲大小一致 公模側螺絲承受整套模具的重量 吊模螺絲所承受重量應大于模具重量的 1.5倍 計算公式 1. 定位環 (LOCATING RING)材質S45C 2. 注口襯套 (SPRUE BUSHING)材質S45C 模架其它標准件介紹 3. 導柱 (GUIDE PIN)材質SUJ2 4. 導柱襯套(GUIDE PIN BUSHING)材質SUJ2 5. 運輸板 (PL LOCK)材質S45C 6. 回位桿

6、(RETURN PIN)材質SUJ2 7. 彈簧 (SPRING) 8. 停止梢 (ST) 9. 支撐柱 (SUPPORT PIN) 10頂板導柱及襯套 (EGP材質SUJ2,熱處理HRC4852表面 研磨 3.GP直徑及位置的選取 4.GP配置形式及使用場合。(如下圖) 5.GP長度的確定 (A ) (B ) (C ) (D ) 一般常用(A)型母模板深減小襯套配合長度用(B)型; 公模板深及大型模具,增加模具強度用(C)型;母模仁落 差大,便于取成品,防止導柱油污沾上成品采用(D)型。 GP長度確定 高出成品面15-25MM 此種為有滑塊時,如 GP倒裝,需高出拔桿 10-15MM 四.G

7、B配置要求 1.GB材質SUJ2;材質SUJ2,熱處理HRC4852表面 研磨 2.GB直徑及位置的選取 3.GB配置形式及使用場合(如下圖) 4.GB長度的確定(如下圖) 五.運輸板 (A) (B) 運輸板一般按其寬度W分為三種規 格, W=25,W=30,W=40. 選用時按模具大小而定。 一般採用A型。 (當模具為三板模或者母模側之模 板大於兩 塊時採用B型。) 六.RP配置要求 1.RP的作用使頂出板回位 2.RP材質SUJ2;材質SUJ2,熱處理HRC4852表面 研磨 3.RP直徑及位置的選取 4.RP配置形式及使用場合。(如下圖)一般在 RP頂部加一螺絲孔便于合模。 5.RP長度

8、的確定 (A ) (B ) (C ) 模具需自動生產時一般常用(A)型;模具有斜銷機構且 斜銷無靠破時,以防止成品被斜銷拉回常用(B)型;模 具有斜銷機構且斜銷有靠破時,RP底部裝彈簧以保護 斜銷靠破面常用(C)型。 七.彈簧 使用場合:主要用於RP,滑塊上。 RP上彈簧規格的選取: 一般採用DL型。彈簧安裝要求: A. 在作動前狀態下,彈簧預壓量取 5-10MM B. 如需先回位情況下,彈簧預壓量 取10MM以上。 滑塊上的彈簧規格選取:視滑塊的大 小而定,一般小滑塊可採用DF型,而 大滑塊及天側滑塊多採用DL型。 選取彈簧時,先計算出滑塊本身的重 量及滑塊行程。然後查找彈簧規格。 注意彈簧

9、本身的荷重及壓縮量,看是 否滿足其要求。 八.ST配置要求 1.ST的作用減少頂出板與下固定板接觸面積 ,易調整頂出板平面度,防止頂出板與下固定板 直接接觸,便于廢料的溢出 2. ST材質-S45C,熱處理HRC4045 3.ST規格(直徑為16,20,25三種規格,一般 用20的規格) 4.ST位置的確定。回位梢(RP)下必裝ST,因受力 最大,防止變形ST避免與其它零件干涉,如SP 、EGP、K.0孔及頂管。 5.ST數量的確定及安裝形式形式 L長度數量 L2004支 200L4006支 400L8支以上 大型模具需在中間加ST,以增加下頂出板的支點,防 止頂板變形 (A ) (B ) 九

10、.SP選用原則 SP對模具有支撐作用,所以選用時隻要 空間足夠,盡量才用規格較大的。 因為在流道周圍注射壓力大,所以盡量 排布SP. SP長度標注時,要比實際長度多加10至 15條,以補償支撐柱本身的受壓變形 5.EGP的裝配形式及使用場合。(如下圖) 十.EGP配置要求 1.EGP的作用:導向頂出板運動,防止頂出板受 力不均而頂出不平衡。 2.EGP的材質SUJ2;熱處理HRC4852表面研磨 3.EGP規格及配合要求。 4.EGP直徑的選取EGP直徑大小與RP直徑大小 一致。 6.EGP的長度確定 一般模具 小模具 模溫高及 壓鑄模具 K.O孔的中心位置要與注口中心一致 十一.1.KO孔

11、2.計數器配置要求 1.计数器安装位置:安装在非基准侧 2.安装形式有两种(如圖) 安装在内侧,模具空间大 安装在外侧,模具空间小 3.定位塊配置要求 1.定位会块材SKD61热处理HRC4548表面研磨 2.定位块的装配形式及使用场合。(如圖 ) (A)型模仁型腔较深且成品无插破的情况下 使用。防止公母模仁错位从而影响成品质量 (B)型一般用在成品有插破角且成品插破角较小 的情况下。防止精度不够从而损坏插破面 (C)型模具空间较小且成品有插破角时,但没有 空间装前两种定位块而采用的圆柱型定位块 (D)型 模仁型腔较深且成品有插破的情况下使用 。防止公母模仁错位以及保护模仁插破面。 (A ) (B ) (C ) (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