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配合物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99407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化学配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基础化学配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基础化学配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基础化学配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基础化学配合物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化学配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化学配合物(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8 章 配位化合物 目 录 8.1 基本概念 8.2 配合物结构的化学键理论 8.3 配合物的稳定性 8.4 配合物的应用 序言序言 一、复杂化合物的由来 1789 1789年法国化学家塔赫特(年法国化学家塔赫特(TassertTassert)发现)发现CoClCoCl 3 3 6NH6NH 3 3 化合物,化合物,人们认为 它是由两个简单化合物(CoCl3和NH3) 形成的一种新类型的化合物。令化学家迷惑不解: 既然简 单化合物中的原子都已满足了各自的化合价, 是什么驱动 力促使它们之间形成新的一类化合物? 由于人们不了解成 键作用的本质, 故将其称之为“复杂化合物” 。 二、“维尔纳配

2、位学说” 1893年维尔纳(Werner A)教授对这类化合物本性提出 了天才见解, 被后人称为维尔纳配位学说。维尔纳获得 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 大多数化学元素表现出两种类型 的化合价,即主价和副价 元素形成配合物时倾向于主价和 副价都能得到满足 元素的副价指向空间确定的方向 Werner A 供职于苏黎世大 学。他的学说深深地影响着 20 世纪无机化学和化学键理论的发 展 。 维尔纳 (18661919 ) 维尔纳学说的要点: 8.1 基本概念 让我们先看一个实验: Cu(OH)2沉淀 Cu(NH3)4SO4溶液 CuSO4溶液 Cu(OH)2沉淀Cu(NH3)4SO4溶液CuSO4溶液

3、 NH3水NH3水 都存在一个“配位实体”. “配位实体”相对稳定,既可存在于晶体中,也可 存在于溶液中。 与“复盐” 不同,但又无绝对的界线。 显然,这些产物中: 配位化合物可看成是一类由简单化合物反应 生成的复杂化合物:又如 3NaF + AlF3 Na3AlF6 SiF4 + 2 HF H2SiF6 Ni + 4 CO Ni(CO)4 8.1.1 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由中心离子和配位体两部分组成。 配合物 内界外界 Cu(NH3)42+SO42- 配位原子 配体 中心离子 配位数 配离子电荷 正离子(多) 中性原子(少) 金属元素(多) 非金属元素(少) 1. 形成体(中心离子或原子)

4、处于配位实体结构单元中心部位的原子或离子(如前面提 到的Co3+和Cu2+等离子和Ni原子)叫配合物的形成体。 2. 配位体和配位原子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如例中的NH3分子、 CO分子和F离子)叫做配位体, 配位体中与中心原子直 接键合的原子叫配位原子(如配位体NH3中的N原子,配 位体CO中C原子)。 配位体又因含有的配位原子数目不同分为单齿配 位体和多齿配位体 。 单齿配体: 一个配体中只含一个配位原子 双齿配体: 一个配体中含有二个配位原子 HCCH H2NNH CHCH NH2 二乙烯三胺 乙二胺四乙酸(EDTA) H2CCH2 H2N NH2 CC O O O O : :

5、2- 乙二胺(en) 草酸根 (OX) 多齿配体: 一个配体中含有二个以上配位原子 CH2C O: O O: : NCH2CH2N CH2C O: : CCH2 CCH2 :O :O O O : : : 与中心离子(或原子)成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 3. 配位数 例如: 由单齿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等于 配体个数 Cu(NH3)4SO4中, Cu2+的配位数为4 CoCl(NH3)5Cl2中, Co3+的配位数为6 由多齿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等于配体的个数乘以齿数 Cu(en)2SO4中, Cu2+的配位数为4 Co(en)33+中, Co3+的配位数为6 Fe(C

6、2O4)33-中, Fe3+配位数为6 例如: 配位数的大小与中心原子和配位体的性质有关 。大体积配位体有利于形成低配位数配合物,大 体积高价阳离子中心原子有利于形成高配位数配 合物。常见金属离子的配位数如下表所示。 1价金属离子2价金属离子3价金属离子 Cu+ 2,4 Ca2+ 6 Al3+ 4,6 Ag+ 2 Mg2+ 6 Cr3+ 6 Au+ 2,4 Fe2+ 6 Fe3+ 6 Co2+ 4,6 Co3+ 6 Cu2+ 4,6 Au3+ 4 Zn2+ 4,6 影响配位数大小的因素 8.1.2 配合物的命名 命名原则:按照中国化学会无机专业委员会制定的 规则命名 配合物:阴离子名称在前,阳

7、离子名称在后,阴、阳离 子名称之间加“化”字或“酸”字。例如Ag(NH3)2(OH)和 CrCl2(H2O)4Cl分别叫氢氧化二氨合银(I)和一氯化二氯四 水合铬(III); 而Cu(NH3)4SO4叫硫酸四氨合铜(II), 加“酸” 字。 配离子的命名: (1)配离子中配体的名称放在中心离子之前,用“合”连接 ,中心离子的电荷用罗马数字表出。例如: Pt(NH3)6Cl4 四氯化六氨合铂(IV) Ag(NH3)2Cl 氯化二氨合银(I) (2)不同类型的配体顺序为:阴离子在前,中性分子在后; 无机配体在前,有机配体在后,配体与配体之间用“”隔 开。例如: Cr(OH)3(H2O)(en) 三

8、羟基一水乙二胺合铬(III) KFeCl2 (ox) (en) 二氯草酸根乙二胺合铁(III)酸钾 (3)同类配体的顺序为配位原子元素符号英文字母顺序。 CoCl2 (NH3)3 (H2O)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 (III) (4)配体的个数用倍词头表示,结构异构用结构词头表示, 例如: cis-二氯二氨合铂(II) 顺二氯二氨合铂(II) trans-二氯二氨合铂(II) 反二氯二氨合铂(II) 一些配合物的命名 硫酸四氨合铜() 六异硫氰根合铁()酸钾 六氯合铂()酸 氢氧化四氨合铜() 五氯氨合铂()酸钾 硝酸羟基三水合锌()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 五羰(基)合铁 三硝基三氨合钴

9、() 乙二胺四乙酸根合钙() 8.1.3 螯合物螯合物 螯合物是多齿配位体以2个或2个以上配位原子配位 于金属原子而形成的一种环状络合物(环中包含了金属 原子)。能用作多齿配体的试剂叫螯合剂。 例如,例如,EDTA(EDTA(乙二酸四乙酸二纳盐)、乙二酸四乙酸二纳盐)、en(en(乙二胺乙二胺) )和和 C C2 2 OO 4 4 2-2-(草酸根)分别 (草酸根)分别与与CaCa2+ 2+、 、CuCu2+ 2+和 和FeFe3+ 3+形成的配合物 形成的配合物 Ca(EDTA)Ca(EDTA)2- 2-, , Cu(en)2Cu(en)22+ 2+, Fe(C , Fe(C 2 2 OO

10、4 4 ) ) 3 3 3-3- 等。 等。 一般地,螯合物有较高的稳定性,有特征颜色,较难一般地,螯合物有较高的稳定性,有特征颜色,较难 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利用这些特性,常用于沉淀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利用这些特性,常用于沉淀 分离,溶剂萃取,比色分析测定,容量分析等。分离,溶剂萃取,比色分析测定,容量分析等。 EDTAEDTA与与CaCa2+ 2+形成的螯合物的结构: 形成的螯合物的结构: C N O Ca2 + 组成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分子或复杂离子叫做异构现象。 顺 二氯二氨合铂 反 二氯二氨合铂 棕黄色,m 0 淡黄色,m = 0 S = 0.2523 g/100g H2O S

11、= 0.0366 g/100g H2O 具抗癌活性(干扰DNA复制) 不具抗癌活性 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 8.1.4 配位化合物的几何异构现象 cis-CoCl2 (NH3)4+, 蓝紫色 trans-CoCl2(NH3)4+, 绿色 八面体配合物的几何异构更为普遍,对于MA4X2 型,其最典型的是二氯四氨合铬(III)离子的紫色型(顺 式)和绿色型(反式),如图: (顺式)(反式) 8.2 配合物结构的化学键理论 形成体(M)有空轨道,配位体(L)有孤对电 子,形成配位键 ML 形成体(中心离子)采用杂化轨道成键 杂化方式与空间构型有关 这里把s-p杂化轨道扩大到d轨

12、道上,形成s-p-d杂 化轨道。 1、 价键理论的要点 8.2.1 价键理论 中心离子Ag+的结构 4d5s5p Ag(NH3)2+的结构 sp杂化 4d5p H3NNH3 2、二配位的配合物 Ag(NH3)2+的空间构型 3、四配位的配离子 sp3杂化轨道: 由于4 个 sp3 杂化轨道指 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所以 Ni(NH3)42+ 配离子具有正四 面体构型。在该配离子中有2 个未成对的单电子,所以它 是顺磁性的。 3d4s4p 3d sp3杂化轨道 4NH3 Ni(NH3)42+ Ni2+: 3d8 Ni(NH3)42+: 1个空s轨道和3个空 p轨道 进行sp3杂化 四个NH3中N

13、上的孤对 电 子进入sp3杂化轨道 单电子 由图可见:当4个CN-接近Ni2+时,Ni2+的2个未成对电 子合并到一个 d轨道,空出一个3d轨道与1个4s轨道和2个 4p轨道进行杂化,构成4个空的且能量相同的dsp2杂化轨 道,这4个轨道接受4个CN-中C原子所提供的孤对电子, 形成平面正方形结构,而不是形成理论上的sp3杂化。 3d4s 4p 4p3ddsp2杂化轨道 4CN- Ni(CN)42-: Ni2+: 3d8 Ni(CN)42-: 1个3d、1个4s 和2个4p轨道进 行 dsp3杂化 先成对,空出一 个d轨道参与杂 化 dsp2杂化轨道: 4、六配位数的配离子 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

14、构型为正八面体。下面举例说明。 6F- 3d 3d 4s4p4d 4d sp3d2杂化轨道 CoF63-: Co3+: 3d6 CoF63-: 这里是外层4d轨 道参与杂化 形成sp3d2杂化 内层d轨道不参 与杂化 4p4d 3d4s 6CN- 3d4d Co(CN)63-: Co :3d6 Co(CN)63- 理应1个s、3个p和2个d 轨道 进行sp3d2杂化 实际为2个d 、1个s和3个p 和轨道进行d2sp3杂化 内层d电子先成对而空出2个轨 道参与杂化。反磁性物质。 5、 外轨型配合物和内轨型配合物 中心离子d轨道的电子数为47时, 形成配合物时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外层d轨道参与杂

15、化,形成所谓外轨 型配合物,另一种是内层d轨道参与杂化,形成所谓内 轨型配合物,例如Fe3+ :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与配体场的强弱有关。当配体场 较强时,它可以影响中心离子的d电子,使得自由离子时 的单电子配对,让出空轨道,该空轨道再与外层的s、 p轨 道杂化形成内轨型的d2sp3 3d 3d 4s4p 4d 4dsp3d2杂化轨道 3d 4d d2sp3杂化轨道 Fe3+: 3d5 Fe(H2O)63+: Fe(CN)63-: 杂化轨道,这样形成的配合物比较稳定。当配体场较弱时 ,它不能影响中心离子的d电子,这时只能采用外轨型的 sp3d2杂化轨道形成配合物,这种配合物的稳定性较差。 确定配合物的几何构型。确定配合物的几何构型。 6 6、价键理论解题步骤:、价键理论解题步骤: 写出中心离子(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写出中心离子(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 画出其轨道表示式;画出其轨道表示式; 依据配位数确定中心离子所需空的轨道数;依据配位数确定中心离子所需空的轨道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