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5年都江堰市青城山旅游地产的规划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99349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85 大小:8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0—2015年都江堰市青城山旅游地产的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2000—2015年都江堰市青城山旅游地产的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2000—2015年都江堰市青城山旅游地产的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2000—2015年都江堰市青城山旅游地产的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2000—2015年都江堰市青城山旅游地产的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0—2015年都江堰市青城山旅游地产的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0—2015年都江堰市青城山旅游地产的规划(1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一、 项目的由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已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业又是西部大开发优先发展的产业。在此背景下,都江堰市获得了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殊荣,并积极申报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了使都江堰市的旅游业上一个新台阶,市委、市政府决定编制都江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受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的委托,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所承担了都江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该项目在四川省旅游局和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与关怀下进行的,在工作过程中,都江堰市旅游局密切配合,也得到了都江堰市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协助。省旅游规划设计所组织了多学科的专家,前后开展了为期近10个月的细致工作,进行了现场考察调

2、研、背景资料分析、产业结构分析、产品策划和市场分析、室内综合研究、文本撰写制图、专家咨询论证几个阶段,完成了规划任务。二、 任务要求1、 正确评价都江堰市旅游资源价值和旅游市场开发潜力,为都江堰这个已发展成熟的旅游地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2、 对都江堰的旅游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找准新的增长点。3、 制定都江堰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并与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的规划实施方案和对策措施。4、 提交的规划文本及相关图件成果,由省旅游局和都江堰市政府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三、 规划范围和时限1、 规划范围涉及全市市域,面积1211.19平方公里;2、 规划时限近期(20002005年),中期(2006201

3、0年),远期(2011-2015年)。四、 规划的目的在四川省实施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际,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时候,如何对都江堰的经济结构和旅游产业结构作出调整,象都江堰这样一个老的旅游地,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旅游业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都江堰如何能从一个过境地成为旅游目的地,如何提高游客的产出值。所有这些,都是本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五、 组织管理 本规划由规划领导小组、规划顾问小组、规划课题组组成,各组成员的名单如下1、 规划项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 廖冬冰(省旅游局局长) 领导小组副组长 彭祖德(省旅游局副局长) 何一心(省政协常委、高级工程师) 领导小组成员 闵维陴(省旅游局办公室

4、主任) 陈隆志(省旅游局规划处处长,经济师)2、 都江堰市项目领导小组、工作组成员 领导小组组长 张宁生(都江堰市市长) 领导小组副组长 徐 进(中共都江堰市委副书记) 蒋显伦(都江堰市副市长) 工作组成员 刘仕洪(建委主任、古堰景区管理局局长) 高守军(财政局局长) 高润川(计委主任) 王永昌(旅游局局长) 苏 力(交通局局长) 陈玉林(青城山管理局局长) 曾 健(龙池管理局局长) 汪友年(青城外山管理局局长) 万 钧(规划局局长) 高泽清(旅游局副局长) 杨 平(旅游局规划科科长) 陈忠琼(旅游局规划科副科长)3、 专家顾问小组 钱振越(高级工程师) 熊世尧(高级规划师) 李忠武(旅游地学

5、研究员)4、 课题组组长 陈隆志(省旅游局规划处处长、经济师)课题组副组长 游 勇(省旅游规划所副所长、规划师) 杨振之(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生)课题组成员 陈世松(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叶 红(西南财大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杨国良(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系副教授) 邓 超(省旅游规划设计所工程师) 文学菊(省旅游规划设计所,硕士) 蒋云志(省自然科学研究所工程师)六、 规划过程1、 准备阶段 1999年8月,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正式委托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所组织编制都江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双方签订了规划项目协议书。 协议签订后,省旅游局、省旅游规划设计所与都江堰市

6、分别组建了甲乙双方的项目领导小组。省旅游局和规划所接着组建了专家顾问组、课题组。 课题组在接受任务后,在室内进行了资料准备和理论研究。2、野外调查阶段1999年8月23日,规划课题组正式进场。同日,在都江堰市召开了项目启动会,接着,课题开始了长达15天的考察。对都江堰市的10多个景区的上百个景点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对宾馆、旅行社、交通、市场管理、城镇、旅游政策和相关的各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考察,收集了丰富的规划资料,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9月8日,规划组结束了野外调查。3、分析综合阶段1999年10月29日,课题组经过了2个月的室内综合分析,在成都锦鑫宾馆向省旅游规划设计所提交了都江堰市旅游发展

7、总体规划纲要,得到了专家们的咨询,这是在野外考察和室内总和分析的结果。其间,课题组召开了多次研讨会。经过咨询后的大纲在修改以后,正式提交给都江堰市人民政府。都江堰市旅游局副局长高泽清和规划科科长杨平还专程赶到省旅游局,就大纲问题与课题组广泛交换了意见,并带来了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的意见。双方进一步明确了规划的框架和思路。4、成果阶段2000年5月25日,课题组完成了规划文本的征求意见稿、相关图件,并提交给省旅游局专家顾问组咨询,进一步明确规划的具体方案。2000年7月5日,规划文本提交给都江堰市市委、市人民政府、市旅游局和相关各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完善规划方案。5、成果处理阶段拟定于2000年7

8、月,将规划的最终成果提交给省、市主管部门评审验收。七、 成果简介1、该规划的重点和特色(1) 特别注重都江堰城市和城镇规划,并以都江古堰及城区为重点和突破口,认为旅游经济的主体是城市、城镇经济。(2) 注重可持续发展,城镇、城市规划、风景区规划都以这一原则贯穿始终,并注意对都江堰旅游资源的储存。(3) 重点对都江堰的旅游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4) 对古堰水文化和道教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使其能够得到较高水平的展示。2、旅游业发展现状 都江堰市起步早,发展迅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地,旅游经济是当地经济的主流。1999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14亿元,占全市GD

9、P的21%左右。现有宾馆、饭店、旅馆223家,旅行社8家,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的从业人员7.4万人,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21.48%。接待的旅游者几年来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但由于其区位地位太好,使都江堰长期以来处于九环线的过境地地位,游客的平均产出值不高。1999年,都江市政府为了使旅游业更上一层楼,耗资2.2亿元对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进行了环境整治,申报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3、旅游业发展战略(1)旅游业发展方向 创世界旅游精品,建国际旅游城市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典范 四川省会议旅游目的地和成都市的会议中心 都江古堰文化观光旅游和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 建成九环线和成都卧龙四姑娘山康定成都川西旅游环

10、线上的交通枢纽 (2)主题形象定位 都江古堰文化观光旅游与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 (3)生态度假战略l 把都江堰市建成中国西部典型的文化生态度假型城市。4、总体框架 一个中心、二个片区、两条环线、五条主轴线 一个中心古堰城区 二个片区A、 青城山片区:宗教文化观光、度假区主要景点:青城前山诸景点、青城后山、青城外山、普照寺、天国山、赵公山、南华山、翠月湖、徐渡生态农业等。主要功能:宗教文化观光、生态休闲度假B、 龙溪虹口片区自然旅游与度假旅游区主要景点:龙池各景点、虹口乡农家乐、虹口白沙河风光、深溪沟瀑布、紫坪铺水库等主要功能:自然观光、生态科考、科普和探险、山地生态度假 两条环线 A、都江堰龙池

11、深溪白沙都江堰 B、都江堰青城外山天国山青城后山青城前山-都江堰 五条主线 A、都江堰龙池:自然观光和生态度假旅游线主要景点:戏猴园、御龙园、龙池湖、杜鹃园、野生动物园、龙王庙、自然保护区博物馆、滑雪场、响水洞等主要功能:多种多样的自然观光和生态度假旅游都可在此开展,还可开辟龙池深溪的徒步森林游、森林浴,龙池深溪的连接构成了龙池虹口的旅游环线,但这条连接线以不修公路为宜。还可开辟龙池响水洞骑马旅游线。 B、都江堰虹口廖叶坪和尚桥:生态科考、探险旅游线主要景点及功能:白沙河风光(山景、水景)、原始生态区科考、探险。 C、都江堰蒲阳向峨: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线主要景点:中科院花溪植物园、般若寺、莲花

12、湖 D、都江堰青城山(前、后山):历史文化观光、度假旅游线主要景点:都江堰、二王庙、松茂古道、离碓公园、伏龙观、青城山、青城后山 E、都江堰大观两河: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线主要景点:青城外山、普照寺、天国山、玉堂至青城山的度假带。5、旅游业发展目标都江堰市旅游发展的经济目标,2000年接待国内游客400万人次,2005年达到520万人次,2010年达到670万人次,2015年达到73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达到43600万元、113360万元、276040万元、464092万元;接待海外游客2000年5万人次,2005年19万人次,2010年47万人次,2015年76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分别达到

13、91万美元、700万美元、4150万美元、15432万美元。使都江堰的旅游收入分别达到4.4亿元、12亿元、31亿元和59亿元。6、旅游产品结构重点调整区(1)青城前山区l 特色青与幽的特色鲜明突出,但“城”的含义未挖掘l 规划目标尽现青城山的“青、城、幽”的自然风韵和深山藏古观的意境l 规划内容完整建立“青城”概念 规划新的闭环游路 -对道教文化进行专题开发 停车场及道路 对度假产品结构进行调整(2)古堰城区 l 特色历史文化深厚,知名度高,但缺乏参与性活动,旅游线路不闭合,游路顺序缺乏吸引力l 目标将都江堰特有地理位置、地形、水文化、历史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示。l 规划内容对古堰区的旅游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分为观光产品区和公共旅游产品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