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说中思考.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991919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在说中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让学生在说中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说中思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在说中思考.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 麴 语言是思维的符号 , 它能暴露学生的思维 过程。 因此 , 学生只有通过 “ 说” , 才能把 内在 的 思维 以外在 的语言体现 出来。 在 实际教学 中 , 教师往往 以传授 正确的知识为 主 ,对 知识的 理解力求一步 到位 ,而容 易忽视学生 用语言 表达 自己的思考过程 。 所 以, 教师要 引导学生 围绕教学重点 ,用 自己的语 言叙述思考过 程 和结果, 激励 学生交流讨论 , 在相互补充、 相互 纠正中提高思考能力。 一 、在错误认知的诉说中思考 在课堂教学 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将 自己的 真实想 法表达 出来, 学会 自我剖析, 只要不是明 显的错误, 教师都可以加以

2、鼓励, 不要轻易否定, 让学生在认识和理解知识的同时, 获得思想的启 迪, 从而激发学生大胆表达的积极性。 例如 , 教学 “ 线段 的计数 ” 一课时 , 我与 三 位 学生一握手后 , 提 问 : 如 果我们 4个人都 要 相互握 1 次手 , 一共握 几次手? 我让学生独 立思考 后 , 再 同桌交流想法 , 然后让学生汇报 答 案 ,有人说是 6 ,有人说是 l 0 ,有 人说是 1 2 。 这时 , 我故 作惊 讶 , 让 刚才报数 的学 生说 说想法 。 性 。如可 以把 作业 分成 三 个不 同 的层次 ,即必做 题 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 :选做 题 时间宽裕 的学生要做 ; 思考

3、题 有一定的难度 , 部分学有余 力的学生做。 这样 的布置体 现 了因人而异 的原 则 , 满 足 了不同学 生的要求。 另外 , 教师还要规定相应 的完成 时间 , 如某次作 业建议在十分钟 内完成 ,让学生记录下 自己从 几点 几分开始做 , 到几 点几分 结束 。 这样 长期训I 练 , 可 以 督 促学 生一 心一意地完成作业 ,也能培养学 生珍 惜 时间的意识。 三、 及 时批改提高课外作业效率的必要手段 教师对课外作业 的认真 批改 ,在定程度上也 激励着学生去认真完成作业。 首先 ,教师应 要求学 生按时完成作业 ,及 时上 交 , 以保证教师及 时批改。 其次 , 批改 的方

4、式可 多样。 对于书 面作 业 , 教 师 可采 用面批、 学生 自批、 小干 部批 、 抽批等 多种方式 交替进行。 但不管何种 方式 , 都 应该让每个学生 的作 业都得到客观的评价 , 让学生及时发现错 误并订 正。 对实践操 作、 参观访 问等作 业 , 教 师也要 检查评价 , 可采用问答式教师提问题 ,学生根据作业情况 回答 ; 问卷式教师 出几 个小题 目, 让 学生根据完 成情况来填写 , 等等。 另外 , 批 改的结果要记 录。 把每次课外作 业的批 改结果记录 下来 , 既可调动学生 的积极 性 , 又能给 教 师积累素材 , 全 面、 合理地评价学生。 教师要把每次课外作

5、业看成是课堂作业的补充和 延续, 它与课堂作业所发挥 的作 用是等值的。 教师不应 把课外作业作为一种点缀 ,更不能作为一种惩罚手段。 只有精心设计、 适量布置、 及时反馈, 才能真正发挥其有 效的作用。 ( 浙江省绍 兴县夏履镇中心小学3 1 2 0 2 6) J IA O X。UEYUEK A NXIAOXUEBA N 教 学 月 刊 小 学 版 2 0 1 1 4 数 学 一 4 5鲞 观 生 : 刚才老师与另三位 同学都握 了手 , 接下来是 班长和另外 两位 同学握手 ,再 剩下的就 是跟 学习委 员和体育委员握手了 , 3 + 2 + 1 = 6 次。 生 : 老师刚才和另三位 同

6、学分别握 了 3 次 手 , 共 有 4人 , 3 x 4 = 1 2 次 。 ( 这时有学生发出反对声音 ) 生: 题目要求每个人相互握 1 次手, 大家都握了 2 次 , 有重复 了, 应该 3 4 + 2 = 6 次 。 生: 我是 自己猜的, 我想想大概是 1 0 , 现在听了 他们的解释 , 我也明白了。 学生们将 自己的思维通过 语言暴 露了出来 , 引 起 了全班学生共鸣。 这样做看似要花点时间 , 但 它起 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对教 师来说 是获取 学生思维 的 最佳方式 , 对学生来说记忆是深刻的 , 因为他们经历 了真正思考的过程。 二 、 在独特见解 的表述中思考 我们

7、的课 堂往 往 不缺 如 出一 辙 的正 确 答案 , 却少 了属 于学 生 自己的精 彩观 念。数 学课 堂教 学 必须 基于每 一个学 生的独特性 之上 , 教 师应该敏锐 捕捉学 生的 “ 独特见解 ” , 善于发现 其背后蕴藏 的教 育价 值 。 对 于学 生一 些 新颖 、 简洁 、 奇 特 的方 法 思 路 , 教师要认 真倾听 , 善 于引导 , 不 断提高学 生的 自 我分析 能力。 即使学 生真 的错 了 , 也不要 马上责备 , 要 允许他 们 “ 胡 思乱想 ” , 同时教 师也要学 会 “ 装 糊 涂 ” , 与其他 同学一起做好倾 听者 , 让学生在 自我表 述 中学

8、会思考。 例如 , 教学 “ 乘法分配律 ” 一课 时 , 我设计 了一道 开放性巩固练习题 : 3 5 6 l + x ,让学生把算式补 充完整, 能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生 l : 3 5 x 6 1 + 3 5 x 3 9 o 师 : 这道 题可以怎样简便计算呢? 说说你 的计算 过程。 生 1 : 3 5 6 1 + 3 5 3 9 = 3 5 ( 6 1 + 3 9 ) = 3 5 1 0 0 = 3 5 0 0 。 生 2 : 3 5 6 1 + 1 0 x 6 1 。 ( 这时有学生发出反对的声音 ) 师: 看来大家有不同想法 , 谁来说说? 生 3 : 它虽然能 用乘

9、法分 配律计算 , 但计算 起来 还是不简便 , 因为 4 5 6 1 还得用竖式计算。 师: 大家同意这种看法 吗? ( 学生点头称是 ) 师( 面对生 2 ) : 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吗? 生 2 : 刚才 , 我只顾着用乘 法分配律 , 而忽视 了用 , 一、 46、 J IA 0 X U E Y U E K A N X IA O X U E B A N 简便方法 , 我想把 1 0改成 6 5就可以了。 师 : 好的 , 那就请你说说修改后 的计算过程。 生 2: 3 5 6 1 + 一6 5 一6 1 = ( 3 5 + 6 5) x 6 1 =1 0 0 61 = 6 1 0 0 。

10、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学生忽视 了简便计算这一 条件 , 而使他 的答案变 得具有独特 性 , 正 因为如 此 , 他带来 了课堂的有效生成 ,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 的 简便运 用有 了更深层次 的认识。 三 、 在意见分歧 的辩论 中思考 课堂辩论往往是 在未做任何 准备的情况下 出现 的 , 它常常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不断交 叉和撞 击 , 从而 生成新的火花。出现争议时,教师不宜过早地下结 论 , 而要引导学 生进行讨论 、 辨析 , 让学生从 自己 的 角度去思考 、 认识和感悟 , 从 而使强调多遍的知识轻 而易举地得到 了巩 固。 例如 , 教学 “ 面积 意义和 面积单位 ” 一课时 ,

11、学生 对面积 的概念和 单位 很难理 解 , 于是我进行 了如下 教学。在学 习了边长是 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 米后 , 我让 学生 闭上 眼睛想一想 1平方米究 竟有 多 大 ,然后 在黑板上 画了一个边长 是 1 米 的正方形 。 这 时 ,我让 学生 睁开 眼找一找 1平方米在 哪儿 , 结 果 学生 纷纷举 手 , 用手 比 画着 , 个个 都认 为 自己找 到 了。 我让 一位 学生 上来指 , 他 高兴 地指 着正 方形 的相邻 边 , 我也 重复他 的动作 指 着相邻 边 , 这 时有 的学生说是 , 有的说不 是。 于是 , 我让双 方各派一 名 代表进 行辩论 ,

12、看谁说 的有道理 。 生 1 指着 1 条边说 这是 1 平方米 , 生 2 反 驳说 这是 1米。 生 1 说边长 是 1米的正方形是 1 平方米 。生 2反 驳说 那是边 长 , 1 平方 米应该 是面积 , 就是 这里 , 并用 手掌 比 画正方 形的面积。 这时, 我做小结: 现在我们清楚了, 1 平方 米是指 边长是 1 米 的正方形 的面 积大小 , 而不 是指 边 的长短 , 你 们说 是吗7 学 生通 过 自己的辩 论将 面 积概念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这比起教师苦口婆 心 的强调好得 多。 总之 , 在 平时的教学 中 , 教 师要 多给 学生机会 ,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 有步骤地 对学 生进行指导 , 让 学 生尽可能 多地有一些 口头表 达的机会 ,给 学生提 供更 多机会去表达 自己的思想 , 去倾 听别人的看法 , 在语言交流 中进行思考。 ( 浙江省龙游县 兰塘小学3 2 4 4 0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