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维修-统调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598927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音机维修-统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收音机维修-统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收音机维修-统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收音机维修-统调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收音机维修-统调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音机维修-统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音机维修-统调(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收音机维修-统调 左手665收藏 时间:2016年9月26日 17:30 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过程:空中传播的调幅波广播信号,在收音机天线线圈中感应出高频电动势,输入调谐电路中就产生感应电流。通过输入电路的串联谐振,选出所需的电台信号,送入到变频管的输入端,同时本机震荡信号也送到高频管的输入端,这两种信号通过变频管进行混频,产生两种频率信号的差频(即中频465KH信号)中频信号由变频器选频电路选频后,送到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通过检波器把音频信号提取出来,送到低频放大器进行音频放大,去激励功率放大器,最终经过功率放大,使其由足够的功率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所谓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是把接受到的电台信

2、号与本机振荡信号同时送入变频电路进行混频,并始终保持本机振荡比外来信号频率高一个固定的中频频率(f0-f=465KHZ)通过选频电路取出两个信号的这个差频进入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这种电路的收音机叫超外差式调幅收音。 一、输入调谐回路 从接收天线到变频管输入端之间的电路叫输入电路。 输入调谐回路是由磁性天线T1 L1和L2组成,调谐电容CA,CA和CA组成串联谐振电路。磁棒的导磁率很高,当它平行于电磁场的传播方向时,就能大量的聚集空间磁力线,使绕在磁棒上的调谐线圈L1上感应出较高的外来信号,调节双联电容的容量从最大到最小,可以使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在最低的535KHZ到1605KHZ范围连续变化。

3、 收音机接受电台是利用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调谐不同的电台。假设接收频段内,由频率位f1,f2和f3,f4 4个电台信号被磁性天线接收,则天线线圈L1就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e1,e2,e3,e4,在输入电路中L1是固定的,CA是连续变化的,当旋转CA时,输入电路的固有频率就发生变化。如果要收听频率为f2的电台广播,只要旋转可变电容CA,就能找到输入电路的固有频率与电台信号f2相等,即输入电路的调谐在频率为f2上,这个时候电路中E2产生的电流值最大,而E2,E3,E4因为失谐,电流值最小,从而选择出频率为f2的电台信号。 三、中频放大级 中频放大级作用是将变频级送来的465KHZ的信号进行放大,输

4、出一个幅度足够大的中频已调波信号,送检波器。 一般要求中频放大器通频宽带为中心频率为465KHZ,即在460.5469.5KHZ 四、检波级及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检波器的作用是从中频调幅信号检测出低频(音频)信号送到低频放大级进行放大。 三极管检波是把中频信号由三极管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利用发射极的单向导电性来完成的。由于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能够把检波与放大适当的结合起来,使电路功率损失大为减少,整机增益提高。 电源经R4,R3,为三极管VT3发射结正偏,在信号的正半轴,三极管的发射结导通,负半轴截止,在发射极负载电阻RP两端产生单极性电压,经电容C5滤出残余中频后得到低频信号,由R

5、P中心抽头输入到低频放大器放大。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作用是在信号强时,AGC电路起控,使中频放大器增益下降,收到弱信号时AGC不动作。 增益控制过程是:VT2,VT3两个晶体管功用一个偏置电阻R3,无信号时或信号强度没有变化时,三极管VT2的基极电位和A点电位没有变化,当外来信号变强时,三极管VT2,VT3,的基极电位将升高,VT3的集电极电流增大,C点电位降低,因偏置电阻的作用,B点A点电位随之降低,控制VT2的基极电位升高,达到了自动控制增益的的目的。 五、低频放大级 检波后输出的音频信号,通过一耦合电容C6送到音频放大器进行放大,增大音频信号的幅度,再送到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 六、

6、变压器倒相式OTL功放电路 输入变压器的次极绕组分成了两个独立的线圈,分别接在两只功放管的基极上面,两只管子采用串联接在电源上VT5,VT6,是两只功放管C9是输出隔直耦合电容,C8是滤波电容。R7,R8,R9,R10,是两只功放管的偏置电阻。 工作时VT4将音频信号放大后由T5输入变压器耦合到次级,当信号为正半周的时次级电压为上正下负,VT5导通,VT6截止,而在信号为负半周的时候次级电压为上负下正,VT6导通,VT5截止。当VT5导通时,电源电压将对电容C9充电,经过扬声器BL的充电电流在BL上产生负半周信号,这样解决了两个半周信号的合成。 1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是用目视法,检查电路板各元件

7、的安装是否正确,焊点有无漏焊、虚焊和桥接。 安装的正确性包括各级的晶体管是否按设计要求配套选用,输入回路的磁棒线圈是否套反,中周的位置、输入、输出变压器是否装错,各焊点有无虚焊、漏焊、桥接等现象,多股线有无断股或散开现象,元器件裸线是否相碰,机内是否有锡珠、线头等异物。 2静态调试 收音机的静态调试主要是指对各三极管的静态集电极电流Ic的调整。一般先将双连调至无电台的位置或将天线线圈的初级或次级两端点短路,来保证电路工作于静态。 波形的调试(包括低频放大部分的最大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总增益、失真度等)和幅频特性(中频调整等项目)的调试。 (1)低频放大部分的最大输出功率的调试 (2)额定输

8、出功率情况下电压增益的测试 测试时,将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调为1KHz,调节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幅度,使收音机输出端(即喇叭或电阻负载两端)的输出电压o为0.98V,同时用毫伏表测出此时被测电路输入端 (也就是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端) 输入的信号电压i,则电压增益vo按下式计算,即 (3)输出额定功率时的失真度D测试 (4)中频调整(校中周)调整各中周的谐振回路,使各中周统一调谐在465KHz调中频的方法有四种: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中频,用中频图示仪调整中频,用一台正常收音机代替465KHz信号调整中频,利用电台广播调整中频。 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中频: 使用高频信号发生器、音频毫伏表(

9、或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或万用表等仪器,测量整机电流和直接听喇叭声音来判断是否达到谐振峰点。 方法步骤: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调到465KHz,调制度为30,调制信号选400Hz或1000Hz,输送到收音机的天线,从小到大慢慢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幅度,直至喇叭里听到音频声。 用无感取子按从后级到前级的次序旋转中周的磁帽,使收音机的输出最大(喇叭声音最大、毫伏表指示最大或示波器波形幅度最大)。利用电台广播调整中频调整中频: 在没有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情况下,可以用中波段低频端某广播电台的信号代替高频信号发生器辐射的中频信号,来调整中频 。 收音机整机调试步骤: 外观检查 开口试听 中频复调

10、外差跟踪统调(校准频率刻度和调整补偿) 1外观检查 用目视法观察外壳表面,应完好无损,不应有划痕、磨伤,印刷的图案、字迹应清晰完整,标牌及指示板应粘贴到位、牢固。 检查电路板及元器件的安装是否到位、牢固和可靠。 检查、整理各元器件及导线,排除元器件裸线相碰之处,清除滴落在机内的锡珠、线头等异物。 2开口试听 打开收音机电源,开大音量,调节调谐盘,使收音机接收到电台的信号,试听声音的大小和音质;通过试调调谐盘,检查收音机能接收到哪些电台,还有哪些该收到的电台没有收到,收到那些电台的声音好坏情况等。 3中频复调 单板的中频调整合格后,在总装时,因电路板与喇叭、电源及各引线的相对位置可能同单板调试时

11、有所不同,造成中频发生变化,所以,要对整机进行中频复调,以保证中频的处于最佳状态。 复调的方法同单板调试的中频调试。 4外差跟踪统调(校准频率刻度和调整补偿) 外差跟踪统调是使本振频率始终比输入回路频率高465KHz。 外差跟踪统调包括校准频率刻度(频率范围调整)和调整补偿两个方面。一般把这两种调整统称为统调外差跟踪。 校准频率刻度的目的:使收音机在整个波段范围内都能正常收听各电台,指针所指出的频率刻度也和接收到的电台频率一致。 校准频率刻度的实质是校准本振频率和中频频率之差。校准频率刻度时,低端应调整振荡线圈的磁芯,高端应调整振荡回路的微调电容。频率调整时,频率中段误差不大,但高、低端是会相

12、互影响的,故高、低端频率刻度校准要反复两到三次,才能保证高、低端频率刻度同时校准合格。 调整补偿的目的:使天线调谐回路适应本振回路的跟踪点,从而使整机接收灵敏度均匀性以及选择性达到最佳。 当收音机基本上能收听,中频已调准就可以开始统调。 统调的方法: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进行统调,利用接收外来广播台进行统调,利用专门发射的调幅信号进行统调以及利用统调仪进行统调。 统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输入信号要小,整机要装配齐备,特别是喇叭应装在设计位置上。 中波统调点定为600KHz、1000KHz、1500KHz。利用接收外来电台信号进行统调时,选这三点频率附近的已知电台,以保证整机灵敏度的均匀性。短波的两端

13、统调点为刻度线始端和终端10、20处。 收音机装配调试完毕之后,还要对它的各项电性能和声性能参数进行测量,才能定量地评价其质量如何。中夏S66D型超外差收音机需进行下列项目的电参数测量: 中频频率:4654KHz。 频率范围:不狭于 5231620KHz。 噪限灵敏度:26d( 6OOKHz、10OOKHz、1400KHz),优于4.5mVm。 单信号选择性:优于12dB。 最大有用功率:9OmW。 以上电参数的测量方法按GB2846-81标准规定进行,测试应在屏蔽室进行。 整机调试中的故障查找及处理 整机调试过程中的故障特点和故障现象 整机调试过程中的故障处理步骤 整机调试过程中的故障查找方

14、法 故障特点和故障现象(一) 1故障特点 调试过程所遇到的故障以焊接和装配故障为主;一般都是机内故障,基本上不出现机外及使用不当造成的人为故障,更不会有元器件老化故障。 对于新产品样机,则可能存在特有的设计缺陷或元器件参数不合理的故障。 故障特点和故障现象(二) 2故障现象 整机调试过程中,故障多出现在元器件、线路和装配工艺等三方面,常见的故障有: (1)焊接故障。如漏焊、虚焊、错焊、桥接等故障现象。 (2)装配故障。如机械安装位置不当、错位、卡死,电气连线错误、遗漏、断线等。 (3)元器件安装错误。 (4)元器件失效。如集成电路损坏、三极管击穿或元器件参数达不到要求等。 (5)连接导线的故障

15、。如导线错焊、漏焊,导线烫伤,多股芯线部分折断等。 (6)样机特有的故障。电路设计不当或元器件参数不合理造成电路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故障。 故障处理步骤(一) 故障处理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先观察故障现象,然后进行测试分析、判断出故障位置,再进行故障的排除,最后是电路功能与性能检验等。 故障处理步骤(二) 1观察 首先对被检查电路表面状况进行直接观察,可在不通电和通电两种情况下进行。 对于不能正常工作的电路,应在不通电情况下观察被检修电路的表面,也可借助万用表进行检查。可能会发现变压器、电阻烧焦,晶体管断极,电容器漏油,元器件脱焊,插件接触不良或断线等现象。 故障处理步骤(三) 2测试分析与判断

16、故障 通过观察可能直接找出一些故障点,但许多故障点的表面现象下面可能隐藏着深一层的原因,必须根据故障现象,结合电路原理进行仔细分析和测试再分析,才能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和真正的故障点。 故障处理步骤(四) 3排除故障 排除故障不能只求功能恢复,还要求全部的性能都达到技术要求;更不能不加分析,不把故障的根原找出来,而盲目更换元器件,只排除表面的故障, 故障查找方法(一) 常用的故障查找方法: 1观察法 2测量法 3信号法 4比较法 5替换法 故障查找方法(二) 1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人体感觉发现电子线路故障的方法。这是一种最简单最安全的方法,也是各种电子设备通用的检测过程的第一步。 观察法可分为静态观察法(不通电观察法)和动态观察法(通电观察法)两种。 故障查找方法(三) 2测量法 测量法是使用测量仪器测试电路的相关电参数,与产品技术文件提供的参数作比较,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测量法是故障查找中使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方法。 根据测量的电参数特性又可分为电阻法、电压法、电流法、逻辑状态法和波形法。 故障查找方法(四) 3信号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