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处理.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988997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处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处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处理.pdf(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 读教 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处理 吴海燕 阅读教学要使学生的阅读面不断扩大 , 将阅读能 力进行有效的提升。笔者认为, 要想拓展学生的阅读 能力 , 就一定要紧扣 文本 , 与 此 同时 , 还要 尽可 能地 超 越文本。那么 , 如何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超越文本呢? 一 、拓展文本的广度 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 一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 以直接进入到教学重点的教学层面, 让学生将那些着 重描写儿童的段落勾画出来 , 让学生们反复朗诵, 从中 体会文章的主旨。学生熟读阅读文本以后 , 教师可以 以“ 走 进冰心” 为 主导来进 行阅读 拓展学 习 , 教师 可以 给学生们搜集大量的冰心精美小散文

2、让他们来 阅读 , 学生们阅读后 , 从中感悟精美的语言, 教师再进行这样 的铺垫以后 , 将冰心的“ 有爱有一切” 的至理名言告诉 学生们 , 这样就 比较 自然 地完 成 了文 本 阅读 和阅读 拓 展的自然承接 , 通过大量 的阅读学生们对名言的理解 会更 加的透彻 。 这个案例从根本上阐述了文本的重要性, 以文本 为根本出发点, 将作者的其他的文章介绍给学生们, 学 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作者有了深刻的认识 , 还使 自己的知识有 了丰富 的储 备 , 这也 是通 常意 义上 的基 于文本 , 超越文本 。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许多, 例如 望月 一文, 教师 以文本为基础, 将文章中的

3、情景和实际中教师和学生 们的学习情景有机的融合人在一起, 学生 的学习积极 性被调动起来 , 激发 出他们 内心 的真 实情 况 。对 于文 本而言 , 它是重要 的教 学资 源 , 但是 它并 不是 唯一 的 , 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仅仅在教材的范畴, 对于教材 产生非常强烈的依恋, 希望依靠教材的阅读来实现阅 读能力的培养, 这是 比较狭隘的。教师对教材过分的 依赖, 对于文本教学逐字逐句的解析、 对于段落进行一 层有一层 的划分 , 这样就使 文本失去 了原有 的 自然美 , 将课文原本的情感划分得荡然无存。 二 、 挖 掘文本 的深度 学习 白鹭 这篇文章的时候, 文本里面有这样一

4、 段描述: “ 在清水 田里, 时常有一两 只白鹭站着钓鱼 ” 读完这句话 , 在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有一幅十分生 动的画面浮现 。可 以将有关描 写 白鹭 的小文 章先 阅读 给学 生听 , 让学生对 白鹭有 了一定 的了解 , 接 着让学 生 们打开课文阅读整篇文章 , 这样就会让学生对 白鹭有 了整体感知, 一幅白鹭站立清水田的画面就会在学生 的脑海 里呈现。还会 加深学 生对 散文 意境 的理 解 , 教 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以后, 可以将课 前给学生阅读的有关白鹭的文章和本篇课文进行对 比, 加深学生们对白鹭的认识 , 从而将本文作者的写作 意图穿插进去,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

5、轻松的环境下对 文章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上述 问题 指的是在原文 的基 础上拓展相关 知识情 节,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更加的深刻, 对于课 文也会有深一层的感知, 学生的学习不单单 了解课文 内涵 , 还要学习课 文 的重 要表 达模 式 。在语 文教 学 的 过程中将 拓展 阅读 贯穿始末 , 在 了解 文本的基础 之上 , 加深文本内涵的拓展 : 或在重点处拓展 , 或在空白处填 补, 或在疑难处解惑, 或在结尾处推敲, 或在关节处 比较 。 三、 提升文本的效能 在学习 秋夜将 晓出篱 门迎凉有感 和 题临安 邸 这两首古诗的时候, 在对照课文的注释将古诗的整 体含义解释给学生以

6、后, 让学生们对两首古诗的内容 进行比较, 学生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找到两首古诗 之间的因果联系。在深入学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 有感 时, 教师又引导学生参读陆游的 示儿, 深化感 悟“ 南望王师又一年” 的“ 又一年” 。教师引导学生对 两首古诗进行整体的阅读 , 对古诗的意境再一次的感 受, 他们会发觉两首古诗分别以愤怒开头和以悲伤结 束。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关联, 但是从深一层的含义 来探究, 就会发现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 都是表达 忧 国忧天下 的情感 。 在拓展阅读 的时候 , 不要 只局 限于课 文的始末 , 可 以从其他角度来进行展现, 这样可以将文本的深层含 义有效提

7、升。不同的教师对于相同的课文会传授出不 一 样的教学结果, 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 对知识的拓展空间有所不同。在学习这两首古诗的时 候, 教师将它们的内在潜质进行关联, 将古诗表达的主 旨高效的融合在一起, 通过拓展延伸在相同的地方找 出不同, 在不同的地方挖掘相同, 从而将两首古诗的中 心意思展现得淋漓尽致 。 教育资源的核心媒介是文本, 文本还是思想情感 进发 的基础 , 所 以教师一定要使用 好手 中的文本 教材 , 将有关联 的文本 进行 高效 的统一 , 让 学生 在学 习一 种 文本的同时可以得到更加广阔的知识链接 , 进而超越 文本 , 提升语文素养 。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单集实验小学( 2 2 1 1 2 7 ) 记 太 天J 2 0 1 5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