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讲义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8860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语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语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语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语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讲义(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期末检测(八年级 语文)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汉字或汉汉字写拼音(4分)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镇上到处处可以看到斑斑积积雪,在路 边边,在屋脊,在树树梢,在河边边的石阶阶上,一滩滩积滩滩积 雪反 射着阳光,一片晶莹莹斑斓斓,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砖石和清 新的白雪参差交织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对比强烈 的板画。 给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晶莹莹( ) 参差( ) 文段中有两个错别错别 字,请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为 改为为 ng cn 滩 摊 板版 2古诗文默写

2、。(8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松间沙路净无泥。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4)伤心秦汉经行处, 。 (5)过零丁洋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 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 , 。 (6)退休老师伍宗怡离岗不离心,退休不退 职,仍然时时处处关心少年儿童,难怪有人称 赞他是 , 。(用龚 自珍已亥杂诗中相关诗句填写) 箫鼓追随春社近 山下兰芽短浸溪 折戟沉沙铁未销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原本趋于滞销的家电,现在一下子成了脍

3、炙 人口的商品。 B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无动于衷,那 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迈开双脚呢 ! C老师经常批评他不讲卫生,可他总认为这 是悲天悯人。 D某些国家借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 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是弄巧成拙。 B 4名著阅读(6分,每空1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 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 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 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 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 黄泥冈下推了去。 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 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

4、个人把这金宝装去,只 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1)请填写上面的空格,这人后来也上了梁山,他的 绰号是什么? 姓名: 绰号: (2)请写出七个贩枣人中的任意两个人名: 、 (3)以上情节出自 ,这一回叫 )杨志 青面兽 晁盖 吴用 公孙 胜 刘唐 三阮 水浒传 智取生辰纲 5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2 分) A班长带同学们参观了新建的汽车站后, 对站长说:“真不好意思,我们的光临给您带 来了不少的麻烦!” B我相信你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 匪浅。 C晚上十二点,宿舍里还有几个开灯看书 的同学,黄兰不满地说:“大学生们,谁看坏 了眼睛,请到我处拿眼药水。” D老师叫同学们互改作文

5、,张扬对李明抄 袭的作文写下一句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 D 6综合性学习。(4分) 在某某班的主题班会上,正在模拟一场新闻发布会 ,就学校举行“中国梦,我的梦”文艺竞赛活动,召开现 场发布会。由体育委员担任新闻发言人,代表校方回 答现场提问。 升学加分是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同学问道:“ 参加表演的同学能否凭获奖证书在升学时得到加分?” 发言人回答:“加分的问题,我知道得不多,不好说, 这个你懂的。”答毕,会场充满了笑声。 对“你懂的”,有人认为巧妙,有人认为圆滑。你赞 同哪个评价,请说出理由。(2分) 如果用反问句去质疑“你懂的”,你将怎样说? (2 分) 同意巧妙的评价;借用热词,短短的

6、三个字,不但使自己摆脱 了不便说、不能说的尴尬,而且还获得了对方的认同 或者同意圆滑的评价;发言人恭维了对方 ,推卸了可能会有的责难,看似在回答, 其实并没有 “如果我懂,还需要提问吗?”或者“我懂的,你懂吗?”或 者 “你不说,我怎么懂呢?”等等 二、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渔家傲,完成7-8 题。(6分,每小题3分)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 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 发征夫泪。 7“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 “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请结合具体词

7、句分析。 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衡阳雁去无留意”突出“天冷”;“四面边声 连角起”突出“声杂”;“长烟落日孤城闭”突 出“城孤”(或萧条、荒凉、雄浑)。 抒发了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也含蓄 地表达了了将士们对朝廷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 (二)、阅读曹刿论战,完成9-13题。(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 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

8、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 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 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 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 处)(2分)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 又何间焉( ) (2)小信未孚( )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

9、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2选文详略得当,详写 , 略写_ ,这样安排, 突出了曹刿的“远谋”。(3分) 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 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二处作简要分析 。(3分) 第二次 参与 使人信服 击鼓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按实情去审理 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 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 双方交战的过程 13. “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 畏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10、。鲁庄 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 庄公知人善任。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 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 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既克 ,公问其故”,表现他不耻下问 (三)阅读下文,回答1417题。(11分) 镜子 车,被拦在了南门外,原因是无法出示通行手续。拦 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 尊铁塔。这让应邀来大学作报告的张处长有点尴尬。 车窗外,露出一张笑脸:“对不起,下次再来讲学一定 提前办好通行证。” 保安表情严肃:“这跟我没关系,您必须出示通行证。 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 证。” 张处长的脸色变了,此时已有学生在围观。他

11、顾不得 仪表了,钻出车,动作迅速地从皮包里掏出一款高端手 机,狠狠地摁出一串号码。可是拨出几次都是忙音。张 处长急得团团转,冲着保安嚷道:“我是来做报告的, 知道吗?是应邀来作报告的! 张处长的责备一声高过一声,保安依旧岿然不动:“ 对不起,我只是在执行学校的规定。”张处长的脸开始 涨红:“规定?规定是人制定的,知道吗?”午后的骄阳 里,张处长汗涔涔的脸更红了。他上下打量那名保安, 又转到他的身后瞅了瞅:“小同志,做事要灵活,别一 根筋!”张处长明显拿出教训下属的语气。 那名保安依然不理张处长,这让张处长更气愤了:“ 大学是开放的,知道吗?没有围墙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 学,知道吗?” 这时的保安

12、居然微微笑了一下:“道理,我说不过您 ,也希望您别为难我,学校的规定我不能破坏,这是我 的职责实在对不起!”保安的话让张处长愣住了, 认真地看看他,还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放弃了。 张处长只好接着拨电话。这次终于通了。学校领导 听说情况万分惊讶,告知他马上派学生到南门接他, 并且不住地陪不是。 张处长的心情好了一点,一种优越感慢慢袭上心头 。他瞥了一眼保安:“你很尽责。如果你为人处世的经 验再丰富一些就好了。”见保安站在那儿没什么反应, 又踱起了方步:“你不知道,你们张校长是我老同学, 这次讲座就是他邀请我来的” 保安还是无动于衷的一副神态。就在这时,两名学 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个急忙向张处长

13、道歉,另一 个则拉过保安耳语起来。张处长的脸上见了笑,可几 秒钟又定格了,他看见保安对那名学生依然摇头。保 安再次理直气壮地说:“没有通行证,谁打招呼也不行 !”那名学生的脸气白了,狠狠地瞪着保安 看热闹的学生窃窃私语。张处长无奈地 叹了口气,拎着包走进校园。走进教室 就讲他刚才遇到的事。他讲了他的 尴尬,讲了他的困惑台下的议论声 很嘈杂,这让张处长更窘迫。 走出南门时,张处长不由得朝门岗望了 一眼。夕阳下,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 ,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 14.本文围绕车子进校门事件写了张处长 与保安的四次交锋。请补写出其他两次交 锋内容。(2分) 第一次: 第二次:张处长申明应邀来

14、校讲学 保 安坚持原则不肯放行 第三次: 第四次:张处长拨通电话学生来接 保 安理直气壮依然拒绝 张处长未办证件驱车进校,保安遵守制度 阻止入校 张处长大讲道理要求变通,保安忠于职守 无动于衷 15.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 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 像尊铁塔。 16.有人认为文章结尾“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 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是败笔。你认为呢?说说 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保安铁面无私的形象, 为下文他拒绝放张处长的车进入校园埋下伏笔(作了铺垫) 示例一:不是。这样写,暗示了坚持原则的保安在现实生活中 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受到批评处分等)的情况,使文章主题 更加深刻。 示例二:是的。从全文看,保安虽然是个普通人,但他内心 很强大。他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本身没有错,不会因为受到 批评(处分)而流泪。这样写,与上文中保安的形象不吻合。 17.文章内容只字未提镜子,为何却以“ 镜子”为题?阅读文本,写出你的发现 。(3分) 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很小,却像一面镜子, 折射出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漠视规则,为一己 之私随意变通的心态。作者以此为题,试图 传递这样一种观念: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每 个人均应尊重规则。 (四)、阅读阅读 下面的文章,回答1821题题。(12分) 马航客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