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手册6-1-7 土方开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8785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手册6-1-7 土方开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施工手册6-1-7 土方开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施工手册6-1-7 土方开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施工手册6-1-7 土方开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施工手册6-1-7 土方开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手册6-1-7 土方开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手册6-1-7 土方开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1-7 土方开挖6-1-7-1 土方施工准备工作1学习和审查图纸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矛盾;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结构形式、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审查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会审图纸,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冲突;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2查勘施工现场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基础、管线、电缆坑基、防

2、空洞、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讯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3编制施工方案研究制定现场场地整平、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板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去的土方堆放地点;提出需用施工机具、劳力、推广新技术计划。4平整施工场地按设计或施工要求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将土方弃到规定弃土区;凡在施工区域内,影响工程质量的软弱土层、淤泥、腐殖土、大卵石、孤石、垃圾、树根、草皮以及不宜作填土和回填土料的稻田湿土,应分别情况采取全部挖除或设排水沟疏干、抛填块石、砂砾等方法进

3、行妥善处理,以免影响地基承载力。5清除现场障碍物将施工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高压电线、电杆、塔架、地上和地下管道、电缆、坟墓、树木、沟渠以及旧有房屋、基础等进行拆除或进行搬迁、改建、改线;对附近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有效地防护加固措施,可利用的建筑物应充分利用。6进行地下墓探在黄土地区或有古墓地区,应在工程基础部位,按设计要求位置,用洛阳铲进行铲探,发现墓穴、土洞、地道(地窖)、废井等,应对地基进行局部处理,方法见后。7作好排水降水设施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或排到低洼处,再设水泵排走;或疏通原有排水泄洪系统;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2,使场地不积水;山坡地区,在

4、离边坡上沿56m处,设置截水沟、排洪沟,阻止坡顶雨水流入开挖基坑区域内,或在需要的地段修筑挡水堤坝阻水。地下水位高的基坑,在开挖前一周将水位降低到要求的深度。8设置测量控制网根据给定的国家永久性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控制网要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土方机械操作及运输线路,并有保护标志;场地整平应设10m10m或20m20m方格网,在各方格点上做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处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填土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对建筑物应做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

5、,设置龙门板、放出基坑(槽)挖土灰线、上部边线和底部边线和水准标志。龙门板桩一般应离开坑缘1.52.0m,以利保存,灰线、标高、轴线应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场地整平和基坑开挖。9修建临时设施及道路根据土方和基础工程规模、工期长短、施工力量安排等修建简易的临时性生产和生活设施(如工具库、材料库、油库、机具库、修理棚、休息棚、茶炉棚等),同时敷设现场供水、供电、供压缩空气(爆破石方用)管线路,并进行试水、试电、试气。修筑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的道路,主要临时运输道路宜结合永久性道路的布置修筑。行车路面按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7m,最大纵向坡应不大于6%,最小转弯半径不小于15m;路基底层可铺砌2030

6、cm厚的块石或卵(砾)石层作简易泥结石路面,尽量使一线多用,重车下坡行驶。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应符合安全要求,两侧作排水沟。道路通过沟渠应设涵洞,道路与铁路、电讯线路、电缆线路以及各种管线相交处,应按有关安全技术规定设置平交道和标志。10准备机具、物资及人员作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转,并运至使用地点就位;准备好施工用料及工程用料,按施工平面图要求堆放。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制定较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建立技术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对拟采用的土方工程新机具、新工艺、新

7、技术,组织力量进行研制和试验。6-1-7-2 开挖的一般要求1场地开挖挖方边坡应根据使用时间(临时或永久性)、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内摩擦角、粘聚力、密度、湿度)、水文情况等确定。对于永久性场地,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如设计无规定,可按表6-39所列采用。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实践经验确定。在山坡整体稳定的情况下,如地质条件良好,土质较均匀,高度在10m内的边坡坡度可按表6-40确定。对岩石边坡,根据其岩石类别和风化程度、边坡坡度可按表6-41采用。挖方上边缘至土堆坡脚的距离,当土质干燥密实时,不得小于3m;当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m。

8、在挖方下侧弃土时,应将弃土堆表面平整至低于挖方场地标高并向外倾斜。永久性土工构筑物挖方的边坡坡度 表6-39项次挖土性质边坡坡度1在天然湿度、层理均匀、不易膨胀的粘土、粉质粘土和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内挖方深度不超过3m1:1.001:1.252土质同上,深度为312m1:1.251:1.503干燥地区内土质结构未经破坏的干燥黄土及类黄土,深度不超过12m1:0.101:1.254在碎石土和泥灰岩土的地方,深度不超过12m,根据土的性质、层理特性和挖方深度确定1:0.501:1.505在风化岩内的挖方,根据岩石性质、风化程度、层理特性和挖方深度确定1:0.201:1.506在微风化岩石内的挖

9、方,岩石无裂缝且无倾向挖方坡脚的岩层1:0.107在未风化的完整岩石内的挖方直立的土质边坡坡度允许值 表6-40土的类别密实度或状态坡度允许值(高宽比)坡高在5m以内坡高为510m碎石土密实1:0.351:0.501:0.501:0.75中密1:0.501:0.751:0.751:1.00稍密1:0.751:1.001:1.001:1.25粘性土坚硬1:0.751:1.001:1.001:1.25硬塑1:1.001:1.251:1.251:1.50注:1表中碎石土的充填物为坚硬或硬塑状态的粘性土。2对于砂土或充填物为砂土的碎石土,其边坡坡度允许值均按自然休止角确定。岩石边坡坡度允许值 表6-4

10、1岩石类土风化程度坡度允许值(高宽比)坡高在8m以内坡高815m坡高1530m硬质岩石微风化1:0.101:0.201:0.201:0.351:0.301:0.50中等风化1:0.201:0.351:0.351:0.501:0.501:0.75强风化1:0.351:0.501:0.501:0.751:0.751:1.00软质岩石微风化1:0.351:0.501:0.501:0.751:0.751:1.00中等风化1:0.501:0.751:0.751:1.001:1.001:1.50强风化1:0.751:1.001:1.001:1.252边坡开挖(1)场地边坡开挖应采取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

11、分段依次进行,在边坡上采取多台阶同时进行机械开挖时,上台阶应比下台阶开挖进深不少于30m,以防塌方。(2)边坡台阶开挖,应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边坡下部设有护脚及排水沟时,应尽快处理台阶的反向排水坡,进行护脚矮墙和排水沟的砌筑和疏通,以保证坡脚不被冲刷和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不积水,否则应采取临时性排水措施。(3)边坡开挖对软土土坡或易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在开挖后应对坡面、坡脚采取喷浆、抹面、嵌补、护砌等保护措施,并作好坡顶、坡脚排水,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3浅基坑开挖(深基坑开挖见基坑工程部分)(1)开挖前,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基坑深度、地质条件、周围环境、施工方法、施工工期和地面

12、荷载等资料,确定基坑开挖方案和地下水控制施工方案。(2)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3)基坑周围地面应进行防水、排水处理,严防雨水等地面水浸入基坑周边土体。(4)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减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6-1-7-3 浅基坑、槽和管沟开挖1浅基坑(槽,下同)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长度,按放线分块(段)分层挖土。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在四侧或两侧直立开挖或放坡,以保证

13、施工操作安全。当土质为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即不会发生坍滑、移动、松散或不均匀下沉),且无地下水时,开挖基坑亦可不必放坡,采取直立开挖不加支护,但挖方深度应按表6-42的规定,基坑长度应稍大于基础长度。如超过表6-42规定的深度,应根据土质和施工具体情况进行放坡,以保证不坍方。其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可按表6-43采用。放坡后基坑上口宽度由基坑底面宽度及边坡坡度来决定,坑底宽度每边应比基础宽出1530cm,以便施工操作。基坑(槽)和管沟不加支撑时的容许深度 表6-42项次土的种类容许深度(m)1密实、中密的砂子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02硬塑、可塑的粉质粘土及粉土1.253

14、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04坚硬的粘土2.00临时性挖方边坡值 表6-43土的类别边坡值(高:宽)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1:1.251:1.50一般性粘土硬1:0.751:1.00硬塑1:11:1.25软1:1.5或更缓碎石类土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1:0.51:1.0充填砂土1:11:1.5注:1有成熟施工经验,可不受本表限制。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2如采用降水或其他加固措施,也不受本表限制。3开挖深度对软土不超过4m,对硬土不超过8m。2当开挖基坑(槽)的土体含水量大而不稳定,或基坑较深,或受到周围场地限制而需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时,应采用临时

15、性支撑加固,基坑、槽每边的宽度应比基础宽1520cm,以便于设置支撑加固结构。挖土时,土壁要求平直,挖好一层,支一层支撑,挡土板要紧贴土面,并用小木桩或横撑木顶住挡板。开挖宽度较大的基坑,当在局部地段无法放坡,或下部土方受到基坑尺寸限制不能放较大坡度时,应在下部坡脚采取加固措施,如采用短桩与横隔板支撑或砌砖、毛石或用编织袋、草袋装土堆砌临时矮挡土墙保护坡脚。3基坑开挖程序一般是: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每层0.3m左右,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每3m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和标高,要求坑底凹凸不超过2.0cm。4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一层土不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