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见习报告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8771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阆中见习报告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阆中见习报告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阆中见习报告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阆中见习报告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阆中见习报告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阆中见习报告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阆中见习报告汇编(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阆 中 见 习 报姓名:胡月学号:201411630105班级:2014级园林技术1班指导老师:张咏祀、严贤春 郭碧花、秦红玫时间:2015年10月22 - 24日 告目录第1章 阆中总述第2章 阆中园林植物汇总第3章 阆中主要实习景点第1节 巴巴寺 一 简介 二 建筑 三 镇寺之宝 四 植物配置第2节 古城区 一 简介 二 建筑 三 主要景点 四 植物配置第3节 红军纪念馆 一 简介 二 建筑 三 植物配置 四 纪念性园林特点第4节 南津关古镇 一 简介 二 建筑 三 植物配置第五节 滕王阁 一 简介 二 建筑 三 植物配置第六节 锦屏山风景区 一 简介 二 建筑 三 植物配置第七节 东山

2、园林 一 简介 二 建筑 三 植物配置第四章 见习总结第1章 阆中总述 阆中是中华民族本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得名,乃阆中渝水(即嘉陵江古称)之地。1. 巴人文化 阆中在古代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文化。直到今天,巴文化活化石巴人舞以及川北灯戏、傩戏、牛灯竹马等流传于阆中民间的民俗艺术中,看到饶有特色的巴人遗风。2. 风水文化 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的中游,其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聚结形成严密缰绕合护的形胜之地。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其城市选址是

3、按照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龙、砂、穴、水的意象。在四川省旅游局制定的旅游总体规划中,已将其列为中国风水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3.三国文化 阆中是三国文化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大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在这里他率精卒万人,打败了曹操的上将张郃带领的三万人的进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张飞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今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三国蜀汉名仕周群、谯周、程畿,镇北将军黄权,镇南大将军马忠等都是阆中人。4.科举文化 阆中科举文化底蕴深厚。阆中在唐代出了尹枢、尹极二状元,宋代出了陈尧叟、陈尧咨二状元,是四

4、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建于清代的贡院,现仍完好地坐落于阆中古城的学道街,顺治九年(1652年)全川未靖,四川临时省会设于阆中,在此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据保宁府志、阆中县志列名,阆中出进士116人,举人404人,被誉为四川的状元、举人之乡。5.天文文化 阆中是中国古代民间天文研究中心,西汉著名历算天文学家落下闳就是阆中人,他创造的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完整的历法。落下闳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浑天说是我国古代先进的宇宙结构学说。经他改进的赤道式浑天仪,在中国用了两千年。东汉末年的周群、周舒、周巨,祖孙三代天文学家也是阆中人,他们在阆中城内自己的府院中建楼观测天象,积累了大量资料,他们给风测向

5、定级定向,预测旱涝灾害,很有成就。东汉的张道陵在阆中云台山、文成山的元台观测天象,后来飞升于此。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风,二位阴阳风水学家在阆中观测天象,后来同葬于阆中的天宫院,在当地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传说。6.宗教文化 阆中宗教文化源远流长。自汉唐以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先后传入阆中,稍后,基督教、天主教又相继而来,教徒们在这里建寺庙、修教堂,构成了阆中多元文化中一道风景线。伊斯兰教的圣地清真寺、巴巴寺,天主教遗迹天主堂,西南最大的基督教堂-阆中福音堂,以及道教的云台观、吕祖祠、八仙洞,佛教的大佛寺、观音寺、永安寺、五龙庙、圆觉寺、千佛寺、长青寺、净圣庵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一县之地,汇

6、聚了如此多的宗教文化遗迹,全国罕见。7.民俗文化 阆中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动人心魄的打钱棍,朴实酣畅的花灯戏、太平牛灯,风情万种的剪纸、川北皮影,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阆中傩戏,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抑扬顿挫的茶馆评书等等,构成了民俗文化的瑰丽长廊。8.饮食文化 阆中饮食文化远近闻名。久负盛名的保宁醋、白糖蒸馍、保宁压酒、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锭子锅盔、酥锅盔、热凉面(牛肉凉面)、牛羊杂碎面、吊汤扯面、川北凉粉、热凉粉等充满古城民俗民风的饮食小吃,足以使人们一饱口福。9.红色文化 阆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共有19000多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组织

7、,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有11000多人随队长征,其中女红军500余人。据统计,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阆中籍红军战士共7500多人,其中红军女战士200多人。至今仍留有中共阆南县委旧址、阆南县苏维埃旧址、保宁镇红军石刻标语群、阆中红军纪念馆等众多红色遗迹。第2章 阆中园林植物汇总名称科属女贞木犀科女贞属银杏银杏科银杏属水杉杉科水杉属侧柏柏科侧柏属柏木柏科柏木属罗汉松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加杨杨柳科杨属垂柳杨柳科柳属构树桑科构属黄葛树桑科榕属南洋杉南洋杉科南洋杉属叶子花紫茉莉科叶子花属十大功劳小檗科十大功劳属南天竹小檗科南天竹属木兰木兰科木兰属广玉兰木兰科木兰属白玉兰木兰科含笑属腊梅腊梅科腊梅属樟树樟科

8、樟属银木樟科樟属海桐海桐花科海桐花属悬铃木悬铃木科悬铃木属火棘蔷薇科栒子属贴梗海棠蔷薇科木瓜属月季蔷薇科蔷薇属木香蔷薇科蔷薇属樱花蔷薇科李属大叶黄杨卫矛科卫矛属栾树无患子科栾属无患子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木槿锦葵科木槿属紫薇千屈菜科紫薇属石榴石榴科石榴属刺楸五加科刺楸属八角金盘五加科八角金盘属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桂花木犀科木犀属迎春花木犀科茉莉属栀子茜草科栀子属六月雪茜草科六月雪属芙蓉锦葵科木槿属小叶榕桑科榕属八角枫山茱萸科八角枫属黄花槐豆科槐属肉桂樟科樟属红花羊蹄甲苏木科羊蹄甲属千层金桃金娘科红千层属皂荚豆科皂荚属金边黄杨黄杨科黄杨属雪松松科雪松属海枣棕榈科刺葵属百日草菊科百日菊属波斯菊菊科秋英属

9、红梅蔷薇科李属五色椒茄科辣椒属柳叶桉桃金娘科桉树属法国冬青忍冬科荚蒾属天门冬百合科天门冬属小蜡、小叶女贞木犀科女贞属一串红唇形科虎尾草属万寿菊菊科万寿菊属棕榈棕榈科棕榈属睡莲睡莲科睡莲属第3章 阆中主要实习景点第1节 巴巴寺一、简介 巴巴寺,位于四川省阆中市蟠龙山南麓,为伊斯兰教嘎德忍耶教派第一位来我国传教的祖师华哲阿卜董拉希(又称西来上人)的墓地。巴巴寺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伊斯兰寺院建筑之首。据寺内墓碑记载:阿卜董拉希是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人,康熙二十三年随川北镇台左都督马子云来阆中传教,康熙二十八年三月死于阆中。阆中巴巴寺自此成为陕西、甘肃、宁夏、四川等地穆斯林的圣地。 巴巴,即为阿拉伯语祖先、

10、祖师的意思。巴巴寺,寺中有林,林中有园,园中有亭榭。巴巴寺不仅是伊斯兰教圣地,而且是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及其特色砖雕的一颗明珠 。2、 建筑 巴巴寺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伊斯兰寺院建筑之首。巴巴寺山门为木石结构,上书久照亭,还有真一还真的镏金门额。入门西侧,有乾隆年间水磨青砖砌成的大照壁,长约10米,高8米。照壁正面镂空雕刻写意山水,背面为古松劲竹,配以花卉,作品取样于唐代张藻和明代唐寅,刀笔隽美,富有立体感。照壁为须弥座,五脊顶,飞椽镂空,工艺精美。 久照亭大殿,为三重檐盔式四脊顶建筑,外体为四方形,室内藻井为八方形,即所谓明四暗八。廊檐门窗,顶楣落地,上刻国内少见的金边双层窗花,镏金镀彩,加上四周

11、的龙墙砖壁相映衬,庄严肃穆。大殿分内外二室,外室锦帘垂掩,匾额高悬,水磨地面铺设丝毯跪垫,供人朝拜。内室即西来上人墓室,顶若苍穹,悬金匾两通,其一为清王朝宗人府右宗正多罗贝勒亲王手书清修二字,上饰龙吻金印。室中安放一宝鼎形镂空活动香炉,高二尺余,雕刻精细,是一件艺术珍品。大殿为双檐多角攒尖式的明四暗八结构,是阿卜董拉希的墓。大殿分内、外二室。外室锦帘垂掩,匾额高悬,内室即墓室,顶若苍穹,上悬金匾两道:其一为宗人府右宗正多罗贝勒亲王手书清修二字,上饰龙吻金印。室中安放一宝鼎形镂空活动香炉,高2尺多,石质细腻,雕刻精细,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大殿前面是一座结构复杂,雕刻精妙,气派巍然的木牌坊。牌坊

12、正面一匾,大书仰止二字,为道光甲辰年立。 大殿前面有一座结构复杂、雕刻精妙的四柱三间三楼式木牌坊,檐牙高啄,斗拱层层重叠,交错繁复,相缝合辙,无一榫楔,为木构之精品。牌坊正面一匾,书仰止二字,为清道光甲辰年立。 牌坊前与照壁之间,为砖仿木结构垂花大门,吊柱挂罗,栏密花牙,雕刻十分精美。久照亭后院,有碑廊、潜花厅、拜主室,旁连外来朝圣者住室。厅内悬有乾隆时武状元哈攀龙书清真流光挂匾,并有明代吕纪、蓝瑛的山水 、清代郑板桥的墨竹等名家书画。后园为生活用房,有井亭,其水清而甘,乃蟠龙九井之一。3、 镇寺之宝 巴巴寺悬挂在山门上的久照亭匾额系清朝川北道总督马镇国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题写,已在巴巴

13、寺悬挂了240多年。该匾额宽55厘米、高135厘米、字径30厘米,为镂空雕刻,工艺考究精致,匾中雕有几条金龙盘绕,具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被誉为镇寺之宝,属国家二级文物。4、 植物配置 香樟林荫掩墓地,高大的常绿植物香樟从寺门向上延伸,常绿乔木香樟的运用一方面营造出陵墓的庄重肃穆,另一方面将寺院部分与大路分隔开来,将寺院掩映其中,体现出伊斯兰教隐忍,清修、宁静清远的特点。从樟林到久照亭之间的过渡,从樟林的一路荫郁到久照亭的豁然开朗,之间有一小段的过渡,常绿的樟林的边缘间插几株落叶的青桐,露天葬的小院竹的掩映于落叶乔木的疏朗结合使得小院在宁静庄重的同时不会显得阴森晦暗。周边的竹林同时起到由外向内障景,由内向外框景的作用 。给游者观赏后一个调适心情,抒发感怀的空间。寺院内遍植花草树木,设置香炉、立碑悬匾,堆石叠翠。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再配以少许亭的点缀,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景。整个建筑以规则式布置为主,体现寺墓园林特有的严肃、稳定感第2节 古城区一、简介阆中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春节发源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