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重点为主线撰写设计体育教学环节.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983477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教学重点为主线撰写设计体育教学环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教学重点为主线撰写设计体育教学环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教学重点为主线撰写设计体育教学环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教学重点为主线撰写设计体育教学环节.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1 0年第4 期( 第1 6 卷) 科学教 育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i o n 2 9 以教 学重 点为主线 撰 写设计体 育教 学环 节 朱晓敏 ( 上 海市闸 北区向 东中 学 2 0 0 0 7 0 ) 备 课是上好 一节 课最 重要 的前提 , 更 是最 重要 的 基础, 所以在体育教学工作 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则是 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反映出体育教师在整个教学 中的设计思路 , 也是教师能够进行教学活动 的主要依 据, 它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所 以可 以这样说要想上好一节就必须有一份准备详细的教 案 。 体育课与其他学科一样, 教

2、案同样要求有基本 目 标, 教学的重难点 , 教学的过程。但是在与其他学科相 比, 体育课的教案也有着它在教学活动所独有的特点。 在体育教案 中是分为开始 、 准备、 基本和结束 四个部 分。这四个部分看起来是四个独立的单元。但是如果 要上好一节体育课就必须在备课中, 牢牢的抓紧这个 四个部分, 精密的结合好教学主题 中的重难点。通过 重难点的突出, 抓紧学生的教学主线, 以这条主线来设 计我们的教学计划。 1 开始部分 通过对队伍的集合和整理 , 在体育教学上对每一 个学生在精神上有一个提高。毕竟和其他学科相比, 体育教学在空间和机体上都有一个十分强烈的心理反 差的作用。如果这个作用不在课

3、的开始部分就引导 好 , 往往会造成学生在练习中精神状态不佳 , 使得练习 效果事倍功半。那么通过课的前期教学常规中基本队 列和课的内容与要求的宣布, 能够在学生在精神上有 个提高, 并在心理上有一个前期的暗示和准备。 2准备部分 在具 体的撰写过程中为 了使学 生 的内脏器官 和运 动器官做好充分的准备 , 要写明一般性准备活动的内 容、 要求、 时间、 次数; 如有必要, 还应根据技术教学的 主要内容 , 写明专项准备活动或专门练习的内容、 要 求、 时间及次数。特别是一些教学内容上往往具有针 对性。以途中跑为例, 如果这次课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改进大腿的折叠前摆送动作和步伐 , 那么在热身

4、操上 的设计就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应该多以身体中髋关节 和膝关 节为 主 , 让 学 生 的腿 部 的腓 肠肌 、 大腿 股 四头 肌、 臀大肌和缝匠肌为练习重点。而在双杠支撑摆动 后摆转体 1 8 0度成分腿坐练习前, 热身操的要求则 是应该以上肢韧带和腰腹肌 肉的热身作为重点, 那么 热身操的编排时就应该以斜方肌、 腹直肌、 肱二头肌和 背阔肌为练习重点。这样 以教学的重点为设计蓝本, 就让一次很简单的体育前期热房也变得有的放矢。以 下面的主练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基本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教案的撰写一定要写清楚各项 教材进行教学的步骤、 方法、 手段 、 运动量、 密度; 练习 的组

5、织形式、 次数; 讲解、 示范的时机与要求; 易犯错误 和纠正方法; 思想教育的具体方法; 安全措施等, 并要 作好时间分配。同样在设计教学的过程和练习方法上 也有以教学的重难点为主线来设计。基本部分是整篇 教案最为核心的部分。如果以教授一个新的项 目为例 的话。一般在基本部分可以分为: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 模仿练习、 分析点评、 再次分组分层练习和学生展示。 首先, 对教师 自我示范和讲解的反思。示范是否 能被每一个学生都完整有效的观察到 , 讲解能否内学 生所理解和接受。体育的教授技能过程和其他学科有 着同样的教学共性 , 但是也有着不同点。特别是一些 专业的体育术语。一般人是无法理解和

6、接受的, 即便 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也对这些名词是一知半解。例如 在足球教学中, 对于场地的讲解, 包括一些体育节 日的 主持人也往往会球门前的区域称为大禁区和小禁 区, 实际上正确的称法是罚球区和球门区。如果这样讲解 则会让学生出现误解, 更为甚者使得练习不得要领。 所以在设计中对讲解的语言要大众化, 易于学生理解 和接受。 第二 , 学生模仿练习中, 辅助练习的设计则要求做 到 因人而异 , 分 层教 学 的要求 。还是 以双杠 支撑 摆动 后摆转体 1 8 0度成分腿坐教学为例, 体育教学对身 体因素的要求是其他学科无法 比拟的。特别力量、 耐 力和柔韧方面上的。一些学生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

7、的 影响, 使得力量上有很大欠缺。如果硬要求学生在力 量不足以支撑的时候还要求他上杠练习, 往往会出现 伤害事故。这个时候教学的设计上要有分组教学的体 现。力量差的先以力量练 习为主。不要求上杠练习。 而身体协调性差的, 则把教学练习的侧重点, 放在杠上 的前后支撑摆动为主, 体会杠上摆动感觉。而大部分 学生在练习的设计上, 则要求是否能够达到项 目重点 的要求 , 能否通过这个练习使得学生掌握或者提高该 项技术动作。还是 以双杠支撑摆动后摆转体 1 8 0 3 0 科学教 育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2 0 1 0年第4 期( 第1 6 卷) 度成分腿

8、坐练习为例。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前后摆动 时第要有一定的摆速, 第二双腿后摆是否能够超过 杠子的平面, 这样才能完成这个技术动作。这个就要 求在设计上以这两个要求为主来设计, 例如简单的前 后摆动时要求学生用脚尖踢相应高度的标志物。这个 就要求学生必须摆幅大才能踢到标志物。等做好这一 点, 再慢慢提高要求摆动中要有含胸顶肩上体稍前倾 的要求。而如果教师在设计中, 不是以学生的难点和 教学的重点为出发点, 在设计上往往就会陷入邯郸学 步的教条主义上来。就会让学生上杠摆动状 体一一分腿坐这样简单机械的练习。不仅学生练习热 情不高, 而且教学气氛往往也会过于死板。这个就要 求体育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有预见

9、性。对于可能出现的 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 进行预设计。避免出现特殊情 况时教师手足无措。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对适应的练 习可练, 在练习中激发他们对练习项 目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 在一定量的练习后一定要有及时的教学反 馈。对于练习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 , 帮助学生能够 认识到 自己练习中的问题和差距。必要的学生练习中 的展示也有利用学生在心理上的放松和对 自我精神 目 标上的一种追求。在展示中, 对于前期不同层次的小 组都应有选出相应的学生进行展示。并要有相应的评 价。以体现出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性。 4 结束部分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课最后的集体分析点评时 也要注意对点评的语言是否精辟, 是否能

10、够有利于学 生回去后对今天所学 的技术动作 的进一步反思和理 解。而作为这一过程中一种辅助的手法: 教师对于学 生的表扬和批评一定要做到适度既要做到能保护好学 生的自尊心, 又要能够有利用学生认识差距, 为下节课 的练习进一步完善技术动作打下思想上的伏笔。 丰富的教案内容是一节好课的基础, 这就要求在 编写教案时必须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 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道出其中的“ 所以然” , 离不开 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 实践的探索加以理论的指 导, 就会有给人以共鸣和启发的体育教学案例产生。 化学教学中的疑问切入 蔡云龙 ( 江西省龙南中 学 3 4 1 7 0 0 ) 设疑

11、其实就是提出问题。设疑可以帮助学生集中 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 也可以启发思维、 发展智力; 还 可以反馈评价, 调控教师的教学; 更可以引导学生的思 考方向, 扩大思维广度, 提高思维层次 , 但最重要的是, 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如何思考。正如“ 给人以 鱼 , 不 如授之 以渔” 的道 理一样 , 老 师的 责任不仅 是要 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 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 题, 不断提出问题。那么, 中学化学教师在教与学过程 中究竟应当怎样运用设疑引导学生学习, 以及培养和 激发学生设疑的技能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 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 为学生 “ 设 ” 疑呢?思源

12、于疑, 疑贵于 “ 设” 。好的设疑, 是在教师吃透了教材和了解学生学 习的基础上 , 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与学生的思维发展脉络而精心 设计出来的。作为一线的教师 , 精心设计疑问, 营造一 种现实、 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 题情景中, 自主地、 积极地进行思维。 1 设计发散性问题 。 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发散性问题, 可以使 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 不同侧面, 提出解决方案 或创造出独特的方法, 尽可能使所有学生都有提高。 对于化学学科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是 比较容易的。例 如, 两瓶无色溶液相遇出现红色, 有

13、哪些可能性?可用 哪些方法区别浓、 稀硫酸?类似这样的问题思维空间 很大, 所受束缚极小, 有利于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发挥和 思维广阔性的训练 。 2 设计变换问题。 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在思考一个问题时, 能从不同 的角度出发进行变换, 思维的变通性也是应变的能力。 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转换思维角度, 变换问题的 条件、 结论和形式, 而不变换问题的本质, 使本质的东 西更全面; 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矛盾来理解事物的本 质。例如, 学习有关浓度计算时, 可设计这样一个问 题: 把 4克氢氧化钠固体加入4 6克水中, 所得溶液的浓 度为多少?溶液中含水多少克?若将题 目中的氢氧化 钠变为氧化钙或氧化钠或胆矾又如何?这些问题训练 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 。 又例如, 对“ 二氧化硫” 的教学 , 教师可设计一系列 问题。你能描述身边、 生活中存在的二氧化硫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