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章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8158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75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章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章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章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章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章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章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章剖析(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天然药物化学 本章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第三节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提取分离方法 第四节第四节 结构鉴定结构鉴定 第五节第五节 结构研究实例结构研究实例 历史概念 1952年以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 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 色原酮 2-苯基色原酮(黄酮) 第一节 绪论 一、定义:一、定义: 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三 碳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也称黄碱素。 第一节 绪论 高度共轭体系生色团,母核上有-OH或-OCH3取代 (助色团),大多为黄色,

2、结构中有酮基。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由葡萄糖分别经莽草酸途径和醋酸- 丙二酸途径生成对羟基桂皮酸和三分子乙 酸,合成查耳酮,再经过查耳酮异构酶的 作用形成二氢黄酮。二氢黄酮再在各种酶 的作用下衍变为各类黄酮。 第一节 绪论 第一节 绪论 分类依据:三碳链氧化程度 B环(苯基)连接位置(2-或3-位) 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 第一节 绪论 已发现的结构类型有20多种,其中 有14种主要结构类型。 C3-位:有OH 黄酮醇 (Flavonol) 无OH 黄酮 (Flavone) C23饱和:二氢黄酮(醇)(Flavanone) C3与B环相连:异黄酮(Isoflav

3、one) C环开环:查耳酮(Chalcone) 第一节 绪论 C环还原:黄烷类 其它类型:花色素类、橙酮类、高异黄酮、 酮类 山口 查耳酮 .黄酮类(flavones) 木犀草素,存在于忍冬藤、菊花、浮萍中,具有抗菌作用。 最简单 1/4 黄酮醇类(flavonols) 槲皮素(quercetin)具有抗炎、止咳祛痰等作用。降低血 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扩张冠状动脉; 芦丁(rutin)是槲皮素的-O芸香糖苷。用于治疗毛细管 脆弱引起的出血病,并用作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剂。 1/3 最常见 豆科植物槐 中药槐米中含有芦丁和槲 皮素。 二氢黄酮类(flavanones) 4二氢黄酮醇类(flava

4、nonols) 水飞蓟素是二氢黄酮醇与苯丙素衍生物缩合成的 黄酮木脂素类成分。具有保肝作用,用于治疗急、慢 性肝炎及肝硬化,代谢中毒性肝损伤。 5查尔酮类(chalcones) 查尔酮为苯甲醛缩苯乙 酮类化合物,其邻羟基衍生 物可视为二氢黄酮的异构体 ,二者可相互转化。 二氢黄酮的吡酮环 芳香性低,在碱的作用 下易开环生成6-羟基查 耳酮,由无色转为深黄 色,后者经酸化又能转 化为原来的二氢黄酮。 红花在开花初期,花冠呈淡黄色;开花中期,花冠呈深黄色; 开花后期或采收干燥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氧化成红色。 第一个发现的查 耳酮类植物成分 6异黄酮类 (isoflavones) 主要存在于豆科、鸢

5、尾科等植物中。 葛根主要含有下列几种异黄酮类成分。 葛根总黄酮具有扩冠、增加冠脉流量及 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大豆素具有类似罂粟碱的解痉作用。 大豆苷、葛根素及大豆素均能缓解高血 压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7二氢异黄酮类 8 8双黄酮类双黄酮类 由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生成的二聚物,多分 布于裸子植物中。银杏中含有多种双黄酮,如银杏 素。 银杏素 R1=CH3; R2=H 异银杏素 R1=H; R2=CH3 白果素 R1=H; R2=H 9.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 使花、叶、果、茎等呈现 蓝、紫、红等颜色的色素。以苷 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液中,经水解 可生成苷元花色素及糖。 10黄烷

6、-3-醇(flavan-3-ols)及 黄烷-3, 4-二醇(flavan-3,4-diols)类 11橙酮类(Aurones) 硫磺菊素(sulphuretin) 12双苯吡酮类 ( 酮,苯骈色酮 xanthones) 水龙骨科植物石韦中的异芒果素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 山口 例 第一节 绪论 槲皮素 柚皮素 (+)儿茶素 大豆素 黄酮类化合物数目多.多数黄酮类化合 物是羟基或甲氧基取代衍生物。 多与糖结合成苷,少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 第一节 绪论 四、分布及存在形式四、分布及存在形式 黄酮是在植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物质 多以苷的形式存在:O-苷和C-苷 苷中常见糖的种类: 单糖:D-葡萄糖,D

7、-半乳糖,D-木糖,L-鼠 李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醛酸 双糖:槐糖,龙胆二糖,芸香糖(Rha1 6Glc),新橙皮糖(Rha12Glc)等 三糖:龙胆三糖,槐三糖 酰化糖:2-乙酰葡萄糖,咖啡酰基葡萄糖 第一节 绪论 存在形式存在形式 糖与苷元结合的位置 O-苷:单糖苷 C3、C7、C3、C4 双糖苷 C3、C7;C3、C4 C7、C4 C-苷: C6或C8位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位,尤 其是花、叶部位,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 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中。有文献估计约有 20的中草药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如常用的: 黄芩、苦参、

8、大豆、葛根、橙、洋葱等中草药和食 品中都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 黄芩 唇形科,黄芩 Scutella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止血, 安胎。 葛根 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的干燥根。解肌退热, 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黄芩苷黄芩素(黄色) O 醌类(绿色) 黄芩苷水解示意图 H2O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抗菌、抗病毒 扩冠、降血压 保肝 解痉 银杏叶总黄酮 银杏黄酮 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抗凝血作用 山楂总黄酮 沙棘总黄酮 降血脂、扩冠 血竭总黄酮 抗静脉血

9、栓形成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Vp样作用:芦丁、橙皮苷等有Vp样作用 ,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通透性,可用作 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 扩冠作用:芦丁、槲皮素、葛根素、人工 合成:立可定。 降血脂及胆固醇:木犀草素 2. 抗肝脏毒作用 从水飞蓟种子中得到的水飞蓟素具有保肝作 用,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 中毒性肝损伤。 (+)-儿茶素(catergen)也可抗肝脏毒作用, 治疗脂肪肝及因半乳糖胺或四氯化碳等引起 的中毒性肝损伤。 水 飞 蓟 水飞蓟片 本品主要化学成份为水飞蓟宾(Silybin) C25H22O10等黄酮类物质。菊科植物水飞蓟(紫 花)Silybummar

10、ianum (L) Gacntm的果实,经 提取精制所得的淡黄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功能与主治:本品具有保肝及降血脂作用,用 于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变、代谢中毒性肝 损伤及高血脂症。 3. 抗炎 芦丁及其衍生物羟乙基芦丁、二氢槲皮素 等具抗炎作用。 4.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如木樨草素、黄芩苷、黄芩素 5. 解痉作用 异甘草素、大豆素:解除平滑肌痉挛; 大豆苷、葛根素及葛根总黄酮可缓解高血压患 者的头痛等症状; 杜鹃素、川陈皮素、槲皮素、山萘酚、芫花素 、羟基芫花素:止咳祛痰。 6. 雌性激素样作用 大豆素(daidzein)等异黄酮具有雌性激素 样作用,可能由于它们的结构与己烯雌酚 结构类

11、似。 7. 清除人体自由基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易氧 化成醌类而提供氢离子,故有显著的抗 氧化特点。 另外还有降血脂、血糖,抗动脉粥 样硬化及抗癌抗突变等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天然甜味剂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非糖类甜味剂并非多见,但扩大了甜 味剂新资源,目前发现主要为二氢查尔酮含氧苷。芳香科 柑橘类的幼果及果皮中,含有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其本身 无甜味,但在适当条件下转化成二氢查尔酮糖苷,则可显 甜味。如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其甜度为蔗糖的950倍,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天然抗氧化剂 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

12、抗氧化 作用,尤其芸香苷、槲皮素、银杏黄酮、大豆异黄酮等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代替合成抗氧化剂,用于 油脂的抗氧化中。 天然风味增强剂 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食品风味的作用,如柚 皮苷虽具有苦味,但用在饮料以及高级糖果中却具有增 强风味的作用。如柑橘汁中的橘皮苷是其特征的黄酮化 合物,用其可以鉴别外观和风味类似柑橘汁的伪劣产品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天然色素 黄酮类化合物多呈黄色,同时又具有很宽的溶解特性 ,既有水溶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又有脂溶性的黄酮类化合 物,所以完全可以据食品加工的需要而选择合适的黄酮类 化合物作为着色剂。 目前已获准使用的主要有花青素

13、和查尔酮类。含花青 苷的食用色素有:杜鹃花科越橘红色素、锦葵科玫瑰茄红 色素、葡萄科葡萄皮色素;以查尔酮苷为主的有来自菊科 的红花黄色素、菊花黄色素;梧桐科可可色素主成分则是 黄酮醇的聚合物,茶科红茶红色素则是儿茶素等多酚类物 质的聚合物,禾本科高粱红色素成分为5,7,4-三羟基黄 酮。 本章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第三节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提取分离方法 第四节第四节 结构鉴定结构鉴定 第五节第五节 结构研究实例结构研究实例 一、一般性状一、一般性状 形态:多为结晶,少数为无定形粉末。 颜色:结构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因此化合物多有颜色。

14、黄酮(醇)及其苷:呈黄色-灰黄色 查耳酮:黄- 橙色 二氢黄酮(醇):无色 异黄酮:微黄色 花色素可随着pH值的变化颜色有所不同: 红色(pH8.5)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旋光性 苷元中:二氢黄酮(醇),黄烷(醇)其分子中有 手性C,故具旋光性。 黄酮苷:由于结构中引入糖分子,故有旋光性,且 多为左旋。 溶解度 黄酮(醇), 查耳酮:平面型分子 二氢黄酮(醇):非平面型分子 花色素:离子 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酸乙酯,乙醚等有 机溶剂中 苷: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中,糖链越长水溶 性越大。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水 中 溶 解 度 增 加 结合状态: 一般游离苷元难溶于水或不溶于

15、水,而易溶于乙 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但黄酮类化合物一 般多具有酚-OH,具有一定的极性,所以,一般不溶于 石油醚等很低极性的溶剂。 苷元易溶于稀碱溶液中,因为分子中的酚-OH具有 酸性,可与碱成盐。 黄酮苷:结合成苷后,由于极性基团糖的引入, 水溶性相应增大,糖链增长,溶解度也随之增大,一 般易溶于水,醇等强极性溶剂中,而在低极性溶剂, 如苯,氯仿等中,溶解度很小或不溶解。 但糖的结合位置对水中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影响,4 或7-O苷的溶解度就小于3-O苷,原因是结合在极性强的- OH上,将使分子少了一个较强的极性基团,例:棉黄素: C5或C3-OH与C=O形成氢键,对溶解度供献不大,

16、结合 成苷后,对原-OH对溶解度影响不大,相反,若结合在C7 或C4 -OH时,影响就很大,形成苷后,该-OH的原有的 溶解度较大的贡献消失,所以C7-O-苷的溶解度小于C3-O -苷 。 二、酸碱性二、酸碱性 酸性:来源分子中的酚羟基; 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 酸性强弱的比较:取决于羟基的数目和位置: 7, 4-OH 7-或4 -OH 一般OH 5-OH 3-OH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可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定工作) 7 5 3 4 3 5NaHCO3 5Na2CO3 0.2%NaOH 4%NaOH 二、酸碱性二、酸碱性 来源: -吡喃酮上1-位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 显微弱的碱性,可与强酸生成(yang)盐而溶于酸 水中。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碱性: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浓盐酸中生成的yang盐常 表现特殊的颜色,可用于鉴别。 三、显色反应三、显色反应 (一)还原反应 HCl-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