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历史学报第45期 页341~350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97952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4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大历史学报第45期 页341~350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台大历史学报第45期 页341~350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台大历史学报第45期 页341~350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台大历史学报第45期 页341~350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台大历史学报第45期 页341~350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大历史学报第45期 页341~35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大历史学报第45期 页341~350(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臺大歷史學報第 45 期 BIBLID1012-8514(2010)45p.341-350 2010 年 6 月,頁 341-350 2010.2.22 收稿,2010.4.19 通過刊登 書評 跨域視角下社會圖景的建構評黃賢強, 跨域史學:近代中國與南洋華人研究的新視野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290 頁。 曲 曉 雷* 由美國的中國史研究奠基人費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1907-1991) 所提出的衝擊回應說 ,以及從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1864- 1920)現代化理論和社會學理論基礎上發展的傳統近代說曾風 靡一時,主導了海外學術界對中國史的研

2、究。60 年代,施堅雅 (G. William Skinner, 1925-2008)借鑒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 1893-1969)的 中地理論,並創立經典應用範式,1韋伯式的中國史觀遭遇了挑戰。 而柯文(Paul A. Cohen)的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 興起,則就上述兩種理論及帝國主義傾向說進行綜合總結和評價 的基礎上,對 中國中心觀 的史學進行了系統闡述。2他倡導的內部的、 * 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上海市邯鄲路 220 號;E-mail: 444545164 . 1 施堅雅對中國城市史研究影響深遠,其對中國八大區域的劃分及量化方法的運用,被

3、稱 為 施堅雅模式(Skinnerian Model) , 其區域城市史研究成果可參看 , G. William Skinner,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1 (Nov. 1964, Ann Arbor), pp. 3-43;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I,”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2 (Feb. 1965), pp. 195-228;

4、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II,”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3 (May 1965), pp. 363-399. 以及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2 美柯文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臺北: 稻鄉出版社,1991)。Paul A. Cohen, Discovering His

5、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曲 曉 雷 342 縱橫結合以及跨學科研究的研究視野,不但影響了西方史學家,大陸研 究學者也逐漸關注,並實踐其內部取向的史學範式。 然而,隨著所謂中國中心觀興起,中國史研究者從內部尋求歷 史發展動力的同時,亦難免落入了歷史的悖論過分強調中國中心史 觀,以及矯枉過正地忽視西方因素的影響,即使是涉及海外華人的相關 課題,亦不例外。新加坡國立大學黃賢強先生 2008 年出版的專著跨

6、域 史學:近代中國與南洋華人研究的新視野(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資助 出版叢書之四,以下簡稱跨域史學 ) ,則為我們應對如此偏差提供了 史料與史實結合的卓越範例。本書由作者的 13 篇重要論文結集而成,經 由作者的梳理修潤,其學術軌跡和脈絡清晰可見、渾然一體,堪稱其多 年學術探索的結晶。對於如何打通中國近代史和海外華人史研究,作者 也藉由本書的寫作有所回應。 一、另類視域:海外華人史觀與地方史觀 時下跨國主義(Trans-nationalism)成為流行理論,被研究者用 來解析世界範圍內的移民現象和移民運動,惟本書作者顯然對跨國主義 適用於東南亞各國獨立前的華人社會之論斷,存有疑義。實際上,第二

7、次世界大戰前,中國人到南洋活動更多地表現為跨地域、跨疆域活動, 因此跨域的視角為作者所採用。本書關於近代中國與海外華人 的探討,正是作者跨地域視角的集中體現,亦是作者近年來持續的學術 反思,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擴大研究視角和深化研究論點的結果。 關於 1905 年的中國抵制美貨運動,作者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所撰寫的博士論文已有討論,3然而, 正如其所言:過去的這些中外論著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是偏重論述抵 3 作者的博士論文已出版,參見 Wong Sin Kiong, Chinas Anti-American Boycott Mov

8、ement in 1905: A Study in Urban Protest (New York: Peter Lang, 2002). 跨域視角下社會圖景的建構評黃賢強, 跨域史學 343 制美貨運動在中國境內的發展和特點,而忽略海外華人與這個運動的關 係。即使是本人過去出版的英文拙著,重點也是擺在抵制運動在中國上 海和廣州等地的發展,並將 1905 年抵制美貨運動作為近代中國文明抗爭 運動起源點的理論框架上來論析。(頁 46-47)以往抵制運動的性質被 貼上種種標籤,例如反帝國主義的愛國運動、新式商人的愛國運動,近 年來亦被納入市民社會或近代性的範疇進行討論,被認為是近 代中國民族主義高

9、漲的結果。4作者在本書採用中國社會政治運動與海外 華人社會交叉影響和持續互動的視角,從美國華人、英屬新馬華人以及 澳洲華人的抵制運動,三方面進行細緻分析,使我們認識到抵制運動的 性質可能遠比以往研究所知要複雜得多。 美國的排華運動始於 19 世紀 70 年代初,金礦開採的高峰期退去, 以及中央太平洋鐵路的完工,使得大批華工轉向其他行業,進而影響到 以歐洲移民為主的美國白人的工作機會。自從 1882 年美國國會通過第一 個排華法案,美國各地種族極端分子的活動從未停息。美國華人發起抵 制運動,動機在於抗議美國的排華政策,以求全力阻止即將在 1904 年屆 滿的中美排華條約之續約;進而電稟清廷和上海

10、商務總局,請求聯合抵 制美貨,美國華人本身的抵制運動可說是抵制運動的催生者。 透過主要華文報紙叻報、檳城新報的解讀,可知新馬華人 參與抵制運動的主要動機在於保護自己的長遠利益,以防英國殖民地政 府仿效美國實行排華政策。其他動機和因素,如聲援同胞、維護國體都 是次要的,又或是之後發展的結果;新馬抵制活動中,大部分參與者是 沒有政治傾向,或並不甚關心中國政治的土生華人,因此不應被看作是 民族主義高漲而造成的。澳洲華人人口稀少且分散各地,抵制運動由澳 洲保皇會領導和推動,其動機乃是基於對澳洲政府白澳政策的反抗。從 因果關係論,作者認為是抵制運動促進了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運動在海 4 參見張存武, 光緒

11、卅一年中美工約風潮(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5); 王立新, 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與抵制美貨運動 , 歷史研究 2000 年第 1 期(北 京),頁 21-33。 曲 曉 雷 344 外華人社會的發酵,絕非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促進了海外的抵制運動。 他進而強調,在涉及海外華人的史實和研究問題時,應該引用海外華 人史料和海外華人史觀,以便更全面和客觀地了解歷史問題,避 免輕易落入民族主義的大論述中(頁 2)。 對廣州地區抵制美貨運動的研究,則是作者不拘泥於某種現成理論 的史學觀念,將史料解讀與地方史研究完美結合的典範。他詳細論析了 20 世紀初期廣州社會文化的特殊性,以及與時代接軌的

12、現代性,詮 釋上述特徵與抵制美貨運動,在廣州地區發生、發展的聯繫。此時, 地 方史的視角為作者所採用,各地政治社會文化的特殊性被充分關注。 作者運用跨域視角,還體現在對跨域人物的關注上。梁元生教授曾 對處於東西兩種文化之間的人物和城市進行探討,分為三部分,之間 的人、之間的城、之間的文化。5在主流歷史的脈絡中,南洋知 識分子在晚清國家和社會的歷史書寫中,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最典型 的例子是辜鴻銘(1857-1928),其典型的中國士大夫身分存留在歷史記 憶中,然而他的南洋背景卻往往被忽略。作者所關注的跨域人物,主要 便是這些在南洋成長、在西方接受教育和專業訓練,卻在晚清時期回國 服務,與晚清國

13、家和社會進行多元互動的知識分子。中國近代史上,除 了愛國華僑回國貢獻之外,亦存在並非僅僅出於愛國觀念而回國貢 獻的知識分子,甚至對他們來說,非但不是回國 ,而是前往作為異 域的中國,開創自己的事業。 二、社會圖景的建構 曾有學者表示:與外國學者相比,中國學者對近代新馬華僑華人 婦女的研究十分薄弱,有關這方面的專著根本沒有,即使在研究華僑的 5 梁元生,邊緣與之間(香港:三聯書店,2008)。 跨域視角下社會圖景的建構評黃賢強, 跨域史學 345 專著中也很少論及華僑婦女,僅有幾篇論文。6迄今大陸學界關於女性 移民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7但仍顯零散與薄弱。有鑒於此,海外學者 對於華僑女性史研究的

14、若干著作,無疑將給予我們極大啟發。 女性史的研究強調尋找女性自己的聲音,但女性話語權某 種程度的缺失,卻形成了失聲的瓶頸。本書中檳城的娼妓與華人 社會 、 檳城婦女問題與女子教育 兩文,涉及男性人士的婦女觀研究, 所以仍舊是他者的聲音,但其關注重點正在於呈現此種婦女觀,特 別是知識分子婦女觀的狀況。作者對 19 世紀末期的檳城婦女,尤其是娼 妓的生活史,作了深入考察,相關論文的特色在於對報刊資料的利用, 檳城主要華文報紙 檳城新報 的議論文章和新聞報導是主要研究資料, 使我們對與妓女生活息息相關的鴇母、嫖客、秘密會黨、殖民地政府警 察,以及紅燈區糾紛和方言群的互動等方面,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其

15、 次,作者對女子教育問題的關注,同樣以檳城新報中有關婦女的議 論文章為主要探討文本,他認為由檳城新報議論文章作者所塑造 的社會輿論,對女子教育是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頁 156)。 此外,黃氏關注下層社會的學術傾向,亦體現在對於勞工運動的考 察中。新加坡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到獨立前夕的勞工運動,可分為三個階 段,作者並不試圖以某個理論來涵蓋新加坡勞工運動史,在第一階段英 國殖民政府直接統治時期,一元論的模式比較契合;在第二階段,馬紹 爾(David Saul Marshall, 1908-1995)任首席部長時期的勞資關係可以用 集體主義理論來解釋,林有福政府時代又類似一元論的模式;第三階段 前期與

16、激進主義理論較符合,後期人民行動黨的勞工政策,則比較屬於 統合主義理論的模式。借鑒後現代主義史學家的先驅海登懷特 (Hayden White)關於情結設置(emplotment)的觀點,以及文學批評家諾斯 6 范若蘭,新馬華僑華人婦女史研究述評,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1 年第 2 期(北 京),頁 70。 7 近年來大陸學界關於華僑女性研究的卓越成果應為:范若蘭, 移民、性別與華人社會: 馬來亞華人婦女研究(1929-1941)(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5)。 曲 曉 雷 346 洛普弗萊 (Northrop Frye, 1912-1991) 關於浪漫劇 (Romantic) 的理論, 新加坡工潮史被比喻為西方的浪漫劇。與浪漫劇中有明顯的忠奸對比, 即英雄(hero)和惡魔(villain)類似,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