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端正好.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7870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宫端正好.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正宫端正好.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正宫端正好.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正宫端正好.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正宫端正好.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宫端正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宫端正好.(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正 宫 端正好上高监 司 刘时中 思考练习 艺术欣赏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作者简介 背景简介 内容述评 正宫 端正好上高监司 退出 刘时中 朗 读 资料链接 学习目的 1学习作者高度的 社会责任感与爱憎 分明的情怀。 返回 2了解元曲的特点。 学习重点 一、曲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本曲的艺术表现手法。 返回 元曲常识: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 学主体。 刘时中(?约1324),名致,字时中,号逋斋,石 州宁乡(今山西中阳)人。元散曲家。因曾依姚燧在江西 龙兴(今南昌)居住,故又自称“古洪刘时中”。 所作散曲今存七十余首,有清丽的

2、写景抒情之作,也 有反映民生疾苦之作。 一说写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的是另一个名 叫刘时中的潦倒文人。 作者简介 返回返回 返回 元天历二年(1329),天下大旱,江西遭灾严 重。投机商贩趁火打劫,囤积居奇,倒卖粮食; 贪官污吏巧取豪夺欺压百姓,致使饿殍“填街卧巷 ”、小民“鬻妻卖子”,人民生活十分悲惨。 翌年,刘时中写了两套散曲正宫端正好 上高监司,以淋漓的笔墨向读者揭示了元代 人民悲惨生活。 内容述评 本套曲中,作者以写实笔法反映灾荒年中民众的苦 难与社会的黑暗,歌颂了施仁政于民的官吏,以淋漓的笔 墨向读者揭示了元代的社会面貌。 本曲一扫曲坛吟风弄月、离愁别恨的旧习,直接以创 作尖锐触及当时重

3、大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元 代的残暴统治这在元散曲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尽管其中也表现出作者的阶级局限,但其战斗性和思 想艺术成就是不容置疑的。 返回 众生灵遭磨障,正值着时岁饥 荒。谢恩光,拯济皆无恙,编做 本词儿唱。 折磨,障碍 恩德,此指高监司放赈救民 交代写作的缘起 滚绣球 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 降,旱魃生四野灾伤。谷不登,麦不长, 因此万民失望。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 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煞是凄凉。 语助词,相当于现代汉 语中的“得”“着” 同“偌”,那 个。 旱神。 料钞:元初发行的新币,它是以丝料作本位的 ,故名“料钞“。加三倒:旧钞兑换新钞,要加

4、三成,这是说钞票贬值。倒:兑换。 描写天灾大旱 倘秀才 殷实户欺心不良,停塌户瞒天不当 。吞象心肠歹伎俩。谷中添秕屑,米 内插粗糠,怎指望他儿孙久长! 富裕户 囤粮户 比喻贪得无厌的心。山海经海内南 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吐其骨。”人祸奸商存心不良 滚绣球 甑生尘老弱饥,米如珠少壮荒。有金银那里 每典当?尽枵腹高卧斜阳。剥榆树餐,挑野菜 尝。吃黄不老胜如熊掌,蕨根粉以代糇粮。鹅 肠苦菜连根煮。荻笋芦蒿带叶口庄,则留下 杞柳株樟。 饭锅 饿着肚皮。枵 :空虚。 干粮 吞、咽的意思 。 百姓饥荒状 倘秀才 或是捶麻柘稠调豆浆,或是煮麦麸稀和细 糠。他每早合拿擎拳谢上苍。一个个黄如经 纸,一个个瘦似

5、豺狼,填街卧巷。 相当于“么”。 百姓饥荒状 滚绣球 偷宰了些阔角牛,盗斫了些大叶桑。遭时疫 无棺活葬,贱卖了些家业田庄。嫡亲儿共女, 等闲参与商。痛分离是何情况?乳哺儿没人要 撇入长江。那里取厨中剩饭杯中酒,看了些河 里孩儿岸上娘,不由我不哽咽悲伤。 等闲:轻易,随便。参、商:二星名 ,一西一东,此出彼入,永远不能相 见。这是借以喻骨肉分离。 百姓饥荒状 倘秀才 私牙子船湾外港,行过河中宵月朗,则 发迹了些无徒米麦行。牙钱加倍解,卖面 处两般装,昏钞早先除了四两。 走私的商人 无赖之徒 佣钱,买卖介绍人从中 得到的行佣钱。 收取 克扣斤两的手段 旧币 奸商的无赖行为 滚绣球 江乡相,有义仓,

6、积年系税户掌。借贷数补 答得十分停当,都侵用过将官府行唐。那近日 劝粜到江乡,按户口给月粮。富户都用钱买放 ,无实惠尽是虚桩。充饥画饼诚堪笑,印信凭 由却是谎,快活了些社长知房。 对官府那边搪塞。行,这 边,那边。唐,同“搪”。 厢,那边。 督促(有粮的人家)出卖粮食 贿赂得到宽免 喻用空想来进行欺骗。景德传灯录:智闲 禅师不能回答祐和尚所提出的问题,“归堂, 遍检所集诸方语句,无一言可将酬对,乃自叹 曰:画饼不可充饥。于是尽焚之。” 社长:元代乡村中每五十户为一社, 设一社长。知房:家族的主事人。义仓的虚伪 伴读书 磨灭尽诸豪壮,断送了些闲浮浪。抱子 携男扶筇杖,尪羸伛偻如虾样。一丝好气 沿

7、途创,阁泪汪汪。 竹杖 瘦弱驼背 百姓饥荒状 货郎儿 见饿殍成行街上,乞出拦门斗抢。便财主 每也怀金鹄立待其亡。感谢这监司主张,似 汲黯开仓。披星戴月热中肠,济与粜亲临发 放。见孤孀疾病无皈向,差医煮粥分厢巷, 更把赃输钱分例米,多般儿区处的最优长。 众饥民共仰,似枯木逢春,萌芽再长。 饿死的人 如天鹅一样伸长脖颈而立, 形容焦切的期待。 汲黯,字长儒:西汉有名的直臣,多次犯颜敢谏 ,面折廷过。史记:“何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 ,或父子相食,臣(汲黯)谨以便宜,持节发河 南仓粟以赈贫民。” 归宿 赃输钱:没收的赃款;分例米:配给的粮食。 分别处置 高监司施仁政给百姓带来希望 叨叨令 有钱的贩米谷、

8、置田庄、添生放,无钱的少 过活、分骨肉、无承望;有钱的纳宠妾、买人 口、偏兴旺,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 。小民好苦也么哥,小民好苦也么歌,使秋收 鬻妻卖子家私丧。 放债生息 倒毙在野外 语气词 再写百姓的困苦状,向高监司呼吁 三煞 这相公爱民爱国无偏党,发政施仁有激昂 。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扶弱摧 强。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 草垂缰。覆盆之下,同受太阳光。 言变犬马以报恩德。 喻政治黑暗,见不到光明 对高监司的感激 二煞 天生社稷真卿相,才称朝廷作栋梁。这 相公主见宏深,秉心仁恕,治政公平,莅 事慈祥。可与萧曹比并,伊傅齐肩,周召 班行。紫泥宣诏,花衬马蹄忙。 代指

9、诏书 对高监司歌功颂德 一煞 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伫看金瓯姓氏香 。入阙朝京,攀龙附凤,和鼎调羹,论道兴 邦。受用取貂蝉济楚。衮绣峥嵘,珂珮丁当 。普天下万民乐业,都知是前任绣衣郎。 朝班中出类拔萃的人 全国 喻依靠君主以建功立业 喻宰相处理政事,犹厨师 烹调食物,咸得其宜 貂蝉:古代达官贵人的代称 。济楚:严整的样子。 古代皇帝及上公所穿的卷龙袍 。峥嵘:非凡的气象。 玉制的装饰品 御史官职 对高监司祝福 尾声 相门出相前人奖,官上加官后代昌。活被 生灵恩不忘,粒我烝民德怎偿。父老儿童细 较量,樵叟渔夫曾论讲,共说东湖柳岸旁, 那里清幽更舒畅,靠着云卿苏圃场,与徐孺 子流芳挹清况。盖一座祠堂

10、人供养,立一统 碑碣字数行,将德政因由都载上,使万万代 官民见时节想。 言后继有人,称颂祖上曾为高官。 史记孟尝君列传:“臣闻将门必有将 ,相门必有相。 当为“彼”之讹 使老百姓有饭吃。丞民:民众。 粒:动词,使有饭吃 苏云卿的菜园。苏为南宋隐士,在豫章东 湖结庐而居,辟园种菜。 徐孺子,东汉豫章隐人。以道德高尚著称。流芳 挹清:美好的名声广远流传。况:的样子。 一座 对高监司的感激和祝福 全套十五支曲子大体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首曲【端正好】可视为全套的序曲,与 【尾声】相呼应,交待写作的缘起。 第二部分:【滚绣球】与【倘秀才】三次反复,共 六支曲子描写天灾与民瘼,这是全曲的重头戏 第

11、三部分:【滚绣球】与【伴读书】两支曲子,揭 露官吏昏庸,与劣绅勾结,加重了百姓的困苦。 第四部分:两支曲子,先写高监司的仁政给百姓带 来一线生机,继而再写百姓的困苦情状,向高监司呼吁。 第五部分:由四支【煞】、【尾】曲组成,歌功颂 德,表达了对高监司的感激与祝福。 一、不加任何粉饰的白描手法 返回 全套曲子不以华丽的词藻见长,而是用不加任 何粉饰的白描手法将天灾的严重、粮食的匮乏、饥 民的困苦、社会的混乱、都有十分生动细致的描绘 出来,而对奸商的鬼蜮伎俩,官绅勾结的手段,也 有毫不留情的揭露。 二、炽烈的感情表达 作品中,对灾民的悲悯之情、对奸商的 憎恶之情、对贪官的愤恨之情、对高监司由 衷的

12、感激之情、都一一渗透于字里行间,而 这些都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爱憎 分明的情怀。 思考与练习 一、 作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灾民困苦的生 活? 二、 除了天灾,作品中还写了哪些“人祸”? 三、 全套中以古喻今使用了哪些典故? 返回 作品从天灾的严重、粮食的匮乏、饥民的困苦、社 会的混乱等方面写了口中食、疾病状况、偷抢行为、鬻 妻卖子现象、饿殍遍野等惨状. 投机商贩,倒卖粮食,抬高物价、趁火打劫,官 绅勾结、巧夺豪取,把义仓米粮据为己有,造成了民 不聊生的悲惨景象。 弃饥画饼、汲黯开仓、展草垂缰、萧 曹、伊傅齐肩、周召班行、玉笋朝班、相门出 相、苏云卿、徐孺子等。 资料链接 n相关评论 n

13、补充注释 返回 相关评论 n刘时中在他们里是位杰出的作家其伟大的 作品则为上高监司的两套端正好。这两 套俱见于阳春白雪,是散曲家们从来未之 尝试的新的境界。他在这里,把散曲的作用, 提高到类似白居易新乐府的了。(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n元散曲作家刘时中有上高监司曲文两大套 ,刻画世态,至为深切。(郑振铎论元人所 写商人、士子、妓女间的三角恋爱剧) 返回 补充注释 刘时中,古洪(今江西南昌)人,生平不详,约生活于元代的后期,录鬼簿 续编著录有他的名字。他的散曲保留下来的只有杨朝英阳春白雪所收的两 篇套曲。根据作品的语气看,他应是一个潦倒的下层文人,与元散曲作家中另一 个名刘致、号逋斋,做过

14、翰林待制的刘时中当不是一人。 刘时中,生卒年不详。名致,号逋斋,石州宁乡(今山西离石)人。因石州 归太原管辖,故有“太原寓士”之称。其父名彦文,字子章,生前任广州怀集令, 卒于长沙。大德二年(1298),翰林学士姚燧游长沙,致往见,为其所知赏,被 荐用为湖南廉访使司幕僚。至大三年(1310),燧又荐之为河南行省掾。至治二 年(1322)刘致任太常博士,至顺三年(1332),在翰林待制任内,最后调任 江浙行省都事。死后无以为葬,杭州道士王眉叟葬之。今人隋树森全元散曲 于刘时中名下列小令七十四支,套数四套。据考证,其中小令作品大概皆为刘致 所作,套数作者则应是古洪(今江西南昌)刘时中,他与钟嗣成同时,较刘致后 。比较起来看,小令部分和套数部分在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上也有差异之处。小 令多写景、叹世之作,作风清新明丽;套数多反映社会黑暗,抒发人间不平,风 格清朗豪放,可作两者非出一人手笔的佐证。一说古洪刘时中与石州刘时中乃系 一人,现存刘时中名下小令、套数皆为一人所作。门岿有元曲家刘时中待制及 其作品考(津门文学论丛1984 年第1 期)。 关于作者的不同说法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