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社保情况调查报告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596546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社保情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农村社保情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农村社保情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农村社保情况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农村社保情况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社保情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社保情况调查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社保情况调查报告 一、吉林省基本状况 (一)经济发展状况 20xx年吉林省的生产总值(GDP)达7203.18亿元比20xx年增长13.3%受金融危机的影响GDP增长速度较之20xx年下降2.7%但全年经济始终保持较快较稳发展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80.5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91.96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30.72亿元增长12.7%按常住人口计算20xx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26319元比20xx年增长13.1%20xx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1价格水平同比上涨0.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6.1下降3.9%;原材料燃料

2、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5.3下降4.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99.4下降0.6%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487.08亿元增长15.2%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479.21亿元增长25.3%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59.50亿元比上年增长29.5%人均投资达到2.65万元 20xx年全省三次产业比例为13.6:48.5:3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59.4%、3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926.65亿元增长16.8%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809.39亿元增长22.9%;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117.26亿元增长14.7%重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累计实

3、现净利润475.12亿元比上年增加122.34亿元增长34.7%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化、食品和医药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利润363.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的76.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0.4%比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九大支柱、优势和特色行业共实现增加值2267.99亿元增长14.3%对全省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68.4%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34.57亿元增长13.6%;食品工业实现增加值498.20亿元增长20.7%;石化工业实现增加值405.64亿元增长5.8%;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75.05亿元增长25.4%;冶金工业实

4、现增加值150.24亿元增长11.8%;建材工业实现增加值174.15亿元增长25.8% 20xx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6641.55万亩较之去年增长0.8%由于受到春季低温多雨、夏季罕见旱情的不利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2460万吨下降13.4%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XX万千瓦同比增长11.2%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均有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3730个同比增长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亿元粮食加工量达1450万吨畜禽屠宰加工量达3.18亿头(只)比上年均有增长全省实现园艺特产业产值555.9亿元增长17.3%;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2150亿元增长15.6%农业生产

5、资料价格指数为96.4下降3.6%农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7上涨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66元比20xx年增加333元增长6.8%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02.90元比20xx年增长13.4%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5.13%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2.79平方米同比增加0.86平方米 (二)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状况 截至20xx年末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54.2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5.5%其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42.81万人增长32.6%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1.45万人增长3.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72.15万人增长15.8%生

6、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9.93万人增长27.2%城市低保标准和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214元和170元同比增长28.0%和30.7%;农村低保标准和年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1200元和760元同比增长41.0%和40.7%有效保障了全省207万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投入医疗救助资金3.7亿元资助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73.2万人次首次将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年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1700元和2700元使8.7万名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改善 吉林省是全国第一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省份之一20xx年底全省已有24个县(市)被确定为试点县20xx年在尚未开展试点的县(市、区)全部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

7、医疗试点工作20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了全省 吉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始于1993年初按照民政部印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民办发19922号)要求在部分县市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由于“老农保”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筹资渠道单一、公共财政支持缺位、集体补助难以落实和农民缴费困难等问题对农民吸引力不强加上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老农保”工作进行整顿使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一直处于停顿和维持状态20xx年底共有参保人员74762人领取养老金人员1305人20xx年吉林省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32号)要求及国务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

8、点工作领导小组批复意见决定在长春市朝阳区等9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试点单位名单见附件)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有关新农保的具体工作包括:一是选择确定了9个试点县(市、区)并获得国家批准预计国家每年补助1.4亿元左右二是举办了首期培训班根据部领导建议和省级政府领导指示举办了首期新农保试点培训班保证了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启动三是推进了农村独女户夫妇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为了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解决农村老有所养

9、问题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国家的指导下选择了13个县(市)作为开展农村独女户夫妇养老保险试点县(市)目前全省共有12216人参保个人缴费总额为605万元四是深入了解了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情况截至20xx年12月底全省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达4.7万人涉及被征地农民3.3万余人实际参保人数占符合参保条件总人数的16%五是研究制定了村干部养老保险政策按中组部和省委的要求在新农保制度框架内研究制定了村干部养老保险政策对全省现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补贴 二、辽源市基本状况 (一)经济发展状况 20xx年辽源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42.08亿元按可比价增长2

10、2.0%列省内增速第一全市生产总值增速高于上年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速8.5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7636元同比增长25.7%全市财政收入取得历史性突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3.84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增速3.6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0%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2.44%同比提高0.04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支出53.0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教育支出8.6亿元同比增长20.0%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1亿元同比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5亿元同比增长64.5%全市城乡消费水平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0.5亿元同

11、比增长20%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同比下降了13.2%零售业零售总额和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5.2%和19.5%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266万美元同比下降9.2%;与20xx年相比出口增长11.6%进口下降33.1%招商引资提升明显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同比增长49.3%;引进域外资金164亿元同比增长54.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6.6亿元比年初增加23.5亿元商业贷款余额31.3亿元比年初减少1.5亿元;农业贷款余额23.8亿元比年初增加4.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6.2亿元比年初增加42.1亿元保险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20.5%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

12、98.2%同比下降1.8%其中衣着类、食品类价格的下降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的上升比较明显具体幅度:食品类价格下降3.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7%衣着类价格下降8.2%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1.4%居住类价格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4.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9%全市居民收入较之20xx年都有提高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7.8元同比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76元同比增长7.3%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3.1亿元增加24.8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2369元同比增长20% 产业结构得到提升全

13、市经济的发展仍然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工业经济增势强劲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2:56.6:33.2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全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2%、66.3%和31.5%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42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38.06亿元同比增长29.9%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4.2%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52亿元同比增长22.3%全市共有33个大工业行业盈利的有22个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六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对全市工业经济

14、增长贡献较大这六大行业共实现利润8.3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7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7.32亿元突破400亿元关卡同比增长35.28%;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3.29万元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投资增长75.4%增幅高于全市水平4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216.1亿元同比增长62.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6.7亿元同比增长9.9%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6.4:65.5:28.1投资额分别为26.1、266.7和114.5亿元房地产业发展稳定全年各类房屋施工面积543.7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40.39万平方米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2.5亿元同比增长30.5%;全市资质以上建筑施

15、工企业施工面积178.3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2% 全市农业稳步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6.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5.8万公顷增长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66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19.8亿元同比下降15.7%;林业总产值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26.3%;牧业总产值完成43.7亿元同比增长17.4%;渔业总产值完成0.3亿元同比增长30.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0.9亿元同比增长47.8%手惠农政策影响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科技得到推广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9.2万千瓦同比增长14.6%;大中型农用拖拉机5450台同比增

16、长38%;农用运输车5568辆同比下降28.5%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肉类总产量24.5万吨同比增长16.5%;禽蛋类产量7.9万吨同比增长16.7%;奶类产量1.4万吨;水产品产量2501吨同比增长5.3%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76元同比增长7.3%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灯塔乡撤乡设镇东丰、白泉、寿山、渭津、横道河镇列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新农村建设四级试点村镇发展到300个占村镇总数的54.7%争取各类农业补贴和项目资金3.6亿元新建农村公路450公里义务植树190万株绿化村屯151个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大旱之年粮食总产量25.9亿斤标准化牧业小区达到262个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76个集体林权改革进展顺利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荣获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市和新农村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