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探究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95729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探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探究 【摘要】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蒙受重大损失,也使世界各国进一步认清了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制的不合理性。在2009年4月G20国集团伦敦会议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创建新的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言论,以及在会议期间,要求改用一篮子货币或是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等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取代美元的呼声不绝于耳,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已由理论层面扩展到现实政策层面,本文尝试讨论国际货币改革的不同选择及改革过程当中人民币所担当的角色。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国际储备 特别提款权 人民币国际化 一、前言 国际货

2、币体系是世界新经济秩序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涉及到汇率、国际储备的选择以及各个国际收支的调节,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稳定有重大影响。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一个被国际社会讨论了半个多世纪但迄今仍无结论的问题。广大非关键货币国家一直在抱怨如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及其演化,一向就只相信经济和金融的实力,例如在国际金本位时期,拥有大量黄金储备的国家可以主宰世界;而在不兑换的法偿货币时代,则是那些在全球生产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能够让自己的货币走遍全球,为其他国家使用和持有,并且以此来左右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动态。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美元已成为世界多个国家国际储备中货币之重要组

3、成部份,美元汇率的任何变动,对以美元储备为主的国家,必然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国际支付原则,即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如何确定、如何变动,一国对外支付是否受到限制,一国货币可否自由兑换成支付货币,国际清偿及结算制度如何;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即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政对应采取什么方式弥补这一缺口,而各国之间如何协调;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的确定和供应,何种货币作为支付货币,国际储备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作为储备资产,用以维护国际支付原则和满足调节国际收支的需要。 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使国际贸易和投资最大化,并使

4、各国能“公平地”得到来自国际贸和国际合作的利益。一种货币体系可以从调整性、清偿能力和信心三个方面加以评价。前两者关系到一种国际货币能否顺畅运行,而信心则决定该国际货币体系的成败。 三、特别提款权 1、特别提款权简介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69年创立的,自欧元启动后,从2001年起以由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四种货币构成,并通过这四种货币加权定值,按过去五年的平均出口金额确定。 特别提款权用于政府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国际结算,成员国也可在短期内用特别提款权来平衡国际收支。除了具备国际结算功能,特别提款权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国际储备功能。特别提款权的构成不是单一货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

5、避免了单一货币的风险,许多国家把特别提款权视为超国家主权的“纸黄金”,尤其是构成国不断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增加其在特别提款权的权重份额。特别提款权创立40年来,始终没有大的变化,根本原因是自创立以来其主要份额一直由西方国家把持,美、欧、英、日注入资金的比例决定了其发言权。 2、特别提款权的局限性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按照牙买加协定的计划,国际上一度主张以特别提款权作为最主要的储备资产,要求国际市场多采用特别提款权作为结算与计值货币,甚至希望它最终取代美元,可是三十多年过去了,特别提款权在国际储备总额中比例仍然非常有限。 首先,由于特别提款权发行数量有限,在整个外汇储备中

6、的比重很小,因此如果用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就会产生国际清偿手段不足的问题。原初创设特别提款权,主要为了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临时财政资助,以协助其纾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困难,主要对象应是存在贸易逆差,短缺硬通货的弱势国家。事实上,全球化时代产业大转移,导致一些发达国家出现国际贸易逆差,尤其是拥有强大“铸币权”的美国,自1971年首次出现13.03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逆差以来,除1973、1975年为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总的趋势不断扩大,到2006年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7533亿美元。反观,新兴经济体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则常年获得巨额顺差,甚至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主的庞大外汇储备,因此缺乏对于特别提款权的

7、强烈需求。 历来,主要发达国家并不希望增加发展中国家权重,不积极支持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和发行规模,而且分配不平衡,主要落在自身拥有发行硬通货能力的发达国家手中;况且特别提款权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种记账单位,只能用于各国政府之间的国际结算,而不能作为流通手段来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往来中进行直接支付,也没有建立起民间的特别提款权支付和清算办法,因此它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3、特别提款权的改造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文章建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考虑拓宽使用特别提款权的范围,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 建立起特别提款权与其它货币之间的清算关系。改变当前

8、特别提款权只能用于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结算的现状,使其能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公认的支付手段。 积极推动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使用特别提款权计价。不仅有利于加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也能有效减少因使用主权储备货币计价而造成的资产价格波动和相关风险。 积极推动创立特别提款权计值的资产,增强其吸引力。基金组织正在研究特别提款权计值的有价证券,如果推行将是一个好的开端。 进一步完善特别提款权的定值和发行方式。特别提款权定值的篮子货币范围应扩大到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也可将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权重考虑因素之一。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对其币值的信心,特别提款权的发行也可从人为计算币值

9、向有以实际资产支持的方式转变,可以考虑吸收各国现有的储备货币以作为其发行准备。 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动议意义大于实质作用,它可以作为一种新思维测试一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反应,增加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言权,也可以为中国外汇储备从美元体系中撤出部份奠定研究基础。 但由于特别提款权缺乏一个统一财政的支持,因此,这种超主权储备货币将是一个由不确定财政支持的货币体系,特别提款权将是更多的形式权利。加上特别提款权是人为规定的虚构世界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资产,既不像黄金本身具有价值,也没有实质经济实力作为后盾,一旦国际经济及政治关系发生剧变,就会对特别提款权产生巨大冲击,其超主权货币地位并不稳妥

10、。 四、亚元货币之构思 目前,从地缘上说,世界存在三大经济区域:美国、欧洲和亚洲。从经济总量上看,亚洲最大,欧洲次之,美国最小。但是,从金融方面看,则是美国最强,欧洲次之,亚洲最弱。如果再集中到国际货币和国际储备手段上看,问题更为严重。迄今为止,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亚洲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规模巨大的产品和劳务的出口,以及日益增加的资本流入和流出,无论是计价还是实际的移转,都必须以美元和欧元为载体。于是,汇率稳定与否,就永远是这些国家宏观调控面临难以回避的持续挑战。既然涉及汇率,就免不了要时时谨慎地处理与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亚洲国家在货币政策上受到极大之制抓。 所以汇率始终是亚洲

11、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说到根本上就是,亚洲国家在对外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中,在国际经济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中,是否有话语权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免受汇率问题的困扰,我们必须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然而,创立超主权的储备货币是一个长期改革的思路。而在今后十年甚至几十年内,最可能的格局则是三分天下:美元、欧元和一个亚洲货币。 从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来看,亚洲应该能在三分天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一席之地,但代表亚洲的会是日元、人民币、印度卢比或者是会以一篮子亚洲货币组成之亚元,还是未知数。 不过亚洲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使得统一货币的难度增加许多。首先是政治、历史的障碍。在亚洲地区,几乎所有的周边国家都存在历史

12、矛盾,没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合作,货币融合很可能论为空谈。其次,创立欧元时,大多数欧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因此经济政策的重点也比较类似。亚洲就不同,区内各经济体之间差距悬殊,给货币体系整合带来困难。 当然,创立统一货币比较困难,并不意味着亚洲不能或者不要进行金融与货币政策合作。亚洲的货币融合可能不会走欧洲平等成员谈判的旧路,最可能的模式是“以大带小”。大国经济成了世界经济领导者,小国货币必然会自动靠拢。目前,亚洲中央银行已经越来越密切地关注人民币汇率的走向。如果这样的趋势保持下去,最终也可能会实现某种形式的货币统一。当然,核心货币可能是日元或人民币,甚至可能是其他亚洲货币,这完全取决于这些

13、主要经济体未来的发展和汇率政策框架。 从二十世纪末的“清迈倡议”算起,亚洲已经做出了十年的努力,但是,迄今为止,亚洲国家间的货币金融合作还局限在防范危机的领域,建立地区统一货币体系的根本大事,尚未出现值得一提的举措。借鉴欧元启动的历史过程,亚洲或许需要作出更多的准备。建立一体化的区域经济体系,在互信基础上形成一体化政治共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五、人民币在国际货币改革过程中的角色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经济辐射力的扩大,亚洲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加强,在亚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今后将越来越成为广大亚洲国家的共同事业。但无论今后的亚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可能采取怎样的形式,扩大人民币在大中

14、华地区、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使用范围,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中国在1996年年底实现了人民币经常账户的自由兑换以后,一再拖延资本账户自由兑换的时间表,主要是担心国内改革的条件尚不具备。但中国经过三十年经济改革已经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基本的条件。现在宏观经济基本面相对比较健康,财政状况良好,经常账户盈余庞大,外汇储备充裕,同时人民币存在升值的压力。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 另一方面,国际上尤其是亚洲各国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已经大为增强。这一点自东亚金融危机以来就表现得十分明显。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已经接受人民币作为清算和支付的货币。中国目前已与俄罗斯、蒙古等周边多个国家签订

15、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其次,又于香港试行人民币跨境结算,加强建立以人民币为中心的市场体系,包括国际贸易中的计价、交易、结算,乃至储备货币的安排。 换言之,在今后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程中,努力形成人民币中心,使人民币从流通跨越国境之货币周边化,发展至国际区域化,使人民币在国际区域内替代当地货币成为共同使用货币,再而在国际区域上进一步扩展,最终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主要货币。 六、结束语 现有特别提款权构成的定值存在局限和不合理性。从短期来看,一方面应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现有特别提款权的改造,扩大特别提款权的应用和构成货币的范围,使特别提款权的构成货币更加多元化,由更多的国家根据其

16、在特别提款权构成的权重份额共同承担风险和责任。特别提款权可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补充。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人民币在一定条件下自然也应是特别提款权组成的一部份。 至于超主权货币之构思,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的理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主权国家统筹着自身的财政,其主体也就理应是各种通货的最终责任人和相关金融机构的最终贷款人。而任何一个没有主权税收的国际货币都是不可靠的。类似特别提款权的超主权货币发行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其完全依赖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威来支撑国际信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否支撑这种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国际信用仍然是值得怀疑的。 中期而言,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建立一个多元主权货币的货币体系,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方向将多极化的,可能会形成美元、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