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控制实习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5466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污染控制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污染控制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污染控制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境污染控制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境污染控制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污染控制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污染控制实习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污染控制实习报告姓名 学号1、 实习内容本次实习内容是对校园内的生活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学习污染现状的调查方法及学习污染控制的措施,并对校园内的生活污染提出污染控制的措施。2、 实习安排12月30日:讲解实习要求,制定调查方案;12月31日:对生活污水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参观学校污水中水处理设施;1月1日:现场调查校园生活垃圾污染状况,制定校园的垃圾清运路线;1月2日:现场调查校园声环境状况及东三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提出噪声污染控制技术方案;1月3日:实习总结,撰写实习报告。3、 具体内容3.1 校园生活污水3.1.1污水水量、水质(1)生活污水水量采用人均系数法得出,污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污

2、水量=C人数转化系数排放系数其中:C:生活用水定额,L/d; 转化系数:0.8-1.0 排放系数:0.9-1.0通过查询资料得知生活用水定额为150L/d(DB53 T 168-2006 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校园总人数为18891人(*大学校园网简介),则计算出学校每日的污水排放量为:污水量=150L/d188910.90.95 =2422770.8L/d =2422.7708m/d(2) 水质对学校污水进行了水质分析,测出以下几个水质参数,PH:8 水温:22.85COD:153.61mg/L,总氮 :39.06mg/L,总磷 :4.83mg/L氨氮:47.57mg/L3.1.2评价校园内

3、用水主要是餐厨用水、洗浴用水和饮用水,用水取自学校后山地下水水源,绿化用水采用生活污水净化后的中水,污水主要来自餐厨污水、洗浴污水和厕所生活污水,有机物含量较大,主要的污染因子为COD,N,P,NH3-N。学校配有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量为500m3,污染物排放量较少,经学校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后用于绿化用水,多余未能处理的污水则排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入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所测水质的项目的对应标准值为:pH值:6-9 COD:500mg/L 氨氮:不做要求根据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

4、水道水质标准中规定,水质应符合B等级,则所测水质的项目的对应标准值为: 总氮:70mg/L 总磷:8mg/L通过与标准对比,校园污水水质参数中,所测得的各项水质参数均达标。3.1.3处理方案目前主要的污水处理工艺有:生物接触氧化法、SBR、A/O、A2/O。(1)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废水的基本原理是以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水得到净化。生物处理是经过物化处理后的环节,也是整个循环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氨/氮、亚硝酸、硝酸盐、硫化氰等有害物质都将得到去除,对

5、以后流程中水质的进一步处理将起到关键作用。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一般可分为:一段(级)处理流程、二段(级)处理流程和多段(级)处理流程。(1) 一段(级)处理流程(图1)原污水经初次沉淀池处理后进入接触氧化池,经接触氧化池处理后进入二次沉淀池,在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在这里形成污泥排出系统,澄清水则作为处理水排放。2) 二段(级)处理流程(图2)二段(级)处理流

6、程的每座接触氧化池的流态都属于完全混合型,而结合在一起考虑又属于推流式。(3) 多段(级)处理流程(图3)多段(级)处理流程是由连续串联的3座或3座以上的接触氧化池组成的系统。经过适当运行,这种处理流程除去除有机污染物外,还具有硝化、脱氮功能。(2) SBR: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在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工业废水处理),无需设置调节池;SVI值较低,污泥易于沉淀,一般

7、情况下,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在单一的曝气池内能够进行脱氮和除磷反应;应用电动阀、液位计、自动计时器及可编程序控制器等自控仪表,可能使本工艺过程实现全部自动化,而由中心控制室控制;运行管理得当,处理水水质优于连续式;加深池深时,与同样的BOD-SS负荷的其它方式相比较,占地面积较小;耐冲击负荷,处理有毒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强。工艺流程图:(图4)(3) A/O:A/O是Anoxic/Oxic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A/O生物除磷工艺是由厌氧和好氧两部分

8、反应组成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水进入厌氧池后,与回流污泥混合。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并将污泥中的磷以正磷酸盐的形式释放到混合液中。混合液进入好氧池后,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同时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磷酸盐到污泥中。由于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吸收的磷多于厌氧条件下释放的磷,因此污水经过“厌氧好氧”的交替作用和二沉池的污泥分离达到除磷的目的。工艺流程图:(图5)(4) A2/O:A2/O工艺亦称A-A-O工艺,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生物脱氮除磷)。按实质意义来说,该工艺称为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A2/O工

9、艺是流程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各反应器单元功能及工艺特征如下:1)厌氧反应器:原污水及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进入该反应器,其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对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2)缺氧反应器:污水经厌氧反应器进入该反应器,其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量较大,一般为2Q(Q原污水量);3)好氧反应器曝气池:混合液由缺氧反应器进入该反应器,其功能是多重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都是在该反应器内进行的,这三项反映都是重要的,混合液中含有NO3-N,污泥中含有过剩的磷,而污水中的BOD(或COD)则得到去除,流量为2Q的混合液从这里回流到缺氧

10、反应器;4)沉淀池:其功能是泥水分离,污泥的一部分回流厌氧反应器,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工艺流程图:(图6)3.1.4校园中水处理设施(1)中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2)校园污水中水处理工艺简介校园污水处理是填埋式,由下图所示的部分组成:沙缸曝气池厌氧池调节沉淀池污水格栅污泥绿化消毒泥饼机械脱水浓缩消化(图7)(3

11、)该工艺各部分设备的作用:格栅: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以免堵塞水泵和沉淀池的排泥管。调节沉淀池:用以调节污水量的大小,沉淀水中的大颗粒泥沙,防止堵塞水泵。厌氧池:利用厌氧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将污水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去除。曝气池:采用V孔曝气,利用好氧菌的有氧作用,进一步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沙缸:对污水进行沙滤,得到可供绿化的中水。3.2校园生活垃圾3.2.1日产生垃圾量采用人均系数法来计算垃圾的日生产量,垃圾日均量计算公式如下:日均量=人数系数其中:系数:取值为0.8-1.5kg/d根据对校园生活垃圾的初步调查确定垃圾日均量的系数取值为1kg/d,则:日均量=18891

12、人1kg/d*人=18891kg/d设计垃圾清运频率为2d/次,则每次清运的垃圾量(即库容量)为:库容量=18891kg/d2d/次=37782kg/次3.2.2 垃圾房分布及垃圾成分本次对校园内的垃圾房做了调查,共有12个垃圾房,生活垃圾组成种类:废纸、金属、塑料、玻璃、腐殖质、灰分、电池、皮革、废弃布料、废弃木材。垃圾房标号及垃圾成分1.工学楼旁,垃圾成分主要是废纸、玻璃、塑料、废弃木材、实验室废弃物; 2.连接学生宿舍一栋和六栋的路口,垃圾主要成分为废纸、塑料、电池、皮革、废弃布料、金属、废弃木材、枯枝落叶;3.篮球场和五栋之间:垃圾主要成分为废纸、塑料、金属、腐殖质、电池、皮革、废弃木

13、材、废弃布料;4.食堂员工宿舍楼背楼后:腐殖质、餐厨垃圾、废纸;5.七栋学生宿舍楼旁:废纸、玻璃、塑料、金属、腐殖质、电池、皮革、废弃布料;6.十栋学生宿舍楼旁 :废纸、玻璃、塑料、金属、腐殖质、电池、皮革、废弃布料;7.九栋学生宿舍楼门前:废纸、玻璃、塑料、金属、腐殖质、电池、皮革、废弃布料;8.十二栋学生宿舍楼前 :废纸、玻璃、塑料、金属、腐殖质、电池、皮革、废弃布料;9.十一栋宿舍楼旁 :废纸、玻璃、塑料、金属、腐殖质、电池、皮革、废弃布料;10.实验楼后 :废纸、玻璃、塑料、实验室废弃物;11.新校区清真食堂旁 :腐殖质、餐厨垃圾、废纸;12.第二图书馆旁:废纸、玻璃、塑料、废弃木材、

14、枯枝落叶;具体分布和路线见组长报告的附图垃圾清运路线路线:垃圾房顺序 11-12-东二院9-8-7-6-5-4-10-3-2-1从新校区住宿区大门到达11号,后原路返回,进入新校区大门,后到达12号垃圾房;后经东二院,再从昙小院和老校区臭水沟之间的道路,开往老校区二号门,经第二教学楼和十一栋到达9号垃圾房;再经国际交流中心到达8号垃圾房;后经九栋到达7号垃圾房,在经过十栋到达6号垃圾房,然后经过八栋到达5号垃圾房;后经过二食堂到达4号垃圾房;再绕过一食堂,经过标本馆,从林学楼到达10号垃圾房;后经过图书馆、篮球场到达3号垃圾房;后返回,经过4栋、六栋到达2号垃圾房;经过体育馆到达1号垃圾房,后

15、从东三环大门出去。路线的实际距离为5250m路线:垃圾房顺序 1-2-3-4-5-6-7-8-9-10-12-11从东三环大门进入到1号垃圾房,经过艺术楼,再经过体育馆和足球场之间的道路,在经过一栋宿舍楼到达2号垃圾房;后经过四栋宿舍楼和篮球场到达3号垃圾房;然后再经过餐饮服务中心到达4号垃圾房;后经过二食堂到达5号垃圾房;再经过八栋宿舍楼到达6号垃圾房;再经过十栋宿舍楼到达7号垃圾房;再经过国际交流中心到达8号垃圾房;然后再经过国际交流中心到达9号垃圾房;后经过十一栋、林学楼、实验楼到达10号垃圾房;再经过图书馆和第二教学楼,从二号门出去,然后到达新校区大门,开往12号垃圾房;后绕第二图书馆经过行政楼,从新校区大门进入新校区宿舍区大门,经过活动中心开往11号垃圾房,最后垃圾房旁边的大门出去。路线的实际距离为4913.6m路线:垃圾房顺序 11-12-经过学校下面的陡坡-10-9-8-7-6-5-4-3-2-1从新校区宿舍区大门进入,经过活动中心到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