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卓越课堂初探——浅谈“激趣”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953023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卓越课堂初探——浅谈“激趣”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农村小学卓越课堂初探——浅谈“激趣”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卓越课堂初探——浅谈“激趣”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卓越课堂初探——浅谈“激趣”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卓越课堂初探 浅谈 “ 激趣”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阮帮翠 2 o 1 2 年7 月,重庆市义务教育 “ 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的制订,为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 “ 减负提质”指明 了方向,课程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卓越课堂有三个层次:有效 的课堂 、高效的课堂、杰出的课堂。本文侧重谈谈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 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的课堂。作为农村小学,现阶段 应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不断追求卓越课堂。 一 、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有一个发生 、发展的过程 ,一般来说是从 “ 有 趣”开始,产生 “ 兴趣”,

2、然后向 “ 志趣”发展的。有趣是学 习兴趣的初级形式,兴趣是学习兴趣的中级形式,志趣是学习 兴趣的高级形式。这三种形式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但又没有 明显的分界线。 一 是利用 “ 训犬效应”,让学生感到课堂学习有趣。训 犬员手上总要拿一些小犬喜欢吃的东西,在训练中小犬有一丁 点进步,就叫着小犬的名字,表扬强化小犬的记忆,并喂一点 食,逐步让小犬掌握相关技巧。训犬师运用语言激励、物质奖 励、示范诱导,并辅以惩罚与强制等方法,将犬训练成功 。这 种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我称之为训 犬效应 。 有趣往往 是人为客观 世界所吸引而产生的结果。教师要 从 “ 有趣”开始,激发学生的学

3、习兴趣。1 课前呼 口号,激活 学生大脑。2 对学困生从简单人手,不厌其烦地强化训练,让 学生找到胜任感、获得成功感。 3 及时鼓励和表扬, 让学生从 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中找到快乐。4 奖励学生小礼物。如一张画 片 、彩色小卡片、一颗小弹珠 、一片美丽的小树 叶、一朵小 花 、一个五角星、几根编织线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因 为那是老师对他学习进步的肯定。到了中年级,这些小礼物要 靠课堂上得到的 “ 标签”来换。5 利用鼓励印章。我在网上买 的,有红花、五角星、奖杯、竖起的大拇指、有进步、继续努 力等十多个印章。批改作业时盖上相应的鼓励印章,同时进行 升级鼓励,如十朵红花换一个五角星,十个五角星换

4、一个奖杯 等等。让学生的进步看得见,比单纯的打勾打叉更能激发起学 生做好作业的积极性。 二是巧用 “ 标签效应”,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一个 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在课堂教 学 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精神奖励的作用远远大于象征 性的物质奖励。要多贴正面的、积极的标签;不用负面的、消 极的标签;慎用 “ 激将法”。巧用 “ 标签效应”,可以起到事 半功倍的教育引导作用,不但能使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得到巩固 发扬,而且还能帮助一些学生矫正和克服不良习惯。 2 0 1 6 N 0 4 7 1 在课堂 中对学生评价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否则会使 小学生无所适从,对老师失去信任。

5、2 不轻易对小学生下好或 差的结论。切忌动不动就对学生的行为贴上 “ 好”或 “ 差”的 “ 标签”,人为地划分 “ 好学生”、 “ 差学生”,这很容易使 学生自觉不 自觉地趋同于划定的类别。3 少批评指责,多培植 学生优点。有经验的农民总是把精力盯在苗上,下种、施肥 、 松土、浇水,苗出来,长得壮,杂草 自然就少了。教育学生也 是同样的道理,教师要把关注点放在优点上而不是盯着缺点 上。优点多了缺点就没有生长的空间,缺点就会 自然萎缩 。 4 及时贴正标签。在课堂上,对那些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勤 于思考等学生点名表扬,在黑板的左边写上名字,并在后面用 简笔画画上笑脸 、花儿、五星、大拇指、奖杯

6、等等。下课之 后,让学生 自己用本子记下这些表扬,组长签字证明。每周五 兑换相应的小卡片、小五星、小枝叶等实物奖励,带回家让家 人分享他们的快乐,这些小东西还可以玩,一举两得。 这样做使得我的课堂总是让学生充满期待,让学生处于兴 奋、激情、 “ 时刻准备着”的精神状态,课堂效率 自然就提高 了,高效的课堂就不断形成了。 三是善用 “ 短板效应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志趣 。在 课堂教学中,我认为 “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学习行为的 “ 短 板”,教师要努力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将学习兴趣 转化为志趣,尽量将这块 “ 短板”增长。学生学习行动的满足感 受两方面因素支配,因学得好而受到称赞、奖

7、励,获得荣誉,这 是外在因素;通过学习,获得某种启迪和灵感,受到教益,或学 会某种技能,有了真本领,从而有了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满足感, 这是内在因素。对行动的反馈,会使由学习需要产生的学习动 机、愿望得到强化,使兴趣转化为动机,形成 “ 需要学习动 机学习行动结果满足学习兴趣”模式。 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兴趣,只有在老师的引导下,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 目标相结 合时,兴趣就会发生飞跃,而成为志趣。志趣是学习兴趣的归 宿,因此教师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 内容,丰富多样、生 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格式变化的作业内容都可以不断地引起学 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更高水平的

8、求知欲。 二、活用 “ 马太效应”,在激趣中科学把握课堂表 扬鼓励的广度 “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多的愈多、少的 愈少的一种现象。 在课堂教学 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成绩好的学生,老师 喜欢,经常表扬鼓励他,受到老师的鼓励,学生对学习就更感 兴趣,于是学习更努力,课堂上也爱举手发言,于是老师有意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刨新能力 王一清 “ 创新是个 民族的灵魂”,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 优势,它蕴含着无穷的创新因素。新修订的初级中学数学教学 大纲也指出: “ 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通过独

9、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并创 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形象、生动灵活、互动等功能,参与教 学,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我们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功能强大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施 展空间,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他们敢于幻 想,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比如:在教学初一几何 角的比较时,先用C A I 将两个 角进行叠合,直观地展示叠合的全过程,得出角的大小,使学 生掌握叠合法 比较角的大小的这一方法;再用C A

10、I 在刚才的两个 角的图上闪现出电子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得出两个角的度数, 从而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 通过以上演示,学生很 自然地了解了角的比较的过程、方 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开放性问题,可提高学生开放性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 力,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更为开放,让学生充 分展开想象开创性地获取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在数学探究性活动 制作长方体形状 的包装盒 教 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现有的长方体形状的纸盒产品的各个面的 平行、垂直关系:拆开后,观察其展开 图的形状;再复原,在 复原的过程中观察它的粘接方法。然后,学生画出草图,再

11、用计算机画出展开图并在展开图上进行美术设计。最后将设 计图用彩色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这样在活动中,充分体现 了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大胆地设 计、勇于创新、勇于实践: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创 新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优美的语言、美观的书写、新颖的形 式、清晰的解题步骤,都会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 愉悦的环境中学到创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如:在教学几何证 明题 的格式时,先让学生 自学,找出 几何证明题的格式,然后,选取一道题,将它的解题过程用动 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通过活动,更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程 度。这样,在解决了数学问题的同时

12、,又给学生创造了机会, 同时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就打破了数学教学沉闷的常态, 将数学趣味性 、美学性和创造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一扫数 学的枯燥 。 实践证明,数学教学虽然是严谨的,但并非一成不变的。 在教学中大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 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作者单位:重庆市酉阳县民族小学校 ) 无意地更关心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真正做到关注全体学生,想方设法地 激发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长这些 “ 短板”,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另 一 方面要注意对优生的表扬尺度,不作虚夸、过分的表扬 。学 生有好的表现时,

13、应当给予应实事求是的赞许,不实的表扬, 会让孩子迷失 自我、爱慕虚荣,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往往会 走向自卑甚至 自毁的极端。 三、运用 “ 二八定律”,在激趣 中适度把握课堂表 扬鼓励的宽度 1 教师的教学工作,8 o 要用在备课上,2 o 在课堂表现。 教师应该把更多精力投放在备课上,去多花点时间钻研教材、 把握课标、研究学生。 2 课堂教学 中时间把握,2 0 教师讲解,8 0 学生活动。学 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通过2 0 的讲解,引导学生用 8 o 的时间进行 自 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练习、拓展等学习 活动。 3 课堂中运用表扬鼓励2 0 的学生来带动8 0 的学生,从 而激

14、发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 容老师表扬、鼓励、贴好标签太多。另一方面,泛泛而谈的、 太多太滥的、人数太多的表扬与鼓励,均对学生没有多少吸引 力。通过我多年的实践,发现每节课运用 “ 训犬效应”、 “ 标 签效应”等表扬与鼓励的学生宽度,在全班人数的2 0 左右最有 效。一来让得到表扬与鼓励的学生珍惜荣誉,激发学习兴趣; 二来通过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好好学习,争得老师表扬与鼓 励,从而形成全体奋发向上,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总之,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就要运用好 “ 训犬效应”、 “ 标签效应”、 “ 短板效应”等让学生从对课堂学习的有趣, 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再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志趣,从而 让学生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快乐地、高效地学习。同时 运用 “ 马太效应”和 “ 二八定律”把握好课堂 “ 激趣”的宽度 与广度,尽最大的努力让每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实 现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目标达成度高的课堂。 (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县袁驿镇 中心小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