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化学专项复习 碳的多样性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2)练习 苏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95265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化学专项复习 碳的多样性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2)练习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化学专项复习 碳的多样性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2)练习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化学专项复习 碳的多样性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2)练习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化学专项复习 碳的多样性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2)练习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化学专项复习 碳的多样性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2)练习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化学专项复习 碳的多样性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2)练习 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 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B“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D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之故2 已知固体混合物A由NaHCO3、KHCO3、MgCO3、CaC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请通过计算和推理回答下列各小题:(1)取A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若n(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即为定值

2、,则A的组成可能有_种。若m(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即为定值,则A的可能组成是(填写化学式):_、_;_、_;_、_。(可以不填满)(2)若先将A加热分解,剩余固体再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且先后两次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的沉淀均为10.0 g,则n(A)_mol。3 有一瓶白色固体,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热,固体逐渐消失,放出水蒸气和其他两种气体,试管内除管口有少量水珠外,没有任何残留物。取0.350 g这种固体跟过量的碱液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这些气体正好能和30.0 mL 0.100 mol/L H2SO4完全反应;另取0.350 g该固体跟足量盐酸反应

3、,放出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400 g白色沉淀。(1)计算0.350 g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物质的量_。(2)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确定白色固体是_?判断的依据是_。4 有两包白色粉末,只知分别是K2CO3和NaHCO3,请你写出鉴别方法(可以少于2种,也可以多于2种,写出2种方法可得6分,3种以上方法得8分)?(1): 。 (2): 。(3): 。5 在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CO2时,最佳的除杂试剂和方法是()A水、浓H2SO4洗气B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洗气C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洗气DNaOH溶液、浓H2SO4洗气

4、6 向含8.0 g 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2S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7.9 g,则该无水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ANa2S BNaHS CNa2S和NaHS DNaOH和NaHS7 向下列各选项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最终出现浑浊的是()A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B.苯酚钠饱和溶液 C.醋酸钠饱和溶液 D.氯化钙饱和溶液8 下列物质中分别滴入醋酸,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是()大理石;钟乳石;锅垢;贝壳;蛋壳A BC D9 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共价化合物BSiO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都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D都是酸性氧化物,

5、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10 把过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Na2SiO3 BCaCl2 CNaAlO2 D饱和Na2CO3参考答案:1 答案: D解析: 2 答案: (1)6NaHCO3、MgCO3KHCO3、CaCO3(2)0.20解析: (1)n(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即为定值,即C原子物质的量守恒,观察四种物质,当n(A)为定值,C原子的物质的量也定下来,因“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故A的组成可能有6种。因C原子的物质的量跟所给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当m (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即为定值,即混合物中物质的平均摩尔质量相等,找出四种物质中摩尔质量相等的一组即

6、是A的可能组成。(2)依题沉淀物CaCO3的质量均为10.0 g,据碳原子守恒,n(A)为碳原子物质的量的总和,即0.20 mol。3 答案: (1)0.004 mol;0.006 mol(2)(NH4)2CO3和NH4HCO3的混合物;判断依据略。解析: (1)从固体与碱液共热时放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NH存在;从固体与酸反应所生成的气体能与石灰水作用产生白色沉淀,证实固体中有CO或HCO。n(CO或HCO)n(CaCO3)0.004 mol。n(NH)20.0300 L0.100 mol/L0.006 mol。(2)从固体加热分解后,试管内没有任何残留物,以及生成除水蒸

7、气之外只有两种气体,说明该固体中不含任何固体金属离子和其他酸根离子。所以该固体可能是(NH4)2CO3或NH4HCO3或其混合物。在(NH4)2CO3中,NH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在NH4HCO3中,NH和H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固体中,NH和CO(或HCO)物质的量之比为0.0060.0041.51,所以该白色固体是(NH4)2CO3和NH4HCO3的混合物。4 答案: (1) 加热分解法:取两种少许待检粉末于试管中,分别加热,有CO2气体产生的是NaHCO3。(2)盐酸产气法:取两种少许待检粉末于试管中,同时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1mL稀盐酸,产气速度快的是NaHCO3。(3)焰

8、色反应法:取两种粉末进行焰色反应实验,透过钴玻璃能够观察到紫色火焰的是K2CO3 。解析: 5 答案: C 解析: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的CO2中含有HCl和水蒸气,一般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HCl,CO2溶解度却很小,再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6 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H2S的性质及讨论计算题的解题方法。由于n(NaOH)8.0 g/40 gmol10.2 mol,则当NaOH全部生成Na2S时,m(Na2S)1/20.2 mol78 gmol17.8 g,若NaOH全部生成NaHS时,m(NaHS)0.2 mol56 gmol111.2 g,而7.87.98.0,7.87.91

9、1.2 g,故该无水物可能为NaOH和Na2S的混合物,也可能为Na2S与NaHS的混合物,故本题为A。7 答案: B解析: 思路分析:当足量CO2通入Ca(OH)2饱和溶液时,由于其为二元酸,故可生成溶于水的酸式盐Ca(HCO3)2而“最终”无浑浊。而当遇苯酚钠时,由于碳酸的酸性较苯酚的酸性强,故可生成苯酚。又由于苯酚在常温下的溶解度不大,故最终出现浑浊。而C、D两选项中,由于醋酸、盐酸的酸性较碳酸强,故CO2与其均不可反应。A中先有沉淀后又溶解;B中出现浑浊;C和D中无反应发生。方法要领:本题原理不难,但由于考生审题不严及粗心,很易错选。本题的“题眼”在“过量CO2”。如:若看不到“最终”

10、或“足量CO2”,很易因为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而错选。故提醒考生,答好选择题的关键是审题,正确应用好关键字句,避免疏忽错误。8 答案: D解析: 五种物质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与醋酸反应都会产生CO2气体。9 答案: C解析: SiO2和CO2中都只含有共价键,均为共价化合物,A项正确;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B项正确;SiO2不能与水反应,C项错误;SiO2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CO2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盐或碳酸氢盐,D项正确。10 答案: B解析: A、硅酸钠可以和碳酸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硅酸是白色不溶于水的沉淀;B.盐酸是强酸,碳酸是弱酸,所以碳酸不能制取盐酸,即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反应,最终没有沉淀析出;C、碳酸酸性大于氢氧化铝,将二氧化碳通到偏铝酸钠的溶液中,会产生氢氧化铝白色沉淀; D、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NaHCO3而析出。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