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总复习2014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4921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总复习2014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天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总复习2014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天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总复习2014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天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总复习2014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天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总复习2014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总复习2014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总复习2014解读(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静力学方程式 3.静力学方程式的应用计算,尤其掌握U管压差计测压公式 当U管压差计安装于水平管路上时,其读 数反映的是两测压点之间的静压差,即: 1. 压强的不同表达方式: 表压强,绝对压强,真空度 压强的单位换算 2.静力学方程式公式及适用条件 R PA PB 二.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所遵循的规律 1.连续性方程:适用于定态流动系统. 2.柏努利方程 (1) 柏努利方程各项表示的含义 (2) (3)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 (4)对非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表示的含义 (5) 伯努利方程的三种不同表达方式: (以单位质量为基准 ) (以单位重量为基准 ) (以单位体积为基准 ) 掌握

2、不同表达方式各项所表示的含义及单位 (6) 利用伯努利方程解题 必须将所选的截面位置及基准水平面写清楚! 三.管路能量损失计算 3.雷诺数 4. 滞流和湍流Re的分割点。 6. 边界层及滞流底层的含义。 5. 滞流和湍流各自的特点。 1.牛顿粘性定律及适用条件; 2.粘度单位及其随温度变化趋势; 7. 管路能量损失的计算。 总能量损失 直管阻力 滞流: 湍流:主要采用摩擦系数图. 应掌握摩擦系数图的分区, 及四个区域各自的特点. 局部阻力 阻力系数法 (应注意其中的流速为小管中的流 速.出口阻力系数为1,入口阻力系 数为0.5) 当量长度法 当流体从管子直接排放在管外空间时,选取截面有两种方式

3、: 2 2 2 2 四.管路计算 1.并联管路: (1) 总流量为各分支管路的流量之和; (2) 各并联管路能量损失相等(或压强降相等) 2. 分支管路 (1) 总流量为各分支管路的流量之和; (2)单位质量流体在各分支管路中流动终了 时的总机械能与能量损失之和相等。 0 0 1 1 2 2 五.流量测量 1. 流量计分类; 2. 不同流量计的特点(如流量与压差的关系)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一.离心泵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气缚现象(即离心泵启动前要灌泵) 2.基本结构: 叶轮(分类及作用); 泵壳:转能装置。 二.离心泵性能参数及特性曲线 1.离心泵性能参数:流量Q、压头H、效率、轴功率N

4、 离心泵特性曲线:H-Q,N-Q,-Q 1.离心泵工作原理叙述; 2.离心泵性能参数随流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1) H随流量增加而减小,N增加; (2) 当Q=0时,轴功率最低,启动泵和停泵应关闭出口阀; (3) 效率有一个最高效率点,最高效率点对应的流量为额定 流量;泵应在最高效率点附近工作. (4) Q,H,与密度无关,但N与呈正比。 (5) 粘度增加, Q,H, 均下降,但轴功率却升高。 (6) 叶轮直径,转速增加,离心泵Q,H,N均增加,其关 系为切割定律和比例定律. Hg 2.允许气蚀余量 三、离心泵安装高度 1. 气蚀现象 3. 允许安装高度 允许气蚀余量影响因素 四.离心泵流量调节

5、 1. 管路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工作点是 的交点; 2.离心泵流量调节方法: (1)调节离心泵出口阀门开度;( 2)调节叶轮转速; (3)支路调节。 改变泵的出口阀门开度,实际上是改变了 ;改变叶轮 转速或直径实际是改变了 。 3.泵的串并联的特点及选择原则 五.离心泵选型 所选离心泵所提供流量及压头应稍高于管路所需。如何调 节以满足管路实际需求? 六.其他类型泵 1.泵的分类: 离心泵 正位移泵 正位移泵特点: (1)压头与流量关系? (2)流量调节方法? (3)是否需要灌泵? 正位移泵举例。 第三章 过滤 一.基本概念 1.过滤的基本方式; 2.过滤介质种类; 3.可压缩性滤饼和不可压缩性

6、滤饼,助滤剂的选择及 作用; 4.孔隙率和比表面,与过滤阻力的关系 5.v参数 二、过滤基本方程 要求能够利用方程分析强化过滤途径。 v三. 恒压过滤方程式 或 介质阻力忽略时: 三个过滤常数:K为物料特性及压强差所决定的常数;e ,qe 为 反映介质阻力大小的常数。 五. 先恒速再恒压的过滤方程式 六. 过滤设备 各种设备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重点要掌握两种洗涤方式及特点。 四、 恒速过滤 掌握恒速过滤特点。 先恒速再恒压的实现方法及优点。 v六.滤饼的洗涤 洗涤时间的计算: 板框压滤机: 加压叶滤机: 洗涤特点 v七.过滤机生产能力 1.间歇式过滤设备 2.连续式过滤机 介质阻力忽略时 传热

7、总复习 二、热传导 1.傅立叶定律、不同材料导热系数大小、导热系数随温度 的变化趋势 2.平壁热传导及圆筒壁热传导计算 一、传热的基本方式及其特点 3.热阻的概念及其与温差的关系 在定态热传导中,温差与热阻成正比,与导 热系数成反比。 4.保温层厚度 20 110 1 2 3 50 150 三、传热计算 传热速率方程式: (一)总传热系数K (1) 总热阻1/K0由五项热阻组成,最大热阻对K0起决定作用. (2) K0的各种简化。如当污垢及管壁热阻可忽略时, 当0与 i相差悬殊时, 如 0 i, 此时K0 0 K值总是接近于小的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值,且 永远小于的值 。 (2) 恒温传热,平均

8、温度差 tm= T-t。 (4) 当两流体均变温时,在流体进出口温度都相等的情况下,逆 tm逆 tm错/折 tm并。 (1)逆流、并流 (3)当换热器有一侧流体发生相变而保持温度不变时,tm逆=tm并 =tm错/折,无流向问题。 (二)平均温度差tm tm表示传热换热器中传热的平均推动力。 (三)传热面积 应将传热面积与流体在管内的流通面积区别开来。 n 为总管数, ni 为每一程的管数. 若将单管程的列管换热器改为双管程时,其传热面积不 变,而流通面积仅为单管程流通面积的一半,当流量一定时, 双管程的管内流速是单管程流速的2倍。 四.对流传热 1.牛顿冷却定律 如热流体在管内流动,冷流体在管

9、间流动,对流传热速率 方程分别为: 定态传热,壁温接近于对流传热系数大的一侧流体的温度。 2.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对流传热,热阻集中在 。若想提高对流传热系数,关 键是 。 管径不变, 若管径变化,流量相同的情况下, 3.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1)无相变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3)液体沸腾传热,掌握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2)蒸汽冷凝传热 膜状冷凝、滴状冷凝, 蒸汽冷凝传热的影响因素。 对流传热系数所用到的准数。 五、辐射传热 1.掌握黑体,镜体,透热体,灰体、黑度、辐射能力的概念 2.四次方定律: 3.灰体辐射能力定律:克希霍夫定律 物体的黑度(吸收率 )越大,辐射能力越 强 E T4

10、 六、强化传热的途径 一、填空 h 设备设备 液封管 水 1. 某设备设备 在兰兰州地区真空表的读读数为为80kPa,则则其绝对压绝对压 强 为为_mmHg;在天津地区操作时时,若要维维持相同的 绝对压绝对压 强,真空表的读读数应为应为 _kPa。(已知兰兰州 地区平均大气压为压为 85kPa,天津地区平均大气压为压为 100kPa ) 2. 某设备设备 要控制其内部压压强不超过过 9.81kPa(表压压),为为安全生产产,需 在设备设备 外安装水封装置(如图图), 其作用是当反应应器内压压强超过规过规 定 值时值时 ,气体即会从液封管排出。则则 此设备设备 液封管插入水面下的深度h 为为_m

11、。 hg=9.81103 3. 流体在一段圆形水平直管中流动,Re为1000,则流动类型 为 ,若测得管中心流速1m/s,则管内平均流速为 m/s;又已知此流体每米管长的能量损失为20Pa/m,若 将流量变为原来的1/2,则每米管长的能量损失变为 Pa/m。 ( 滞流,0.5m/s,10Pa) 4. 液体密度增加,离心泵H-Q曲线将 ,N-Q曲线将 。(上 移、下移、不变) (不变,上移) 5. 流体由内径为50mm的管突然进入内径100mm的管中,已知流 体在大管中的流速为0.5m/s,则流体在变径处产生的局部能量 损失为 J/kg。(变径处局部阻力系数=0.6) 6. 采用恒压过滤,过滤5

12、min得滤液2m3,再过滤5min,共可得滤液 m3;采用恒速过滤,过滤5min得滤液2m3,再过滤5min,共可得滤 液 m3。 (滤饼不可压缩,过滤介质阻力可忽略) 7. 若构成滤饼滤饼 的颗颗粒比表面积积越大,则滤饼则滤饼 的阻力越 。 8. 转转筒真空过滤过滤 机,提高转转筒转转速,滤饼滤饼 的厚度会 ,单单 位时间时间 得到的滤饼滤饼 体积积会 。(增加、减少、不变变) 1 2 3 12020 10. A、B、C三种物体,各自的黑度分别为别为 A=0.4,B=0.2, C=0.7,相应应的辐辐射能力分别为别为 EA,EB和EC,则则EA,EB和 EC之间间大小关系为为 。 9. 如图

13、图所示,三层层平壁热传导热传导 ,各层层材料厚 度均相同,三层层材料的导热导热 系数分别为别为 1=10W/m,2=1.5W/m,3=30W/m, 当传热传热 达到稳稳定后,试试推断各层层温差(t1 、t2、t3)的大小关系为为 。 11. 为防止热损失,需对管道进行保温,已知管道直径为 50mm,管外空气对流传热系数为10W/m2。今有A、B 两种材料,其导热系数分别为A=0.5W/m, B=0.2W/m,则选用材料 可以保证保温后热损失肯 定减小。 12. 液体沸腾传热,按对流传热系数与壁面和流体间温差t 的关系,可分为三个区域,即自然对流区、泡核沸腾区及 ,在泡核沸腾区,随t的增加会 。

14、 13. 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换热管的壁面温度将接近于 的温度,而要提高传热系数K,关键在于提高 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1. 孔板流量计计的主要缺点是 。 A. 阻力损损失较较大; B. 测测量精度差; C. 结结构复杂杂; D. 成本较较高 2. 如图图,若水槽液位不变变,当阀门阀门 打开时时,、两点 压压强的关系为为 ;总总机械能E的关系为为 。 二、选择题 A. ; B. ; C. =; D. 不确定 压压强表 真空表 3. 在离心泵泵特性曲线测线测 定实验实验 中(如图图 ),关小出口阀门阀门 开度,真空表的读读 数会 ,压压强表的读读数会 ;功率 表的读读数会 。 A. 增大; B.

15、 减小; C. 不变变; D. 不确定 4. 为了防止离心泵气蚀现象发生,以下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 是 。 A. 将离心泵调节阀安装在吸入管路上,以减少排出管路能 量损失; B. 将泵安装于贮槽液面之下; C. 提高液体温度; D. 保持泵在较高的流量下运转 5. 下列泵中,有自吸能力的是 。 A.离心泵与旋涡泵 B.往复泵与齿轮泵 C.齿轮泵与离心泵 D.往复泵与旋涡泵 6. 对离心泵的串并联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 A. 两台同样的离心泵串联后,压头增加,但流量减小 B. 两台同样的离心泵并联后,流量增加,但压头减小 C. 对于阻力较大的管路,串联操作效果要好于并联操作 D. 两台同样的泵并联后所获得的流量为一台泵工作时的2 倍。 7. 若要提高过滤速度,以下哪种途径可行 。 A. 采用孔径较小的滤布; B. 延长过滤时间; C. 降低操作温度; D. 提高过滤压差 8. 工业上经常采用先恒速再恒压的复合操作方式,其中一个目 的是 。 A. 可以提高过滤推动力; B. 避免恒压操作后期过滤速度太慢; C. 降低过滤阻力; D. 避免恒压操作初期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