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94862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地理(文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选对得2分,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人类的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完成1-2题。1广东人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食品,形成这种饮食习惯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B.土壤C.气候D.地形2. 以上现象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整体性 差异性 开放性 层次性 A.B.C.D.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区划图,读图回答3-4题。 3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

2、指标是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4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B降水少 C多大风D低温冻害 右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 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 A. B. C. D.6. 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 B. C. D.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

3、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下列7-8小题。7.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8.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百度公司根据LBS大数据(利用手机定位功能获得)进行计算分析,在地图上展现人口流动的轨迹和特征。图1示意2015年春节前第五天离京人群主要去向省区和城市。据此完成910题。9图l的制作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和CPS B.RS和

4、GISC.GPS和GIS D.RS、GPS和GIS10根据图文资料推测该时段A.社会因素促使人员离京 B.离京人员南方多于北方C.离京人员属返乡就业,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 D.离京人员多乘飞机出行 右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回答11-12题。11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河西走廊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12我国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防治风蚀荒漠化 B防治水蚀荒漠化 C防治冻融荒漠化 D防治土地盐渍化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13-14小题。13.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B热带

5、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4.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 B C D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1516题。15.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湖畔土壤肥力下降湖泊航运条件变差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湖泊周围局地气候有所改

6、善A. B. C. D.16.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中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下图为该区域1975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图,回答下列17-18小题。17.该时段耕地布局总体呈现A.东进 B.南下 C.西扩 D.北上18.2000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A.土地沙化 B.耕地撂荒 C.退耕还草D.自然灾害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19-20题。19.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防风固沙 净化水质 涵养水源 塑造地貌A B C D20

7、.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国际专业期刊发表的最新报告披露,印度尼西亚首度超越巴西,成为热带雨林消失最多的国家。2000年至2012年,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面积高达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据此回答21-22题。21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农民烧荒种植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 B C D22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珍贵的野生

8、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 B C D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23-24题。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粮食总产量198519%333km2520mm3810%205kg1.025亿kg199510%478km2450mm4235%135kg0.975亿kg23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人口增长过快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24根据表格内容分析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对该区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气

9、温年较差减小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年降水量增加 D.地下水增加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1)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2),回答25-26题。25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26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开发小水电封山育林禁止采伐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 B C D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27-28小题。 27.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28.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

10、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分别对应的是A、 B、 C、 D、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读图回答29-30题。29.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A.风能、太阳能 B.核能、太阳能 C.核能、地热能 D.风能、地热能30.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A.纺织工业 B.电子工业 C.食品加工业 D.石油化学工业山区某乡镇10年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据表中内容回答31-32题。31.形成该乡巨大变化的原因是A.自然条件的改变 B.农业产业结构调整C.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D.综合治理了社会环境32.该乡镇发

11、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A.交通便利B.原材料丰富 C.技术水平高 D.接近消费市场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33-35题。33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化 B.城市化地区差异 C.人口分布变化 D.土地生产力差异34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均耕地多 B.高速铁路的建设 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D.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35.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条件 B.铁路运输 C.生产水平 D.市场需求二

12、、综合题:(3大题,共30分)36.(10分)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结合相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2分)(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2分)(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4分)(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2分)37.(10分)读材料,回答问题。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