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居儿童口腔保健(精品PPT)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594817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居儿童口腔保健(精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集居儿童口腔保健(精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集居儿童口腔保健(精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集居儿童口腔保健(精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集居儿童口腔保健(精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居儿童口腔保健(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居儿童口腔保健(精品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amp;lt;p&amp;gt;&amp;amp;lt;p&amp;amp;gt;集居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宁波市妇儿医院纪平儿童牙齿&amp;amp;amp;#168;一、乳牙&amp;amp;amp;#168;二、年轻恒牙乳牙的解剖一、乳牙解剖的共性特点(一)颜色乳牙为乳白色,恒牙为淡黄色;乳牙的光泽较暗,恒牙的光泽较亮。(二)数量乳牙20个,其中乳切牙8个,乳尖牙4个,乳磨牙8个;恒牙32个,其中切牙8个,尖牙4个,前磨牙8个,磨牙12个。(三)大小乳牙都比同名恒牙小,但乳磨牙比继承恒牙大。(

2、四)形态乳牙形态基本与同名恒牙相似,但又有自身特点。尤其是下颌第一乳磨牙变异较大。乳牙髓腔占牙体比例大,髓角高。(五)乳牙邻接面为面接触,恒牙为点接触。乳牙牙根下有恒牙胚,到一定年龄会发生生理性牙根吸收。(六)硬组织结构1、乳牙牙体硬组织薄,其厚度是恒牙的13-12左右。2、有机质含量高,无机质含量相关不大。3、钙化差,硬度低,易磨损。二、乳牙生理功能虽然乳牙比恒牙存留口内的时间短,但乳牙的生理功能却比恒牙还要多。(一)咀嚼功能切割撕裂捣碎磨细机械加工,为下一步化学消化打下良好基础。(二)促进颌面部和全身生长发育乳牙的咀嚼功能,不仅可以促进消化,而且可以增进牙周组织的健康和功能,促进颌面部软、

3、硬组织和全身的生长发育。(三)诱导恒牙萌出和正常恒牙咬合的形成这是乳牙多于恒牙的唯一特殊功能。如果乳牙因病早失,可致邻牙移位,间隙变小,使恒牙萌出异常,最终产生恒牙咬合畸形。(四)发音功能牙齿是发音的辅助器官之一。乳前牙缺失,对儿童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齿音、唇音和舌齿音)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五)美观功能唇红齿白是美观的条件之一。正常的乳牙、牙列、牙槽骨支持颌面部软组织,使唇颊部丰满适度,左右对称,形态正常,表情自然。牙齿损坏严重,常常造成某些不美观的面容。三、牙生理萌出的特点1、每牙萌出有一定时间。2、牙萌出有一定次序。3、左右同名牙成对萌出。儿童口腔常见病(一)一、儿童龋齿&amp;

4、amp;amp;#168;1、乳牙龋病的发病情况(一)患率: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为20%-90%不等。1982年-1984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中、小学龋病抽样调查:城市为79.55%,农村为58.48%。1995年第二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表明,5岁儿童城市患龋率为76.69%,农村为78.28%,平均为76.55%。有调查表明乳牙患龋恒牙。乳牙萌出不久即可患龋,随年龄不断升高,5-10岁逐渐下降。(二)好发牙位3岁前上颌中切牙,5-9岁上下颌第一乳磨牙,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三)好发牙面乳前牙为邻接面和唇面,乳磨牙为咬合面和邻接面。&amp;amp;amp;#168;2、乳牙龋

5、病的好发因素(一)乳牙的解剖,组织特别因素?乳磨牙窝沟,点隙形态复杂且不规则,更易滞留细菌,食物,不利清洁。?乳牙两邻接牙为面接触,自洁作用差。?乳牙牙体硬组织薄,钙化差,硬度低,羟磷灰石晶体小,化学反应活跃,抗酸力低。?大多数乳牙列有生理间隙,细小间隙易嵌食物。(二)儿童的生活习惯因素?儿童进食次数多,食物多含糖,少纤维,质软,粘稠,易滞留,牙面易发酵产酸。?儿童睡眠时间长,口腔活动、唾液分泌少,自洁作用差。?年龄小,漱口、刷牙的清洁能力差。?少数婴幼儿有夜间哺乳和衔乳头睡觉的不良习惯,易致奶瓶龋。(三)监护人的防龋意识因素?监护人对儿童防龋意识低,不了解口腔护理,保健知识和方法。不带儿童定

6、期检查、诊治牙病。?认为乳牙要被恒牙替换,不重视儿童乳牙龋病治疗。?儿童患龋后,只有出现疼痛症状时才急于去医院看牙病,不痛不关心儿童的牙齿健康问题。龋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常常导致早期延误治疗。3、乳牙龋病的临床特点?患龋率高,发病年龄早。?患龋牙位多。尤其是猛性龋和奶瓶龋。?邻接面龋发生率较恒牙高。?龋蚀范围广,牙面多,程度重,残冠、残根多。?急性龋多,进展快,短期内易继发牙髓炎、尖周炎。3、乳牙龋病的临床特点(续)?自觉症状不明显,易延误早期诊治。?充填率低,绝大多数没去医院治疗,或已无法治疗。需治疗的患牙数量大。?充填后继发龋多。龋损不易去净,隔湿困难,洞缘密合度差。&amp;am

7、p;amp;#168;4、乳牙龋病的危害&amp;amp;amp;#168;乳牙龋病虽不像有些疾病直接威胁生命,但患龋率高,继发龋多,不仅对儿童个人的局部和全身有危害,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影响。&amp;amp;amp;#168;(一)对乳牙本身的危害&amp;amp;amp;#168;直接造成牙体缺损,继发牙髓、尖周病,最终导致残冠、残根、失牙,降低或丧失咀嚼功能。&amp;amp;amp;#168;(二)对恒牙的危害&amp;amp;amp;#168;1、其继承恒牙或相邻恒牙也易患龋&amp;amp;amp;#168;2、继发尖周炎可致继承恒

8、牙釉质发育不全&amp;amp;amp;#168;3、牙体缺损或早失,易致乳牙列变短,使恒牙萌出异常,进而产生恒牙咬合异常。&amp;amp;amp;#168;(三)对相邻口腔组织器官的危害&amp;amp;amp;#168;1、残冠、残根、根尖外露,可刺伤口腔粘膜,形成溃疡,妨碍舌运动,引起牙龈炎症。&amp;amp;amp;#168;2、咀嚼功能明显下降,或因一侧乳牙龋病导致单侧咀嚼时,妨碍颌面部骨、软组织的正常发育。&amp;amp;amp;#168;3、可引起相应部位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颌骨骨髓炎和副鼻窦炎。&amp;amp;amp;#

9、168;(四)对全身的危害&amp;amp;amp;#168;1、咀嚼功能下降,对食物切割、磨细不充分,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和全身生长发育。&amp;amp;amp;#168;2、成为感染病灶后,可被血液或淋巴带至其他器官,产生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慢性肾炎、视网膜炎等全身性疾病。&amp;amp;amp;#168;3、影响美观,妨碍发育。食物残渣嵌入龋洞产生腐臭,可造成儿童自卑心理,有碍正常交往。&amp;amp;amp;#168;(五)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amp;amp;amp;#168;1、患儿诊疗需家长陪同,影响家长工作,费钱、费时,

10、更影响学生学业。&amp;amp;amp;#168;2、现代健康标准对口腔的要求是:牙齿无龋洞,牙龈无炎症。要达到此标准,家庭、社会及国家必须支付巨额费用。二、儿童龋病的治疗&amp;amp;amp;#168;(一)乳牙龋病治疗的目的和意义&amp;amp;amp;#168;其目的和意义在于:终止龋病发展,预防继发病,恢复牙冠形态,维持牙冠近、远中中径和垂直高度,维持牙列完整,以利乳、恒牙正常交替换,恢复咀嚼功能,促进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对于凡是认为乳牙要替换,不必治的观点,要纠正。&amp;amp;amp;#168;(二)乳牙龋病的治疗难点&amp;

11、amp;amp;#168;1、患儿年龄小,配合差,操作难度大。&amp;amp;amp;#168;2、牙冠小,高度低,牙体组织薄,制洞深度受限,固位形和抗力形差,修复物易脱落,此情况第一乳磨牙和乳切牙更为突出。&amp;amp;amp;#168;3、牙髓腔大,髓角高,制洞时易发生意外穿髓。&amp;amp;amp;#168;4、受牙齿解剖形态和保护牙髓的限制,难以达到治疗目的,并易发生继发龋。&amp;amp;amp;#168;(三)治疗方法&amp;amp;amp;#168;尽管乳牙在治疗上有很大难度,但作为医生和儿童监护人,都应积极努力去配合做好该项

12、工作。&amp;amp;amp;#168;1、对一般深度龋病,牙髓情况好,采用去龋充填法。&amp;amp;amp;#168;2、牙髓发生炎症采用牙髓病治疗法,牙髓坏死并发生根部炎症采用根管治疗法。&amp;amp;amp;#168;3、对婴幼儿合作差,龋坏程度尚可者采用去龋法与药物疗法联用。&amp;amp;amp;#168;(三)治疗方法(续)&amp;amp;amp;#168;4、再矿化治疗,对脱矿、硬度下降,但尚未形成龋洞的早期龋病,涂布矿化液,或矿化液漱口,使之重新矿化。&amp;amp;amp;#168;5、对点隙窝沟深者,采用窝沟封

13、闭,临床上多用于六龄牙,即第一恒磨牙。三、儿童龋病的预防&amp;amp;amp;#168;龋病可以预防,关键在于个人。儿童因自理性差,需要监护人的督促和指导。&amp;amp;amp;#168;预防龋病的方法繁多:&amp;amp;amp;#168;1、口腔卫生防龋法(菌斑控制法)&amp;amp;amp;#168;2、饮食防龋法&amp;amp;amp;#168;3、代用糖防龋法&amp;amp;amp;#168;4、微量元素(主要是氟)防龋法&amp;amp;amp;#168;5、药物防龋法&amp;amp;amp;#168;预防龋病的方法(续)&amp;amp;amp;#168;6、窝沟封闭防龋法&amp;amp;amp;#168;7、免疫防龋法&amp;amp;amp;#168;8、替代防龋法&amp;amp;amp;#168;9、激光防龋法&amp;amp;amp;#168;10、基因重组防龋法谢谢观赏!&amp;amp;lt;/p&amp;amp;gt;&amp;lt;/p&amp;gt;&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