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1594590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鸿门宴》阅读练习及答案(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鸿门宴》阅读练习及答案(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鸿门宴》阅读练习及答案(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鸿门宴》阅读练习及答案(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阅读练习及答案(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鸿门宴阅读练习及答案(五)(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鸿门宴(节选)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

2、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

3、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11. 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 )A.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同“纳”,使进入B. 沛公起如厕 到,往C. 道芷阳间行 小径D. 窃为大王不取也 私下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今日之事何如 欲诛有功之人B. 与之同命 则与一生彘肩C. 樊哙侧其盾以撞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D. 劳苦而功高如此 拔剑切而啖之1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答案】11. C 12. A 13. 1)现在人家就像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就像是鱼和肉。还辞谢什么呢?(2)我死都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人都反抗他。【解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道芷阳间行”中“间”如解释

5、为“小径,小路”,不符合语法要求,从句中来看,“行”是动词,“间”本是名词,“小路”,名词放在动词前,要么做主语,要么做状语,而这句话的主语是“沛公”等人,故此处的“间”就必须做状语,故“间”是名词做状语,意思是“从小路”。故选C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项,两个“之”均为结构助词,的。B项,“与之同命”中“与”是介词,和;“则与一生彘肩”中“与”是动词,给。C

6、项,“樊哙侧其盾以撞”中“以”是连词,表修饰;“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中“以”是连词,表目的,来,用来。D项,“劳苦而功高如此”中“而”是连词,表并列;“拔剑切而啖之”中“而”是连词,表顺承。故选A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方”,正;“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判断句,两个“为”表判断,是,“鱼肉”古今异义,鱼和肉;“何辞为”,“何为”,固定结构,还干什么呢,“为”,句末语气词,呢。第二句中,“且”,尚且;“安足辞”,“安”,哪里,“足”,值得;“举”,杀光,“胜”,用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