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转移技术(护理)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4554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9.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位转移技术(护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体位转移技术(护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体位转移技术(护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体位转移技术(护理)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体位转移技术(护理)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位转移技术(护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位转移技术(护理)解读(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位转移技术 广东省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朱洪翔 一、概念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 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 。包括床上转移、卧坐转移及 坐站转移。 二、方式 独立 帮助 借助器械 三、 转移的生物力学 1. 支撑面(基面):是指支撑一 件物体的底部面积,支撑面越 大,物体就越稳定。 2. 重心:是指物体重力的中心, 即重力的平衡点 。 3. 重心线:垂直经过重心点的直 线。 基面、重心点与重心线三者的关系 搬移与重心线的关系 四、 正确应用躯体力学的 原理 A 双脚分开、屈膝、 维持重心线于基面 范围内。 B 被搬移者和搬移者 一起移动,利用股 四头肌力量而非单 纯腰背肌力量站起 。 C

2、保持腰背挺直屈膝 蹲下。 主动转移技术与方法 1、 床上转移:翻身、坐起、坐卧转移 A 偏瘫病人仰卧侧卧翻身法 a 伸肘摆动翻身法(健患) b 健腿翻身法(患健) B 截瘫病人仰卧俯卧翻身法 C 偏瘫病人床上移动 2 、床边坐起与躺下 A 偏瘫病人床边独立坐起 B 截瘫病人床上独立坐起 C 截瘫病人借助绳梯、吊绳、扶栏等坐起 2.绳梯: 可安在床头便于瘫 痪病人起床使用。 3床边扶手装置 : 可安在床上,瘫 痪病人起床抓握 使用。 两椅间坐位转移技术 成角转移 两椅前缘之间夹角3045度,若是轮椅,两 椅间的扶手最好拆除。 (1)病人向椅前移动,并使两足放好; (2)靠近第二把椅子的扶手后握着

3、第二把椅 子最远侧或者扶手,另一只手握着第一把 椅 子; 若不能使用两腿站立,在转移前,把两腿搬 到第二把椅子前则是有帮助的; (3)病人用两手撑着(腿可以辅助),将 臀部摆到第二把椅子上面; (4)两手握着第二把椅子扶手,两脚进 行适当调整以便维持平衡; (5)慢慢坐到第二把椅子上。 侧方转移 两椅并排放着,如果使用轮椅,两椅 间的扶手最好能去掉。 (1) 病人身体向第二把椅子侧斜,握 着该座位的远侧扶手或座位边缘,另一 只手握着第一把椅子扶手; (2)病人将臀部从第一把椅子横过到第 二把椅子上; (3)调整两脚姿势慢慢坐下。 滑板转移 此方法适用于两椅高度不同,或两椅间有一定距 离 (1)

4、两椅并排放着,如果使用轮椅,两椅间扶 手应去掉; (2)滑板放在两椅间,病人坐在其中一端; (3)将板和椅子固定住,病人横过滑板; (4)移到第二把椅子后,调整两腿,然后去掉 滑板。 错车式转移 两椅面相对,第一把椅子略偏左(或右)侧,如果 使用轮椅,应将脚踏板拉向旁边或去掉; (2)病人向椅子左(或右)迈双腿,使两椅尽可能靠 在一起; (3)病人向椅前移,他将左(或右)手放在第一把椅 子扶手上,右(或左)手放在第二把 椅子座位后面; (4)两手向下用力抬起臀部,然后摆过来坐到第 二把椅子上; 第一把椅子搬走,(如果是轮椅,可将其推开) 调整两脚及臀部,使其处于舒服位置。 床-椅转移技术及方法

5、 前向转移方法 截瘫病人从轮椅到治疗床或病床上,多用前向转 移技术。此种技术包含三个动作成分: 1)臀部在轮椅上向前挪动; 2)将下肢抬到治疗床上; 3)躯干的移动。 详述如下: 1)轮椅放置于床边,膝能接触到床边时,锁住 车闸。 2)病人头、躯干前屈,为防止跌倒,用一手钩 住扶手,另一手放在同侧下肢膝下, 将该下 肢抬起放在床上,用同样方法,更换另一侧 ,将另侧下肢抬起放到床上。 3)将脚踏板搬开或卸掉,打开车闸与床边对 接,两手握住扶手,头、躯干后倾,撑起 将 身体移至床上。 4)两手移至床上,整理坐姿或慢慢躺至床上 。 后向转移方法 先决条件: 轮椅靠背装有拉链,必须象拉开 衬衣一样能够

6、打开靠背,让出一个道来。 辅助工具: 滑板、手撑器 具体方法: 1)轮椅后倒,使两后轮与床边接触; 2) 拉开后背拉连后, 两手握住扶手并 撑起,躯干前倾,提臀后移; 3)从滑板上滑到床上,再借助手撑器 ,继续后移; 4)把双脚全部移到床上后,将滑板拿 开。 其他方法 浴板侧移入浴 独立侧移入浴 被动转移技术与方法 功能障碍比较重,不能进行主动活动的 病人,通常需要他人扶抱才能完成转移 活动,因此将完全依赖他人帮助的转移 称为被动转移或扶抱转移。 1. 扶抱的基本原则 (1)扶抱者应分腿站稳。 (2)利用下肢肌肉承担重量,切勿用腰背力 。 (3)身体循着扶抱方向移动。 (4)保持伤残者身体两边

7、对称。 2. 扶抱前应注意事项 (1)计划转移方法和方向。 (2)预备充裕的空间,使扶抱过程得以 安全地进行。 (3)若要由床移往椅或由椅移往轮椅, 要先将椅或轮椅放在适当的位置,以缩 短距离及减小转换方向。 (4)锁上轮椅或活动床,拆去阻碍移位的扶手及 脚踏。 (5)为了两者的安全,扶抱者及伤残者均需穿着 适合的鞋子或赤脚进行扶抱, 赤脚会更为安全, 但切不可只穿袜子,这是非常危险的。 (6)倘若扶抱过程需要两位或多个扶抱者,则每 一位都必须清楚了解整个程序方可。开始时, 由其中一位负责发口号,如(一、二、三、起 !)然后同时把伤残者扶起。 3. 选择扶抱方法要考虑的 事项 (1)伤残者的身

8、形及体重。 (2)伤残者的伤残程度。 (3)扶抱者本身的能力,并能认识到在 某种情况下需要其他助手。 (4) 在进行扶抱前,应作自我介绍及清楚 解释目的和扶抱程序。 (5) 留意突然或不正常行动如中风病人 的不随意动作。 4.常用的扶抱技术与方法 骨盆扶抱法 (1)病人做好准备,坐在椅子前边,身 体稍前倾,把一脚(健侧脚较合适)稍后 放置, 两足分开。 (2)治疗者面对病人,把一膝顶着病人 前面的膝使之不会倾倒,另一足适当分 开放置 以保持稳定。 (3)治疗者屈曲双膝,下蹲,腰背挺直 ,双臂置于病人双臀下,双手置于病人 双髋下, 如果她的双手不够长,可把一 手置于髋下,而另一手抓住病人腰部的

9、衣裤和腰带,为了使病人舒适站起,治 疗者不能仅仅抓住病人其他地方的衣裤 让病人站起转移。 (4)为了成功站起,治疗者必须让病人 在口令下同时站起,然后治疗者帮助病 人把双髋部摆向另一个位置。 前臂扶抱法 (1)如前所述转移病人作好站立的准备。 (2)治疗者站在病人前面,如前述,顶住病人 一腿,让病人双膝屈曲,背伸直同时抬起双臂 ,双手置于治疗者肘上,而治疗者把双前臂置 于病人前臂下,双手置于病人肘下扶住病人。 (3)嘱病人屈肘并听从治疗者口令一起站起, 同样地如果要从一个坐位转移至另一个坐位, 治疗者帮助病人在坐下前摆动双髋到另一个坐 位。 臂链扶抱法 (1)如前所述病人做好站立的准备工作。

10、(2)治疗者站立在病人一侧(这里以站在患侧 为例)。如前所述,用膝顶着病人的膝和足, 让病人把双手置于扶手上(可能的话),然后如 图所示一手穿过病人较近侧的腋窝下,手置 于病人肩胛上。另一只手 (a)稳定病人的骨盆 (b)推椅背或扶手或 (c)置于髋下帮助病人准备站起。 (3)听治疗者的口令一起站立。 肩胛后扶抱法 (1)病人双膝放置如前所述, 坐在椅子的前沿,双肘前伸 ,双手合在一起放在双膝之 间,受累侧拇指置于最上边 。 (2)治疗者面对病人,如前所 述,用膝顶住病人一腿,双 手置于病人肩后,双手掌置 于病人肩胛骨上。 (3)听治疗者的口令一齐站立 ,使用这种方法,治疗者牵 拉患侧肩胛骨,

11、可以达到减 轻痉挛的作用。 抬起技术与方法 当一个病人的瘫痪程度使他在转移过程 中不能对抗重力在帮助下转移时,治疗 者必须把整个病人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 到另一个地方。 抬起前治疗者及病人的准 备 治疗者: 需要二个或以上人员帮助转移时,必须指 定一个人做指挥,发口令,良好的协调是各 个治疗者之间产生同步活动的基础。 病人准备: 1) 放松:对治疗者或抬起者有信心,不要 在抬起时对他们产生怀疑,对抗情绪; 2) 向前看,不要看地板或抬起者; 3) 全力,如果病情允许,在抬起时全力保 持自已身体的位置。 扶抱中的握腕方法: 1)单腕握, 2)双腕握, 3)指握, 4)双手握持等方法 。 具体扶抱时

12、由参与扶 抱的两人商定用何种 腕握方法。 标准式或椅式抬起法 扶抱者:两位扶抱者面对面站立,尽量靠 近病人,双脚前后分开,前脚向着预定移动 方向,屈膝半蹲下,保持腰背挺直及抬起头 部。一手扶着病人背部下端,另一手腕握, 承托着大腿靠近臀部部分。 病人:交叉双臂于胸前或绕着扶抱者的 肩膊保持下腭后缩,被抱起时用脚跟向床面 推,伸直双腿,帮助移动。 这种扶抱法的优点是:在整个过程中可 观察到病人的表情和反应;对胸部和上肢疼 痛的病人特别适用。 方法:扶抱 者用腿力 站起将病 人抬离床 面,循着 预定的方 向把病人 的重量由 后脚移至 前脚,到 达目的地 后,然后 将他缓缓 放下。 穿臂抱法 适应症

13、:这种方法要求病人的双臂或 至少一只手臂或手掌较为强壮,因此偏 瘫、截瘫、 脑瘫病人均可适用。 使用此方法,可由一人完成病人的 床上转移,两人可完成病人床 =椅、 厕所等两地间的转移 技术要领: 病人在胸前两手交 叉握着自己的手腕( 同上述几种握法)治 疗者或抬起者站在病 人后面。两手穿过病 人腕下,握着病人前 臂,身体贴近他的背 部。若需要两位,则 令一位两手放在病人 膝下或小腿处。 肩膊/澳洲式抬起法 扶抱者: 两位。扶抱者肩对肩站立在病人的 后侧,尽量靠近床边,双脚前后分开,前脚 向着预定移动方向,面背着病人。屈膝半蹲 下,挺直腰背及抬起头。肩膊承托着病人腋 下,让他的手臂垂于扶抱者背部

14、。一手(腕握) 承托着病人大腿靠近臀部部份,另一手可拉 着扶手,或扶着床或病人背部。 病人:坐直 方法:扶抱者利用腿力站起,循着预定方向把 重量由后脚移往前脚将病人抬起。 这种扶抱法的优点: (1) 适用于多种情况及扶抱比较重的病人 (2) 扶抱者只需用一只手臂进行移动,空 出的手可用来稳定轮椅或开门或控制病 人的头部及上身。 (3)扶抱者可面向移动方向,所以可走 较长的距离及上落楼梯、巴士或坐厕等 。 (4) 扶抱者与病人距离极接近,从力 学上分析,这是最省力的方法。 脑瘫婴儿的扶抱方法 基本原则 1. 鼓励孩子保持良好的 姿势 (1)头部要端正; (2)双手伸直向前; (3)双腿分开; 2

15、.抱起躺着的孩子,要先 协助他转身并同时教他 转身的动作 3. 扶坐起来时 ,要避免头部 突然后仰。 4. 将孩子靠着 扶抱者的身体 抱起,以便控 制他的躯干, 手臂和臀部。 5. 保持扶抱者腰 背挺直,用腿 力站起来 6. 抱起后按孩子 的个别情形抱 他在适当的位 置,使孩子觉 得安全和舒服 。 如果孩子自已能够做得到上述由一至五的动作或只是其中的一部份,应让 他自已做并加以鼓励。 1、 扶抱屈曲型患儿 特点 屈曲型孩子的身体过于卷曲,往往不能 自动抬起头部或挺直腰背 扶抱要点: 鼓励孩子控制头部位置及伸直腰背 和臀部。请 注意图中扶抱者手的位置。 2、扶抱僵硬型患儿 特点僵直型孩子的身躯笔

16、直,非常僵硬,不 能前后弯曲。 扶抱要点: 防止他猛力将身体向后弯及鼓励他 控制头部位置。 扶抱者的手可以抱着或托着孩 子的膝部。 3、 扶抱偏瘫或髋臀僵硬 患儿 (1)僵直型及偏瘫的孩子 1) 将孩子较差的一只手 微屈放在扶抱者的肩膊 上,并要保持孩子的手 向上及向外伸。 2) 将孩子的双腿分开骑 跨在扶抱者的腰间 (2)僵直型及两腿之间胯 臀僵硬的孩子。 扶抱者的注意事项 1.不可单握着孩子的手或手臂便抱起他,因为 孩子缺乏正常的肌肉控制来保护关节,只握 着孩子的手便抱起他,不但危险,而且会加 深他的痉挛程度。 2. 不要把孩子当作婴儿般抱着,尽量让孩子学 习控制自已的身体。 3. 不要把不能控制头部的 孩子背在背后,这样会使他 的头部后仰或倾倒。对这类 孩子,应使用特别背带把他 抱在前面(如图)。 借助升降机等机械性的转移 技术 是指一种用于转移和/或吊起病人的机械装置 ,除动力装置外,还有合适的吊带及固定的 坐套,它可以将病人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 个地方,如从床上到坐厕椅或到浴池等。 移动式升降机特点及用途 1.此种升降机用圆形或方形钢管制 成,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