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4544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型作文写(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命题轨迹 “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标题”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 一、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认识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 出现的题型。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特别是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 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 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所以从能力划分角度 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 文。 六、写作( 2015年全国二卷)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 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 志创

2、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 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 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 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 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 “ 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 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 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 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 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六写作( 2015年全国一卷)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 接电话,家人屡

3、劝不改,女大学生 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 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 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 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 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 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 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 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 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 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 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 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 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考生在真 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

4、,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 全国一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 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 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都会引导考生就一个 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 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 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 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 ,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解题思路 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 2、内容驱动-内容的规定 3、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 4、对象驱动-对

5、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分为两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和 任务写作部分。要注意: (一)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我们只有在掌握材 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 常重要;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 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所以,考生 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 防止离题。 (三)往往这样的命题材料不止一个,所以要仔细 分析材料间的异同,为写作做好准备。 (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既然是先“读”后“ 写”,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 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 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

6、 (五)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 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 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写作任务是什么?一定分析透彻,否 则累死也无功。 任务驱动型作文八步走 1、定向概括:有针对性的概述材料 2、抛出问题:疑问句的形式出现,紧扣选择对象 3、定向定性:表达立场,尝试使用术语(概念界定) 4、分析问题:针对对象行为展开原因或者条件等分析; 5、解决问题:适当性地提出一些实际实用的措施; 6、自我校准:完善观点,使之严密 7、普遍价值:(再问一个问什么?联系现实、社会等) 8、总结深化。 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六法: 1、析材

7、料 2、论危害 3、挖根源 4、提办法 5、联现实 6、作结论(作呼告) 常用结构模式: 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议充分(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 联紧扣(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 结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李师傅 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 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 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 钱,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

8、峙”数小时 ,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 ,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此事引起了社会 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陈小姐、李师傅、其他乘客或警 察的行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举隅 核心事件:是否要交1元钱 涉及对象:陈小姐、李师傅、其他乘客或警察 第一,从陈小姐的角度。她认为公交公司的规定不合理,她有实际困难得不到及时的帮 助而使她做出“对峙”、报警等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她这样做对不对呢?我们 应该怎么看? 1从肯定她的角度:坚持原则,维护

9、个人的利益;母亲的天性等 2从批评她的角度: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罔顾他人的利益;理性表达合理的诉求;公共 精神、公共意识的培养。 第二,从司机的角度。他执行公司的规定,面对陈小姐的“据理力 争”坚持不开车,一度造成了混乱的局面。司机的这种做法对吗? 这场混乱完全无法避免吗?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司机的所行所为? 1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效益为先。 2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3人与人之间应该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 1元背后有“真相” 带着1岁大孩子乘坐公交车的陈小姐,面对司机李师傅1元行李 货品票的购买要求断然拒绝,双方对峙数个小时。期间警察两度出 警,车上数十位乘客被迫转车,最后以陈小姐风风

10、光光地搭乘警车 回家,事情才得以平息。(概述材料,体现针对性) 就事件最后结局来看,似乎是陈女士占了上风,然而令人感到 怀疑的是:陈女士真的不应该交这一元钱吗?其义正言辞的拒绝究 竟有多大的理性空间?警察两度出警,数十位乘客被迫转移所导致 的时间与人力资源的浪费难道与陈女士毫无干系?(质疑,抛出问 题) 选择以陈小姐为评说对象 不可否认的是,陈女士的确是一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母亲。与司机的对峙 过程当中,孩子的安全是她考虑的全部:不愿意把孩子弄醒,又不愿把孩子抱在 手上让其面临危险。举手投足之间编织出来的,是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然而, 正是这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有时会模糊我们原本应该清晰的“

11、理”,从而混 淆了事情的本质,颠倒了事情的原委。(定性,说理先礼让三分,承认对方合理 性) 陈女士应该花1元钱,买上行李货品票。这是社会规则,更是社会契约。上 公交交费,行李超过公司限定重量补交行李货品票,应该是公交公司多年来一直 奉行的规章制度,已经在时间推进之下成为了社会公众之间普遍接受的社会共识 ,是每一位生活在文明社会的公民理应奉行的法则。陈女士纵然有诸多的不便, 也是一位好妈妈,但其更应该是一位合格的理性公民,要学会在社会规则之内办 事,而并非将“情”凌驾于“理”之上,毕竟其重量确实超过了标准的限度。一 旦公共法则被突破,“情”将会猛烈地攻击“理”。不难想象,各位乘客们的 “BB车”

12、们便会蜂拥而至,那么公交车到底是客运公交车还是货运公交车呢?( 原因分析) 退一步来讲,陈女士完全可以有更加理性的选择,完全可以不必纠结 这1元钱。身处这样的文明社会,作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眼看着公交车上怀 抱婴儿的妈妈,礼让势在必行,陈小姐所言的“没有空座位的危机”定会 化解。(适当补充)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陈女士的现象屡见不鲜:上了年纪的老大 娘无故占据他人店铺,不给吃的就不走;情人节小孩高价卖鲜花,不买就 是不撒手她们确是我们应该爱与关心的人,只不过有时候爱的方式能 不能有一些转变,最起码要让他们知道情与理的区别,规则的底线,如此 我们的社会空间才能更加公共透明。(联结问题并收束全文

13、) 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 思维建模一详解 1、定向概述材料; 传统材料作文的写作,总是习惯性的要求在文章的 首段对题目所涉材料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从而达 到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的目的,任务驱动型写作当 然也不会例外,只不过其针对性需要更加突出。 任务驱动型写作一般明确了写作任务,通常是针对 材料几类不同的人群或者几种不同的观点,要求学 生选择一个角度来构思文章,因此在任务驱动型性 写作的首段概述材料时,一定要凸显出其选择的对 象:也即某个任务或者某个观点,切忌胡子眉毛一 把抓。 2、抛出问题: 疑问句的形式出现,紧扣选择对象; 在有针对性概述材料的前提之下,需要从指定角度 来重新审视材料,

14、观测所选对象在材料中的所作所 为,然后针对其具体行为来寻找问题。 可以运用疑问的方式:如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做到 底对还是错?该行为背后到底隐含了如何的现实意 义? 抑或反问的形式,如这样做一定对吗?除此之外就 真的别无选择吗?难道就只有它是受害者吗?等等 。 在具体的写作实践过程中,最好是能够直接跑出具 体的问题,紧扣选择对象。 3、定向定性:表达立场,尝试使用术语(概念界定); 针对以上抛出的问题,下一步就是要紧锣密鼓对所论对象进行定 向与定性: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其对错该如何究断?在 做具体的分析过程当中,有两点是需要注意: 一是在定性定向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采用一些术语来表述,术

15、语通常属于偏正式结构。在运用术语进行解释时,切记要对所引 术语进行概念的界定与分析,也即该术语到底源于何意。 二是在给具体行为定性的过程当中,要体现出思维的辩证性,切 记非黑即白,一刀切的单元化思想,尝试着先礼让三分,承认对 方的合理性,如此观点才会更加圆融。 4、分析问题:对选择对象展开原因或者条件等分析; 定性定向之后,要就具体的行为特点尝试做原因与条件的分析: 该行为为何会出现?其背后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主客观的条件? 该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做具体分析的时 候,一定要扣住材料的具体内容和事理关系,做到就事论事,切 忌天马行空,完全脱离材料,任意驰骋。 5、适当性地提出一

16、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明晰了具体行为的原因与所需条件之后,需要 适当性地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有 了方法论的补充,议论才会显得更加有立体感 。在提出解决措施的过程当中,尽可能要实事 求是,不宜过分夸大或者扭曲事实,不能动不 动就去找政府,找相关部分,要体现思想的多 元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自我校准 树立反方意识,甚至预设反方的立场,或进行 自我质疑,寻找自己立论的不足。考虑结论的 适用性和普遍性等。这也是议论文思辨性的 体现。 7、以小见大,适度拓展 (即再问一个问什么?联系现实、社会等) 完成上面五个步骤,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文章观点的基 本论证,接下来可以适当地就文章所论问题进行一个 思维上的提升,从而拓展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