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经济损失估算理论.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4348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经济损失估算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事故经济损失估算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事故经济损失估算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事故经济损失估算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事故经济损失估算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故经济损失估算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经济损失估算理论.(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经济学 第六章 事故经济损失估算基本理论 学习要点: 事故损失的有关基本概念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估算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事故非价值对象损失的价值化方法 职业病经济损失计算 1Tian_sc 安全经济学 第一节 事故经济损失估算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基本概念 u 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或)经济损 失的、非预谋性的意外事件。 u事故损失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或健康的 丧失,物质或财产的毁坏,时间的损失,环境的 破坏。 u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指与事件当时的、直接 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估价的损失,如事故导 致的资源、设备、设施、材料、产品等物质或财 产的损失。 2Tian_sc 安全经济学 u事故间接经济

2、损失指与事故事件间接相联 系的、能用货币直接估价的损失,如事故导致的 处 理费用、赔偿费、罚款、时间损失、停产损失等。 u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当时的、 直接相联系的、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如事 故导致的生命与健康、环境的毁坏等难以直接价值 化的损伤。 u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间接相联 系的、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如事故导致的 工效影响、声誉损失、政治与安定影响等。 3Tian_sc 安全经济学 u事故直接损失指与事故事件直接相联系的 、能用货币直接或间接定价的损失,包括事故直 接经济损失和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 u事故间接损失指与事故间接相联系的、能 用货币直接或间接定

3、价的损失,包括事故间接经 济损失和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 4Tian_sc 安全经济学 二、事故损失分类 按损失与事故事件的关系划分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按损失的经济特征划分 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 按损失与事故关系和经济的特征进行综合分类 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 直接非经济损失、间接非经济损失 5Tian_sc 安全经济学 按损失的承担者划分 个人损失、企业损失、国家损失 按损失的时间特性划分 当时损失、事后损失、未来损失 按损失的状态划分 固定损失和可变损失 6Tian_sc 安全经济学 对对照概念标标准意义义 经济经济 /非经济经济 事故损损失是否有 或应应当有价格 用于测测定事 故损

4、损失的经经 济济特征 直接/间间接 损损失是否可以以 货币货币 形式计计量并 有账账可循 用于决策者可以 觉觉察到的现实现实 存在的经济经济 激励 固定/可变变 损损失是否随事故 的发发生和严严重性 而变变化 用于衡量单单个决 策者采取措施以 减轻轻事故水平的 经济经济 能力 内部/外部 费费用是否由造成损损失 的经济单经济单 位支付 用于对对比单单个决 策者和社会改善工 作环环境的经济动经济动 力 u事故损失分类对照表 7Tian_sc 安全经济学 三、国外事故损失计算方法 1.海因里希方法 2.美国西蒙兹计算法 3.日本野口三郎计算方法 4.现场跟踪基础上的放大样法 8Tian_sc 安全

5、经济学 u关于伤亡事故直间比的研究: 继海因里希的研究之后,许多国家的经济学 家探讨了这个问题。人们普遍认为,由于生产条 件,经济状况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伤亡事 故直间比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例如,芬兰国家安全委员会1982年公布的数 字为1:1,英国的雷欧普尔德等的研究结果为5:1 ,美国的博德在分析20世纪70到80年代美国的情 况时,得到一冰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间接经 济损失最高可达直接经济损失的50多倍。 9Tian_sc 安全经济学 由于国内外对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划 分不同,直间比也不相同。 一般来说,我国的伤亡事故的直接损失 所占的比例应该较国外的大。 根据对少数企业的伤亡

6、事故的经济损失 资料的统计,我国的直间比大约在(1:1.2) (1:2)之间. 10Tian_sc 安全经济学 四、国内事故损失计算方法 一般计算方法 理论计算方法 事故总损失L=经济损失+非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A+间接经济损失B +直接非经济损失C+间接非经济损失D 3.宋大成法 (以真实事故数据为基础的分类估算法) 11Tian_sc 安全经济学 第二节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一、估算的基本理论 事故经济损失=L1i+L2i 事故非经济损失=比例系数事故经济损失 事故总损失=事故经济损失+ 事故非经济损失 式中 L1ii类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L2ii类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 12T

7、ian_sc 安全经济学 二、事故损失估算的技术基础 1伤害分级比例系数法 第一步,首先把人员伤亡分级,并研究分 析其严重度关系,从而确定各级伤害程度的 比重关系系数。 通过比例系数的确定按非线性关系处理, 可得表6-2的系数表。 13Tian_sc 安全经济学 第二步,实际损失的估算,可用下式进行: 伤亡损失=VM Ki Ni (6-11) 式中Ki第i级伤亡类型的系数; Ni 第i级伤亡类型的人数; VM 死亡伤害的基本消费,即人生命的价值,例 如按目前规定,死亡一人损失万元 级级 别别 1234567891011121314 休 工 日 死 亡 750055004000300022001

8、5001000 600400200100501; 19Tian_sc 安全经济学 Da 花在职业伤害保险上的年费用; b 可变系数,1; N 保险予以补偿的年度职业伤害案例数; d 以日计的平均不能工作时间(一般等于 日); s 日平均工资(全额工资,包括正常的补贴和 奖金 ) 系数a、b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 来调整,公式的应用也要注意一定的条件。 20Tian_sc 安全经济学 三、非经济损失的价值估算 对于潜在的、物质的非经济的损失,即 上述定义的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和事故间 接非经济损失,也可以采用“直间比系数 法”来进行估算。 为此,首先需掌握各种事故的直接损失 与间接损失的比

9、例关系,然后按上述的“ 伤害分类比例系数法”的程序进行事故总 损失的估算。 21Tian_sc 安全经济学 第三节 事故非价值对象损失的价值化方法 一、人的生命价值的估算 国外的理论: (1)美国经济学家泰勒和罗森; (2)英国学者Smadel,研究了三种不同工业部门为 防止工伤事故而花费的费用,用防止一个人员死亡 所花费的代价(见表6-)推断人的生命价值; (3)美国经济学家克尼斯; (4)美国环境专家托兰诺; (5)目前,国外比较通行的是“延长生命年”法。 22Tian_sc 安全经济学 行业业 年平均风险风险 工人 年均支出 (磅每人 ) 生命 估值值 (万 磅) 轻轻 伤伤 重伤伤 死

10、亡 农业农业 () 钢铁业钢铁业 () 制药业药业 () 表 英国三种行业的安全代价及生命估算 23Tian_sc 安全经济学 国内的理论: 1)我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在进行公路投资可行性论 证时,对人员伤亡的估价为死亡一个人价值1万元 ,受伤一人0.14万元。 2)一种生命价值的近似计算公式: Vh=DhPv+m/(ND) (6-15) 式中 Vh人命价值,万元; Dh人的一生平均工作日,可按10000日即 40年计算; Pv+m企业上年净产值,万元; N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 D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一般取250日。 24Tian_sc 安全经济学 3)我国的企业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客观上对人

11、的生命及健康的价值用货币做了界定。 4)1999年,有学者认为与卫生保健有关的人的 经济价值是人力资本和伤病救治支付意愿和。 综合上面几种情况,把具有代表性的整理归 纳之,生命价值测定理论方法有如下几种: 1)死亡或伤残所付出的各种费用以及对生产影 响带来的损失,将其折算为现行的货币值; 25Tian_sc 安全经济学 2)生命绝对值法:据抢救生命的费用来估算; 3)减少危险法:根据从事危险工作的劳动力价 格来确定,并考虑从事危险工作的福利及津贴; 4)支付意愿法(社会意愿法):直接询问从事 危险工作人员所要求的付予或对安全条件和环境 有所要求而愿意的支付来确定; 5)保险金额法:按人寿保险的

12、价格定值; 26Tian_sc 安全经济学 6)延长生命年法:一个人延长生命一年所能产 生的经济价值之和估算; 7)直接赋值法:根据过去为减少引起生命损失 的风险所制定的政策,直接定出拯救生命所需的 代价; 8)法庭赔偿法:按法院判决对生命损失的赔偿 金额计算。 27Tian_sc 安全经济学 表6-5 国外几种方法定界的生命价值 估值方法典型数值注释 (1)直接赋 值法 $9,000 $9,000,000 假设过去的决定是 合理的 (2)人力资 本法 $100,000 400,000 完全取决于个人一生的收 入,不考虑个人愿望,不 能计算无职业的社会成员 (3)保险金 额法 范围很广 完全取

13、决于个人保险额, 不考虑保护生命的真正价 值 (4)法庭赔 偿法 $250,000 根据个人收入的损失决 定 (5)社会意 愿法 $180,000 1,000,000 很难估计,取决于风险 情况 28Tian_sc 安全经济学 二、安全的价值或风险代价测算 一种生命的风险代价理论 一个人的效用函数U是个人的财富W的递增函 数,即为U(W)。这样,如果人死亡的风险为R ,则一个人的安全效用期望为: ( 1 R)U(W) (616) 如果人们希望保持效用期望固定不变,也就是 说个人的财富(或收入)的增加必须与风险的增 加相抵消,即有: ( 1 R)U(W)=常数 (617) 29Tian_sc 安

14、全经济学 0)()1 ()(= -+- dWWURdRWU )1 (/RUUdRdW- = 对上式全微分,有: 对上式整理可得: (618) 如果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的经济水平 ,待业的经济水平,地区的经济状况等)条件下 ,人的财富是相对固定的,即可假设人的财富有 一固定的效用弹性,有: (619) 30Tian_sc 安全经济学 )1 (/RUUdRdW- = 这样,式 可写成: (620) 由式 即可得到风险的边际代价为: (621) 31Tian_sc 安全经济学 如果我们讨论的是劳动过程尘毒气体引起职 业病危害的风险问题,即风险R是尘毒污染X的函 数,在这种情况下,效用函数对每个

15、工人都是一 样的,即人们希望预期的效用: N1-R(X)U(W) (622) 能够最大化,式中N为受污染危害的总人数, 其余上同,上式的约束条件为: W NW C(Xc X) = 0 (623) 式中 W社会收入或称总财富; NW分配给个人的财富; C污染边际控制费用; 32Tian_sc 安全经济学 X0初始污染水平; X控制后的污染水平; C(X0X)就是控制工业污染的费用。根据上 两式,可导得边际控制费为: C=NU/U(1-R)Rx (624) 式中 C边际控制费用; RX污染对风险的边际影响; 以上探讨的模型是建立在福利理论基础之上 的,它分析的立足点是社会的经济能力。 33Tian_sc 安全经济学 2损失的风险理论 损失风险的估算涉及三种概率分布: (1)每年(或季、月)的损失总额的分布; (2)每年损失发生的次数(损失频数)分布 ; (3)每次损失的金额(损失程度)分布。 试举一个简单例子加以说明。一家企业拥有 一支五辆汽车的车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