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上让学生“动”起来.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943481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课上让学生“动”起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课上让学生“动”起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课上让学生“动”起来.pdf(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校园学习 X i n X i a o Y i l a r l X u e X i 教学实践 体育课上让学生“ 动” 起来 贾洪飞 ( 济源市邵原一中, 河南济源4 5 9 0 1 4 ) 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 用, 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 手段。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目标?如何使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直接简易 的方法是让学生“ 动” 起来。 下面是笔者在体育课堂上的一些做 法 : 一 、动情 积极的情感, 具有激发、 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推动学生 自觉 积极地去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消极的情感

2、, 抑制学生热情, 甚至 会使学生拒绝接受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 学生的情感受教育的 影响, 并能传递给并影响周围的同学。 上课前, 教师布置好教学 场地、 器材, 提前在上课地点候课。 上课时以有力的步伐走上课 堂, 用亲切的话语宣布课的内容, 慈祥地询问身体不适的学生, 并安排好见习生。严肃 的表情 , 凝 聚的 目光投 向尚不能 自律的 学生, 既有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 , 又不挫伤调皮学生的自 尊心。教学过程中, 亲切而细致的讲解, 准确优美的示范, 热情 的保护与帮助,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亲切, 得到鼓励 , 创造 了生动的教学环境 , 从而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 使体育教学达 到

3、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 只有教师先动情 , 学生才能动情, 只 有师生发生情感共鸣, 才能使教学富有生气, 富有神韵。 二、 动脑 动脑就是让学生进行思维和想象。 思维和想象是对信息进 行补充、 修正、 筛选、 概括、 分析、 组合、 创造等一系列加工改造 的活动, 这是智力的核心能力的体现。体育教学不仅是为了让 学生身体得到锻炼,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身心得 到愉悦, 同时开发他们的智力, 要引导他们去思索, 对教师的讲 解、 示范进行发散式思维, 并根据 自身思维方式对所学知识 、 技 术重新组合, 与教师所讲的知识 、 技术进行对比, 寻找错误 , 避 免了应试教育中出现的命令

4、式 、 死练式的教育现象。如在讲授 “ 跨越式跳高技术” 时, 通过教师的一次示范, 不用讲解, 学生亦 能“ 完成” 动作。但通过教师对过杆技术的分解演示, 对照学生 自己的动作 , 引导他们去思考区别在什么地方, 学生会找出答 案: 正确地摆动腿过杆后 向内旋转下压, 髋关节右移( 右脚起 跳) , 起跳腿过杆。这与他们双腿过杆、 臀后过杆的空中平坐式 过杆动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引导学生思维 、 对比、 总结 , 1 3 0 荻 校 园。 学生会深刻领会这一技术要点, 对跨越式跳高过杆这一技术要 点以及学生对这一技术的掌握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 动眼 这是训练学生具有全面、 细致 、

5、快速的观察能力。 学生最初 获得知识, 在大脑中构建动作技术、 图形, 使通过眼睛的直观观 察。 这除了要求教师具有优美、 准确的示范外, 还要通过语言引 导学生观察技术动作重要环节的示范, 使之在学生的大脑中留 下深刻而清晰地影像 , 以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重点、 难点。 教 师亦可通过学生的眼神, 判断学生对教材的心理反映, 是关注、 凝聚式的积极思考, 还是漠然、 呆板式的木然无味。 教师要通过 直观的图式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吸引学生的眼神, 激发学生的学 习热情, 使学生能树立较强的自信 , 热切地盼望以自身的能力 能独立地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求学。 四、 动口 体

6、育课中, 学生通过动脑思考、 用眼观察 , 对所授知识在大 脑中留下初始痕迹, 与原先 自己的想象、 知识产生矛盾 , 就需要 学生通过提问, 解决矛盾的症结。学生提问是他们积极思维的 一 种表现, 无论是在实践课还是在理论课的教学中, 都要善于 引导学生动口, 避免应试教育中的考虑怎样说、 学生怎样练。 培 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提倡他们问“ 为什么”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 知识结构 , 对问题进行讲解, 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 又能使所学 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为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创造条件 , 让学生 感到学习体育的愉悦, 并能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去。 五 、 动体 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在教学中学生主要从事各种身体活动, 但各种身体活动又是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 体, 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他们的兴趣。新课改前提下的体育 教学要求不但要让学生动起来, 而且要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 乐趣。这就需要我们设计教案、 考虑组织教法时应首先设计课 堂气氛, 掌握学生心理能力, 从学生的学法去考虑, 变单纯完成 任务为努力实现 目标, 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充分发挥肢体的 潜能, 获得身体活动的最大效果。 以上内容是笔者的一些思索与做法, 可以简单地把它概括 为“ 五动” 。 当然, 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笔者将在今后的工作 中继续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