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串式”的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941483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串式”的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问题串式”的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串式”的教学设计.pdf(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问 课 题: 6 5垂直 教学 目标 : 知识目标: ( 1 )使学生理解垂线 的意义和掌握垂线的性质; ( 2 )会用 三角板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技能 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画图的基 本技能 ; 情感 目标:通过垂线性质的教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学 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垂线的意义 、性质和画法是重点 , 而垂线的画法也是难点 教学手段 :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 一 、按照运动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 问题一 :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哪些 位置关 系? 生:两种,平行和相交( 学生回答 后,教师打出投影的两个图) ( 如图 2 9 ( 1

2、 ) ,2 9 ( 2 ) ) 图 2 9 ( 1 ) 2 9 ( 2 ) ) 问题二:在相交直线形成的四个角 中,按照两个角的关系分类,有哪两种 类型的角? 生:对顶角和邻补角 问题三:两条直线所夹的角中,如 果按照角的大小来分类,又有哪几种? ( 这时老师将直线 C D继续运动得到( 3 ) 生:三种:锐角、直角、钝角 在此基础上, 教师指出: 图 2 9 ( 3 ) 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在 生活 、生产 实际中应用比较广 ,例如 : 书本相邻的两条边、窗户框相邻的两 边、红十字等,因此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这种特殊情况( 板书课题) 图 2 9 ( 3 ) 题串式 的教学设计 江

3、苏省丹阳市第八 中学 荆 华 二、垂线的有关概念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 到关于垂 线的一些概念 1 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 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就说这两 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 一 条直线的垂线 ,它们的交点叫做垂 足 2 符号 : “ 上”读作 “ 垂直于” 如 AB 上CD于 O, 含义 : 直线 AB与直 线 C D垂 直 ,垂 足是 O 3 对定义的理解: ( 1 ) 在垂直的定义中要强调只有一个 角是直角就可以了,不必说四个角都是 直角,因为其它三个直角都可推出来 ( 2 )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是指两条直 线而言因此,说到垂线,一定是两条 直线的位置

4、关系 ( 3 ) 定义具有双重性, 既是判定垂直 的定理,也是垂直的性质定理,在具体 应用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如图 2 -1 0 G A O E D 图 2 1 0 AB 上C D于 O,( 已知) AOC =9 0 。( 垂直定义或垂 直性质) 。 A OC =9 0 。,( 已知) AB 上C D 于 O( 垂直定义或 垂直的判定) 三、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 垂线的第一个性质 1 教师先向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 问题四: 怎样正确量出跳远的成绩? A B C n 图 2 1 l 2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 学问题,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让他到 黑板上画图,教师纠正并给出图 2 -1

5、1 师生共同指出,B D 为起跳线,A 为跳远时脚落的地点 3 教师指出:这个实际问题实质 上就是转化为 “ 从直线外一点画出已知 直线的垂线问题”那么,怎样用你手 中的三角板画出这条垂线呢? 问题五:怎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呢? 4 在学生画出垂线的基础上 ,教 师总结 出用三 角板 画垂线的基本 方 法强调用两条直角边 “ 一贴”:贴住 已知直线, “ 一靠”:靠住已知点再画 线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画出的为何 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5 引导学生在作垂线的实践活动 中,发现垂线的性质 ( 1 ) 如图 2 - 1 2 ( 1 ) 中,过点 A,作直 线 B D 的垂线在图 2 - 1 2 (

6、2 ) 中,过 A 点分别作 B D和 D E的垂线 ( 2 ) 发现垂线的性质 在学生熟练地作出各条垂线之后, 教师继续提问:( 或以其它形式) 问题六: 过A点还能作出别的垂线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 生发现以下两个结论: 过 A点作 B D或 D E的垂线有没 有,有 过 A点作 B D或 D E的垂线有几 条,只一条 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概括出: 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 “ 有且只有”中, “ 有”指 “ 存在”, “ 只有”指 “ 唯一” “ 过一点”的点在直线外,或在 直线上都可以 四、应用举例 ,变式练习( 图略) 例 l :如图

7、2 - 1 3 ( 1 ) ,过 A点分别 作 AB,B C和 C A的垂线 练习 1 , 如图 2 - 1 3 ( 2 ) , B = 9 0 。, 过 B分别作 AB,BC,C A的垂线 练习 2 ,如图 2 - 1 3 ( 3 ) ,过 B点作 AC的垂线 ,过 A点作 BC的垂线 ,过 C点作 AB的垂线 练习3 , 如图2 -1 4 , 过 P点作 AB, B C,C D和 D A 的垂线 讲完这个例题和练习之后,对过已 知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线的问题加以总 结, 重点是: 有时需要对线段加以延长, 作延长线的垂线 五、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1 理解垂线的意义。 2 根据垂线的意义 ,过一点画一 条直线的垂线。 3 理解垂线的性质。 新 天 地2 0 1 1 1 1 18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