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评教+打造活力课堂.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941233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学评教+打造活力课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学评教+打造活力课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学评教+打造活力课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学评教+打造活力课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学评教+打造活力课堂.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邮箱 :X i a n d a i j i a o x u e l 6 3 c o m 以学评教 打造活力课堂 文 上海市 徐汇区教 师进 修学院张红梅 尽管 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 但 当我们评 价一堂 课时, 还 习惯沿着 教师 的视 角, 从教 学 目标设 黄 的合 理度, 教学重点和难 点判断 的准 确性 , 教学 内 容安排 的逻辑性 , 师生交流 的预 期性等角度来评价一 堂课。 反观 我们 的评 价:我们 往往 不 自觉地 把课 堂 当 成 了教师 的课 堂, 极 大程 度上 忽略 了学 生 。在 课堂 身份定位时, 教师主导, 学生服从, 教师管理, 学生被 管理,

2、 这种师生课堂定位的偏差是以教论教产生的 根 本原 因。班级 授课制 中以教师讲学 生听为主 的讲 授 模式 , 使教师处 于课 堂 的显性 地位 , 学生处于 隐性 地位, 成为静悄悄的、 被忽视的群体, 这种教学方法 促 使 了以教论教 的发展 。而 “ 听老师 的话就 是好 学 生 ” 的学 生评价观, 更进 一步巩固 了以教论 教的评价 局 面。正是 因为这样一味地 要求学 生积极配合 教师 的教学 设计 , 实现教 师设 定 的教学 目标 。我 们 的课 堂 才缺 乏 了真 正 的活力 和真诚 的互 动 。因此 , 只 有 通 过 以学评教 改变 以往 以教论 教 的评价 方式 ,

3、才 能 使 课堂重 新充 满活 力, 以学评 教 正是打造 活 力课堂 的关键 因素 。 一 、以学评教 的内涵 教学过程中存在 着许 多的不确 定性 , 这是 由师生 双方的知 识、 能力 、 态度 、 情感 、 价值观 的多元取 向引 起 的, 有活力的课堂就要正视这种不确定性 。引导教 师 正视这种不确 定性 的途 径之一是通 过 以学评 教来 实现 。 以学评教 是指评价者 从课堂教 学是否有 利于 学 生学 的视角来判断教师教学 的质量和效果 , 其 内涵 包括 了重视学生 的学 习需求 、 尊重 学生 的个 体差异、 凸显学生学习成效三个方面。 1 重视学生 的学 习需求是 以学评

4、教的宗 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学习需求, 既有对学习内容的疑问, 又有对教师教学方法 的建 议 ; 既有认知方面 的需求 , 又 有情 感方面 的需要 。满 足 学生 的学 习需求 不仅 能够提 高学 习成 效, 还 保护 了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重视学 生的学 习需求成 为以 学评 教 的宗 旨, 以学评 教通过 评价 的方 式倡 导教师 以学定教 , 顺学 而导 , 关注学 生的学 习状 态和情感 体 验, 让 学生成 为主动 的学习者和积 极的生活 者, 帮助 学生获得持 续学 习的意愿和享 受、 创 造生活 的能力 , 最 终达到 “ 帮助 学生探索 世界 , 而不是 证明

5、真理 ”的 目的。 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以学评教体现的人文 关怀 由于 遗 传 、 环 境 和 教 育 等 因 素 错 综 复 杂 的影 响, 学 生在 知识 、 能力 、 情感 、 意志 、 性 格等 都表现 出 不 同 的特 点 和发 展 倾 向 。这些 个 别 差异 只 有得 到 足够的尊重, 才可能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在当前 班级 授课 制 的教学 组织 形式 下, 尊重 学 生的个 别差 异 就 是要 使 统一 要 求 与 因材 施 教结 合起 来 。教 师 必须 根据 个性 与共 性辩 证联 系 的观 点 , 深 入 了解 每 个学 生 , 从 多种 多样 的个性 中概 括和把

6、 握学 生 的共 性 , 把 教 学措 施 主 要建 立 在学 生 共性 的基 础上 , 即 相近 的智 力水平 、 相近 的知 识积 累 的基 础上 。但 是 共性 寓于 个性之 中, 并 且共 性只 能大致 地而 不能 完 全地 包括 一切个 性 , 因此 教师 同 时又要 采用相 应 的 教学 措 施 以适 应 学生 的 个别 差 异 。 以学评 教 要求 教师 尊 重学 生 个 体差 异 , 努 力 实现 因材施 教 , 是 以 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也是其蕴含的人文关怀的 集 中体现 。 3 学生 的学习成效 是以学评教 的重要 指标 以学评教是 以学生学业 进步 的程 度为指 标

7、来评 价教师 的教学 效果和学校 的办学成 效。教学 有没有 效益 ,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 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 真, 而 是指学生有没有 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 好:如果 学生不愿学或者学 了没有收获 , 那即使教师教得很辛 苦也 只是无 效教 学;同样 , 如 果学生学 得很 辛苦 , 但 没有得到应有 的发展 , 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学生 的 学习成效 包括认 知、 技 能和情感三 个方 面, 以学评 教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做到认 知因素 与非认知 因素 的统 一, 促进 其知 识与能力、 学 专 家 观 点 习 习方法与策 略、 情意 与态度、 社会意识与 能力

8、和个性 化等方面 的发展 。 二、 以学评教的标准 教学 的基本 因素包括 教师 、 教 材、 学生 , 教材 是 教师教学 的载体, 教 师借助教材 实现 教学 目标 , 而教 师的教学活动和教材 的内容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学 。 因此 , 学生学什么、 怎么学与教师教什么、 怎么教密切 相关, 这 就构成 了以学评教 的基本 内容, 即学生的学 习状态和情感体验 。在 以学评教的评价理念指 导下 , 课堂评价内容侧重于教师的亲和力、 问题设计激活 度、 教学目标达成度、 教学内容延伸度和学生教学过 程参与度 。 1 教 师亲和 力: 体现 学生对教师 的喜爱程度 教师 亲和力是教师 的情感体

9、现, 是教师通过 民主 平等手段构建师生关系 的外现 , 教师 的亲和力最终是 为了提高教学效 益。 以学评教 中的亲和力指 标主要 考 察的是学生对 教师教学 的喜 爱程度 以及教 师对 学 生的关注程度 。亲和力强的教师善于营造 民主平等 、 宽松 自由的教学氛 围, 而 亲和 力差 的教师则过分关注 教材 内容和教 学 目标 的实现 , 忽视学 生的需求 , 这往 往 会激起学 生的逆反心理 。对 教师亲和力 的考察可 以从语言和非语言两方面进行 , 教师教学 中的口语评 价、 作业 评语 以及教 学时的表情 、 手势和肢体 语言等 都是亲和 力的重要指标 , 这些指标 的考核可采取学生

10、 访谈 谈话和 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 以此 了解学生 对教师喜 爱程度 的变化 。 2 问题激 活度 : 考察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 为 了检 验教 学效 果或 者激 发学 生思考 , 在 教学 过程中教师会设计系列的问题。对教师设计问题 被激活程度 的考察 , 其本质是考察教师 问题设计的质 量 。以学评教 中我们可 以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类型 、 问题提出后产生的效果、 学生对问题的态度和行动来 考 察教 师的教 学设 计能力 和学 生 的思 维活跃 度, 主 要 的评价方法可 以采用课堂观 察、 谈话等 方式进行 。 4 2 见 微 ( 互 如 : 观察记录 教师设计的 问题类型、 学

11、生课程 生成的 问题数 量; 访谈几位 学生课堂回答 问题 的个数、 回答 问题 的态度 ( 主动或者被动 ) 等 。 8 目标达成度 : 评价 学生对教学 目标的掌握程度 以学评教 中对 目标达成度 的考 察是通过学 生对 教 学 目标 的达成 程度来考察教师 对教学主题 的实现 程 度, 从而对 教师 的教 学有 效性做 出判 断。教学 永 远 具有 目标性 , 对师生关注 的侧重 点不同, 对教 学 目 标 的考 察重点也不相 同: 基 于教师的视角考察, 教学 日标要 具备层次性和可行性;基于学生的视角考察, 教学 目标要具备可掌握性和迁 移性 。冈此 , 从学生角 度考察教师教学 目

12、标达成度可以通过拟订有效问题 对学生进行调查的方式, 判断教学 目标的落实情况。 如 : 这节 课 中给 你印象最 深 的内容是什 么?你认为 教师讲 课中最精彩 或你最感兴趣 的是什么 ?你原来 不懂的 问题 , 哪些是通过这节课得到解决?如果学生 的回答很不一致 , 说 明教师教学 目标设计不集中不突 出; 如 果回答很 困难 , 甚至不 能回答 , 说 明 目标未全 面落实 。 4 课 堂参 与度 : 检视教师教学的有效程度 以学评 教 的学 生参 与度 是 考 察学 生 的课 堂态 度 和教师 教学 的有效度 , 最终考 察师 生之 问的互动 程 度 。学 生是有 生命 力 的主 体

13、, 他们 参与课 堂学 习 的情感体 验 , 能反 映 出作 为学 习共 同体的师 生双方 的参 与状 态和 互 动效 果 。参 与度 的评 价指 标 要求 教 师 改变 单 向 的、 满 堂 灌 的教 学方 式 , 注 重鼓 励 学 生 学会 参与 , 并在 参与 中思考 。学 生课堂参 与 的质 量 一般从 “ 参与积极 性” 和 “ 参与有效性 ” 两个 角度 考 虑 , 评 价者 可 以通 过 课堂 观察 记录 做 出判断 :学 生 参 与积 极性 高 通常 表现 为 大 多数 学生 能在 课堂 上积极活跃主动, 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热情高昂, 师 生 交往 、 生生 交往频 繁 ;

14、学 生参 与 的有 效性 可 以从 课 堂参与对 学 生思维 的启发 程度 、 课堂 参与对 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的作用方面考察。具体 指 标包 括 学生 自由支 配 时 间、 思 维 的启 迪程 度 、 学 习策略 的 获得 与 改善 、 充 分 的表 现机 会 、 创 新 能力 和 实践能力 的发展等 。 三、 以学评教 的意义 课堂 评价 的最终 目的是为 了提升教学质量 , 使学 生在 课堂教学 中获得 更多 的知识和 能力 。虽然学生 的学情与课堂评价本身只是间接的关系, 但如果评价 忽视 了学情, 仅关注教材 、 教法和 教师 , 就可能导致课 堂教学走入死胡同, 丧失进

15、一步提升的空间 。 1 使学生需求的重要性得到体现 教的最终 目的是服务于学, 学 的好坏是衡量教的 质量 的重要指标。 以学评教, 将学作为评价教 的重要 指标 , 在这种课 堂评价理念 指导下 , 教学评价 从关注 教师怎样 教转 向强调学 生怎样学 , 把学生在课堂教学 中的表现 作为评价 的主要 内容 , 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 自主学习、 同伴合作 中的行为表现、 参 与热情 、 情感体 验和探究、 思考 的过程等 。评价视角的改变必然促使 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 设计教 学, 从保护学生学习积极 性的角度 出发思考课 堂生成性 问题 的价值 , 从提升学 的效 率这一 日的出发 了解学生对

16、教学 的意见 , 从而使 学生需求得到充分重视 , 真正贯彻落实为了每 一个 学 生的发展 的理念 。 2 有效诊 断教学 问题 教师应改进 教学 的新视 角。教师教 学行为 的改 进 是基于对 自我课堂教学行为的客观界定 , 而 “ 客观 ” 通 常需要通过他人 的视角来 实现。近年来 常用的反 思性教学和 同行评价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一个根本原 因就 在于很多教师 的反思和评价 都是基于 教师和教 材的视角 , 作 为教 学服务对象 的学生视角并没有真正 引起关注, 这种以教论教的评价视角带有明显的主观 性 , 很可能 导致 教师对 自己教学 的缺 点认识不清 , 无 法真 正改进教学 。而 以学评教不仅 从学生 需要 出发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而且还要通过访谈、 问卷调 查等方式倾听全体学生的声音, 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师 教学进行一定的量化分析, 最终实现从学 的视角对课 堂教学进行有效诊断, 以此来帮助教师准确地找到 问 电子邮箱:x j a n d a j j j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