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统计分析系统指标解释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4103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企业统计分析系统指标解释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发电企业统计分析系统指标解释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发电企业统计分析系统指标解释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发电企业统计分析系统指标解释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发电企业统计分析系统指标解释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电企业统计分析系统指标解释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企业统计分析系统指标解释教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电企业统计分析系统指标解释21一、发电设备能力1、 发电设备容量:发电设备容量是从设备的构造和经济运行条件考虑的最大长期生产能力,设备容量是由该设备的设计所决定的,并且标明在设备的铭牌上,亦称铭牌容量。计量单位为“千瓦(kW)”。2、期末发电设备容量:(代码BCF020)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是指报告期(月、季、年)的最后一天发电厂实际拥有的发电机组容量的总和。报告期末发电设备容量 = 期初发电设备容量 + 本期新增发电设备容量 本期减少发电设备容量。3、 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代码BCF060)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锅炉和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包括备用和正在检修的设备

2、容量。4、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即可调出力)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锅炉和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同时考虑火电厂受燃料供应、水电站受水量水位等影响,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是期末发电设备容量量扣除故障、检修及封存的设备后的容量。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与综合可能出力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包括故障和检修中的设备。如果没有修理和故障以及外界因素(燃料供应、水量水位等)影响时,二者应当相等。二、供热生产能力1、供热生产能力热电厂供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供出的额定蒸汽或热水的数量,计量单位为“吨/时”。热电厂供热设备有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或电站锅炉等。经过中间二次转换的,按二次转换设备容量计算。2、供热机组容

3、量热电厂中专门用于供热的抽汽式机组和背压式机组及其它供热机组的设备总量。计量单位为“千瓦”。3、锅炉生产能力锅炉每小时的蒸发量,计量单位为“吨/时”。4、期末锅炉设备容量报告期末一日,发电厂全部锅炉(发电及供热用生产锅炉)的铭牌容量的总和。报告期末容量,即为下一期初容量。5、锅炉平均容量锅炉设备在报告期内,按日历时间平均计算的容量。其计算方法为:每台锅炉的设备容量乘以报告期内该锅炉构成本厂锅炉设备容量小时数之积的总和,除以报告期日历小时数所得的商。即:由于锅炉设备一般变化不大,所以采用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计算新增锅炉容量时,基建竣工新增设备投入生产的时间,应该与基建竣工新增计算新增生产能力的时

4、间一致。6、期末锅炉可能出力从报告期末锅炉设备总容量中,扣除因锅炉本身及其附属设备存在缺陷所限制的出力,即得出期末锅炉可能出力。它包括正在检修中的设备能力。7、期末锅炉实际可能出力报告期末的锅炉设备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即期末锅炉可能出力减去正在检修的设备能力。三、产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 发电量:(代码JZJ110)发电量是指电厂(发电机组)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简称“电量”。它是发电机组经过对一次能源的加工转换而生产出的有功电能数量,即发电机实际发出的有功功率(千瓦)与发电机实际运行时间的乘积。电量的基本计量单位为“千瓦小时”,简称“千瓦时”,常用的扩大计量单位有“万千瓦时”和“亿千

5、瓦时”。2、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代码HJF120)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是反映发电设备按铭牌容量计算的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小时)=3、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代码HDF130)发电机组在报告期内按日历时间平均计算的容量。如在报告期内发电机组无增减变化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等于期末发电设备容量;如发电机组有新增或减少(拆迁、退役、报废)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应按下述方法计算:报告期发电设备平均容量=4、 发电最高负荷:(代码HDF140)发电最高负荷是指报告期(日、月、季、年)内,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大的一个。综合最高负荷,应按同一时间的负荷总和数值中,取最大

6、的一个。如发电厂取每台发电机组在同一时间的发电负荷总和中,数值最大的一个,为该厂的发电最高负荷。供电地区或电力系统的发、供、用电以及供热最高负荷的计算,亦必须是同一时间的。孤立地区的最高负荷,原则上也应按同一时间的日负荷记录相加,找出最大的数值。但如计算有困难时可根据负荷较大的发电厂或供电地区发生的最高负荷,加上另一发电厂或供电地区同时间的负荷来确定。5、 发电最低负荷:(代码HDF142)发电最低负荷是指报告期(日、月、季、年)内,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小的一个。6、 平均负荷:平均负荷是指报告期内瞬间负荷的平均值,即负荷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表明发、供、用电设备在报告期内达到的平均生产能力和用

7、电设备平均开动的能力。计算为:7、 负荷率:(代码HDF144)负荷率是平均负荷与最高负荷的比率,说明负荷的差异程度。数值大,表明生产均衡,设备能力利用高。计算式为:负荷率(%)=8、 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率是指发电厂生产电能过程中消耗的电量(称发电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除计算水、火电合计平均厂用电率外,还要分别按水电、火电计算厂用电率。计算公式为: 计算发电(供热)厂用电率时,发电(供热)厂用电量包括动力、照明、通风、取暧及经常维修等用电量,以及它励磁用电量、设备属电厂资产并由电厂负责其运行和检修的厂外输油管道系统、循环管道系统和除灰管道系统等的用电量。既要包括本厂自发的用作生产耗用

8、电量外,还包括购电量中用作发电厂厂用电的电量。9、 上网电量:(代码JZJ171)上网电量是指该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和购入的电能产品中用于输送(或销售)给电网的电量。即厂、网间协议确定的电厂并网点各计量关口表计抄见电量之和。它是厂、网间电费结算的依据。 上网电量=电厂并网处关口计量点电能表抄见电量10、 购网电量:(代码JZF179)发电企业从电网购入的电量。11、标准煤量:又称标准燃料或标准能源,是指将不能直接相加的各种不同发热量的燃料按一定系数折合成标准燃料的一种方法。所谓标准燃料,是指每一千克含热量29271千焦的理想燃料。为了反映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能源的使用价值,便于计算企业的能源消耗并

9、进行企业间的对比,需要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能源数量。计算公式为:式中:是该种燃料的低位发热量与标准能源的热值之比,称“折标准燃料系数”。12、发电用标准煤量:(代码JZF190)正常发电(供热)生产耗用的标准煤量。根据正平衡法计算的原煤、燃油等燃料的消耗量,乘以该种燃料实测低位发热量,除以标准燃料发热量29271千焦后算得。计算方法详见“标准煤量”。热电厂耗用的标准煤量,必须按发电用和供热用分开计算。发电耗用标准煤量=13、低位发热量:(代码NBF222)低位发热量是指燃料经完全燃烧,但燃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的反应热,它不包括燃烧中生成的水蒸汽放出的凝结热。14、发电标准煤耗:(

10、代码JJF200)发电标准煤耗率是指火电发电厂每发一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计算公式为: 发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15、供电标准煤耗:(代码JJJ210)供电标准煤耗率是指火力发电组每供出一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它是综合计算了发电煤耗及厂电用率水平的消耗指标。因此,供电标准煤耗综合反映火电厂生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计算公式为: 16、发电用原煤量:(代码JZF220)日耗用原煤量:通过计量装置,测算出当天发电耗用的原煤数量,减去应扣除的其他用煤量。有中间储仓的电厂,尚应包括原煤仓,粉仓存煤期末期初的差额。月发电耗用原煤量:通过月终盘存和收、耗之间的平衡关系计算全月耗用的原

11、煤量。 热电厂耗用的原煤及其他燃料,按发电耗用和供热耗用分开计算(标准煤量的计算式也相同): 低位发热量是指燃料经完全燃烧,但燃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的反应热,它不包括燃烧中生成的水蒸汽放出的凝结热。17、发电燃油耗(发电燃油耗率): 发电燃油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千瓦时电能所消耗的燃油量。计算公式为:18、发电燃气耗(发电燃气耗率):发电燃气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千瓦时电能消耗的燃气量,包括天然气、燃气、尾气等。计算公式为: 19、发电原煤耗:发电原煤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千瓦时电能耗用的原煤量。计算公式为:20、电厂供热量:电厂供热量是指火力发电机组在发电的同时,对外出售蒸汽或热水的总热量

12、。热量的基本计量单位为“焦耳”,常用的扩大计量单位为“千焦耳”和“吉焦耳”。21、供热厂用电率:供热厂用电率地指电厂在对外供热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厂用电量与供热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热电厂的厂用电率要分别计算发电厂用电率和供热厂用电率。为此,必须将热电厂的全部厂用电量划分为发电耗用和供热耗用两部分。首先,计算出各自的直接用电量,然后将发电、供热共用的电量,按照发电和供热消耗的热量比进行分摊,计算出供热与发电所用的厂用电量。22、发电(供热)水耗率发电、供热水耗率是指发一千瓦时电量或供出一吉焦热量所耗用的水量。计算公式分别为:23、供热耗用标准煤量:(代码HDF280)正常供热生产耗用的标准煤量。

13、根据正平衡法计算的原煤,燃油等燃料的消耗量,乘以该种燃料实测低位发热量,除以标准燃料发热量29271千焦后算得。计算方法详见“标准煤量”。热电厂耗用的标准煤量,必须按发电用和供热用分开计算。发电耗用标准煤量= 式中,“供热耗用标准煤量”的计算,根据不同的供热方式,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1) 由供热式汽轮机组供热:可将发电、供热耗用的标准煤总量,按照发电、供热消耗的热量比重划分计算。公式为: 供热耗用原煤及其他燃料的数量,也可按上述方法划分。(2)由锅炉直接供热的计算公式为: 24、供热标准煤耗:(代码HJF290)供热标准煤耗率是批热电厂每供出一吉焦热量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计算公式为: 25、

14、供热原煤耗:(代码HJF320)供热原煤耗是指热电厂每供出一吉焦热量所消耗的原煤量。计算公式为:26、供热燃油耗:供热燃油耗是指热电厂每供出一吉焦热量所消耗的燃油量。方法同“供热原煤耗”。为:27、供热燃气耗:供热燃气耗是指热电厂每供出一吉焦热量所消耗的燃气量,包括天然气、煤气、尾气等。计算公式为:28、发电单位成本:发电单位成本是指发电总成本与厂供电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发电总成本是指发电企业为生产电能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燃料费、水费、材料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和其它费用。厂供电量 = 发电量 厂用电量。29、供热单位成本:供热单位成本是指供热总成本与供热量的比率。计算公

15、式为:供热总成本是指热电厂为生产热能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燃料费、水费、材料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和其它费用。四、可靠性指标1、发电设备可调小时:(代码JZF332)是发电厂按照调度命令,其发电设备可以参加运转的时间,通常按发电厂计算综合的电厂可调小时。计算公式为:电厂可调小时(小时)=式中:单机可调小时=单机运行小时+单机备用小时单机可调容量=机组铭牌容量 限制出力容量不论机组出力多少,只要按调度规定运转发电或调相运行就算该机组的运行小时。如果机组、锅炉和升压站等主辅设备,因电厂本身的设备故障、缺陷、事故以及辅机检修等原因限制了出力,即使在备用状态也扣除该机可调容量。2、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指发电设备在报告期内实现完全发电能力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