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593770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41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 姓名:李玉慧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劳动经济学 指导教师:刘雄 2008040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 摘 要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变化,组织变革加快,职业不稳定感加剧,职 业倦怠问题逐步蔓延到各个国家、各个行业。中国也正遭受着职业倦怠的袭击,中国 正进入职业倦怠现象高峰期。据相关调查发现,政府部门公务员是职业倦怠比例最高 的职业,职业倦怠的出现必将影响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政府部门公务员担负着决 策、执行、协调和监督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职责,其工作

2、质量和工作效率直接关系 到国家的改革和发展。 因此政府部门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研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 务和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文根据最新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职位分类,选取数量最多、职业倦怠问题 最为突出的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为研究对象, 综合运用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等 领域的学术成果,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个案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综合管 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情况进行现状调查, 以得出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 在此基础上, 提出解决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产生职业 倦怠的原因可归为个人因素、职业因素、组织

3、因素和制度因素,进而针对这些影响因 素提出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可行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原因、干预措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ecnomic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the organization changes quickly, the profession is unstable, job burnout has happened in every counties. China is as

4、lo suffering job burnout. Several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ivil servant group is one of those that have the highest job burnout feelings. The problem of job burnout will afect civil servants working atitudes, working efectiveness and qualities. Therefore,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civil servants j

5、ob burnout is a very significant subje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Civil Law”, aimed for civil servant group who is mainly in charge of mangement. This paper uses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job burnout of civil servants to find the reasons of job burnout.

6、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the job burnout of civil servants. The followings are the conclusions by studying the substantial evidence: The job burnout of civil servants is on the middle level;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job burnout are individuali

7、ty quality, occupation,organization and system of civil servants. Put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and individu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the job burnout of civil servants. Key Words: Civil servants; Job burnout; Job satisfaction; Influential factors; Management strategy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

8、职业倦怠研究 第 1 页 共 50 页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职业倦怠 (job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也被译为“工作耗竭” 、 “职业枯竭”等。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 Freudenberger 于 1974 年提出,用以描述以人为服 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产生的一系 列心力衰竭症状,如长期的情感消耗、身体疲劳、对服务对象的不人道态度和工作成 就感降低等 1。这种状态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劳动者能力的发挥以及个体身心的 健康,同时也会对个体所在组织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职业倦怠的加重,

9、个体的焦虑 和抑郁程度会更高,甚至有可能会引发一些生理疾病,包括慢性疲劳、头痛和高血压 等。职业倦怠还会影响个体的工作,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工作效率越低,工作效果越 差,缺勤率越高。职业倦怠对个体身心和工作的影响,必然会影响个体所在组织的绩 效。 国外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最初,国际上对于职业倦怠 的研究对象多是教师以及医院的护士。由于这些职业需要与外界进行大量的人际接 触,需要灵活处理和持续满足不同的人际、情感需求。同时,社会上对这些行业的从 业人员往往具有较高的期许,从而使他们对工作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长期的精力损 耗,很容易使从业人员热忱消退、对工作产生厌倦,进

10、而出现心力交瘁的症状。进入 90 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变化,组织变革加快,职业不稳定 感加剧,使得各行各业感到前所未有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问题引起了各个职业领域 的广泛重视。职业倦怠研究在概念、理论、范围、研究视角和研究区域上都得到了扩 展,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开始延伸到更为广泛的职业领域,如银行职员、制造型企业 职员、高科技企业职员等。针对日益严重的现状,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 了研究。临床心理学家关注职业倦怠的症状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心理学则考察服 务的提供者和接收者的关系以及服务行业的情境因素, 而此后更多的研究来自管理心 理学,研究者开始探讨职业倦怠的产生原

11、因,并提出预防和缓解的办法。过去的三十 多年间,职业倦怠已成为西方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研究的热点。有报道 称,近年来职业倦怠己成为美国企业人力资源会议上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 在国内,由于近年来改革开放、经济转型,人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而职 业倦怠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已经有不少的国内学 者在多个职业领域 (比如教师、 医护人员、 银行职员等) 开展工作倦怠的前向研究 (即 1 Freudenberger HJ. Staff Burn-outJ. Journal of social lssues, 1974, (3) 159-16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

12、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 第 2 页 共 50 页 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后向研究(即工作倦怠的后果研究) ,各种文献综述和 介绍性的文章也不断出现,工作倦怠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2004 年 12 月 6 日公布的一份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完成的题为中国 “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报告表明,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正在袭 扰中国 2。中国正进入职业倦怠现象高峰期。其中,公务员是职业倦怠比例最高的职 业。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群体中,54.9%的人出现了职业倦怠,是出现职业倦怠比例 最高的职业。政府、公共事业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工作倦怠比例达到

13、 52%。 而与此同时, 在智联招聘进行的一项职业吸引力调查 3中, 有 32%的公众表示 “如 果有机会,一定去当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也被称为中国第一考,成为中国青年才俊 越来越趋之若鹜的香饽饽。这种“围城外”的热闹现象与“围城内”的高倦怠率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炙手可热、吸引力很强的职业, 一边是职业倦怠比例最高的职 业,为何公务员职业能集这两者于一身,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职业倦怠并非在 职业发展的所有阶段都会存在,它必然是在某一阶段出现并形成一次职业危机,通过 离职或者重新适应度过这个转折点来获得释放。于是,此时我们考察另外一组数据时 便有了新的观察问题的角度:据人事部统计 4

14、,19962003 年,全国 500 万公务员中 共有 32549 人主动辞去公务员职位。也就是说,在一个有着 54.9%的持有厌倦情绪的 成员群体中年均仅有大概不到 0.1%的公务员选择了离开。即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无法 通过正常的职业生涯角色转换得以主动释放。那么,主动释放无法完成的情况下,有 没有被动释放的可能呢?人事部的统计表明,19962003 年共有 1.9374 万名不合 格公务员被辞退, 年均不到 2500 人, 公务员年辞退率仅约 0.05%。这说明,公务 员的职业倦怠即使是通过被动转换职业生涯角色来释放, 在数量级上也是可以忽略不 计的,这个统计量甚至小于主动释放的统计量。两组

15、数据表明,在当前我们的公务员 队伍里,有一半以上的公务员存在着职业倦怠的问题。这将大大的影响到公务员的工 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机器的正常、高效运转是保障我国经济 良性、稳定发展的前提。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担负着决策、执行、协调和监督国家和社 会事务的重要职责。 此类公务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直接决定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 率,关系到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 背景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由于政府这一特殊组织以及 公务员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于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研究应当更加引起重视。想 要有效的管理人力资源

16、并使人力发挥最大的效能, 就必须先了解员工职业倦怠的产生 原因,才能进一步改善其影响因素。如果倦怠的累积得不到缓解,则会对个人及组织 2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举行的 2004 年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 3智联招聘网举行的 2005 年“职业吸引力调查”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 第 3 页 共 50 页 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结合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相关理论,对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 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可行性的管理策略,来缓解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状况,提 高政府部门公务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的发挥政府职能,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发 展,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和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1.2 研究的总体思路 1.2 研究的总体思路 1.2.1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 根据最新公务员法第三章职务与级别中第十四条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