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音韵学入门_三_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593570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音韵学入门_三_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音韵学入门_三_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音韵学入门_三_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音韵学入门_三_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音韵学入门_三_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音韵学入门_三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音韵学入门_三_(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师范 大学学 报 ? ? !年第? 期 古代汉语音韵学入门 ?三? 朱 星遗作 我说 ? 对 。 等韵图 还分广韵音系的 , 这 也是宋 元等 韵图 , 较难懂?和北方口语音系 的 , 又叫明 清等 韵图 。 因为根据 北方口语音系加 以分析 , 也分等 , 只分开口二等 , 合口 二等 , 共四等 , 分称开 、 齐 、 合 、 撮四呼 。 开口呼。 , 齐齿 呼 ? , 合口呼 。, 撮唇呼 ? , 这是唇 园化 与否的系统 , 与 宋元等韵 图开口就 分四等 , 合口也分四等 , 共 八等 的不 同 。 这 是根据 中古西北方音系的广韵 , 是元音分洪细的系统 。 过 去黄侃先生死不

2、信 , 说从 我 们嘴里只能读出开齐合撮四呼 即四等 , 开口二呼 , 合口二 呼 , 各二等 , 不可 能开口呼中 还读出一二 三四等 。 这是他照北方话的音系 , 当然读不出 。 如果 照 中古音广韵 ? 萧 , 霄 , 艾 , 豪 , 正 是开口分为四三二 一等四个韵部 。 今在 方言 中还能分 出 。 如 同 属 见母 字 ? 高 ?。开口一等豪韵 , 交?。 。 、 开口二等肴韵 , 骄? ? 阵。 、 开口三等宵韵 , 晓? 。、 开口四等萧韵 。 ?三等 , 后来改声母为 ?九? 这四等 决不可说 为开 齐合撮 。 只是在广韵 中开口呼四等俱全 的韵部只有萧 , 霄 , 艾 ,

3、豪 。 合口呼中同一 韵组 分 出一二 三四等的韵 部就没有 。 因此 , 在音理分析上 可说开口分四等 , 合口分四等 , 但在实 际语音中就参差 不齐 , 不 可能像对数表似的整齐荡荡的 。 这说明自然的语音与人为的语音分 析有矛盾 。 刘 ? 等韵图又有人 说 等韵学的 , 究有什么分别 ? 我说 ? 这问题很简单 。 等韵 图是分析韵 中元音还分洪 细四等的韵 图 。 研究等韵图这 一专门之学的就称等韵学 。 等韵学兼包 宋元等韵与 明清等韵 。 但研究古音学的就不讲明 清等韵图 , 因为明清等韵图属 于今音系了 。 黄问 ? 宋元等韵图有哪些主要 的代 表作 ? 我答 ? 宋元等韵图

4、只有五部书 ? 无名氏 韵镜 , 郑樵 七音略 , 无名 氏 四声 等子 , 元刘鉴 切韵指南 , 还有托名司马光的 切韵指掌图 , 后考出是宋杨中修 撰 。 由于它 全部删掉宋 人等韵图上的内外转 , 开合口轻 重 , 内外 摄 , 广通 局狭四门 , 独 韵等 , 三十六字母全分列 , 不再帮与非 , 端与知 , 精与照混列 。 且开始不 从东 , 而 从豪 肴宵萧开 始 , 因此 , 这书时代当晚很 。 这 五部书当以韵镜 , 七音略二书为根据 。 至 于 明 清等韵 图很多 , 各搞一套花样 , 不去管它 。 过去专门研究等韵图的很少 , 只有亡友赵荫 棠先生的 等韵源流 , 他收集的

5、材料很 多 , 可 以参考 。 刘 ? 请您把这五种书给我 见识见识 。 我说 ? 可以大概翻翻 , 本来不 是读的书 。 前后有些附加说明 。 先不必看 , 看也未必 看懂 , 待将来有兴趣作专门研究时再细 看 。 我为 了辅导青年教师学习等韵 图 , 曾写一篇 宋元等韵 图述评三万字 , 你 们将 来可以参考 。 黄 ? 请您 先把这篇文章的要点说说 , 我 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 我说 ? 我可以择要说说 。 首先是介绍宋元等韵图的作用 , 重要性 。 等韵图是 帮助人 学 通广韵的一种重要的参考材料 。 它 帮助 我们对广韵 的音系再加 更清楚的细致 的分析 , 成 为打开广韵神秘大门

6、的钥匙 。 可以说 , 不学宋等韵图就读不通广韵 。 李 ? 这怎 么说 ? 我说 ? 首先 是二百?六韵根 据什么分的那么细 。 一是分四声 , 二 是分阴阳 , 三是分 开合口 , 四是分洪细各四等?分清浊只是声母的分析 。 广韵只分 小韵 , 但 不标三十六字 母 。 等韵图全明标出来? 。 其中主要是分等 , 是 主元音的分析 , 不只是韵头 , 介音 , 韵 尾 , 鼻声随与 否的辅音 , 所以叫等韵 , 把广韵全部小韵 代表字一一放在应 有 的音位上 ?属于什么韵部 , 什么声母 , 五音 , 清 浊什么四声 , 什么呼 , 什么等? 一 查 即 有 , 一 见即能读出 , 太清楚

7、 , 太方便了 。 李 ? 呵 , 我 明白了 , 等韵图是学习广韵的钥匙 , 也是字音分析的核心 。 东冬钟音相 近 , 又都是平声 , 又都是 合口 , 又都是阳声字 , 收声是? , 而都分开 各 自为韵 , 原 来是洪细分等不同 。 东是一三等 , 冬是一等 , 钟是三等 。 如果 不懂洪细分等 , 就要以为 它们 是 “韵异音同” , 那就要 怪 当初陆法言等没有编好了 。 黄 ? 洪细分等在广韵上没有明说 , 宋人据广韵的现实材料明白地分出来了 。 但洪细 音是否宋人说 的? 我说 ? 遍查宋等韵图所附说明及明人音书 , 连顾炎武 音论 也未 提到洪细 。 首先 发 明者 当是江永

8、 , 他的 音学辨微 第八辫等列 , 说 “ 音韵有四等 ? 一等洪大 , 二等次 大 , 三四皆细 , 而四尤细 , 学者未易辫也 。 辨等之法 , 须于字母辨之 。 凡字母三十六 , 位合四等之音乃具 , 后人 言字母与等韵者僧于此 。 前人为 等韵图又未明言此 理 。 ” 因此 , 洪 细 的发 明权当归江永 , 他是据字母而分析出四等 , 但他的四等解释又是基本正 确的 , 真太奇怪 了 , 他是戴震的 老师 , 是三家村 的私塾教师 。 他把学费收入完全买了 书 , 所 以博览群书 , 刻苦钻研 。 声母只分五音清浊等 。 他切上字是 ? 古 , 姑 , 公 , 各 , “一三等切上

9、字是? 居 , 九 , 举 , 几 , 已 , 纪 , ” 他才分出洪细 。 到高本汉用新的发 音学?如听 , 才确定四等之分当据韵母 , 而三等字前有叛介音 ? , 四等字前有韵 头?前元 音? ? , 所 以确是 三四俱细 , 而 四尤细 。 ?三等濒介音又是 荷兰襄克发 明的 , 著 中国 古音学 , 高本汉很推崇他 , ? 黄问 ? 又听说 等韵讲门法 , 究 竟是 什么? 我说 ? 门法就是法门 , 方法 , 就是学等韵图 的方法 。 最早 见于 四声等子前有九 条 , 称 “辫例” 。 如 ? 辨音和切字例 , 辨类隔切字例 “ 。 到切韵指南后又附门 法玉钥匙十三门 , 名说 ?

10、 ? ?法 ” 。 又有直指玉钥匙门法一卷 , 是大慈仁寺僧庵老 人真空讲 , 刘士 明所制 , 又增为二十条 。 我曾一一加以解释批驳 。 这些 明代僧徒既不懂 语音学 , 又文理 不通 , 还故意编为七 言歌诀 , 更显得神秘难懂 。 其实其真实原因 , 是 因 明清时 语音已与中古广韵反 切音距离很大 , 读袒来 , 声母与所列出的字太不对口了 。 于 是勉强搞出了迁就附会的办法 , 叫等韵图来迁就我们 今天的读音 。 所以我对门法的看法 是? ? ? ?法 必须 打倒”应 当说 门法 不是学等韵图 的钥匙 , 更不是什么玉钥匙 , 而 是迷 人走 弯路的鬼 火 。 我劝大家不要上当 ,

11、 所以我也不讲了 。 不要说门法 , 就是 等韵图 中内外 , 轻重 , 广通局狭等也是含糊 不合音理的 。 所 以今 天经各家研究 , 解释意见不一 。 ?注 九?原因是 当时这 种新的字音分析图草创伊始 , 不可能要 求很成 熟 , 很完善 , 所 以缺点 不少 。 ?注十?五部书方法各不 同 , 各有一套 。 还有是汉字作字母 , 汉字 作韵 目 , 不用标 音符号 , 所以面目模糊 , 最易误会 , 而 编者又都不懂科学 的发音学 ? ? ? 训? ?。 但我们 又不可完全蔑视抛弃它 , 它 的确是学通广韵的钥匙 , 尽管是破旧的钥匙 。 李 ? 这 正是对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 , 这

12、是辩证的 。 我说 ? 我还不单说我 们 不能抛弃它 , 它 还有可取 的地方 , 而且它 还有很 突 出的地 方 。 这点 , 外国人比我们眼 光敏 锐 。 黄问 ? 外国人看出什么 ? 我答 ? 法 国汉学家马 伯乐说等韵图 虽根据广 韵 , 宋 人离唐近 , 他们 由于师 传 , 还能 读出中古音的反切和 韵值 。 他们还能更细 分析 , 超过 了广韵的反切 字母和 韵部 , 也就是 说他们 在等韵中分析得比广韵 的反切字母 和韵部还精细 。 黄 ? 呵?这个我 前所 未闻 。 我 说 ? 我先举 一个 明显 的事例 。 广韵分为二百 ?六韵 , 一般人以为太细了 , 但到宋 等韵图就搞

13、了三 百九十七 个等 。 按理 , 一 个等就当分一个韵部 , 几乎比广韵 韵部多出一 半 。 李 ? 分韵这样细究竟有什么用 处 ? 我说 ? 这是音理分析 。 如果只为实用 , 二 百? 六韵还可压缩 。 其实二百? 六韵已经 是压缩的 。 如某些韵部把开合口并在一 韵 中 , 或把两个等 或开合三 四个等压在一韵中 。 如果只讲韵近 , 不管开合 、 洪细四等以 及四声 , 那末就只须 分十六 韵 , 正是十六摄 , 摄 就是韵值相近的韵组 。 但我们 决不可说把广韵压为十六摄 , 不是和元 中原音韵 ?十 九韵?很相近 了么?但这是表面现象 。 广韵与 中原音韵是两 个不 同的方音系统

14、, 虽 然都同属 汉语 。 各方言 各有自己的音系 , 有不 同的特征 , 并不在 韵的数目相近 上 , 广韵 有浊声字 , 有 入声 , 闭口韵 , 它与上古周秦音是一个音系 。 而 中原音韵没 有 这 些特 征 , 正 相反 , 而 以无浊声字 , 无 人声 , 无闭口韵为其特征 。 刘 ? 对 , 这点我 同意 。 我说 ? 广韵的 中心 灵魂是反 切 。 它 全书的声母韵部都是根据反切 的 。 切上字 可归纳 为三十六字母 , 切下字可分析归纳为二百 ?六韵 。 但到清代古音韵学家发 明系 联的方 法 , 顾亭林首先系联诗经韵字 , 归纳 出十个韵部 。 后来江永分十 三部 , 段玉裁

15、分十七 部 , 王念 孙分二 十一部 , 这种系联法 , 属于科学的归纳法 。 到江永 又把系联法 用于 反切 字 。 系联广 韵中的切上 字 , 就搞出声类四十个 , 四十一 个 , 最多是四十七个 , 五十 一 个?系联法 还可用于形声字 , 以研究 古声母的演变 , 如 高本汉 、 李方桂等 。 所以系联 法分三种 ? 韵字 , 反切 , 形声字系 联法? , 等于把三十六字母扩大了 。 原来三十六字母 还是一个简单化的 。 从切上字中系联就可从 照组中?照穿床审禅为一组?分出二组 , 称照 二 、 照三 。 今人李 荣先生索性抛掉旧名 , 照二 五母改为 ? 庄 , 初 , 崇 , 生

16、 , 侯,照三改 为章 , 昌 , 船 , 书 , 常 。 江永虽未明说 , 他是知道切上下字可 以系联 , 因此他写 了四 声切韵表 , 等于新的宋等韵图 。 到清末陈澄才彻底把广韵切上下字全面彻 底系联一 番 , 搞出声类四十一 个 , 韵类三百十一个 。 但宋等韵图搞出了三百九 十七个 等?韵镜 , 七音略都是这个数字? , 可见它的分析已超出了广韵反切 。 所以 马伯乐不能不惊讶 , 说 这 有宋人的读音 , ?注十一?没有广韵反切 的根据 。 这是一个谜 。 是否根据什么方言 , 或者根据又切又音 , 或者 一 我们还不能轻率地说这是宋人瞎编 的 。 韵镜的作者失 名了 , 但它 是最 早的一部等韵图 。 它也有根据 , 最 早是唐沙门神琪著切韵图 , 到宋又有 切韵心鉴?据宋韵镜张麟之序? 。 总之 , 都是学 过梵 文懂音韵的僧人所为 。 而七 音略又是根据韵镜而加 改进的 , 也 分三百九十七等 。 该书作者郑樵是 个极著名的学 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