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电影史_黄文达_电影的初创时期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3353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电影史_黄文达_电影的初创时期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外国电影史_黄文达_电影的初创时期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外国电影史_黄文达_电影的初创时期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外国电影史_黄文达_电影的初创时期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外国电影史_黄文达_电影的初创时期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电影史_黄文达_电影的初创时期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电影史_黄文达_电影的初创时期剖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电影的初创时期 电影的出发点是将静 态的照片画面变成运 动的影像画面,电影性 问题就是以此为核心. 问题:什么是电影性? 第一节电影的发明 关键词:光与影 运动画面 电影存在的物质与技术条件 一、运动幻觉问题: 参考资料:1电影的诞生 1.视觉存留原理:当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 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并没有立即消失,而会继 续短暂地滞留一段时间. 2.连续频闪的融合现象:在电影放映时,如 果光柱闪烁超过50次,观众再也看不见跳动的光柱而 只产生连续不断光束的幻觉.当影片以24格/秒速度放 映时,每一格新画面在进入位置与在快门中停留时,快 门分别发射一束光,因此每格画面实际上被两次放

2、映 在屏幕上. 3.似动现象:按照格式塔心理学家马克斯.维台默 1912年发现的现象,两盏相邻的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 闪烁,观看者所看到的不是两盏灯现是一道 移动 的 光(见导论中的图片,又如霓虹灯)。近来实验表明 ,这一现象可能与人类视觉系统中的特殊的“运动分 解”有关。即任何移动,无论是真实的还是银幕上的 ,都能自动促使我们眼问部或脑部的某些细胞剌激而 产生运动感觉。 格式塔gestalt 人类的知觉系统会从 一幅复杂的图像中找 出完整的形状,并且,如 果需要,认知系统还会 创建简单的形状.直线 条会沿着视觉的方向 被连在一起.(正方体箭 头.布莱德)Organisational deter

3、minants of subjective contour,Bradley 视觉认知 上图:视觉错觉.彭罗斯三 角.一个显然错误的图形, 认知模式仍然会使我们认 为这是一个看上去合理的 东西,在这里,常规感知超 越了我们对于错觉的理性 认识. 下图.与众不同的事物通常 会在瞬间吸引我们的注意 力.重复出现的砖块形成了 一个总体图像感觉,但同时 也会强调出其中特殊的那 一个. 走马灯与频闪现象 似动现象是心理的还是生理的?为什么现在放映 早期影片时会出现断续现象? 二、机器:摄影机、印片机、放映 机 放映、摄影棚、影片 三、 胶片 国际通用的有: 超8毫米(业余或实验片) 16毫米(业余、教学、

4、专业) 35毫米(专业标准) 70毫米(上/50年代后多用于“大片” 拍摄) 70毫米(下/穹幕电影超大画面) 声带(单声带、双声带(上)、光学 声带) 第二节 影像发现:记录与叙事 1895年12月28日,奥古斯 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 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 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第 一次放映了自己拍摄的 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等十余部影片,这一天成 为了电影的诞生日。 Lumiere:法语“光”的意思 1.当时放映时留下的照片 2.放映机及“水浇园丁”的海报 电影将沿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3.现”史桧柏饭店” Hotel Scribe 4.地下一层的放映厅 一 卢米埃尔兄弟 参考资料:2卢米埃尔

5、兄弟(见后 ) 实录 单镜头 户外(诗意文化) 构图平衡与运动中的景别 变化 有选择的中上层社会生活 自娱性 户外 放映机与 二 爱迪生 技术创新 舞台化 机巧性 从观众出发的拍摄计 划 经营管理上采用引进 制 爱迪生在哪些方向暗示了美国电影 的商业化走向? “黑玛丽”摄影棚中的产 物 仅存的户外影片:1897的目 的是: 1.把实景记录下来 2.使画面动起来 因此,从画面角度看:与 比较 爱迪生的”窥视镜” 三 梅里埃 参考资料:梅里埃 创新: 1.”停机再拍” 2.建立电影制作模式 3.用连续的形式将电影引向 了叙事 画面:道具服装 镜头转换(30个场景) 画面元素在镜头转换中的作 用 梅

6、里埃 故事: (1902) 梭罗门:”梅里埃真正的建树是运用想象力来影响故事线”. 如何从电影中角度来看待“电影舞台 化”? 误区: 舞台美学:固定视点 爱迪生、卢米埃尔、 梅里埃各代表着何种 电影创作倾向? 爱迪生”窥视镜”与卢米 埃尔”活动放映机”表现 了哪些不同的电影思 维? 四“布莱顿学派”:现实主义方向 外景拍摄 关注社会问题 特写镜头 在华教会被袭记 中的特写镜头运用 特写镜头在场景转换 中的特殊作用在哪里 ? 弗拉哈迪的(1922) 早期意大利电影风格 格佐尼(1913)(上) 帕斯特罗纳(1914)(下) 想一想:怎么描述这两部影 片的风格? 风格如何体现在画面 中? 是如何拍

7、摄的 ? 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巨片,表现了罗马与加太基之间的 第二次奔尼克战争.被称作是”意大利电影最令人眼花缭乱的顶峰”. “移动”,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运用移动摄影的方法.它深刻地影响了格 里菲斯与刘别谦及其以后的创作.参考:前页摄影机架在船 上,可以看作是最早的移动摄影的思想. 第三节 电影表现力的发现 一、镜头转换 参考:卢米埃尔也是用的望远镜 与圈入镜头联结 字幕在镜头转换中的作用.你认为字 幕文字有什么特点吗? (1908艺术电影公司)中的场景转换 二 时间的发现 月球旅行记中的 顺时叙事 波特一个消防队员 的生活(1903)中 的剪辑(但作为平行剪 辑还缺少什么?) 同一个场景通过两到 三个画面转换(数一下) 三 空间的发现 一个消防队员的生 活中的滑杆的革命 性运用(见上页) 费雅德影片中的空间 处理 结论:早期的框内构图 如何理解的空间处理? 深、广、密(镜头之间与镜头内部) 构图法:透视点 四埃德温.波特火车大劫案(1903) 与比较,平行剪辑的发展 分析影片中镜头的变 化 试验一下,如果将最后 一个镜头插入影片不 同的段落中会产生怎 样的结果? 火车大劫案(1903) 问题: 从单镜头到多镜头,通过画面讲述一个故事 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电影创始人们做出了哪些革命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