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第4章 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92542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第4章 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第4章 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第4章 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第4章 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第4章 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第4章 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第4章 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第4章 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第4章 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理解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重点 )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重点 )3.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评价分析人类的发展行为和思想。基础 初探 教材整理 1控制人口规模与转变发展模式阅读教材 P 102P 104第 1段,完成下列问题。1. 控制人口规模(1)含义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2)原

2、因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人口控制, 地球将人满为患, 资源更加缺乏, 环境污染更 为严重,生态系统更不稳定。(3)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 转变发展模式1 2 正误判断 :(1)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途径是控制人口。 ( )(2)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 )【提示】 (1) 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途径是控制人口在合理的范围内。(2) 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 技术和生产过程相比较而言的。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 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 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

3、,废 弃物较少。教材整理 2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阅读教材 P 104第 2段P 108,完成下列问题。1.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 作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最基 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保护措施:(在我国 )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 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2)森林资源 作用: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 素。措施: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3)水资源危机:世界上有 60%的地区淡水不足, 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4)海洋资源 32. 协调人地关系,

4、从我做起(1)人地协调的四个关系 (2)从观念走向行动各国政府干预和公众参与。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 正误判断:(1)在资源利用方面要不用不可再生资源,多用可再生资源。 ( )(2)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靠政府,个人无能为力。 ( )【提示】 (1)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应在 加强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同时, 加强资源勘测, 增加后备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 品。对于可再生资源: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2) 协调人地关系,每个人都能身体力行,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 明人,人地关系会更协调。质疑 手记 预习完成

5、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 1:_ 解惑:_ 疑问 2:_ 解惑:_ 疑问 3:_解惑:_人民网 2016年 4月 26日电 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 教育部部长助理 陈舜表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国家 “ 十三五 ” 确立的目标,到 2020年高中阶 段毛入学率要超过 90%。 下一步要在高中资源少的地区新建、 扩建一批高中, 同 时办好中职教育。探讨 1:普及高中教育对人口素质有什么影响?【提示】 有利于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探讨 2: 普及高中教育对转变发展模式有什么影响?【提示】 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人们能更好地接受清洁生产、 文明消费 的观念,能更好地实现转

6、变发展模式。核心点击 1. 循环经济及具体形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是循环经济, 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 实现循环 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 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 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生态农 业。其具体内容如下:45 61. 读我国某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属于 _。(2)通过对以上模式分析,将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中出现的问 题,填入下图中。 (3)用虚线在上面发展模式图中描出其中一个恶性循环,并针对其设计一个 调控方案,从而使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相互协调,形成良性循环。把调控 方案的措施填入下图中。 【解析】 第 (1)题,由图可知,该地

7、区生产属粗放式经营,且造成严重的 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属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第 (2)题,针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 基本系统,从图中对应找出所属的内容。第 (3)题,描出的恶性循环即为生态环 境恶化而反馈到社会、 经济系统中产生的负面影响。 措施应具有解决各系统问题 的针对性。【答案】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2)填图略。 (上:人口增加,资源利用率低 左:燃料匮乏,粮食减产,毁林开荒 右:气候失调,水旱灾害增加,水土流失,水库淤积 )(3)填图略。 (上: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法规,进行科学规划 左:调 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提高单产 右:恢复改善生态系统 )合作探讨 塑料垃圾也称为 “ 白色污

8、染 ” , 是当今世界重大的 “ 公害 ” 。 我国每天用掉 30亿个塑料袋,每年废弃量超过 300吨,而降解则需 100到 200年。因此怎样 解决 “ 白色污染 ” 问题, 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高度重视的 公共课题。探讨 1:塑料袋垃圾会带来哪些危害?【提示】 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会消耗大量资源。探讨 2:作为公众个人,我们应该怎样做来减轻这种危害?【提示】 自备菜篮子或布袋购物,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核心点击 1. 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7 82.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a 径流系数 图 b 每毫米雨量产沙 (克 ) 9 (1)a为湿润土壤上模拟降雨的

9、径流系数 (径流量 /降水量 ) , 表明径流量高的土 地利用类型是 _。(2)b在 a 所示的高径流量结合高产沙率,最容易被侵蚀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_。(3)从 a 、 b 两图看,林地的主要作用是 _。(4)除林地外,河流含沙量较少的土地利用类型还有 _,这两幅图给 我们的启示有 _。(5)最近我国农副产品涨价幅度较大, 有人认为是加入 WTO 的冲击, 有人认 为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但专家认为,这是因为过去几年农副产品价格过低, 不少农民减少播种面积所致,你认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有哪 些?【解析】 a 图反映的是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系数 (径流量 /降雨量 ) ; b 图

10、反映的是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同等降雨量下的产沙量大小情况。 由此不难作答(1)、 (2)题;从图中看,林地径流系数、产沙量均为 0,则林地作用是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从图中还可看出废弃地 /休耕地的径流量大,且产沙多,故不利于保 持水土。由于粮价上涨,则废弃地 /休耕地相应会减少,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 环境。【答案】 (1)废弃地 /休耕地、草地(2)废弃地 /休耕地(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4)草地 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要退耕还林、还草;要加强对废弃地 /休 耕地的综合利用与管理(5)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减少废弃地 /休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课堂 小结 10对点训练 1 控制人口规模与转变发展模式

1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 回答 12题。【 64490093】 1.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A .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B .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C .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D .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 .小农经营B .集约化程度低 C .商品率高 D .科技水平低【解析】 第 1题, 当地用冰雪融水灌溉作物, 应为西北干旱、 半干旱地区, 水源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 因此 为水窖集雨。 种苗培育属于农业技术研 发。作物秸秆经过 用于畜禽养殖,应为饲料加工。

12、沼气是能源, 应是供暖。 沼渣用于作物种植, 应是肥料。 进入沼气池,是作物种植的废弃物。第 2题,该园区农业生产是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其特点是:科技水平高、集 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小农经营是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故 C 项正确。【答案】 1.D 2.C对点训练 2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媒体调查显示, 我国目前许多内地城市的自来水水质合格率较低, 一时间引 起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据此回答 34题。3.导致某些城市自来水水质不达标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较为严重B .自来水的加工处理工艺落后C .如今的人们对自来水的检测标准高D .人们的环保要求提高4.下列不利于许多城市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保护的现象是 ()A .封山育林 B . 大力发展生态农 业C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D .实施清洁生产【解析】 第 3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现象日益严重,这成为许 多地区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第 4题,许多城市的饮用水源地往往位于山区, 封山育林、 发展生态农业及清洁生产都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净化水质; 但大力发 展水产养殖,会产生一定的水质污染现象。【答案】 3.A4.C我还有这些不足:(1)_(2)_我的课下提升方案:(1)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