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形态的认识和运用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2539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形态的认识和运用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媒体形态的认识和运用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新媒体形态的认识和运用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新媒体形态的认识和运用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新媒体形态的认识和运用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媒体形态的认识和运用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形态的认识和运用讲解(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媒体形态的认识和运用 如何做好青少年网络舆论引导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 周子淋 共青团柞水县委 二一五年六月 l陕陕西地区综综合性报纸读报纸读 者调查调查 ,平 均年龄龄41岁岁。(2014年) l电电台听众:老人、病人、旅人 认识一下互联网 传播媒介升级换代 认识一下互联网 网络在改变什么 2013年8月22日,济南中院在案庭审当天,在酒店开启庭审直播和微博直播, 当天,济南中院的粉丝从4.7万升到30万。其后,北京大兴摔童案、丁书苗案, 网络直播渐成普遍现象,公众获取信息有了“一手”渠道。 从我们的生活角度看 工作的问题运用社交媒体 从生活的角度看 恋爱的问题坏男孩学院 从生活的角度

2、看 金融的问题包引发的价值观改变 过年扔红包 一分也是爱 微信红包是腾讯旗下产品微信于2014年1月27日推出的 一款应用,功能上可以实现发红包、查收发记录和提 现。 微信红包与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互动,让其成为了 年夜饭的主菜单,小小的红包甚至不小心抢了春晚的 风头。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除夕当日微 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18日20:00-19日00:48,春 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 从信息渠道看 从看报纸电视到上网 网络最终让有价值的信息免费了 信息平等的时代到来了 信息平等造就共景监狱 福柯发现,在传统社会,社会管理者主要是通过信息不对称的 方式来实现

3、成本更低、效率很高的社会治理的。这种控制形式 恰如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金字塔式的监狱:犯人被监禁在不同 的牢房中,狱卒则处于最高一层牢房顶端的监视室内,他可以 看到所有犯人,而犯人们却看不到他,并且犯人们彼此之间也 缺少有效沟通和传递信息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管理者 是否到位或者缺位,犯人们都假定它的存在,因而不得不接受 外在控制,同时也自觉地规罚自己。 从信息渠道看 共景监狱的特征 是一种围观结构,是众人对个体展开的凝视和控制。他们之间 信息的分配已经比较对称了,管理者在信息资源把控方面的优 势已经不复存在,试图通过信息的不对称所实现的社会管理遭 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人们不再一如既往地凝神

4、聆听管理者和 传媒的声音,人们在“交头接耳”中沟通着彼此的信息,设置着社 会的公共议程,质询、甚至嘲笑着处于公共视野之中的领导者 或者媒体。于是,处于场中央的管理者与观众的交锋一触即发 。几乎每个管理者都感受到了集体凝视和挑战的压力,大声疾 呼被视为托辞辩解,沉默无语被认定俯首认罪。 这一切的本质在于 组织成本压缩了,推荐一本书: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互联网造就中国湿地 人们往往有一个错觉,就是以为发明互联网,是为了 让这个世界更技术化,更干巴巴。其实正好相反,借 由社会性软件,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的人文含义, 就是让世界变得湿乎乎的,或很俗地说,让世界充满 爱。 湿,是协同合作的态度。 湿,是社

5、会资本的累积。 湿 ,是思维范式由一维而万维。 湿,是政治文化从一元 到多元。 湿,是交流空间打破鸦雀无声,走向众声喧 哗。 互联网,就是中国的加湿器,未来的加湿器。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的先驱们 互联网之母-胡启恒 由先驱到先烈-张树新 中国第一个商业广告-宫玉国 网游的开山鼻祖-方舟子 宽带先生-田溯宁 电子商务布道者-王峻涛 中文互联网发展历程 网络传播的优势 海量信息,一网打尽 不受时间 地域 版面限制 全媒体手段:文字 图片 视频 声音 互动性(包含匿名性):论坛 博客 新闻评论 人人网 微博客 微信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网络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意见主体 新意见阶层:通过网络

6、平台打造话语权的基层。 公民记者: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媒体职业归属,通过网 络独立对公共事件进行报道的人物。 斑竹群主:斑竹系论坛的内容直接把关人。群主有权 主持群内的话语风格。 草根红人:通过网络火起来的名人。 中文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网络媒体壮大历程 门户网站1.0时代 门户网站通过海量内容整理, 依托跨地域空间传播优势,胜出。 知名BBS2.0时代 网民在吐槽中感受舆论风暴, 知名BBS主要有天涯和猫扑。 博客中国2.0时代 网络舆论场有明星人物,更愿 意受众围观自己。 社交媒体3.0时代 满足现实中精英与草根互动, 满足现实中人们既有的社交圈子。 未来媒体形态预测 自媒体的平台之争(微博、微

7、信的大号与传统媒体的 竞争) 第一个需要注意的是,自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个人 的表达平台了。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来了,那就是能够提供高品质内容 的人,将不再依赖传统媒体打造话语权了。 第三点需要注意的是,有资源的实体单位更愿意打造 自己的自媒体平台,而不是把钱花在传统媒体上。 第四个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媒体人拥抱自媒体的热情 。 未来媒体形态预测 门户网站向客户端位移(传统网络媒体迎接移动互联 网的方式) 移动互联网还能+什么 大数据时代:搜索引擎数据 社交媒体数据 移动网络 数据 物联网的入口之争 微信 互联网电视 以及其它 微博女王:姚晨 v自媒体 人民日报发报发行 量:249万份 韩韩寒博客

8、访问访问 量:4亿亿6000万 姚晨微博粉丝丝 数:730万 大众麦克风时代 韩寒新浪微博一声“喂”,转帖5000多 条,评论上万条 大众麦克风时代 中国网民:4.57亿 每人平均上网2.6小时/天 即时通讯:3.53亿 博客:2.95亿 BBS:1.48亿 微博客:1亿 手机用户:8.7亿 互联网的体量 互联网成为突发公共事件第一信源 2010年影响 较大的危机舆情事件,网络首发比例67%, 33%在事发当天曝光。(上海交大2010中国 危机管理年度报告) 堵了一个记者的口,堵不了所有记者的口;堵 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不了互联网上网民的口。 大众麦克风时代 新闻跟帖:5000条+ BBS:天涯

9、5页,或访问数10万+ 微博客:转推800次+ 博客:5万篇+ 播客:200个+ 舆论热舆论热度指标标 大众麦克风时代 新闻跟帖 贫困夫妻产生被追杀 幻觉双双跳火车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两个穷人辛苦一年,为之跳火车的巨款,居然 连半个平米的房子都买不到 还不够领导一顿饭钱的 还行吧,够住院4-5天了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3000就是天文数 字,请不要鄙视他们/看了只想哭 试想,许许多多的此类低收入人群,有一天突 然觉得这个世界对他们不公平,想要讨个说法 ,会是个什么场景? 无跟帖不新闻 大众麦克风时代 微博客 傅蔚冈 大众麦克风时代 BBS/论坛 v中国130万个论坛/BBS 图片和微视频

10、 大众麦克风时 代 北京站37号售票窗口 334秒内68张照片 大连消防战士张良 网友:相关领导、相 关部门,你们看看照 片里那一片黑漆漆的 海域,那双缓缓下沉 的手,你们的心灵有 没有被震撼? 中石油指“承包商事 故”,“现场监管责 任不到位” 大众麦克风时代 周曙光: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 魑魅魍魉:公务员考察门 公民报道者 老榕 大众麦克风时代 柴静/闾丘露薇/杨锦麟/ 五岳散人/笑蜀/胡锡进/ 钱钢/李承鹏/龚晓跃 记者在网上 大众麦克风时代 连岳/和菜头/饶谨 袁腾飞 李承鹏/于建嵘 意见领袖 l新社会阶层阶层 :5000万在非公经济经济 中投资资和做高官 的阶层阶层 ,掌管着10万

11、亿亿元资资本,直接或间间接贡贡献着 全国近/的税收 l新意见阶层见阶层 :人民网舆舆情监测监测 室2008年在中国 社科院社会蓝蓝皮书书中提出,指在网上表达所 思所感和利益诉诉求的几亿亿网民 大众麦克风时代 “新意见阶层”的崛起 1.在网络时络时 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为信息渠道,都可能成为为 意见见表达的主体。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风。中国进进入 大众麦克风时风时 代。 2. 互联联网是一个多元利益表达的舆论场舆论场 和博弈场场。新闻闻 媒体和网络络名人,都掌控着舆论的“核按钮”。 3.在突发发事件和敏感问题问题 上缺席、失语语、妄语语,甚至想要 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哗”,则则既不能缓缓和事

12、态态、化解矛盾 ,也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权、参与权权、表达 权权、监监督权权的精神。(人民日报报) 观察与思考观察与思考 4.门户网站重要性消退 在大众麦克风时代,网民获取 信息的方式多样化。虽然门户网站的新闻内容仍然是网民 获取新闻最重要的方式,但舆论影响力将越来越小,在舆 论引导上更是难有作为。换句话说就是:新闻获取(部分 )在门户网站,展开讨论在互动社区。 5.论坛人口流失,跟帖数量减少 论坛 管理收紧,知名网友退守博客或前进到微博 。部分热点事件虽然初次曝光在论坛、博客 ,但舆论发酵的主要舞台转到微博。天涯社 区去年11月推出微博,尝试多种言论载体。 6.微博客异军突起 网

13、民首选信息源和网 络舆论第一载体,名人微博成为社会公器, 掌控舆论核按钮 PK 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越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 越小,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 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主流媒体就 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南振中) 体制内舆论场的正向引导和反向引导 体制内舆论场:党报、国家电视台、网站新闻 民间舆论场:口头舆论场、网络“自媒体” 看一天“天涯杂谈”,需要看一个星期“新 闻联播”疗伤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 ,新闻联播里,谢谢合作:) 龙颜看 备用地址 备用地址 网络传播规律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 会舆论的放

14、大器。 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 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加强 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 。 舆论引导新格局 党报、国家电视台; 都市类报刊; 互联网 境外媒体:西强我弱 网络传播规律 草根民众:新闻跟帖 部分老干部: 青年: 中产阶级: 网络传播规律 网络传播规律 网上的群体极化 网上“群体极化”倾向是网下两倍多 网民一开始即有某些价值偏向,匿名发言容易态度偏 激,众多贴文气氛渲染,观点相近人群频繁沟通,人 们朝偏向继续移动,形成极端观点,意见呈两极化, 极端赞成和极端反对,发展为口水战和人身攻击 网上“黑五类”:公务员、警察、城管、医 生、教师 网上“罗宾汉

15、情结”:一边倒向“弱势群体 ” 重庆解放碑广场,灯草老人“摔下一串在地 上”,数百市民呼喊“和谐重庆”聚集 “这社会哀伤太多,戾气太重”(猫眼看人 ) 网络传播规律 l2008年10月哈尔滨林松岭案 六警察打死大学生:哈尔滨铁路局警 察杀人08又一孙志刚,哈尔滨警察 群殴打死大学生 六“提辖”拳打“林衙内”:录 像显示林松岭挑衅,媒体报 道“你知道我舅舅是谁?”从 “严惩凶手”转为“社会少了 一个祸害”; “人肉”搜索“ 恶少” 警方澄清林家背景传言 网民的信息偏差和情绪绪偏激 网络传播规律 网民的前台化和组织化 营救郭宝峰 福州三网民审判 讨“袁”护宪 洛阳声讨茅于轼 网络传播规律 网络舆论

16、的标签化 河北大学交通肇事案:官二代,官一 代,弱势群体,司法公正,教育腐败 ,新闻管制? 李启铭带着酒气,边哭边说,告诉保定市北市 区公安分局接警的警察:他爸是李刚,是北市 区公安分局的副局长。说这句话时,“样子有 点恐慌,但并无张狂的态度”,还说出了事他 愿意负责任,千万别跟他爸说。(河北法制报 ) 我爸是李刚:猫扑网发起造句,一周内36万句! 公车上,一男的低声问他旁边的人,“你是李刚吗?”答:“不是”;“ 你爸是李刚吗?”,“不是”;“你有叫李刚的亲戚朋友吗?”,“没有 ”;“那你他妈的放开你的脚,你踩到老子了!”那男的大怒道。 考试不及格,我爸是李刚;工作没着落,我爸是李刚;出门闯大祸, 我爸是李刚 观察与思考观察与思考 1.塔西佗陷阱:当政府缺乏公信力时,好的政策 和坏的政策一样不受欢迎,真话和假话一样受到 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