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授课教案一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92455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授课教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授课教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授课教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授课教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授课教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授课教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授课教案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授课教案一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授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整体上宏观了解本课程,掌握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认识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特征及其主要研究领域,明确学习城市地理学的目的。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全面理解城市与聚落的概念及相互关系。2、正确理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 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3、掌握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4、理解并掌 握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征。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2、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基本概念,使学生由感 性认识上升到理性。3、突破课本上的系统框架,阐

2、述了西方城市地理学近年来发展趋向。 自我介绍与城市地理学授课方案、学习方法(15 分钟) 第一讲第一讲 城市与城市地理学城市与城市地理学 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的基本概念城市的基本概念 一、聚落与城市一、聚落与城市 Settlement and City 城市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是聚落的一种形态,那么聚落与城市的关系怎样呢?通 过展示聚落与各级不同城镇的景观图片让学生先有个感性认识。然后讲述城市与聚落概念。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居民点。它有大小、等级高低,也有不同功能。 作为聚居地,聚落是个物质实体,它占有一定的空间,是人们休息、活动、劳作的场所。各 类建筑物、各种活动场所、各类

3、生产用地等要素的不同组合(空间上、种类上、数量上的不 同组合等)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Landscape) 。 聚落还是社会实体(即社区 Community) 。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在地表集聚的 空间组织形式,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及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作为一个社区,组成不同的人 类社会集团就形成不同的社会空间(Social Space) 。 随着社会的发展, 聚落由低级走向高级, 形成不同形式、 不同规模、 不同功能的居民点, 构成聚落体系。 小村hamlet; 村庄village; 镇town (集镇、 建制镇) ; 城市city; 大都市metropolis; 大都市区(metropol

4、itan area);大都市带(megalopolis)总之,从农村聚落向城市聚落发展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城市定义的多种论述二、城市定义的多种论述 2 1、城市的发生学定义: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的 产物。以墙垣围起来进行交易的一定区域。 “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从 用于防御野兽侵袭演化为防御敌方侵袭。市、镇“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 。 2、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是工商业活动以及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群居住的场所。 3、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是人口、产业、资金、技术、文化、建筑物密集的场所。 4、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是区域的中心,集

5、聚多种功能,通过辐射吸引影响广大区域。 5、城市的景观定义: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类型。 6、城市的系统定义: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与社会复合系统。我国著名科学家钱 学森指出:城市是一个空间地域大系统。 “所谓城市,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和 自然环境利用为特点,以集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技术和文化的 空间地域大系统” 。 无论何种城市定义方式,对城市的认识必须基于两个前提: (1)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居民点,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城市与乡村本质特征比较:城市与乡村本质特征比较:在产业构成上在产业构成上,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 居

6、民点;在规模上在规模上,城镇聚居有较多的人口总数;在景观上在景观上,城镇有较大的人口密度和 建筑物密度;在物质构成上在物质构成上,城镇具有给水系统、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 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职能上在职能上,城镇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 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2)城市的定义、城市的概念是发展的。 综上所述: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集中聚居,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 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 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

7、部门、各种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集中聚居,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 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 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种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三、城市的本质特征三、城市的本质特征 1、城市是最集约利用土地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占据整个地球的表面积很小,但高度集 聚了大量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它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积聚和传播、扩散的 中心,是文明的象征。 2、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方,是以人文要素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3、城市是一种不完全的、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受自然环境的反馈作

8、用最敏感 的地方。 4、城市是一个极为复杂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巨系统。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 3 定性而难以预测。把握住城市的这一特性,要求城市当局在研究、规划、管理、决策城市发 展时,需要有更多理性,减少主观性和盲目性。 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密集性密集性物质和精神的密集(人口、建筑物、资本、文化、功能) ; 高效性高效性高效率(完善的市政设施、基础设施和高智商的管理阶层) 、高效益(人才、资金、 技术优势、受自然干扰少) ;多元性多元性特征多样,类型多样;非农性非农性非农人口、非农活动; 区域性区域性集聚多种功能并影响广大区域;系统性系统性是个复杂的自然社会复合系统。 第二节城市地理学研究

9、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第二节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即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的科学。 研究重点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 即宏观的区域城市空 间组织(cities in a region)和微观的城市内部空间组织(a city as a region) 。 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从点的角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 从面的角度研究城市中的区域 从点面结合研究城市化 三、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三、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

10、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四、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四、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及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等 4、城市问题:城市环境、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等问题。 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学科性质一、学科性质 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 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是属于人文地理 学范畴的三级学科。 4 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具有

11、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在学科性质的区别: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而城 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研究方向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城市中的区域) ,还要 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区域中的城市) ,理论性较强。 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和设计, 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 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2.与城市形态学的关系与城市形态学的关系 研究内容上的交叉, 街道布局、 建筑风格及其设计和土地利用等城市景

12、观都是他们的研 究对象。但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城市形态学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这三个组成部 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以及因这种联系和影响造成的城市形态演化。 而城市地理学则通 过分析城市内部形态功能联系的变化,研究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规律。 3.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 城市生态学的“系统平衡”思想被城市地理学所吸取, 并融汇在有关城镇体系、 城乡关系、 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城市中心作用和中心城市作用等研究之中。 4.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 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的经济问题, 直接解决城市固有的经济问题, 给城市带来直接的经 济效益,其理论与实际结合相当紧密。而城

13、市地理学只是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 或是研究经济问题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5.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研究社会问题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性, 强调问题产生和解决的空间性, 为政 府决策作参考;而城市社会学则注重社会实践,探讨促进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社会进步的 具体政策。 因此城市地理学既有其独立性, 也与其他学科具有兼容性, 特别是与城市规划学和城市 经济学的关系紧密。 第四节第四节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5 1、描述性的地名辞典阶段、描述性的地名辞典阶段 在 20 世纪以前,城市地理只是作为区域地理描述的一个

14、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西方的斯 特拉波(Strabo,B.C.63-24)所著的 17 卷地理学卷地理学对城市有较系统的描述。记叙了城市 的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人口、商业和物产。中国的最早代表作是禹贡禹贡和史记史记货殖 列传 。此时对城市的描述多是采取叙述式地名辞典的形式出现,且内容日趋膨杂。 货殖 列传 。此时对城市的描述多是采取叙述式地名辞典的形式出现,且内容日趋膨杂。 2、自然位置论阶段、自然位置论阶段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期在人文地理学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城市地理学研究新 领域。 当时主体思想是地理环境决定论。 因此城市地理的基本思想是用城市所在位置的自然 条件的作用来解释城市的起

15、源和发展 用城市所在位置的自然 条件的作用来解释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标志性著作:一是 1907 年德国出版的卡尔卡尔哈塞特哈塞特 (Karl Hassert)城市地理研究城市地理研究是城市地理学的第一部通论性著作,它标志着 U.G.从区域 描述的附属地位脱颖而出; 一是 格勒诺布尔: 城市地理的研究 ,格勒诺布尔: 城市地理的研究 , 是布兰查德布兰查德(R.Blanchard) 对法国东部一个城市的研究成果, 是典型的以研究单个城市为主, 从城市自然位置推导城市 特点。从描述进入解释,解释城市的决定作用是自然位置。从描述进入解释,解释城市的决定作用是自然位置。 总体上说在总体上说在 1920

16、年以前,城市地理学还没有成为专门学科。年以前,城市地理学还没有成为专门学科。在这期间,地理学家从人 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城市研究没有独立的理论和方法,深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尤 其强调地理位置决定城市的命运。研究城市内部时主要描述建筑形式、当地的自然条件、建 筑与街道的组合形式、屋顶的式样、材料的种类等等。 3、区域分布论阶段、区域分布论阶段 此时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两大标志性著作: 一是美国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从社会学角度研 究城市,由帕克(R.E.Park) 、沃思(L.Wirth)和伯吉斯(E.W.Burgess)等创立了提出的城 市土地利用的同心园模式。 从城市的总体认识转向对城市内部景观的复杂性认识从城市的总体认识转向对城市内部景观的复杂性认识。 二是 1933 年克里斯塔勒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在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中揭示了城市规模等级、 空间分布、 职能层次规律,对城市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作了深入研究,诞生了中心地学说中心地学说,从单个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