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592363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24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我国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我国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我国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我国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姓名:谭玉龙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陈路芳 20080501 II 我国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摘 要 我国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摘 要 志愿精神是政府善治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 有独特的功能。 然而我国家天下的文化传统,导致了民众缺乏公益意 识; 全能政府和后全能政府的治理模式, 严重压缩了公民的社会公共 空间;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法律体系的滞后和社会激励机制的欠缺, 又影响了志愿精神后天的发育。 这些因素使得我国目前

2、社会志愿精神 的发展缺乏凝聚性、 持久性和创新性, 阻碍了社会的良性发展和政府 职能方式的转变。在追赶式发展、主导型政府、公益文化缺失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物质基础过弱等中国特色的发展环境下, 决 定了政府培育是我国志愿精神良性发展的关键。 培育志愿精神,政府 应培育社会民众的志愿文化, 形成社会浓厚的志愿文化氛围; 培植社 会资本、强化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拓宽公共空 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为志愿精神的培育建立长效机制。 只有大力培 育志愿精神, 才能达到政府的善治、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健康发展的 状态。 关键词:关键词:志愿精神 民间组织 政府责任 III STUDY

3、 ON THE GOVERMENT RESPONSIBILITY OF VOLUNTEERISM NURTURING IN CHINA ABSTRACT Volunteerism is not only the premise of good governance, but als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building a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in the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reas with un

4、ique features. However, I state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the people have been led to a lack of public awareness; omnipotent government and the post-totalitarian model of governance, seriously reduced the citizens of social and public space; the imperfections of the economic system, the legal sys

5、tem lags behind and the lack of social incentive mechanism , and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acquired. These factors make Chinas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lack cohesion, persistent and innovative. Hinder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

6、ety and a change in the way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catching up with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weak social, an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with Chinese IV characteristics imperfect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decided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is

7、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he key. Nurturing th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the people should cultivate the interest of the community spirit, civic spirit and the public spirit, the voluntary formation of a strong social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t

8、o strengthen corporate citizenship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ilding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broaden public space and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incentive mechanism building, innovation systems environment. Make great efforts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vernmen

9、ts good governance, social harmony and economic healthy development. KEYWORDS:Th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I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 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侵权行为。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10、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愿意承担 由本声明而引起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2008 年 4 月 日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民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学位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研究生签名: 日期: 2008 年 4 日 月 导 师 签 名: 日期: 年 日 月 1 1 绪 论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 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11、和矛盾的凸显期,同时伴随着经济转轨、社会 转型,就业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客观地说,转型期中国面临的社会问 题很多、压力很大。一方面一些传统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妇女儿童问题、 残疾人教养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失学问题等仍然存在,个别问题甚至更为严 重或者更显性化;另一方面一些新的社会矛盾或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例如,环保 问题、流动人口问题、老龄化问题、艾滋病问题、拆迁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 说明社会缺乏良性的自治状态;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以志愿精神为原动力的民 间组织等各种志愿力量的参与。 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 政府的职能不是万能的, 试图让政府来承担起社会事务的全部责任和风险难免

12、捉襟见肘。 政府应培植社会 自我治理能力,大力培育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或收入 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它不仅是公 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 一种积极态度, 也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空间中为了解决公共问题而自发主动产生的 一种奉献精神,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志愿精 神是社会和谐发展和政府良性治理的润滑剂。 同时志愿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志愿精神是相当缺乏 的,这和我国传统家天下文化,缺失志愿公益有关外,也和我国强政府弱社

13、会状 态、缺乏法律的激励机制有关。我国志愿精神的缺乏,直接导致了我国民间组织 的异化并由此而产生以上的种种问题,与我国社会发展极不符合。这不仅阻碍我 国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阻碍了我国的政治化改革进程,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的 良性发展。因此对志愿精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对志愿精神的研究,据笔者了解,可谓凤毛麟角, 散见于各相关研究的章节中, 系统研究也仅限于志愿服务领域,且大多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从行政管理学角度 研究的极少。志愿精神是文明社会的呼唤,是民间组织良性发展的要求,是政府 转变职能的重要保障。 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志愿精神与政府治理之

14、间的内在 逻辑关系是现实给我们提出的崭新课题,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因而本选题 具有开拓性。从理论意义上,对志愿精神与政府治理关系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的 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民间组织的相关理论, 而且有助于行政管理学相关理论的充 实与完善。从应用价值上,志愿精神的培育,将为民间组织的发展和政府的治理 与善治提供推动力。 2 13 中外研究综述 13 中外研究综述 虽然志愿性是民间组织的基本特性已为实务界和学术界所共识, 然而对志愿 精神的理论研究目前还处于开拓和起步阶段, 主要集中对志愿精神的内涵、 功能、 作用、意义等方面的的叙述,且散见于别的一些专题研究之中,内容简短而不全 面,缺乏系统性与

15、深刻性。而较为集中的叙述也仅有王志军的论志愿精神之于 和谐社会和商文成的志愿精神: 在公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等十来篇相关论 文。关于志愿精神的定义,学者们的意见是趋同的,基本上认同或采用联合国志 愿人员组织的定义,认为“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的条件下参与推 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它体现着个人对生命价值、 社会、 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 。 1对于志愿精神的内涵, 王志军认为, “奉 献”是志愿精神的精神基础, “友爱”是志愿精神的精神本质, “互助”是志愿精 神的具体体现, “进步”是志愿精神的归宿。 2祝灵君认为,互助与自助是志愿 精神的基础,慈善与为人

16、服务是志愿精神的核心,参与是志愿精神的本质,独立 与自治是志愿精神的前提,倡导运动是志愿精神的结果。 3李潇潇认为,志愿精 神的核心是服务和团结的理想,志愿精神是以人为本、关怀大众的精神,志愿精 神是扶助弱者、 互助自助的精神。 4丁元竹认为, 志愿精神是一种看不见的和谐、 一种软实力、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生活品质。 5 在对志愿精神之于社会的务实研究中, 涉及的又主要是围绕志愿者组织和志 愿者活动方面进行,主要有来自两个领域的学者进行研究。一是民政系统社会保 障系统联合社会学家、社会保障学者进行的社区志愿工作研究,重点是探讨建设 文明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方面怎样发挥志愿工作者的作用。如丁元竹教授主编的 志愿服务在中国 、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和相关论文等。二是共青团系统联合 青年研究专家、社会学家进行的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重点是探讨怎样发挥年轻 人的热情与才能,为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如谭建光教 授主编的志愿服务20年等志愿者活动文库和王冠的北京志愿者协会之发展 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