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二轮专题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592347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二轮专题(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专题 四 电场电场 及带电带电 粒子在电场电场 中的运动动 高考真题题体验验 D 【例1】 (2011课标课标 全国卷)一带负电带负电 荷的质质点,在 电场电场 力作用下沿曲线线abc从a运动动到c,已知质质点的速 率是递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电场 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图示中 可能正确的是(虚线线是曲线线在b点的切线线)(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场强度的概念和曲线运动,意在考 查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题中质点所带电荷是负电荷, 电场方向应与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又因为质点的速 度是递减的,因此力的方向应与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故选项 D正确 【例2】 (2011重庆庆高考)如图图

2、所示,电电荷量为为 q和q的点电电荷分别别位于正方体的顶顶点,正 方体范围围内电场电场 强度为为零的点有( ) A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边中 点 B体中心和各边边中点 C各面中心和各边边中点 D体中心和各面中心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点电荷的场强及场强叠加,由点 电荷的场强公式及电荷的对称分布,可推断出在正方体范围内 电场强度为零的点为体中心和各面中心 【例3】 (2011四川高考)质质量为为m的带带正电电小球由 空中A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在t秒末加上竖竖直向上、 范围围足够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 ,再经过经过 t秒小球又回到A点, 不计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则( ) A整个过过程中小球

3、电势电势 能变变化了3/2 mg2t2 B整个过过程中小球动动量增量的大小为为2mgt C从加电场电场 开始到小球运动动到最低点时时小球动动能变变 化了mg2t2 D从A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势能变变化了2/3 mg2t2 B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动量、动能 、动能定理、动量定理、重力势能、能量守恒定律等内容,意 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小球运动过程示意 图如图所示,在重力作用下,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加上电 场后,小球减速运动到最低点C 然后反向运动返回A点设小 球由B到C的时间为t1,由C 到A 的时间为t2,加电场后小球的 加速度为a,则tt1t2, g

4、tat1, 1/2 gt21/2at121/2at22 . 联立得a3g,t11/3 t,t22/3 t, 故小球返回A点时的速度vAat22gt,故整个过 程中小球的电势能变化了1/2mv22mg2t2,小球动 量增量的大小为2mgt.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动能变 化了1/2m(gt)21/2mg2t2,A、C间的距离为1/2gt2 1/2at122/3 gt2,故重力势能变化了2/3 mg2t2. 【例4】 (2011福建高考)反射式速调管是常用的微波器件之一 ,它利用电子团在电场中的振荡来产生微波,其振荡原理与下 述过程类似如图所示,在虚线MN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相反的 两个匀强电场,一带电

5、微粒从A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 沿直线在A、B两点间往返运动已知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是E1 2.0103 N/C和E24.0103 N/C,方向如图所示,带电微粒质 量m1.01020 kg,带电量q1.0109 C,A点距虚线MN 的距离d11.0 cm,不计带电微粒的重力,忽略相对论效应 求: (1)B点距虚线MN的距离d2; (2)带电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 的时间t. 考点考情分析 高频考点要求考情分析 1.库仑定律 1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多 以选择题 和计算题为主 ,综合计算题的难度较大 ,选择题 的难度中等。 2.电场强度、点电 荷的场强 高频考点要求考情分析 3.电势差 2

6、主要考查对电场 的基 本概念的理解,带电物 体在电场中的加速、偏 转问题 ,以及带电体 在电场或与重力场、 磁场的复合场中的运 动结合力学中的牛顿 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的 力电综合问题. 4.带电粒子在匀强 电场中的运动 核心知识回顾 一、带电带电 粒子在电场电场 中的运动动 1带电带电 粒子在电场电场 中加速的处处理方法有 (1)在匀强电场电场 中加速可根据牛顿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动 学公式结结合求解 (2)在非匀强电场电场 中的加速运动动一般受变变力作用,可 根据动动能定理、电场电场 力做功和运动动学公式结结合求解 基本方程: 基本方程: 2带电带电 粒子在匀强电场电场 中偏转转的处处理方法:类

7、类似于 平抛运动动的分析处处理,即应应用运动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 法 (1)带电带电 粒子在匀强电场电场 中偏转转的规规律 如图图所示,带电带电 粒子从极板的中线线以速度v0飞飞入匀强 电场时电场时 ,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垂直的电场电场 力作用 而做匀变变速曲线线运动动 沿初速度方向为为匀速直线线运动动:运动动分速度vx v0,运动动分位移xv0t,运动时间动时间 tL/v0. 沿电场电场 力方向为为初速度为为零的匀加速直线线运动动:加 速度aF/mqE/mqU/(md),运动动分速度vy at,离开电场时电场时 的偏移量y1/2at2 ,侧侧移距 离也可表示为为:yL/2 tan (带电带电

8、 粒子从极板的中线线射入匀强电场电场 ,其出射时时 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长线 交于入射线线的中点),离开 电场时电场时 的偏转转角tanvy/v0 . (2)带电带电 粒子离开偏转电场转电场 后 做匀速直线线运动动(如图图所示) 二、电场电场 中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应用 1电场电场 力做功的特点:电电荷在电场电场 中运动动,电场电场 力 做的功取决于初、末位置的电势电势 差,与路径无关 2如果只有电场电场 力做功,动动能(Ek)和电势电势 能(Ep)的 总总和守恒,则则: (1)EpEk. (2)电场电场 力做正功,电势电势 能减小,动动能增加 (3)电场电场 力做负负功,电势电势 能增加,动动

9、能减小 3除电场电场 力之外其他力做正功,动动能和电势电势 能之和变变 大;除电场电场 力之外其他力做负负功,动动能和电势电势 能之和 变变小 4如果只有电场电场 力和重力做功,则电势则电势 能和机械能之 和保持不变变 5如果用能量转转化和守恒分析问题问题 ,则则要分清哪几种 形式的能量在变变化,是增加还还是减少,列方程的形式 有两种: (1)利用初、末状态态的能量总总和保持不变变 (2)利用一种形式能量的增加量等于另一种形式能量的 减少量 三、平行板电电容器的动态问题动态问题 分析 1动态变动态变 化的两种基本情况 (1)电电容器两极板间间电势电势 差U保持不变变(与恒压电压电 源连连 接)

10、,改变变板间间距离d和正对对面积积S. (2)电电容器的带电带电 荷量Q保持不变变(与电电源断开,无放 电电回路),改变变板间间距离d和正对对面积积S. 2讨论讨论 的依据 (1)平行板电电容器的电电容的公式C (2)平行板电电容器内部是匀强电场电场 EU/d. (3)电电容器所带电带电 荷量 QCU. 关键键一点 方法技巧提升 一、电场电场 力做功的正、负负判断和大小计计算方法 1正、负负判断方法 (1)用力学方法判断:即用电场电场 力F和位移x的夹夹角来 判断 (2)用电势电势 能的变变化来判断 2大小计计算方法 (1)由公式WFxcos计计算此公式只适合于匀强 电场电场 ,可变变形为为W

11、qExE,式中xE为电为电 荷初、末 位置在电场电场 方向上的位移 (2)应应用公式WqU进进行计计算使用此式时时,式中 各量取绝对值绝对值 代入计计算功的正负负另行判断 (3)根据能量转转化来计计算电场电场 力做功,电电荷的电势电势 能 发发生变变化:电场电场 力做正功,电电荷的电势电势 能减少转转化为为 其他形式的能;电场电场 力做负负功,电电荷的电势电势 能增加, 其他形式的能转转化为电势为电势 能电场电场 力做多少功就对应对应 着多少能的转转化这这是能的转转化和守恒的具体体现现 这这里一定要分清是电势电势 能和什么形式的能发发生相互转转 化 WE其他,使用这这个公式时时一般W、E其他都

12、取绝绝 对值对值 (4)由动动能定理计计算W电场电场 力W其他力Ek. 二、处处理带电带电 体在电场电场 中的运动问题动问题 的两种思路 1运动动学观观点 (1)运动动学观观点是指用匀变变速运动动的公式来解决实际问实际问 题题,一般有两种情况:带电带电 粒子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电场 线线共线线,则则粒子做匀变变速直线线运动动;带电带电 粒子的初 速度方向垂直电场线电场线 ,则则粒子做匀变变速曲线线运动动(类类平 抛运动动) (2)当带电带电 粒子在电场电场 中做匀变变速曲线线运动时动时 ,一般要 采取类类似平抛运动动的解决方法 2功能观观点 首先对带电对带电 体受力分析,再分析运动动形式,然后再

13、根据具体情况选选用公式计计算 (1)若选选用动动能定理,则则要分清有多少个力做功,是 恒力做功还还是变变力做功,同时时要明确初、末状态态及 运动过动过 程中的动动能的增量 (2)若选选用能量守恒定律,则则要分清带电带电 体在运动动中 共有多少种能量参与转转化,哪些能量是增加的,哪些 能量是减少的 (1)带电带电 粒子在电场电场 中运动时动时 ,首先要弄清电场电场 的 特点,根据电场电场 的特点判断带电带电 粒子的受力情况 若为为匀强电场电场 ,电场电场 力为为恒力;若为为非匀强电场电场 ,则电场则电场 力为变为变 力 (2)在分析带电带电 粒子的运动动情景时时,要采取动态观动态观 点,抓住特殊

14、状态态建立方程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对电场对电场 基本概念的理解 【例1】 (2010山东卷)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B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C若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释 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 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 Q,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答案】 BD 【解析】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故A错;沿 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逐渐降低的,B对;电场线不 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故C错;在原电场中,将一试 探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在d点 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过 程中

15、,电场力也做正功,所以在复合场中,将一试探 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根据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 的关系可知:电势能将减小,D正确 变变式训练训练 1 如图图所示,一簇 电场线电场线 的分布关于y轴对轴对 称, O是坐标标原点,M、N、P、Q 是以O为圆为圆 心的一个圆圆周上的 四个点,其中M、N在y轴轴上, Q点在x轴轴上,则则( ) AM点的电势电势 比P点的电势电势 高 BOM间间的电势电势 差小于NO间间的电势电势 差 C一正电电荷在O点时时的电势电势 能小于在Q点时时的电电 势势能 D将一负电负电 荷由M点移到P点,电场电场 力做正功 答案:BD 解析:过M、P、Q、N、O各点作出等势面

16、,由沿电 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NOQPM,因ON间 电场强度较大,故UOMUNO,A错误,B正确;由于 UMP0.所以WMPUMP(q)0,故D正确;又由UOQ 0,所以WOQUOQq0,可知EPOEPQ,C错误 考点二 电电容器动态问题动态问题 分析 【例2】 (2010北京卷)用控制变变量法,可以研究 影响平行板电电容器电电容的因素(如图图)设设两极板正 对对面积为积为 S,极板间间的距离为为d,静电计电计 指针针偏角 为为.实验实验 中,极板所带电带电 荷量不变变,若( ) A保持S不变变,增大d,则则变变大 B保持S不变变,增大d,则则变变小 C保持d不变变,减小S,则则变变小 D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