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考试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92078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考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2012年3月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考试语 文 试 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淇水汤汤,。(诗经?氓)(2),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3),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4)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5)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6)酾酒临江,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

2、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

3、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韩愈新修滕王阁记)【注】三王:指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

4、王阁赋的王绪,写重修滕王阁记的王仲舒。中书舍人太原王公:指王仲舒,曾任中书舍人,太原人。浃和:和睦。燕:通“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 壮:认为豪壮B以为当得躬诣大府 诣:到去C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 令:美德D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假:请假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未得造观”滕王阁原因的一组是(3分)( )系官于朝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A B C D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滕王阁闻名遐迩,作者

5、从年少时就知道它是江南的第一名胜景观。B王仲舒任南昌地方长官后,曾经著书呼吁关注滕王阁的修缮问题。C王仲舒修缮滕王阁没有劳民伤财,作者对此务实精神持肯定态度。D本文在写法上没有正面描写滕王阁及其四周景物,而是以情取胜。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3分)(2)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

6、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注】“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公主琵琶:指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蒲桃:即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今阿拉伯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宿”的种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野云万里无城郭胡儿眼泪双双落”这四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赏析。(3 分)(2)“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赏析。(3 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宝钗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认为她在说“混帐话”,并且当众颂扬黛玉不会这么说。黛玉听后又喜又惊,又悲又叹。(红楼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B觉民、觉慧和几个同学创办了黎明周报,刊载新文化运动的消息,介绍新思想,抨击旧制度和旧思想。觉慧热心地参加周报的编辑工作,经常在上面发表文章。(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C吴荪甫和赵伯韬在一家夜总会密谈“合作”事宜,赵伯韬想介绍一家银团放款给益中公司,条件是用益中公司的全部财产做担保,吴荪甫最终没有答应。(子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D报纸上登载了夏尔父亲因破产而自杀的消息,夏尔得知噩耗痛不欲生,葛

8、朗台同情地说道:“这年轻人真有出息,把亲情看得比钱还重。”(欧也妮葛朗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E涅赫柳多夫从彼得堡的剧院出来,步行回姨妈家。路上一个妖冶的妓女朝他嫣然一笑,他顿时想到了玛丽叶特,产生了像在剧场里那样又迷恋又嫌恶的感觉。(复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1)请简述孔明美言安抚关羽的故事。(三国演义)(2)在圣母院攻守战中,国王出兵镇压,请简要叙述相关情节。(巴黎圣母院)答第( )题100(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9、季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下面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人的智力生来就有差别,对“困而不学”者持否定态度。B孔子认为自己并不是天才,而是靠好古、敏学来获取知识的。C孟子认为君子只要以“道”来深造,就能左右逢源,获取利益。D成语“居安资深”出自孟子选段,指掌握学问牢固而根底深厚。(2)以上三则选段表明孔、孟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有哪些相同的认识?(3分)三、

10、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教育公平: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陈宝泉教育公平在现代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追溯这一价值观念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无论是西方文明的奠基人古希腊哲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是东方文明的圣人孔夫子,都把“教育公平”、“法律保证公民的教育权利”、“有教无类”作为人类理想社会的基础,但这一先人的理想,在近现代才开始成为社会变革目标;各国已为此付出了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努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美国建国后实现教育公平的努力历经多年,大的举措就有公立学校运动、进步教育运动和免费学校运动等;日本的国民教育公平也经过了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完

11、善;以色列把教育公平作为立国之本。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而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号称尊孔的历代朝廷都没拿教育公平当回事,办学、读书多是民间行为私塾,学习是个人博取功名的私事,这一思维影响至今。国民教育制度的引入始自晚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大规模实施。社会动荡使得这一努力充满坎坷,纵有长足进展,仍与发达国家的情况有很大差距,我们对实现教育公平所需作出的不懈努力要有准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可见,实现教育公平除了革新制度外,还需要教育乃至社会意识、理念的更新。爱每一个学生说易做难,不要说嫌贫爱富有违师德,就是把孩子分成聪明孩子、笨孩子,乖孩子、调皮蛋,好孩子、坏孩子也有悖于公平理念。笔者曾读到

12、一篇教育言论,提及“如果一个孩子不擅长琴棋书画,但是他道德完备,就不是一个好孩子吗?”笔者想再问,如果一个孩子道德不完备,他就不是好孩子啦?道德完备能作为苛求孩子的标准吗?未成年的孩子,调皮、多动、搞恶作剧、不知深浅都是正常的,否则还要教育干什么?把孩子从小就分层划等,那些被认为是笨孩子,不听话的孩子,老师不喜欢的孩子,成绩不靠前、升学无望的孩子,从小就得不到公正待遇,就被边缘化,甚至被排出主流,这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人生的戕害,对社会造成的隐患都是不可小视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实现教育公平也不是教育界一家的责任,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大背景。当年如果没有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没有马丁路德金牧师等志士付出

13、血的代价,美国消除学校种族隔离制度就很难成功。同样道理,当今中国实现教育公平,也离不开缩小城乡差距、尊重劳动者等实现社会公平的系统工程。改革就意味着机会、资源的再分配,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这就离不开公众的支持。笔者曾发问,为什么许多家长抬头痛骂应试教育折磨孩子,低头又领着孩子报班加课,去钻营加分的门道?一位高学历的年轻妈妈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们不就是这样上来的吗?!”这类思维不破除,改革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摘自教育的细节陈宝泉教育评论集,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有删改)10下列关于“教育公平”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A“教

14、育公平”这一话题由来已久,在现时中国显得尤为重要,且意义深远。B我国在大规模实施国民教育制度方面起步较晚,因而在教育公平方面有所缺失。C缩小城乡差距、尊重劳动者是当今中国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内容。D改革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公众的支持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唯一途径。11从受教育者的角度,作者认为每个学生应享有怎样的教育公平权利?请简要概括。(3分)12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实现教育公平需要从哪几方面共同努力?请简要概括。(3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让子弹别飞周海亮男人没有料到,号称坚不可摧的城市防线,竟然不堪一击。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