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中国医药卫生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92056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行业:中国医药卫生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医药行业:中国医药卫生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医药行业:中国医药卫生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医药行业:中国医药卫生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医药行业:中国医药卫生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行业:中国医药卫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中国医药卫生(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6 年 9 月 11 日 医药行业 但问路在何方但问路在何方 中国医药卫生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中金公司研究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分析员:孙雅娜,分析员:孙雅娜,CFA sunyana (8610) 6505 1166 要点: 要点: 我国医药行业的需求增长勿庸置疑;然而,关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全部,看起来却并不像其“需求增长”那么美妙。 首先,从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来看,由于消费者(患者) 、消费决策者(医生)和消费支付者(多方支付系统)的相互分离, 这个行业中的市场机制经常失灵;同时,政府作为支付系统中的重要力量,又要严格监管行业以控制需求的快速增长,因 此,这个行业中的企业实体将无法游离于政策调

2、控。其次,从我国自身的行业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医药行业在供给方面产 能过剩、缺乏研发,整个行业低水平重复竞争;而我国的医药企业还必须面对现有医疗体制弊端带来的种种问题。那么,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和我国特殊的发展阶段中,中国医药企业的路在何方? 由于医药企业的发展途径离不开一个国家特定的医疗卫生体制,因此,让我们从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说起。我国的 医疗卫生体制正在面临着现实困局: 市场表观容量强劲增长的背后是被严重压抑的居民需求, 其所表现出的社会问题十分 突出。因此,以政府为主导的新一轮改革不可避免,全行业政策调控的序幕正在徐徐拉开。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政府 对行业产业链的全面梳理将有利于我国

3、医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短期来看,政府在改革过渡阶段必将以控制成本为主线, 药品降价将持续存在,医院的财政补助很难到位;政府必将以缓和社会突出的矛盾问题为先导,反商业贿赂不会在短期内 取消,医药分家将试点执行。因此,医药企业在政府的“权宜之计”中难免经历政策阵痛和经营调整;但是,就像大多数 行业在经历产业冬天的历程一样,很多行业机会也正在酝酿。 ? 我国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在医疗体制改革中面临整合机遇。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行业整合时机日益成熟。而 更为重要的整合动力是,我国政府在建设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过程中,需要凭借一个或几个渠道广泛、并具有成本 控制能力的药品分销网络来保

4、证药品的供应质量和供应成本;以政府为主导的国企资源重组将可能推动行业进入高度整合。 ? 我国具有质量和成本优势的基础药品生产企业面临产业机会。政府在健全基础医疗保障的过程中,市场将形成对低成本基础 用药的巨大需求;并且政府需要基础药品市场份额的集中,这将有利于政府有效监控药品质量和价格。我们认为,政府很难在自 由竞争的药品市场中干涉制药企业的经营行为,但很可能会鼓励这些企业进行有效整合。 ? 此外,在行业经历产业调控的痛苦蜕变过程中,也正是我国制药企业发生分化的过程。我们看到的中国制药企业的未来是: 处方药市场的优胜劣汰加速,具有品种优势的强势企业将“剩者为王” ,而这将是民营企业的天下;OT

5、C 市场将迎来一个激烈竞 争的时代,品牌中药独特的品牌壁垒将成为核心竞争力。而在一个更远的未来里,中国能否产生世界级的制药企业?这还有赖于 中国监管环境下的药品市场能否补给本土制药企业,使它们不断壮大,立志研发,并最终走向世界。 从二级市场长期投资的角度出发,我们看好三类企业:民营体制下的优势研发型企业,它们将是中国制药行业未 来的希望所在;产品线广泛的品牌中药企业,高度的品牌壁垒、巨大的亚健康人群和中国强势文化的形成将为其提高长 远发展的土壤;具有整合能力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它们将见证医药流通行业的高度整合,成为中国巨大药品市场的分 割者。同时,我们也关注目前处于窘迫经营的大型国有基础药品生

6、产企业,这些企业在未来的机制转变将使其在经营上形 成有力反转。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我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 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本报告亦可由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和/或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于香港提供。本报 告的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中中国医药国医药卫生行卫生行业发展业发展趋势研趋势研究究 目录目录 概要和投资建

7、议概要和投资建议6 医药卫生行业是一个充满悖论的特殊行业医药卫生行业是一个充满悖论的特殊行业10 医药卫生行业医疗服务行业医药行业.10 谁来决定消费者如何“消费”?谁来为消费者的消费“埋单”? .10 医药卫生行业几个不同寻常的特点.11 行业中的悖论没有完美的医疗卫生体制.13 案例分析:在市场化和政府监管之间的过犹不及和矫枉过正.13 中国医药卫生行业中的现实困局中国医药卫生行业中的现实困局15 市场表观需求强劲增长.15 但在市场“繁荣”的背后是被严重压抑的居民需求.16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16 中国医药卫生改革的八年.20 政府职能缺失是问题的根本,以政府为主导的行业改

8、革不可避免 .22 求解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之路求解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之路23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探索之旅.23 政府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权宜之计.27 中国医药企业的生存现状与发展中国医药企业的生存现状与发展30 需求旺盛但过度竞争.30 医院体制问题制约行业整合.31 市场竞争和行业政策持续打击企业的盈利能力.31 子行业有所分化,但很少有谁能独善其身.33 企业在政府医疗体制改革中的生存与发展.35 永远不要忽视中国崛起背后巨大的市场潜力.36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整合时机日益成熟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整合时机日益成熟39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历程.39 盈利水平持续下降,行

9、业进入微利时代.41 市场竞争关系复杂,市场集中度较低.41 通过兼并收购走向高度整合是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43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整合时机日益成熟.45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未来.46 中国制药企业的分化不可避免中国制药企业的分化不可避免48 中国制药行业从无到有、从简单到无序的发展过程.48 制药行业正在走进政策调控的冬天.49 制药企业的分化不可避免.50 我们无法回答的是,在更远的未来,中国是否会出现世界级的制药公司? .54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我公司及其所

10、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 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本报告亦可由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和/或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于香港提供。本报 告的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2 但但问路在问路在何方 何方 附录附录I:政策篇:政策篇 56 1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的监管框架.56 2中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基本框架.56 3药品分类.57 4新药定义.57 5药品注册和审批流程.58 6药品价格的监管系统.58 7药品价格的定价流程.58 8药品生产企业的准入制度.59 9药品流

11、通企业的准入制度.59 附录附录II:基础数据:基础数据.60 1A股主要医药企业的规模和成长性60 2A股主要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61 附录附录III:估值比较:估值比较 .62 1A股医药企业的估值比较62 2世界市场制药企业的估值比较.63 3世界市场医药流通企业的估值比较.64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我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 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本报告亦可由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和/或

12、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 于香港提供。本报告的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3 中中国医药国医药卫生行卫生行业发展业发展趋势研趋势研究究 插图插图 图 1:医药卫生行业中经营实体的构成. 10 图 2:医药卫生行业价值链上的多方关系11 图 3:医药卫生市场的需求呈现开放式增长的特点. 12 图 4:美国和日本医药卫生行业的多方面比较. 14 图 5:中国医药卫生市场强劲增长. 15 图 6:中国医药卫生市场中长期存在的需求驱动因素. 15 图 7:就诊人次数增长缓慢,患病而未就诊率明显提高. 16 图 8:中国缺乏全民医疗保障

13、体制,个人支付比例逐年提高. 17 图 9: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医药卫生费用中的个人支付比例过高 . 17 图 10:我国的医药卫生资源并不匮乏. 18 图 11:我国医药卫生资源在城镇和农村、在各级医院之间分布失衡 . 18 图 12: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效率低下. 19 图 13: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不得不以药养医,医疗服务费用飞涨. 20 图 14: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在医药卫生行业中的多头管理. 21 图 15:世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程. 23 图 16:英国全民医疗保险系统中的医院分级和双向转诊制度. 24 图 17:日本监管系统及其对药价和医院的政策监管. 26 图 18:中国药

14、品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 30 图 19:中国医药市场产能过剩、市场分散. 30 图 20:医药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逐年下滑. 32 图 21:药品价格持续下降. 32 图 22:医药企业的基本分类. 33 图 23:各子行业的市场份额及其在医院和零售市场中的分布. 33 图 24:各子行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比较. 34 图 25:中国将在 2020 年成为世界第 2 大药品市场. 36 图 26:中国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历程. 39 图 27:区域性寡头垄断和全国性公司的出现. 40 图 28:美国和日本的药品分销市场走向高度集中. 43 图 29:美国第 2 大医药流通企业Cardinal Hea

15、lth的公司发展历程 44 图 30:欧洲第 2 大医药流通企业Alliance Unichem的公司发展历程 45 图 31:在医药流通行业中的主要国企资源. 46 图 32:基础药品的多家生产现象. 50 图 33:我国OTC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其产品构成. 53 图 34:世界药品市场中OTC药品的增长和占比. 53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我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 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本报告亦可

16、由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和/或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于香港提供。本报 告的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4 但但问路在问路在何方 何方 表格表格 表 1:中国和印度医药卫生情况的比较. 24 表 2:各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比较. 27 表 3: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产业政策. 29 表 4:政府多次下调药品价格. 32 表 5:A股市场中各医药子行业的盈利情况 34 表 6:医药制造业的利润增长情况. 35 表 7:世界药品市场的区域分布和成长性比较. 36 表 8:A股主要医药企业的基础数据 37 表 9:世界主要医药企业的基础数据. 38 表 10: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41 表 11: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 42 表 12: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中主要医药流通企业的经营表现. 44 表 13:世界医药流通企业的盈利水平. 47 表 14:政府近期出台的产业政策. 49 表 15:我国主要基础药品生产企业的经营数据. 51 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