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化”过程中学生真的不会提问了吗.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919030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数学化”过程中学生真的不会提问了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数学化”过程中学生真的不会提问了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数学化”过程中学生真的不会提问了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数学化”过程中学生真的不会提问了吗.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n ma Sc ho ol T ee th i ng Res ea r c h d - 学 教学研宄 数学 教 海 撷 英 密 学 越囵0学鳍 国 饵阃 囤 数 学课程标 准 ( 2 0 1 1 年版 ) 已 经把以前提 出的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 能 、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修订 为四维 目标 ( 知识技 能 、 数学思 考 、 问题解决 、 情感态度 ) 。为什么新 课程 标准 把 “ 数 学思 考 ” 与 “ 问题 解 决” 也列人数学教学 目标 中呢 ?其实 这样安排与提法 的目的很明确 那就 是要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 解决 问题 但是在 我们 的数 学课堂

2、 上 由于教师注重引导学 生能够结合 教师创设 的问题情境 提 出一 些富有 个性 的问题 有点 放任 的感 觉在里 面 而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却 又不 能 及时在课堂上化解掉 长期下来 就 会约束 学生思维能 力和创新 能力 的 发展 下面 笔者就结合一个 案例来 谈一谈 案例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 年级 下 册 减法 ( 第5 4 页 ) 的教学 首先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减法计 算情境图。 有三个书架 , 分别是民间故 事1 8 5 本、 童话2 1 0 本、 儿童文学3 3 5 本。 师 : 同学们看了这幅图 图上都有 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 1 : 我想 问的是三 种书哪一

3、种 书最 多 呢? 生2 : 民间故 事与儿 童小说合计 有 多少本呢? 生3 : 童话 故事与 民间故事合 计 有 多少本呢? 生4 : 儿童 文学一定 比民 间故 事 与童话书的总数少 教 师 看 到 学 生 提 出 的 是 一 个 又 5 2 : 2 0 1 2 I 1 一 个加法 问题 很着 急地说 : 那 么我 们能不能提出一个 减法 问题 呢? 生5 : 我提 的是童话 比 民间故 事 多多少本?这个是用减法 吧。 生6 : 我提 的是儿 童小说 比童话 故事多多少本? 生 7: 我 提 的 一 道 减 法 问 题 是 民 间故事 比童话少几本 7 这样 又几分钟 下来 了 教 师

4、很 着急地说 : “ 大家想不 想知道儿 童小 说比民间故事多多少本 呢?” 学生不情愿地说 : “ 想 ” 在课后对 自己的课 堂进行 分析 的时候 这位教师说 : “ 为 了体现新课 标的精神所 以我让学生踊跃提问 但是为什 么学生总 是提不 到教材 中 提 到 的 问题 呢 ” 分析 与思考 : 教学 时 在生活 中的“ 生活化 ” 问 题 向数学学 习的“ 数学化 ” 问题转化 过程中 我们很多教 师总是创设一定 的教学情境 来让学生提 出问题 这 时候 我们教师担心如果 自己对学生 提 出的问题加 以引导的话 就会阻碍 学生思维的发展 所 以在很多 时候都 是 任 由学 生 根 据

5、自己 的 经 验 与 知 识 去尝试提出各种问题 无论学 生提 出 的 问题 是浅显 的 还是无 效 的 无论 学 生 提 出 的 问 题 能 不 能 发 展 学 生 的 思维能力 都无 所谓 只要 学生在这 一 时间段 里热 闹 能够达 到奇思妙想 的氛围就可以了 这时 我们教 师应 该做些什么 许多教师都不知道 当 看 到学生提 出的问题总 是到不 了 自 己预设的范围之中 就会亲 自出马 把 自己预设 的问题 说出来 还用 “ 为 什么学生不会提问” 为理 由来帮 自己 的课堂教学开脱 用 自己的思维来牵 着学 生走 这样先是放 得无序 后 又 是收得勉强 没有把新课标精神落到 实 处

6、。 在把 生活 问题 转化 为数学 问题 的过程 中 我们 的学生真的就不会提 问了吗?我看应该不是这样的 。 学生 提 出问题 的过 程是他们 思维形 成与 发展 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的思维外显 是 由 学 生 已经 拥 有 的 知 识 与 经 验 而 决定 的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确定他们 要提 出哪些问题 但是我们根据学生 的知识准备 与年龄特 征是可 以预估 到学 生提 出的问题的 这时候 我们 要 把 学 生 可 能 提 出 的 问 题 都 作 一 个 预设 这样 当学生 的思维停 留在肤 浅或 异化 的情况下时 我们才能够有 备无 患 比如 案例一开始学生提 出 的都 是加法问题 那是

7、因为学生在本 学期 剐学 习过加法 所 以他们受加法 思维 的影响 提出的问题都是加法是 可以理解 的 因为我们教 师要求 学生 提问题之前 也没有 要求学 生提 的一 定是减法 呀 这就是我们教师的引导 不到位 如果我们 在提 出要求 的时 候 就让学生提出几个用减法计算 的 问题 那么也就不会有学生 总是提加 法的问题 了 后来 学生在教 师的提 示下又提 出了许多减法问题 这些问 题都可 以成为我们 本节课 探究 的内 容。 这些内容如果我 ( 下转 第 5 4页) 画面所 反映 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 的小故事 使学生产生 身临其境 的感觉 能有效 地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 生主动积

8、极地投 入到学 习活动 中去 例如 教学 “ 0 ” 的认 识 , 例题创设 了这样一 个童 话故事情境 : 画面上 有4 只 小 兔 , 从左往右 。 第一只小兔采N3 个蘑菇 , 第二只小免采到 2 个蘑菇 第 j只小兔采到1 个 蘑菇 只有第 四只小兔篮 中 空宅 从它懊恼 的表情 中 “ 0 ” 也呼之欲 出了 学生在交流 中认识 到 第四只小兔一个也没有采 到 “ 一 个也没有 ” 町 以 用 0 表 示 、 2 活动 化 情 境 数学 的知识 、 思想和方法 必须 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 实践活动 中理解和掌握 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 获 得 教学 中 把问题情境 活动化 就是让学

9、生投身到问 题 情境中去活动 , 使学生在 口说 、 手做 、 耳 听 、 眼看 、 脑 想 的过程 中 , 学习知识 增长智慧 , 提高能力 , 积 累经验 。这 对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 向具体 的形象思维过渡是十分有 利的。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 认识物体 这一 内容时 , 教师可 以根据学生 的年龄特征 让学生一起搭 积木 在游戏 中感 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 再引导学生把其 中一些物体进行 分类 依 次观察每类物体 然后分 别抽象 出长方体 、 正方 体 、 圆柱和球的平 面图形 , 初步认识这些形状 ; 再让学生依 次摸一摸 再次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 并在小组 里用 自己的话说一说每类物体

10、 的特点 形成不 同物体形状 的表 象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经历了观察分类一形成 表象的过程 加深了对不 同形状物体的认识 3 生 活化 情 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把数学问题生活 化 可 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 亲身体验情 境中的问题 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而 且有利于学生体验 到生活 中数学是无处不在 的提高学 生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 民 f 上接第 5 2页)们作 为数 学教 师 能 够及时发现 那么就可以及时调整我 们 的预 设 以学 生 现 有 的 思 维 状 态 来 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 务 比如生4 在 提 到儿 童

11、文学 一定 比民间故事 与童 话书的总数少时 我们就可 以从 中引 出减法问题 为什 么少?少多少?等 等 这样 比我们教师强势要求学生再 提减法的问题就显得 自然得多 让学 生在无 形 中把 生活 问题 转化 为数学 问题 进而解决 本节 课的学 习任务 。 所 以 我们 的教学要根据学生思维发 5 4 : 2 0 1 2 司 娄 叟 学, 教海撷英 币 这一内容时 , 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际 购物或模拟购物 如买1 元笔记本时 使学生体会到“ 1 0 角 就是1 元 ” , 并通 过数出1 0 角 的活动 抽 象 出“ 1 元= 1 0 角” 同时 , 可让学生在取 币 、 换

12、 币 、 付 币 、 找币等活 动中 , 认 识 并熟悉人 民币 学会人 民币的简单运用 感 受人 民 币的实 际价值 , 积累丰富 的购物经验 为使用人 民币作准备 4 问题 化 情 境 小学 巾高年级学生开始对“ 有用 有挑战性 ” 的数学 更感 兴趣 所 以我们在创设情境中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 思考 , 设法 给学生经 历“ 做数学 ” 的机会 让 他们 在 开放 性 、 探究性 问题 中表现 自我 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蕈 要 的活动 并且初步形成 “ 我能够而且 应 当学会 数学 地思 考 ” 如在讲 比例尺 一课时 教师课 前先让学 生以小组 为单位画出学校教 学楼 的平 面图 尽管

13、学生认真努 力 但 画出来 的平面图五花八 门、 不尽如人意 老 师让学生找出 画不好 的原因 学生通过讨论认 为 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 个 一个是方 向不知道怎么确定 一个 是不知道实际的距 离画在纸上应 当画多长 因此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 自 己头脑 中理想的结果。 这时教 师因势利导 : 我们先看第二 个问题 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 当怎么画就准 确了? 学生积极思考 , 认 为应 当把实际的长 度按照一定的 比例缩小后画在纸上 我们看到在这里 教 师没有上来就 讲比例尺 的知识 而是创设让学生画教学平面图的问题 情境 让学 生 自己发现问题 进 而产 生学 习需 求 , 从 而使

14、学生 知道 了数学的来龙去脉 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 里去的过程 认识 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 真实性 ” 是情境创设 的基本前提 “ 数学 味” 是 情境 创设 的本质保证 “ 发展性 ” 是情 境创 设 的价 值 导 向 而 “ 吸引力” 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 的动 力机 制。 结合 四个方 面的要求 , 创设 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 的 才能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 展情况进行调整 当学生提出童话 比 民间故事多多少本 儿童小 说比童话 故事多多少本时 我们就可以进入本 节课下一环节的教学中 、 因为这些问 题 与 教 材 中所 预 设 的 问 题 目 的 是 相 同的 就是想让学生学

15、会退位减法的 计算方法 特别是生7 提 出的问题 其 实就是教材中预设 的问题 只不过学 生 的提法与教材不一样罢 了 教师还 是 强硬地把 教材预设 的 内容 冠以 自 主探 索与引领探 索 的外衣而呈 现在 学生 的面前 这与我们 以往的强制性 教学 、 填鸭式教学有什么不一样 呢? 我们 教师要学 会及 时根据 课堂 上的情况 在将教学 内容 “ 数学化” 的 过程 中 及时帮助学生在 “ 数学化” 的 过程 中提 出更 有利 于学生 思维发展 的问题 我们要树立“ 不是学生不会 提 问而是我们教师的引导不到位” 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中要多反思我们教 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让学生提 出问 题的能力 在我们数 学课堂 上逐渐 提 升 从而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 的能力与 创新能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