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会展产业专题研究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1893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会展产业专题研究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内外会展产业专题研究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内外会展产业专题研究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内外会展产业专题研究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内外会展产业专题研究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外会展产业专题研究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会展产业专题研究教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展发展外部条件 会展产业综合效益 会展经济产业链盈利模型 会展产业发展定位 会展选址的发展趋势 会展经济小结 国外会展发展 中国会展业现状分析 WD置业专用 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条 件 第三产业较发达,具有 健全和高尚的会展业服 务配套体系 外向型城市和开放的经 济系统 具有区域内某种领先产 业(该产业对会展有需 求),或是某种产品的 重要消费市场 具有独特的自然及人文 旅游景观 城市发展会展业 的外部条件 会展产业是商业活动高度发达, 对外开放达到一定水平后的产物 。 而封闭的经济体系会严重制约 生产要素合理正常流动,影响会 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 如宾馆、餐饮、零售、金

2、融、保 险、咨询等 会展发展 外部条件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地位、产业水平以及基础设施、 文化制度环境等因素都对会展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会展 产业 综合 效应 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带动:会展活动需要 一定的会展场所,要求对场馆和相关配套 设施和配套环境进行投资建设 投资带动 自身的投资带动:会展的直接经济效益, 如会议费用、场地租金、门票收入等; 区域展示 性 区域带动性 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促进了广告、 资源、通讯、娱乐、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对工业、农业、科技、商贸等的结构调整 、产品更新换代发挥激活作用 产业发展的带动 对区域优势产业的带动:专业行业的展 会活动对区域的优势产业有着极大

3、的带动和 培育作用 对消费的带动:会展活动直接带动了集交 通、住宿、餐饮、购物、旅游为一体的“第 三产业消费链” 对社会就业的带动:据统计,每增加 1000平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 机会 提升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会展 活动是一个区域或一个城市展示形象的窗口 ,是树立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城市 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美国会展业一年的直接收入达 800-1000亿美元,法国博览会和 专业博览会每年营业额可达85亿 法郎 99年昆明世博会,218公顷场馆 群及相关投资总计超过216亿元 ,使昆明市政建设提前10年 美国休斯顿的航天器材展、意大 利米兰的时装展,德国慕尼黑

4、的 建筑机械与建筑材料展,日本东 京筑波科技发明展 成都武侯区电脑节带动了高科技 产业和商业贸易等行业的发展, 房交会则有效的带动了建材、建 筑、装饰、家用电器等的发展 德国、美国、香港等会展发达的 国家实践证明会展经济产业带动 系数在1:6到1:9之间 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创造了超过100000人/年的就业 效益; 德国汉诺威由于每年举行大量的 品牌展会,被誉为“世界会展之 都”。博螯由一个不知名小渔港 因为“亚洲经济论坛” 而誉满全 球 会展产业综合效益 会展业素有“城市建设的加速器” 之称,它作为一个城市的窗口行 业,对优化城市社会资源、发展 社会经济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 会展经济被认为是低成本、高 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率 大约在20%至25%以上,这是会 展经济迅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上展览 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 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 社会收入为9。虽然我国会展业起 步较晚,但国内这一比例目前也 达到了1:6。 据国际通用结算数据,1万平方 米场馆每年可以创造4900万元产 值,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衍生产业 上游中游下游 盈 利 收 益 会展产业链 对 应 功 能 会展活动策划 政府协调 客户招徕 财务管理 质量控制 场馆提供 现场协调 会务 会展活动的支持,如 住宿、餐饮、旅游等 核心链延伸业链 会展产

6、业链盈利模型 资料来源:王保伦会展旅游M北京: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149 u会展产业的核心盈利点位于会展 产业链上游的PCO及下游衍生产业 开发,而衍生产业投资回收期最短 ,盈利性最高;PCO作为高盈利环 节,存在长期赢利性。 专业会议组织 者( Profess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r,PCO ) 目的地管理公司 (DestinationManagement Company, DMC) 会展经济 产业链盈利模型 中国会展业针对上游PCO和下游衍生产业两大赢利点 投入严重不足,整体呈现盈利水平低的态势! 会展业作为 补充产业 Step 2 Step 3 对于的

7、收入、中下等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城市来 说,会展业只是城市第三产业中的一个组成部 分, 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很突出 ,尚不足以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 从产业结构看,由于第三产业不够发展,会产 业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也难于成为主导产业 。 因此会展业的定位是作为补充服务产业, 为 城市其他相关产业提供服务,以及解决就业等 ,在经济结构中处于补充和次要地位 对于经济水平达到上中等收 入,且第三产业份额超过60% 、发展程度较完善的城市, 会展业有条件成为城市主导产 业 经济水平达到上中等收入、会展业较为发 达的城市,某些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 具有良好的自然人们机关的城市,以及 一些重要

8、边境贸易口岸,会展业有条件成 为城市支柱产业。 会展业作为 主导产业 会展业作为 支柱产业 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 会展业作为补充产业 会展业作为主导产业 合作渗透 提高附加价值 规模化 国际化 品牌化 差异化 会展产业发展定位 目前,中国大多数其城市的经济 水平以及三产发展有待提高,绝 大多数城市的会展业都作为其三 产的补充产业。 但未来随着三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会展必然向规模化、国际化 方向迈进。 市区 新区 郊区 长沙市会展中心分布示意图 3 4 2 1 湖南省展览馆,室内展馆 面积0.6万m2 ,室外展馆 0.5万m2。 长沙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室内展厅面积3.7万m2,室 外展场面积1

9、0.5万m2。 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 室内展厅面积3.6万m2,室 外展场面积1.5万m2。 湖南国际会展中心,室内 展厅面积5万m2,室外展场 面积3.5万m2。 市区 郊区 新区 会展场馆 会展中心的三种分布模式 会展选址的发展趋势 从会展中心分布模式来看,随着会展经济的发展 ,会展逐渐从位于城市中心向新区、郊区转移 1. 新区和郊区相比与城市的关系更独立一 些,拥有更宽敞的用地条件; 2. 这种模式一般会把会展场馆的建设作为 新区开发的动力,在新区建设发展中起带 头作用; 3. 这类会展场馆借助所处城市的优越地理 区位,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来提高新 区知名度,促进新区开发,有助于城市

10、格 局向更先进的模式发展和延伸; 4. 这种模式的会展场馆作为开发区的启动 项目,使整个区域的商务活动量、物流量 大大增加,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有助 于在短期内创造新区新形象,以增强地区 吸引力. 会展经济的发展需要城市提供充足的外部条件支持,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地位、产业水平以及基础设 施、文化制度环境等因素都对会展业的发展有一定影 响。 同时会展经济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城市经济,通过1 :9的效益带动,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随着会展经济的发展,会展逐渐从位于城市中心向新 区、郊区转移。 会展经济小结 汉诺威博览中心 位置和规模: 位于城市南部,距市中心和机场15分钟路程,占地面积100万

11、平方 米。 功能构成:27个展厅,其中超过1万平米的展厅24个,包括几个多层展厅;拥有 47.9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空间和27.8万平米的露天展场;会议中心;酒店和餐厅等 辅助性商业设施不在场内,但交通非常便利;独立的变电站和供水系统。 其他设施:欧洲最大的专用客运火车站,专用的货运站,并设有能起卸大件重型 货物的设备,并且有多条火车支线直通各展览大厅;地铁连接飞机场、火车站, 直达博览会北面人口;可停放5万辆汽车的停车场;一个直升机场。 世界十大会展城市 1.汉诺威 2.米兰 3.法兰克福 4.科隆 5.杜塞尔多夫 6.巴黎 7.芝加哥 8.奥兰多(橘郡) 9.慕尼黑 10. 柏林 汉诺威城市

12、概况 汉诺威位于德国北部,是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首府 ,人口52万人,以发 达的会展业著称于世。拥有世界最大的展览中心汉诺威博览中心, 世界上最大的展览公司汉诺威展览公司,世界十大展会中的5个在这 里举行,每年吸引的展会参观者超过200万人,大大超过了城市本身的 人口。 数据来源:德国会展行业协会 (AUMA ) 国外会展发展 挑 战 机 遇 举 措 起源与发展 ( 1947年-1970年) 竞争中扩张 ( 1971-1986年) 重新夺回优势 (1986年至今) 战前的汉诺威在德国城市中缺乏 竞争力 战后的汉诺威一片废墟 英国占领军行政长官支持建立贸 易博览会行业促进出口 其他德国城市对此毫无兴

13、趣 下萨克森政府将4个炸弹 生产厂 改建为展厅,第一届汉诺威出口 博览会召开,获得巨大成功。 汉诺威成立了德国博览会与展览 会集团公司,即现在的汉诺威展 览公司的前身。 其他德国城市(如杜塞尔多夫、 科隆)也加入了贸易博览会行业 ,提供专业化展览会 随着参展商和贸易博览会从汉诺 威转向其他城市,竞争日益加剧 2000年世博会寻找展出产地,其 他德国城市受到展出空间的限制 政府开始有意的扶持会展产业, 不断提供资金用于扩建设施。 政府积极支持汉诺威,将展厅总数 增至27个;举办2000年世界博览会 。 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大力开拓海 外市场,一方面是吸引了大量的德 国及欧洲以外的厂商到汉诺威参展

14、 ,另一方面到海外建设新场馆,并 将自己成熟的展览会延伸到海外 新增展出空间200,000平方米, 展厅总数达到14个。 1986年,CEBIT(技术,信息通 信展览)从汉诺威博览会中分离 出来,这两个博览会成为全球工 业的旗舰展览,领导工业潮流 国外会展发展 政府在汉诺威会展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支持措施包括: 出资兴建展馆等展览设施。在德国展馆一般由政府出资修建。 政府控股展览公司并支持其发展。德国的展馆和展会一般都由 展览公司运营,德国几个大的展览公司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其中汉 诺威展览公司的两大股东下萨克森州政府和汉诺威市政府,就 分别持有其49.8的股权 。 政府对展馆的运营进行补贴。一般

15、来说博览中心能对总体经济 产生积极影响,但其自身却大多处于亏损经营状态。2004年汉诺 威世博会政府的补贴达到了9亿元人民币,但最终展会的相关税 收却达到了11.3亿元人民币。 我们做这行不是为了盈 利,而是要考博览会吸引 国际上的 参观这 ,吸引他 们在配套服务中消费,以 便能够刺激经济 汉诺威展览博览公司 前首席执行官 在德国,贸易博览业的 收益从-2至2不等, 但真正的 收获还是在于 其波动效应。贸易博览 业每创造1德国马克收入 ,就能带动该市/地区实 现6-12倍收入 会展专家访谈 国外会展发展 品牌展会定义 具有一定的规模,能代表和反映该行业 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对该行业具有 较强

16、的指导和影响力的展会 品牌展会的四大特征 在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具有较好的规模成效。表现在参展商 、专业观众的数量等指标上 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品牌展会具有一 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有明确的市场和 专业观众,而且能提供几乎涵盖这个专 业市场的所有信息,代表该行业的发展 方向 具有规范的服务和完善的功能。包括 布展撤展、展品运输、客商报到、宣传 推介、住宿协调专业服务以及峰会论坛 、商贸洽谈、信息发布等配套活动 Cebit 国际信息与通信技术博览会 (1年/次) 2005年汉诺威展会共吸引了全球50名参观者和1万名记者,约6300名参展 商,50%来自于海外。并拥有上海、悉尼、伊斯坦布尔三个分展会 Hanover Messe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1年/次) 200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展览面积为20万平米,吸引了来自于65个国家 的6000余名展商和20万的观众,其中96%为专业观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