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说课.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918273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词两首》说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轼词两首》说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轼词两首》说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词两首》说课.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轼词两首说课 郭丽芳 ( 河北省张家口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站,河北张家 口0 7 5 0 0 0 ) 说课的题目是 苏轼词两首,按照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流程说课,主要说每个流 程 的要 点。 一 、说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 苏轼词两首是人教版高中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二课。本 单元是宋词单元,选取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代 表作家,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的诗、文大家,也是词的革新与 解放的高手, 他力求在创作上区别于柳词, 他摒弃了裁红剪翠, 坦言自我,形成了疏朗刚健的独特风格,成为豪放词派的代表 作家 。本课入选 的两首词都是苏 轼因 “ 乌 台诗案 ”被

2、 贬黄州时 期的作品,作者时年 4 7岁,对人生和仕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品中寄寓着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和超然物外的豁达,思想感 情含蓄复杂,是学习诗词鉴赏极好的示范教材。 本课既开启了高中阶段豪放派诗词鉴赏之门,又为后期开 设选 修教材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欣 赏奠定基础 ,故本课在整 个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据 课程标准中关于必修课程的目标表述,本单元的 学习任务是: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感受作品形象,品味作品语 言, 领悟作品内涵。 鉴于本课在单元及教材中的地位, 可将诵读、 鉴赏、学习写作手法作为学习重点。 2 学情分析 : 高二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诗词学习,已能感受诗词作品的 语

3、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只停留在较浅层面,思维能力和审美 能力有待提高,更谈不上鉴赏方法,故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 定的审美意境, 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 、说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及诗词风格。 2 有感情地诵读词作。 3 比较鉴赏两首词,归纳苏轼词作的人生智慧。 【 过程与方法 目标 】 1 运用 “ 知人论世 ”、 “ 以意逆志 ”的方法 ,结合作者经 历和写作背景领会词作主旨。 2 品味语言 ,鉴赏形象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 在分析交流 、互相评价 的合作学 习中,提 高学生 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 的积极性 。 2

4、 学习苏轼的豁达情怀和生存智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 。 【 教学重点 】 1 诵读词作,体会作品情感。 2 鉴赏形象,比较鉴赏。 【 教学难点 】 比较赏析 念奴娇 定风波,领会作者塑造形象、 抒发情感 的方法 。 三 、说教学策略 1 朗读法。指导学生掌握古典诗词诵读的节奏、重音,掌 握两 首词作不 同的 朗读基调 ,通 过多种 朗读方 式的反复诵读 , 初步体会作 品感情 。 2 讨论法 。教师 设问,组 织小组讨 论,突出教学重 点,突 1 7 0 破教学难点。 3 比较赏析法 。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 预习展示 ,走进作者 】 教师布置 预习作业:通过网络平 台、

5、电子书 、图书馆查 阅 资料等方式分四组搜集苏轼的相关资料:苏轼生平经历 ( 乌台 诗案);苏轼思想;苏轼作品特点;前人评价苏轼;关于苏轼 的精美散文。 前四个 问题课堂交流分享, 最后一个推荐全班阅读。 【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能学到的知识老师不讲,让学生通 过 自主、合作学 习去 获取,培养学生 自主 学习的能力 ;了解作 者 的生平机遇 ,明确写作背景,做到鉴赏诗词 ,知人论世。 第二环节 【 诵读词作,感知内容】 1 诵读指导,把握要领 集体朗读; 播放录音,比较自己朗读与录音的差别; 诵读指导:根据词作内容划分节拍,掌握朗读节奏。古 典诗词朗读四字句两拍,五字句三拍,七字句四拍,具体划

6、分 要据 内容而定 。 录音跟读,读准节拍,读准重音,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 明确】 念奴娇:上片 ( 高起,低回,平稳,慷慨), 下片 ( 沉郁,沉静,洒脱); 定风波:舒缓自然,乐观恬淡。 2 理清层次 ,整体感知 【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教学生会读诗词,学会 根据诗词内容确定朗读的感情基调;读懂词作大意,为下文的 鉴赏做准备。 第三环节 【 解读意境,剖析手法】 教师设 问,小组 合作讨论完成 : 念奴娇 定风波分 别是用什么手法来营造意境的? 【 明确 】 念奴娇 : 1 对比衬托: 以景称景:实景 (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虚景 ( 樯 橹灰飞烟灭) ; 意境( 雄奇壮

7、阔) ; 以景衬人 “ 大江东去” 一“ 风 流人物”一“ 多少豪杰” 一周瑜 ( 突出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 以人衬己:周瑜少年得志反衬作者壮志难酬。 2 情景交融: 全词 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 ,抒 发追慕英雄、渴 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体现了词作主旨。 定风波 : 1 以小见太“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草任平生” : 穿着、 举止、 神态、 心理一搏击风雨、 笑傲人生的轻松、 豪迈之情。 2 一语双关:“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 “ 风雨” ( 自然界的风雨;人生逆境), “ 晴” ( 骤雨初歇; 春风得 意的顺境 ) 【 设计意 图】 一 个

8、 问题带动 “ 意象一意境一情感一 手法 ”四个层面 的鉴 赏,引导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捕捉意象, 感受意境;知人论世, 体会情感;结合情景,归纳手法。 第 四环节 【 拓展延伸 ,讲练结合 】 1 阅读同学搜集的关于苏轼的经典美文。 2 写一篇随笔 我心中的苏轼。 ( 下转第 1 8 O 页 )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周胜 民 ( 重庆市北碚区复兴中心校,重庆4 0 0 7 1 3 ) 说 起数学 ,很 多孩子 都害怕 ,不喜欢 ,一个很 重要 的原 因 而生 ,学 习情绪高涨,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 就是他们觉得数学枯燥无味, 很抽象,与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 不知道如何把它应用到实践当中

9、。我认为,要改变这个状况, 必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 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 新 数学课程标准 强调数学教学要 紧密 联系学生 的生 活 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 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以及发展思维 能力,体验数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 进生活 问题呢 ?我认为要注意 以下几点: 一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索欲 望 教学 中,我们 可 以从孩子们 已有 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情景 出 发,让他们感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又是好奇的, 富有挑战性的。 这样, 一方面使孩子们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

10、探索, 另 一方面又 时刻 感受到 自身 已有 知识 的局 限性,从而处 于一种 想知而未知 ,欲罢而不能 的心理状态 ,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因为受过学前教育,对数学都有一 些认识,如数数,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等。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 趣却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怎样提高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特 别重要。首要任务是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上 第一节数学课 数 一数时 ,我先让孩子们观 察主题 图片,感受 到学校生活 的丰富多彩 :有 三个 同学在 踢足球 ,有 2个女孩在跳绳, 有4个同学在做气象观察等等。 孩子们感受到: 自己也将融入学校生

11、活,也将参加学习活动,这些活动都需要 一 定数量的人共同参与。接着孩子们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一 教室,寻找教室中的数,还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 最后告诉孩子们: “ 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教学活动,孩子们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 切感,深切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这样更好 的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 极性 。 好玩是孩 子的天性 ,为 了让孩 子们在玩 中获得知识 ,我针 对学 习内容 , 组织孩子们做游戏 、 听故事。 在上 6 和 7 的加减法 时,我用课件出示 了一幅郊外美图,告诉学生: “ 秋天到了, 图画

12、里秀丽的乡村风光多美丽啊 ! 老师带领大家和图画里的小 朋友一块玩玩,还要请那些喜欢数学的孩子们帮助老师用数学 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喜欢吗?”孩子的强烈的表现欲望油然 在上 分类前,我布置孩子们到商店进行调查,看看那 里是怎么把商品进行分类的,第二天让孩子们用自带的物品把 教室布置成商店,由学生扮演售货员,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 法进行分类。然后让孩子们整理自己的小书包,还布置了回家 整理好自己的小房间。这样,孩子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感悟 了生活中的数学,同时也运用了数学。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要”,世界上许多发明

13、创造都源于疑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就是要为孩 子们提供 “ 问”的环境 ,引导他们主 动探究 , 培养创新 意识 。 在教学 利息和利率前,我布置孩子们先到银行去参 观,用自己的压岁钱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记 录银行 的利 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 始产生 问题 了, “ 利率是什 么啊?” “ 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然后就让他们带 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由于是 自己发现的问题, 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很容易就找到了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 可见,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养 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

14、活动有机地结 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 在生 活中获取知识 ,在实 践中 自我发现 问题 和 自我解决 问题 , 充分 发挥学生 的观察 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 学生在学 习数 学 的同时,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 极性 和创造性 。让学生真 正感受到数学在 生活中无处不在 ,获 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生 活数学化 。 “ 实践出真知”是人类长期以来的科学总结。数学教学不 能光凭书本,而是要和实践与生活紧密联系。 新大纲指出: “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 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

15、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 的机会从周 围熟悉的事物 中学 习数学和理解数 学。”而华罗庚 也说过:“ 人们早就对数 学产生 了枯燥乏味 、 神秘难懂 的印象 , 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总之,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让 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汲取数学,使数学成为他1 1 的生活的 一 部分,做到 “ 生活即数学”、 “ 数学即生活”。 ( 上接第 1 7 0页 ) 【 设计意 图】 2 多种教 学方法综合运用 ,以文本为范例 , 注重语 言品味 , 将课堂与考场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抒发真我的平台,将诗 凸显语文本体,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有效达成 词鉴赏和词人的生平遭际融入写作,增添学生作文中的文化气 了教学 目标。 息。 3 在 阅读教学 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在 ( 附板书) 朗读中体会,在思考中升华,在交流中碰撞,于亲近文本中提 五、说教学反思 升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1 践行新课程理念 ,凸显两主体 ( 学生 为主体 、教师 为主 以上 是我 的说课 内容 ,不 足之 处恳请 专家 老师 指 导 !谢 导)意识,层层设 问,适时点拔,示范引路,培养了学生 自主 谢! 学 习的能力 。 1 8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