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议论文专题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1631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现代文阅读议论文专题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议论文专题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议论文专题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议论文专题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议论文专题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现代文阅读议论文专题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现代文阅读议论文专题讲解(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现代文 阅读-议论文专题 1、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 2、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 3、论证方法及作用 4、理清论证思路和论证过程 一.考点明晰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 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 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 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二.议论文文体知识 2.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点必须要正确鲜明。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 据】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联 系论点与论据的纽带。 v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 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阅读方法

2、 1.面对一篇议论文首先要看题目边读边思考,初步 领会整篇文章所讲的主要内容。注意文中特殊的句 子,找出作者所持的见解与主张(即论点) 2.结合下面的问题,了解所问的内容是什么,带着 问题再次阅读文章,一道题一道题的解决问题。 3.问题的答案要善于从文章中找原句。 四.考点一论点 找论点的方法:一要看文章的标题 二二 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标题揭示; 开头提出; 议论过程中 鲜明提出 ;结尾归纳 ; 文章中没有提 出,需读者自己归纳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 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 句子。 五.考点二论据 事实论据

3、 (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道理论据: (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 实论据。 六.考点三论证方法及作用 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 主张。格式:用事例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或道 理。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 说服力。格式:引用名言格言俗语有力的论证了观点 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比喻论证: 能够生动形象的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 动,让人容易理解。格式:运用

4、比喻论证的 方法把比作形象生动的论证了的观点 ,使论证深入浅出。 对比论证: 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 理更有力度。格式: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从两方面论述使的观点更鲜明突出 。 论证思路:格式为: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 ,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 的结论 论证过程:格式:首先举了(引了)例子(话 )从正面证明了的观点,接着又引了(举了) 的话(例子)从反面证明了观点,通过对 比论证,证明了最后又通过比喻论证,证明了 从而有力的证明了中心论点。 七.考点四-论证思路和过程 读书与思 钟敬文 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 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

5、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 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 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 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 。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 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 ,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 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 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

6、者需要动 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 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 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 当做垃圾处理。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 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 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 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 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 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 东西,几近“

7、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 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 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 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 吸收营养; 。 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3试结合语境,在选文第段结尾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 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 4选文在论述读书时引用了名言警句。请你根据平时的积 累,另写三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解题思路 此文设题4个,分别考查中心论点、论证方法、仿句 、名句积累、前3个考点侧重于文章阅读,第四个考 点考查

8、语文的学习习惯。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此题考查论点,应紧扣文题来把握,强调在读书中, 思考特别重要。 2第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此题考查论据,很明显是运用了道理论证,注意不能 与修辞方法混淆。 3试结合语境,在选文第段结尾的横线处 补写出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 此题的仿句应从两方面入手,即中心内容与前面相关 ,句式与前面相似。如:思考,才能增长智慧。 4选文在论述读书时引用了名言警句。请你 根据平时的积累,另写三条有关读书的名 言警句。 此题也是开放性试题。写名言警句时应注 意:内容与读书有关,与本文不重复。 引用要准确。有一定数量。 (主要内容):本文论述了读书

9、方面的问题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了在读书中 思考特别重要的观点 九. 中考链接-俭以德养 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 想得少了。脑子里过 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 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 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了。孙伏园受周老太太之托, 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 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 ,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综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 太安逸子,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 当然更不是。鲁

10、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 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 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 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问题: 1、这三个语段选自议论文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 是古代政治家、军事家 的一句名言,用这四个字 做题目,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 对品德修养的意义 。 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三个语段阐述的论点是: 。 3、第二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 ) A、举例论证 B、道理论证 C、对比论证 D、比喻 论证 4、文章列举了鲁迅先生的例子证明论点,请结合论点 另写一至两个论举。 5、第三段中的

11、划线部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 么? 解答 1、这三个语段选自议论文俭以养德, “俭以养 德”是古代政治家、军事家 的一句名言,用这 四个字做题目,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 对品德 修养的意义。 答案:诸葛亮,节俭 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三个语段阐述的论点是: 。 答案:不节俭就会影响工作 3、第二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 ) 答案:A.举例论证 4、文章列举了鲁迅先生的例子证明论点,请 结合论点另写一至两个论举。 答案:1,司马光一代文宗,名重四野, 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饥”,对衣食温 饱向无奢求。然而他对精研学问却有着无 穷的兴致和热情。 2,方志敏身为将军,经手的款项以百万计, 但他自己的财产却是几件破汗衫和破袜子 。 5、第三段中的划线部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用是什么? 答案:设问,作用是引起读者注意,强调答 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