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1591628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阅读练习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负罪者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贬谪制度起源甚早。到了唐五代,贬谪制度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补充。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整体来看,宽严交替、株连面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乃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这几大特点,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

2、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而投闲置散者、被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和流人等几种类型;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无异的外任,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但无论是典型的贬官,还是普通的贬官,在实质上都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都体现了政治这柄双刃剑给予逐臣的警戒和惩罚。我们知道,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从大的方面讲,“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的方面讲,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尽可能接近君王才能获得。就君与臣的关系而言,品级愈高,职掌愈

3、重要,愈见君主的信任与器重;而由高官降为卑职,由清要之所到闲散之地,由庙堂之迩到江湖之遥,都意味着与君主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扩大与疏远,都意味着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弱化与沦落。这种君臣之间的掌控权,握在君主和用事者手里。他们通过改变君臣的距离,来操纵臣僚下属的升降荣辱,进而实现对文武百官的驾驭。其正面效用,是对那些欺罔、逞欲、不职、不法的官吏予以应有的惩戒,使已犯者受罚,未犯者知惧,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维护朝廷政治运转的稳定进行。这也是贬谪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其负面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昏戾之君逞雷霆之威而无节制,小人窃柄,弄权者得以上下其手,挟私报怨;另一方面,则造成了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

4、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使得他们大有为之生命在穷山恶水中被消耗。(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贬谪是指对负罪官吏采取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的一种强制性行政处罚措施。B贬谪制度发展到唐五代时期“臻于完整”,其表现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原因复杂,样态丰富,特点鲜明。C古代士人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君主,小至“修身、齐家”,大至“治国、平天下”,无一例外。D典型贬官和普通贬官的实质有相同的地方,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以及政治权力的威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重点阐

5、释了唐五代时期贬谪制度的特点、类型、本质和影响,条分缕析,鞭辟入里。B通观全文,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正反对比等论证方式,有理有据,令人信服。C第二段列举唐五代贬官的特点,揭示了该制度的成因、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D第四段围绕“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一句展开,论题集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五代的贬谪史,是这一时期政治现实的体现,也是这一时期士人生存状态和命运沉浮的写照。B唐五代时期,封建君主借助贬谪制度,成功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有效地巩固了专制统治。C士人品级的高低,职掌的轻重等个人际遇与其受君主信任、器重的程度以及关系亲疏密切相关。D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在本质上暴露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残酷暴虐。答案:1.C (原文是“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2.C (“揭示该制度的成因”“历史发展的规律”理解错误)3.B (“有效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巩固了专制统治”错,原文说“昏戾之君逞雷霆之威而无节制,专制制度恶性膨胀,小人窃柄,邪佞得进,弄权者得以上下其手,挟私报怨,排斥异己,巧为罗织,坏纲乱政,将贬谪变为倾轧的利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