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震后心理援助指导手册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91596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2震后心理援助指导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512震后心理援助指导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512震后心理援助指导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512震后心理援助指导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512震后心理援助指导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12震后心理援助指导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2震后心理援助指导手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心在一起”“512”震后心理援助指导手册济宁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编二八年六月目 录一、前言1二、中国心理学会倡议书2三、震后心理援助常见问题回答4四、画图方法11五、团体游戏13六、自救知识18附:案例21 前 言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灾害。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震动了大半个中国,揪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人们将如何接纳猝临的灾难、怎样树立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如何从容应对未来、面对被改变的人生命运呢?尤其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又怎样摆脱黑暗的阴影,走出心理的重大危机呢?大灾发生后,与生命救助同等重要的是精神安抚和心理援助。物质损失终能弥补,但精神

2、创伤如得不到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一辈子。无论是与死神较量过的幸存者,承受瞬间亲人离去的巨大悲痛的受害者,还是在焦虑恐慌中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受灾民众,对于他们来说,除了物质的救援,身体的医治,政府的温暖外,更需要亲情的抚慰,压力的疏解和心理的干预,需要灾难过后内心的平复,需要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们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深切了解这场灾难对灾区人民的身体和心理上造成的巨大伤害。我们有着火热的心,有着满腔的激情,我们要在灾后灾民的心理重建中发挥我们的作用。同时我们要响应中国心理学会致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和心理咨询、治疗专业人员倡议书的倡仪,杜绝鲁莽的心理救助行为,做好长期救助

3、工作的各项准备。作为远离灾区的大学,我们首先要做好校内灾区同学的心理援助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义不容辞的投身到较为长期而艰巨的心理援助行动中去。我们学院组建了大学生赴四川北川心理援助专业服务团,利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为灾区人民奉献我们的力量。为此,我们整理编印了这本512震后心理援助指导手册,供大家助人和自助时参考。衷心祝愿灾区人民能早日走出灾难阴影!祝愿灾区人民健康、快乐的生活! 济宁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2008年6月 中国心理学会致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和心理咨询、治疗专业人员倡议书各位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人员: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4、,也牵动着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人员的拳拳之心。面对自然灾害,全国人员与灾区人民团结在一起,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投入了救灾工作。作为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人员,我们对这场灾害对灾区人民的身体和心理上伤害感到非常痛心,我们也非常希望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为灾区人民奉献我们的力量。很多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人员积极请缨,希望奔赴灾区参与救援工作。我们为此非常感动!面对当前情况,中国心理学会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灾区人员的心理救援工作。中国心理学会将在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周密的组织下,在灾后的不同阶段,根据灾区人民的需要,积极组织有关专业力量奔赴灾区,科学而有

5、效地参与心理救援工作。我们注意到:目前有很多专业人员面对灾情非常揪心,希望在第一时间奔赴救援,这种热情和愿望是非常好的,我们非常感动。但是,国内外和台湾省的有关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在地震后不同的时间阶段救援的重点不同,地震后头一周救人是重点、头三个月内救灾、安顿和心理安慰是重点,心理问题和疾病将会在地震后三个月后逐渐显现和增加;在特别的节日,如中秋、过年、清明、周年祭等,自杀的机率增加;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将在不同的人群中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存在多年。目前,中国心理学会将重点支援四川的心理专业人员在灾区成立心理救援站,并对有关工作人员做专业培训,内容包括了解灾民心理、PTSD、干预策略和方法(包括各

6、种可能的治疗)、对救援人员,如军人、医护人员、社会救援人士和大众进行心理教育,预防可能产生的替代性创伤。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的根据灾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派遣相关专家积极投入救援工作。面对灾害,中国心理学会号召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人员做出以下职业承诺:1、科学、冷静、有组织和计划地进行有关心理救援工作,杜绝鲁莽地心理救助行为;一定要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下,遵从科学的规律,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积极参加有关灾难心理救助的相关培训或继续教育,做到有准备地去进行救助工作,在职业伦理和科学指引下,不盲目、有头脑、不逞一时之勇。3、在进行心理援助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相

7、互救助、科学地避免和减少替代性创伤,用最大的热情做好长期救助工作的准备。各位专业同道,面对灾害,我们在正视和积极处理我们的悲哀和伤痛的同时,一定要冷静、有序、有组织、有计划、科学地进行有关心理救援工作!我们意识到科学地做好为灾区人员心理创伤救助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进一步积极获取有关资源,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更科学的知识、更有效的技术、冷静的做好长期心理救援工作的准备!让我们团结起来,在科学的引导和有序的组织下,为灾区人民的心理援救工作做出自己最大、最长期的贡献!中国心理学会 2008-5-15 灾后心理援助常见问题问答1、人在突然遇到巨大地震等灾害事件时,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

8、身心应激(PTSD,包括情绪、行为等)反应?这种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首先,我们需要区别一下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正常的应激反应。现在心理学知识比较普及,很多人心理安全意识很强,于是就会有一种担心,把很多正常的应激反应认为是PTSD、“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前兆,对此高度紧张,实际这是不必要的。灾害事件结束之后,正常的应激反应包括:情绪上:恐惧担心(害怕地震再次来临,或者有其它不幸的事降临在自己或家人身上)、迷茫无助(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觉得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悲伤(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悲痛难过)、内疚(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自己比别人幸运而感到罪恶)、愤怒

9、(觉得上天对我不公平,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照顾)、失望和思念(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次地失望),等等。行为上:脑海里重复地闪现灾难发生时的画面、声音、气味;反复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失眠,噩梦,易惊醒;没有安全感,对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神经过敏”,等等。需要再次强调,以上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大部分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渐渐减弱,一般在一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像哀伤、思念这样的情绪可能会持续得更久,伴随我们几个月甚至几年,但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多影响。我们要学会带着我们的哀伤继续生活。对于少数人,问题可能持续存在,而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工作

10、和生活,则需要注意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帮助,看其是否罹患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其他心理障碍。2、灾难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到底有哪些? 灾难对个体产生的心理影响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1)生理方面:失眠、做噩梦、易醒、容易疲倦、呼吸困难、窒息感、发抖、容易出汗、消化不良、口干等; (2)认知方面:否认、自责、罪恶感、自怜、不幸感、无能为力感、敌意、不信任他人等; (3)情绪方面:悲观、愤怒、紧张、失落、麻木、害怕、恐惧、焦虑、沮丧等; (4)行为方面:注意力不集中、逃避、打架、骂人、喜欢独处、常想起受灾情形、过度依赖他人等。 3、对于灾难中的幸存者、死难者家属以及救援人员,当面对和处理

11、自己的这些心理反应时,如何处理是不合适的? 不合适的处理包括:(1)“我得想办法,让自己别再这样下去。”过于担心。因为自己有了某些心理反应(比如失眠、噩梦、强烈的惊恐和悲伤)而误将其当作“病态”,从而刻意地去试图压抑,反而对自己没有好处;(2)“我没事,我挺好的。”隐藏感觉。更好的做法是试着把情绪讲出来,让周围的人一同分担;(3)“别哭了,我们不要难过了。”阻止亲友的情感表达。事实上,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4)“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忘掉?”试图遗忘。其实伤痛的停留是正常的,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同去分担痛苦。4、帮助他人的原则是什么?地震之后,我怎么

12、能够和家人、朋友甚至不相识的朋友一起来面对?我应该和他们说什么?我怎么做才能不伤害他们已经伤痕累累的心灵?教你几个小原则:别人不愿讲话时,在一边默默陪伴“大耳朵小嘴巴”多听少说保持足够的耐心无条件积极关注无条件接纳在别人难过时,握住他的手,给他一个拥抱5、如何判断自己和家人必须去找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如前所述,人们在严重灾难之后,通常都会出现一系列的诸如恐惧、悲伤、愤怒等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但若体验到强烈的害怕、失助、或恐惧,或者同时具有如下表现,严重影响了工作与生活,则可能需要寻求心理卫生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1)彻底麻木、没有情感反应、经常发呆,对现实有强烈的不真实感,对创伤事件部分或全部

13、失去记忆;(2)脑海中或者梦中持续出现灾难现场的画面,并且感到非常痛苦;(3)回避跟灾难有关的话题、场所、活动,对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4)经常出现难以入睡、注意力不集中、警觉过高以及过分的惊吓反应。此外,若上述反应并不强烈,但持续时间长,也应当注意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除了上述情况之外,有些人可能还会表现出其他心理问题,包括酗酒、性格改变等等,这些情况均应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帮助。6、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及时获得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救助,在此情况下,作为陪伴者,我们可以学习哪些与灾难幸存者交谈的技巧?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要说: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