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水系统 (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1470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结水系统 (1).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凝结水系统 (1).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凝结水系统 (1).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凝结水系统 (1).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凝结水系统 (1).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凝结水系统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结水系统 (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期集控运行培训讲稿 凝结水系统 系统设计原则 凝结水系统设计为中压供水系统 系统设两台100%容量立式定速凝结水泵,四级 低压加热器,一台轴封冷却器,一台内置式除氧 器。 高、低压加热器采用疏水逐级递流方式,并设有 事故疏水直排凝汽器和低压旁路的三级减温减压 器 除氧器为内置式无头除氧器,采用滑压运行方式 抽汽回热系统是原则性热力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采用抽汽加热锅炉给水的目的在于减少冷源损失,一定 抽汽量的蒸汽作了部分功后不再至凝汽器中向冷却水放 热,既避免了蒸汽的热量被循环冷却水带走,使蒸汽热 量得到充分利用,热耗率下降。同时由于利用了在汽轮 机作过部分功的蒸汽来加热给水,提高了给水温

2、度,减 少了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温差,从而减少了给水加热过程 的不可逆损失,在锅炉中的吸热量也相应减少。综合以 上原因说明抽汽回热系统提高了机组循环热效率,因此 抽汽回热系统的正常投运对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具有决 定性的影响。 凝结水系统 凝结水泵 凝汽器 低压加热器 除氧器 主设备介绍 凝汽器 项目单位数据 形式双背压单流程双壳体表面式凝汽器 总有效换热面积m235000 流程数1 热负荷kJ/s711452 循环水流量m3/s17.76 设计循环水温度20 设计最高循环水温度33 真空度kPa4.3/5.57 清洁系数0.9 换热管材质钛管 换热管规格25 管内平均流速m/s1.96 循环水阻力

3、mH2O8 水室设计压力mPa0.35 热井有效容积m3120 凝结水含氧量 g/ l20 凝汽器净重t681(一台机组) 凝汽器运行重量t1600(一台机组) u凝汽器为双壳体、双背压、对分单流程、表面式凝汽器并列横向 布置。由两个斜喉部、两个壳体(包括热井、水室、回热管系) 、循环水连通管及底部的滑动、固定支座等组成的全焊接钢结构 凝汽器 凝汽器喉部上布置组合式7、8号低压加热器、给水泵 汽轮机排汽管、汽轮机旁路系统的三级减温器等。 u凝汽器的主要功能是在汽轮机的排汽部分建立一个较低的背压, 使蒸汽能最大限度地做功,然后冷却成凝结水,回收至热井内。 凝汽器的这种功能需借助于真空抽气系统和循

4、环水系统的配合才 能实现。真空抽气系统将不凝结气体抽出;循环水系统把蒸汽凝 结热及时带走,保证蒸汽不断凝结,既回收了工质,又保证排汽 部分的高真空。 一、凝汽器概况及功能 管束采用钛管,布置方式如图:这种布置方式的特点是换热效果好, 汽流在管束中的稳定性强。由于布置合理,凝结水下落时可破坏下 层管束的层流层,改善传热效果。 教堂窗 二、凝汽器结构 凝汽器壳体下部为收集凝结水的热井,凝结水出 口设置在低压侧壳体热井底部,凝结水出口处设 置了滤网和消涡装置 。 凝汽器循环水采用双进双出形式,串联布置方式 ,前水室分为四个独立腔室,低压侧两个水室为 进水室,高压侧两个水室为出水室;后水室为四 个独立

5、腔室,均为转向水室。 1.根据传热学原理,双背压凝汽器的平均背压低于 同等条件下单背压凝汽器的背压,因此汽机低压缸 的焓降就增大了,从而提高了汽轮机的经济性。 2. 双背压凝汽器的另一个优点就是低背压凝汽器中 的低温凝结水可以进入高背压凝汽器中去进行加热 ,既提高了凝结水温度,又减少了高背压凝汽器被 冷却水带走的的冷源损失。低背压凝汽器中的低温 凝结水通过管道利用高度差进入高背压凝汽器管束 下部的淋水盘,在淋水盘内,低温凝结水与高温凝 结水混合在一起,再经盘上的小孔流下,凝结水从 淋水盘孔中下落的过程中,凝结水被高背压低压缸 的排汽加热到相应的饱和温度。 正因为双背压凝汽器能够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6、,所以 被广泛应用到600MW三缸四排汽汽轮机中。 凝汽器与汽轮机排汽口采用不锈钢膨胀节挠性连 接,凝汽器下部支座采用PTFE(聚四氟乙烯)滑 动支座,并设有膨胀死点及防上浮装置,补偿运 行中凝汽器及低压缸的膨胀差,并避免凝结水和 循环水的载荷对汽轮机低压缸的影响。 低压侧凝结水在重位差作用下经回热管流 回高压凝汽器,与高压侧热井中回热管系 相接。回流的低压凝结水通过淋水盘与高 压凝结水相遇,经过加热混合后聚集在高 压凝汽器热井内。 高压凝汽器热井内的凝结水通过连通管流 至低压侧出水水室,最后由凝结水泵抽出 u 凝汽器除接受主机排汽、小汽机排 汽、本体疏水以外,还接受低压旁 路排汽,高、低加事

7、故疏水及除氧 器溢流水和疏水箱回收水。 三、凝汽器接受的工质 运行中发现凝汽器冷却水管泄漏或凝汽器水侧污脏时,请示值长同意后,可单独解列、隔 绝半侧凝汽器。 1、操作前必须填写操作票,按操作票顺序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 2、将准备停用侧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结束,胶球系统停止运行,并将该胶球清洗程控 退出,并停止胶球泵动力电源。 3、根据机组真空情况,联系值长减负荷至75%以下。 4、检查准备停用侧凝汽器至水室真空泵入口隔离门关闭。 5、关闭停用侧凝汽器抽真空隔离门,检查备用真空泵处于随时可启动状态。 6、将高、低压旁路系统置于手动控制方式,并检查确认在关闭位置。 7、适当开大运行侧凝汽器循环

8、水进口门和出口门,注意循环水进口压力变化。 8、逐渐关小停用侧凝汽器的循环水进出口门,直到全关。注意凝汽器绝对压力不高于 15kpa,排汽温度不大于54,一切正常后停止停用侧凝汽器的循环水进出口门电源,并挂 “禁止操作”牌。 9、若两台循环泵运行,视情况可停止一台循环泵。 10、将停用侧凝汽器水室放空气门开足。 11、开启停用侧凝汽器水室放水门泄压放水。 12当水压降到“0”后,缓慢打开停用侧凝汽器人孔门进行清扫,查漏工作,并密切注意凝 汽器压力15Kpa,排汽温度不超过54,若在隔绝过程中发生真空下跌应立即停止操作, 进行恢复。 13、如需进行钛管查漏,在确认无可燃性气体后方可进行烛火查漏。

9、 四、凝汽器半侧隔离清洗步骤 凝汽器半边隔绝清洗后的恢复 1、检查确认凝汽器检修工作全部结束,工作人员已撤离,所有工具及垃圾均已取出,人孔 门已关闭。 2、关闭凝汽器水室放水门。 3、对复役侧凝汽器的循环水进出口门送电后,稍开凝汽器进水门注水。 4、循环水进出水管上放空气门见水流出后关闭。 5、凝汽器出水室放尽空气后关闭放空气门,开大凝汽器进水门。 6、开启凝汽器循环水出口电动蝶阀至3050,注意循环水母管压力变化。 7、调节凝汽器循环水两侧出水门,使得出水水温平均。 8、凝汽器循环水水侧投入正常后,缓慢开启停运侧凝汽器抽真空门直至开足。 9、投入高、低压旁路系统自动控制方式。 10、视凝汽器

10、真空情况根据需要恢复机组负荷,或进行另一侧清洗。 11、根据需要投入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程控。 五、凝汽器半侧隔离恢复步骤 凝结水泵 凝结水泵参数 项 目单 位数 据 型 号TDM-VB5 型 式立式筒袋多级泵 进水温度50 进水压力KPa(最小/额定):3.3/4.9 流 量m3/h1840 扬 程m330 效 率%83 必须汽蚀余量m3.5 转 速r/min988 泵级数5 最小流量m3/h460 轴功率KW1992.3(在额定流量、扬程点) 外壳设计压力MPa0.5 泵体设计压力MPa4.5 泵关断扬程m400 泵设计临界转速r/min4400 轴承振动保证值mm/s1.8 轴承振动报警值

11、mm/s3.6 首级叶轮形式闭式双吸 首级叶轮直径mm495 叶轮尺寸(最大/最小)mm510/470 轴承形式/数量光面形/4 推力轴承额定负荷KN137 泵体尺寸(长,宽,高)mm7300X2700X2420 泵轴长mm3700+3000 首级叶轮至泵入口尺寸mm3,700 密封形式机械密封 密封水流量m3/h1 密封水压力MPa0.2-0.3 水泵重量t14.8 接口法兰进口MPa1.0 公称压力出口MPa4.0 接口管子规 格 进口DN750 出口DN400 旋转方向(从电机向水泵看)顺时针 凝结水泵电动机参数 项 目单 位数 据 型 号YLKS8006 型 式立式、异步鼠笼形 额定功

12、率KW2300 额定电压KV6 额定电流A264 同步转速r/min1000 频 率Hz50 效 率%95.4 功率因数0.88 堵转转矩(倍)0.8 堵转电流(倍)6 最大转矩(倍)2.2 绝缘等级F/B级温升 电动机防护等级IP44 接线盒防护等级IP56 重 量t18.5 电加热器功率KW1.8 电加热器额定电压V380 冷却方式空-水冷 冷却器面积m2(后补) 冷却水温38 冷却水量m3/h40 冷却器进出口公称直径DN(后补) 冷却器进出口公称压力PN(后补) 推力轴承形式推力瓦 推力瓦数量6 旋转方向(从上向下看)顺时针 n 凝结水由吸入管经外壳体进入喇叭状吸入口, 水流通过首级叶

13、轮两侧的导流器被吸进首级叶 轮,首级叶轮的排水由环形导叶通道引入后三 级叶轮,经升压后由出水管排出。 n 凝结水泵将凝汽器热井中的凝结水输送到除氧 器。其工作环境恶劣,抽吸的是处于真空和饱 和状态的凝结水,容易引起汽蚀,因此要求叶 轮有良好的轴端密封和抗汽蚀性能,本机组凝 结水泵的结构特点如下: 凝结水泵结构介绍 凝结水泵的以下结构特点保证了其具有良好的抗汽蚀性能: A、泵体立式安装,降低了泵的吸入口高度,提高有效汽蚀余量 ,改善了泵的吸入性能; B、首级叶轮采用双吸叶轮,降低了泵的必须汽蚀余量,其材料 采用具有良好抗汽蚀性能的材料CA-6NM,保证汽蚀余量均 大于必须汽蚀余量; C、首级双吸

14、叶轮两侧设有导流器,使首级叶轮的入口水流分布 均匀,降低吸入口带气的可能性; D、首级叶轮进口处壳体设计成喇叭状,增大了吸入口的直径和 首级叶轮叶片的进口宽度,使叶轮入口部分流体的流速降 低,减少了泵的必须汽蚀余量; E、外壳体上设有一个进水管排空接至凝汽器,将泵入口水中的 空气抽走,防止泵吸入空气。泵投运前必须充分注水排空 ,正常运行中该阀门也保持一定开度。 抗汽蚀性能 机械密封 l 凝结水泵的轴端密封采用机械 密封形式,密封性能良好。密 封水取自凝结水或凝补水系统 。密封水压力0.40.6MPa,流 量在0.30.6 m3/h。 低压加热器 加热器为卧式、全焊接型,能承受高真 空、抽汽压力

15、、连接管道的反作用力及 热应力的变化 加热器的管材采用不锈钢 加热器设有凝结段和疏冷段,为控制疏 水水位并保证在各种工况下疏水区的管 子都浸在水中。加热器有足够的贮水容 积 当邻近的加热器故障时,给水加热器能适应由 此所增加的汽侧流量而持续运行 水侧设计流量能满足100%负荷的凝结水量 加热器管子堵管冗余量不小于5% 工作能力 低加的经济性 1、表面式加热器的端差,有时也称为上 端差(出口端差),通常都是指加热器汽侧 出口疏水温度(饱和温度)与水侧出口温度 之差. 2、加装疏水冷却器(段)后, 疏水温度与本级加热器出口水 温之差成为下端差(入口端差) 减小低加端差的措施 1、确保进气参数达到设

16、计参数,使各抽气参数达到 设计值,低加换热面积得到充分利用,可进一步提高 低加的温升来提高给水温度; 2、 通过调整维持低加正常水位。保证低加“基准”水 位运行,这也是保证加热器性能的最基本条件。由于 当低加水位降低到一定程度,疏水冷却段水封丧失, 蒸汽和疏水一起进入疏冷段,疏水得不到有效冷却, 降低低加效率。 3、 严格控制凝结水水pH值和含氧量,防止管壁结 垢和腐蚀,影响传热效果。 4、投停低加汽水侧应缓慢,按照规定,一般温升小 于3度/分钟,严防热冲击过大水侧泄露。 凝结水投运 1、凝汽器清洗 2、凝结水管路注水 3、启动凝结水泵进行凝结水系统冲洗 4、抽汽的投入 5、加热器的投入与退出 6、凝结水系统的停运 7、事故处理 1-凝汽器清洗 A、启动凝补水泵向凝汽器补水 B、开启凝汽器放水门(2个)及凝结水泵入口 放水门,进行清洗,当凝汽器水质合格后 ,关闭放水门,停止冲洗。 直流炉启动凝结水水质要求 项 目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