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2兼顾效率公平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1438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2兼顾效率公平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七2兼顾效率公平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七2兼顾效率公平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七2兼顾效率公平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七2兼顾效率公平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2兼顾效率公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2兼顾效率公平(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工 科长 不一样的薪酬 这家公司的收入分配存在什么问题? 副总 老总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社会公平 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 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 基本生活需要。 (1)体现: (1)收入分配公平 : 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 辨析: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 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别才是公平。 (1)社会收入分配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 距不能过于悬殊,保证人民之间的基本生活需要,这样 的分配的结果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2)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 距,而是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借口兼顾公平而消除收

2、入差距,必然陷于平均主 义,实质是分配不公的表现。 (4)公平不在于差别的大小,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 如果差别不影响社会稳定,并给人以鼓励,使经济具有 活力和效率,就是公平。 A、社会和谐: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 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长期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劳 动力要素大大低于资本、管理的收入分配比重,已 经在拉大社会收入分配差距,造成两极分化。 B、经济发展: 我国发展以消费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 必须使百姓有钱消费; 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 (3)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基尼系数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判断 分配平等程度的指

3、标。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 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低于0.2表示收入十分平均; 0.20.3表示收入比较平均; 0.30.4表示收入相对合理; 0.4是差距过大的警戒线;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悬殊 年度基尼系数 19780.18 19840.26 20080.48 20100.481 20120.474 20130.473 20140.469 不一样的薪酬 你愿意回到那个年代 生活吗?为什么? 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

4、(4)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 取消农业税 政府肩负起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 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 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就业促进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B、“两个合理比重”,“两个同步” a、含义: b、意义: C、措施: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 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 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提高两个比重; 实现两个同步;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 国

5、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 域进行的分配。 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 成为国家收入;(2)企业(集体)自留部分;(3) 以工资形式分配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初次分配主 要由市场机制形成,国家可以调节和规范,一般不直 接干预。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 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 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 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 企业 经营 纯 收入 税 收 企业提留 工资资金 国家 企业 个人 财政收入 企业基金 个人收入 过高收入 财政支出 扩大 再生产 个人消费 个人 所得税 社会保障等 经济建设

6、 科教文卫 行政国防 财政支出 初 次 分 配 上缴形成预算 用 于 留给形成 主要用于 发给形成主要用于 缴纳用于 再分配 再分配 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职能,但也要注意效率。如果调节力度过大,就会 损害公平性,会损害效率,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职能。 初次分配在自由竞争、优 胜劣汰、价格机制、利益 驱动机制下存在一定差距 有助于提高效率。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劳动报酬偏低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低劳动成本与非劳动生产要素高回报率的并存 ,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 二是低劳动成本不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不利于扩 大消费需求。 三是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

7、过低,大量劳动密集型产 品占领国际市场,导致一方面大量商品廉价出口, 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容易产生国际贸易摩擦;另一 方面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资源,严重污染了国 内环境等。所以,提高这一比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 的劳动积极性,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009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情况 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 我国27%30%33% 合理的分配比例60%25%15% 2014年消费对中国GDP增长贡献率51.2%。发达国家甚 至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率一般都在70-80%的水平 。这种变化趋势,影响了消费与投资的合理结构。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这种趋势对社会公平的实现会产生哪

8、些负面影响?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 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十八大报告 近年来,国家将民生问题逐渐放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一系列减轻税负的惠民之举不断出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 业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至3500。 国家的出发点何在? 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 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 理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 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

9、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分配差距 。 政府的转移支付 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 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 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 政府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把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给个人。 有的经济学家称之为负税收。 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养老保险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 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 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分配 差距。 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P61 就是工资的增长随着CPI的变化以及企业 利润的增加而动态变化,然后再配合相关税收 政策,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

10、税和增值税、 消费税的变化。这是调节实际收入的一种机制 。 美国在此制度建设方面较为成熟。 劳动报酬收入 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 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 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 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 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 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 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 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 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 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家庭经营纯

11、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居民收入 A、坚持一个制度 B、保证“两个合理比重”实现“两个同步” 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4)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 十八大报告: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农村居 民人均收入10489元。(2.75:1) 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 收入4747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0968元。( 10.7:1) 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 我国在社会财富增长加速的同时,出现了财富向少 数人手中集中的倾向。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 ,0.

12、4%的人掌握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20% 人掌握50%财富。这种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 手中的格局,导致了我国消费的不足,甚至产生了畸 形消费。调查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奢侈品最大 的市场。 两对母与子, 生活各不同。 为了保证校园环境的美化,学校雇佣三个 工人负责校园的拔草修整等工作。期间,老 张的速度最快,足足完成了全部工作的1/2, 老王刚好完成了2/5,老李由于是残疾,虽然 他加班加点,但最终只完成了1/10。 几天的辛勤劳动结束了,学校领导对他们 非常满意,准备给他们2000块钱的劳务。 如何分配2000元的劳务费?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 ) 效 率 的

13、含 义 投入 产出 1个和尚2个和尚3个和尚 桶水桶水桶水 效率 = 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不变 ) (增加 ) (降低 ) 效率:效率: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做大 公平:公平:把蛋糕切好把蛋糕切好 没有大的蛋糕做出来,切分蛋糕也不可能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只有把蛋糕切好,才能做出更大的蛋糕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公平 把蛋糕切好 效率 公平 物质前提 保证 效率 把蛋糕做大 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 影响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收入分配方式是其中 的因素之一。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要素的质量、生产 组织方式、所有制结构等都对

14、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 生产 发展 调动积极性效率收入分配方式 不利于降低阻碍欠佳 有利于提高促进合理 为什么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原因 招聘启示 A公司:北京九洲发展有限公司 铺位号:A1521# 公司简介:主营笔记本,台式机等 招聘职位:店面销售 招聘条件:懂电脑软硬件,最 好了解笔记本的性能,配置 ,机灵稳重。 薪资待遇: 1500元/月 联系人:李先生 联系电话:1339172 作为应聘者,你会选择哪家企业?为什么? 作为经营者,你选择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B公司:北京前景神州数码科技 铺位号:A1547 公司简介:主营笔记本,台式机等 招聘职位:全职

15、 招聘条件:沟通能力较强, 工作积极热情,有团队合作 精神 薪资待遇: 600元/月+奖金(提成) 联系人:冯先生 联系电话:8704 怎样才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措施 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 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B、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 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 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放心稳步 前进。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 的原则。” “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

16、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 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富先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 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的原则。 中共十六大(2002年):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 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 入。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 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 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中共十七大(2007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 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 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逐 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