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 方法.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590972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写作 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议论文写作 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议论文写作 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写作 方法.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写作 一、总分式 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说“思”: 1、学会动脑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出问题) 2、搞好学习、工作、科研等都需要多动脑筋(分析问题) 3、要养成多动脑筋的习惯(解决问题) 二、并列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说“思”: 1、

2、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 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 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 三、递进式 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深入”的路子很多: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样”?这种结构形式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说“思”: 1、“思”就是提倡动脑筋(是什么) 2、“勤思”的重要(为什么) 3、还要“善思”(怎么样) 四、正反式 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任何一个论点,既可以

3、从正面论述,又可以从反面论述;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说明才更透彻。有些论点可侧重从正面论述,结合进行反面论述;有些论点可侧重反面论述,结合进行正面论述。 说“思”: 1、要提倡多动脑筋(提出论点) 2、多动脑筋的重要(正面论述) 3、不动脑筋的危害(反面论述) 五、对比式 通过对比来论证论点。对比有正与反的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对比,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同一事物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等等。对比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 说“思”: 1、生活中的两种人:勤于动脑的人;懒于动脑的人。(态度对比) 2、不同态度的不同结果(结果对比) 3、不同态度的不同思想根源(思想根源对比) 4、应学习第一种态度,做勤于

4、思考的人(结论) 六、归纳式 先摆出一系列能说明总论点的事实,然后归纳得出总论点。归纳式往往用于段落里对某个观点的论证,而用作全文结构形式的较少,一般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 说“思”: 1、牛顿从观察苹果落地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实例一) 2、瓦特从观察烧开水到发明蒸汽机(实例二) 3、马克思从观察商品交换到发表剩余价值学说(实例三) 4、凡事必须多动脑(归纳) 七、证明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之。层次安排与归纳式正好想反。(实例略)议论文是每一个命题,几乎都可以按这几种结构形式构思。多进行“一个题目,多种构思”的训练,有益于开拓思路。当然,以上只是议论文的几种基 本结构形式,在具体

5、运用时要求灵活变通,驾驭自如。 托福作文考试议论文写作方法概论 议论文亦称论说文,目的在于论说一种观点.论说的过程包含对别的观点的驳斥."托福"中议论文作文题所给的条件一般包括一个问题,两种观点或几种选择,要求考生加以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选择,并说明理由. "托福"议论文的作文题特徵决定了作文写法的基本框架,准备时应主要练习两种写法,第一种是演绎法,及把自己的观点在文章的前部直截了当地摆出,然后再把论据一条一条地叙述,支持前面的观点.论据可以合写成一段,也可以按一个论据一个自然段的方式排列.论据写完后,文章便可以结束,也可以再加一段,重提前面的观点,并作进一步的阐说.第二种是归纳法,采用与演绎法相反的手段,显逐条分析,列出论据,最后自然地得出结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无论何种方法,论据应力求全面客观,实事求是,以增强说服力. 议论文对语言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要用恰当的逻辑词表示文章的逻辑性.第二,要注意自然段与主题句的运用,即用自然段表示出文章的逻辑性,并在每段中用主题句说明要点,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句型结构,写作时应注意每句的重心和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使句意一环扣一环,避免松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