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员模拟考试三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90752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关系协调员模拟考试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劳动关系协调员模拟考试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劳动关系协调员模拟考试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劳动关系协调员模拟考试三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劳动关系协调员模拟考试三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协调员模拟考试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关系协调员模拟考试三(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关系协调员模拟考试三23 / 23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不属于三方协调劳动关系原则主体的是() A.政府 B.工会组织 C.企业组织代表 D.中层管理人员答案:D 2、劳动法第30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 A.提出意见 B.起诉 C.控告 D.申诉答案:A 3、法律禁止企业安排参加加班加点的职工包括() A.成年人 B.经期女工 C.哺乳期女工 D.患病女工答案:C 4、下列纠纷中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A.厂长与职工因个人债务的纠纷 B.公司经理与会计对社会上财税腐败问题观点不同的纠纷 C.企业不服税务管理部门因执

2、行税法引起的纠纷 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支付工资报酬引起的纠纷答案:D 5、下面的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关系的是() A.个体经济组织中个体劳动者与帮工之间的关系 B.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的关系 C.弄明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所发生的买卖关系 D.劳动者与需要方之间的劳务关系答案:D 6、绩效考核信息的来源包括:上级监督者自上而下的反馈;下属自下而上的反馈;平级同事的反馈;被考核者本人的自我评价;企业外部的客户和供应商的反馈。这称之为( A.360度考核法 B.目标管理法 C.平衡积分卡 D.行为锚定评价法答案:A 7、绩效结果反馈面谈的主要步骤不包括() A.面谈准备 B.面谈过程控制 C.

3、面谈行为观察 D.确定绩效改进计划答案:C 8、利润分享属于()范畴 A.奖金 B.工资 C.福利 D.股权答案:A 9、对劳动法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体现了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基本原则 C.它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合理化为宗旨 D.所有与劳动者有关的社会关系都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答案:D 10、产生劳动力需求增量的根源不在于()。 A.消费总量的增加 B.消费结构的变化 C.消费群体的扩大 D.消费内容的丰富答案:C 11、劳动法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所有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劳动力()。 A.求方客体的独立地位 B.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

4、C.供方客体的法律地位 D.求方主体的自主地位答案:B 12、劳动力资源的微观配置是指用人单位内部对劳动者的()的安排。 A.工作地点、工作对象和工作量 B.作业地点、作业时间和作业量 C.劳动岗位、工作时间和劳动量 D.劳动范围、劳动对象和劳动量答案:C 13、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最终目的是()。 A.保持人力 B.制定政策 C.预测目标 D.供需平衡答案:D 1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因事设岗”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 B.企业战略的变化快于组织结构的变化 C.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即供求总量达到平衡 D.技术复杂程度决定着组织的分工和作业的专业化程度答案:C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5、)。 A.员工开发计划是企业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 B.劳动定额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 C.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满足,应优先考虑外部人力资源供给 D.当分公司发生资不抵债时,母公司必须对分公司的债务负责答案:C 16、符合绩效考核指标设置要求的是()。 A.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 B.客户对我们的服务完全满意 C.对顾客的询问立即给予答复,尽快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D.今年内完成两篇市场分析报告,并在市场观察杂志上发表答案:A 17、绩效面谈的质量和效果主要取决于()。 A.考评双方的心理状态 B.是否成立了员工绩效评审委员会 C.考评双方对绩效管理制度的理解 D.考评双方的准备情

6、况以及提供数据的详细和准确程度答案:D 18、关于绩效面谈,理解正确的是()。 A.关注员工对考核过程的想法 B.注重挖掘员工的潜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C.强调让上级发现员工的问题并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D.职业发展计划不应紧随考核后进行,至少要相隔三个月答案:B 19、绩效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中坚力量是()。 A.高层领导 B.一般员工 C.直接上级/主管 D.人力资源部人员答案:D 20、在绩效考评中,通常情况下()考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难把握。 A.同事 B.下级 C.本人 D.客户答案:B 21、在制定工作目标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目标是可测量和评价的 B.在考核前工作目标不

7、可被修改 C.工作目标是直接主管和员工都认可的 D.工作目标应明确规定完成的时间期限答案:B 22、绩效结果的应用不包括()。 A.培训需求的产生 B.奖金的计算和发放 C.员工个人发展规划 D.工作分析方法的选择答案:D 23、将各种岗位与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来确定岗位的相对价值的岗位评价方法是()。 A.岗位排列法 B.岗位排列法 C.岗位分类法 D.要素计点法答案:B 2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强制性社会保险福利的是()。 A.失业保险 B.基本养老保险 C.工伤保险 D.补充医疗保险答案:D 25、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用赔偿的损失是()。 A.用人单位支付的培训费 B.劳动合同约

8、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C.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所支付的费用 D.对生产经营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答案:C 26、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工代表是由()。 A.工会指定 B.当事人指定 C.用人单位推荐 D.职代会或职工大会推举答案:D 27、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期限是()。 A.7天 B.15天 C.30天 D.60天答案:C 28、关于平均失业持续期表述错误的是()。 A.无论时间长短都属于非正常失业 B.它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C.平均失业持续期相对较短,反映了经济的动态性 D.平均失业持续期延长表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长期失业者答案:A 29、以下不属于劳动标准法的

9、是()。 A.劳动争议处理法 B.工资法 C.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D.工作时间法答案:A 30、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监督关系答案:B 31、个体的沟通风格不包括()。 A.自我实践型 B.自我保护型 C.自我暴露型 D.自我实现型答案:A 32、基于“经济人”假说的管理是运用()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A.物质刺激 B.满足社会需要 C.内部激励 D.搞好人际关系答案:A 33、组织开发的基本目标不包括()。 A.改变组织氛围 B.改变组织环境 C.改变组织文化 D.改变组织结构答案:D 34、劳动关系反映的是一种特

10、殊的经济关系,即()。 A.人和物的关系 B.劳动给付和工资的交换关系 C.物与物的关系 D.劳动过程与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答案:B 35、劳动法律关系的()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对象答案:C 36、在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中,()的基本特点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 A.劳动法律法规 B.企业内部劳动规则 C.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D.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答案:C 37、以下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集体合同规定了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 B.集体合同文本须提交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C.集体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D.集体合同以全体劳动

11、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作为内容答案:B 38、是指因集体合同的订立而获得利益,并且受集体合同约束的主体。() A.所有者 B.集体合同的关系人 C.经营者 D.集体合同的当事人答案:B 39、以实现劳动关系双方的沟通,但不一定以达成协议为目的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 A.组织参与 B.平等协商制度 C.个人参与 D.职工代表大会答案:B 40、关键事件法的缺点是()。 A.无法为考评者提供客观事实依据 B.记录和观察费时费力 C.不能了解下属如何消除不良续效 D.不能贯穿考评期始终答案:B 41、假设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整体呈正态分布的绩效考评方法为()。 A.关键事件法 B.行为观察法 C.

12、强制分布法 D.目标管理法答案:C 42、五一期问小李在公司加班,公司应支付给小李工资()的报酬。 A.150 B.200 C.300 D.400答案:C 43、关于办事公道,正确的说法是()。 A.坚持办事公道。耍求当事人不讲人情 B.人们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东西,是为公道 C.一个人做了一件公道的事情就说明他是公道的人 D.公道自古不变,其标准历来是统一的答案:C 44、关于节约,正确的说法是()。 A.节约与以人为本的理念不相符合 B.在物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无须崇尚节约 C.今天所倡导的节约主要指物质生产领域,而非个人生活领域 D.不管职位高低,人人都历行节约答案:D 45、“忠于所属企业”的正确做法是()。 A.身为员工,坚持公司利益至上原则,誓死捍卫公司利益 B.只要公司领导对员工够“朋友”,则员工本人永远不能背叛公司 C.忠于公司领导就是忠于企业 D.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答案:D 46、总量性失业是指()。 A.劳动力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